- 年份
- 2024(11705)
- 2023(16413)
- 2022(14166)
- 2021(13383)
- 2020(11129)
- 2019(25962)
- 2018(25416)
- 2017(49030)
- 2016(26260)
- 2015(29681)
- 2014(29111)
- 2013(28769)
- 2012(26303)
- 2011(23765)
- 2010(23255)
- 2009(21157)
- 2008(20179)
- 2007(16962)
- 2006(14532)
- 2005(12559)
- 学科
- 济(107579)
- 经济(107465)
- 管理(73276)
- 业(70087)
- 企(56775)
- 企业(56775)
- 方法(52791)
- 数学(46746)
- 数学方法(46194)
- 中国(29635)
- 农(27802)
- 财(26343)
- 业经(22808)
- 贸(22373)
- 贸易(22364)
- 易(21841)
- 学(20763)
- 地方(19320)
- 农业(18666)
- 制(18302)
- 环境(16964)
- 融(16885)
- 金融(16883)
- 银(16760)
- 银行(16724)
- 技术(16325)
- 务(16323)
- 和(16306)
- 财务(16254)
- 财务管理(16222)
- 机构
- 大学(369059)
- 学院(365321)
- 济(156305)
- 经济(153462)
- 管理(147967)
- 理学(129645)
- 理学院(128303)
- 管理学(126159)
- 管理学院(125515)
- 研究(124114)
- 中国(93898)
- 京(77782)
- 科学(74411)
- 财(67740)
- 所(60426)
- 财经(55923)
- 中心(55920)
- 农(55893)
- 研究所(55604)
- 业大(53423)
- 经(51452)
- 北京(49068)
- 江(48776)
- 经济学(48546)
- 范(46628)
- 师范(46210)
- 院(45449)
- 经济学院(44027)
- 农业(43899)
- 财经大学(42340)
- 基金
- 项目(259261)
- 科学(205703)
- 基金(192102)
- 研究(189005)
- 家(167702)
- 国家(166415)
- 科学基金(143872)
- 社会(121981)
- 社会科(115871)
- 社会科学(115843)
- 基金项目(101369)
- 省(97254)
- 自然(93252)
- 自然科(91179)
- 自然科学(91158)
- 自然科学基金(89534)
- 教育(86473)
- 划(82968)
- 资助(79669)
- 编号(75122)
- 成果(59437)
- 部(58776)
- 重点(57757)
- 发(54767)
- 创(53853)
- 国家社会(51707)
- 教育部(50952)
- 课题(50903)
- 创新(50333)
- 科研(49757)
- 期刊
- 济(157716)
- 经济(157716)
- 研究(107054)
- 中国(63093)
- 学报(55600)
- 管理(52982)
- 科学(52723)
- 农(49547)
- 财(49382)
- 大学(43152)
- 学学(40685)
- 教育(36180)
- 农业(35473)
- 技术(31690)
- 融(29960)
- 金融(29960)
- 经济研究(26811)
- 财经(26625)
- 业经(24239)
- 经(22899)
- 问题(20862)
- 业(19465)
- 贸(18987)
- 技术经济(17847)
- 国际(17563)
- 世界(17210)
- 图书(17147)
- 理论(17123)
- 科技(17011)
- 统计(16563)
共检索到518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云 唐玲
本文根据1997年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物质投入外包和服务外包比率,并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不同形式的外包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最后考察了外包对生产率影响的行业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工业行业中,外包有利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服务外包对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大于物质投入外包:高技术、低开放度以及大规模行业中国际外包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本文有两个原创性贡献:一是区分了物质投入外包和服务外包对中国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差异;二是发现行业性质影响国际外包对生产率作用程度的大小。
关键词:
物质投入外包 服务外包 生产率 行业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毅 张二震
本文使用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计算了我国35个工业行业的外包比率,并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外包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为验证其中的机理,进一步检验了外包对就业以及产出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当企业把原本自制的但属于其它产业的中间投入品外包出去,将会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原因是,外包产生了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外包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对就业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原因是规模效应抵消了替代效应。正因为这两点,外包对产出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促进生产可能性前沿向外移动,是生产边界的推动器;二是导致生产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是产品结构升级的转换器。
关键词:
外包 生产率 投入产出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玲
本文利用Feenstra和Hanson计算外包率的方法和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1997-2006年34个工业行业的总体外包率、物质外包率和服务外包率分别进行了测量,然后按照要素密集度、技术水平和对外开放度对工业行业外包率进行了分组计算,最后测算了工业行业中不同类型的服务外包率。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工业行业的外包率稳步提升;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行业外包率增长较快,高技术水平以及高开放度行业外包率明显高于低技术水平和低开放度行业;服务外包率普遍偏低,生产性和分配性服务业外包率高于消费性和社会性服务业外包率。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提升我国工业行业外包率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国际外包率 工业行业 测量 行业差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中华 代中强
本文运用我国1997年与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了以我国为本位的工业行业物品外包、服务外包比率,并对两种外包的行业生产率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物品外包、服务外包的发展均有效的提升了我国工业行业生产率水平,但服务外包对工业行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要远远大于物品外包;当考虑行业要素密集度差异时,研究发现无论是物品外包还是服务外包在资本相对密集的行业要比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率效应更强,同时这种行业差异在服务外包中更为显著。最后,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的方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宏波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中的完全消耗系数和基本流量表,突破FH指数的相同比例假定,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DJ指数衡量的中国33个工业行业材料外包、服务外包和狭义材料外包水平,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外包对劳动生产率整体及行业的影响。主要结论表明,材料外包和服务外包总体上提升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其中服务外包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豪 张一弛 张建华
