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58)
- 2023(11366)
- 2022(9387)
- 2021(8521)
- 2020(7356)
- 2019(16334)
- 2018(16224)
- 2017(31765)
- 2016(17203)
- 2015(19003)
- 2014(18595)
- 2013(18825)
- 2012(17394)
- 2011(15407)
- 2010(15486)
- 2009(14945)
- 2008(14925)
- 2007(13384)
- 2006(12007)
- 2005(11004)
- 学科
- 业(82616)
- 济(77452)
- 经济(77349)
- 企(74716)
- 企业(74716)
- 管理(65682)
- 方法(35360)
- 业经(28096)
- 数学(27207)
- 数学方法(27082)
- 财(27067)
- 农(26328)
- 务(20038)
- 财务(20031)
- 财务管理(20013)
- 中国(19735)
- 企业财务(18946)
- 农业(18931)
- 制(17670)
- 技术(17437)
- 贸(17274)
- 贸易(17266)
- 易(16906)
- 策(14845)
- 划(14485)
- 和(13988)
- 体(13014)
- 银(12824)
- 银行(12788)
- 理论(12534)
- 机构
- 学院(258272)
- 大学(253014)
- 济(115226)
- 经济(113379)
- 管理(105041)
- 理学(90319)
- 理学院(89501)
- 管理学(88548)
- 管