传统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忽视了行业间的相互影响,实际上行业与行业之间往往彼此关联,甚至相互依存。鉴于此,文章基于行业间TFP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1995-2015年中国10大部门数据,测度其全要素生产率、资本与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0大行业TFP增长率增速最快的为采矿业,最慢的为房地产行业;我国经济总体而言是基于要素驱动,TFP贡献不足;行业间确实存在TFP溢出效应,其中制造业溢出比例最大,批发零售业最小。
关键词:
增长源泉 全要素生产率 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豪 张一弛 张建华
传统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忽视了行业间的相互影响,实际上行业与行业之间往往彼此关联,甚至相互依存。鉴于此,文章基于行业间TFP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1995-2015年中国10大部门数据,测度其全要素生产率、资本与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0大行业TFP增长率增速最快的为采矿业,最慢的为房地产行业;我国经济总体而言是基于要素驱动,TFP贡献不足;行业间确实存在TFP溢出效应,其中制造业溢出比例最大,批发零售业最小。
关键词:
增长源泉 全要素生产率 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豪 张一弛 张建华
传统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忽视了行业间的相互影响,实际上行业与行业之间往往彼此关联,甚至相互依存。鉴于此,文章基于行业间TFP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1995-2015年中国10大部门数据,测度其全要素生产率、资本与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0大行业TFP增长率增速最快的为采矿业,最慢的为房地产行业;我国经济总体而言是基于要素驱动,TFP贡献不足;行业间确实存在TFP溢出效应,其中制造业溢出比例最大,批发零售业最小。
关键词:
增长源泉 全要素生产率 溢出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小平 朱钟棣
本文运用中国制造业各行业1986 ̄2002年的面板数据,在构建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34个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发现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但对大部分行业来说生产率增长并不是产出增长的主要来源;和国外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通过各行业生产率增长的离差分析,我们发现各行业生产率增长呈"发散"趋势。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行业 面板数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魏悦 王敏
利用广东省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得出广东省21个工业行业的物质投入外包率和服务外包率,并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不同形式的外包对广东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物质投入外包和服务外包对广东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均有正向作用,其中服务外包的促进作用尤其明显;服务外包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大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物质投入外包的行业差异则相对不明显。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亚云 杨文举
运用基于DEA的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将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分解成由技术效率的变化、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所引致的三大部分,并运用反事实劳动生产率差异分析法分析2003—2007年我国39个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差异的演变及原因。结果表明:(1)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整体上有所提高,技术效率的变化和技术进步对此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技术进步的贡献较为显著;(2)工业行业间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的作用,而技术效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差距的扩大。为促进我国工业经济协调发展,应不断加大落后行业的资本投资,并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逯宇铎 于娇 刘海洋
企业生产效率是经济管理领域的核心话题,但对生产效率差异问题的研究却一直少有探讨。基于Melitz的异质企业模型,建立行业进入成本与生产效率的理论模型,证明行业进入成本减少了竞争,进而可能导致该行业生产效率较低。选用中国29个行业1999-2009年的企业微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估计结果也证实了进入成本与企业效率的负相关关系,进入成本是导致企业生产率异质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工资水平、出口规模和研发投入也显著影响了企业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剑平 程时雄
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以中国工业行业(1993~2006年)为研究对象,在将R&D资本存量分为本国本行业R&D、本国其他行业R&D、外国本行业R&D、外国其他行业R&D资本存量的基础上,对它们对生产率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总体行业样本下除了外国其他行业R&D资本对生产率影响不确定外,本国本行业R&D、本国其他行业R&D、外国本行业R&D资本对生产率均有显著的正的影响;在不同时段、不同技术水平、不同产权结构等约束条件下,虽然一些R&D投入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抑制,但大多数R&D投入仍有显著的正的影响。
关键词:
R&D资本存量 技术溢出效应 生产率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桂才 朱晨
增长核算法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2位数编码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总体来看,劳动密集型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而垄断程度较高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慢。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显示,市场结构、对外贸易、产权结构和技术改造经费投入等变量的增长率与各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正相关,而FDI增长率和资本深化增长率则与TFP增长率负相关。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如果在产业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科技政策以及外资政策方面作出适当调整,我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还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增长核算法 行业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恕立 滕泽伟
本文使用服务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对2004-2012年间中国服务业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再配置效应进行测算和分析。发现服务业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较大的行业异质性,且资本、劳动力要素的再配置贡献效应偏低。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FDI通过资本要素再配置效应对中国服务业产生显著的正向生产率溢出;而劳动力要素在服务部门间配置的扭曲使得服务业FDI的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并不显著。此外,研发创新并没有推动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人力资本也没有起到其应有的强化吸收能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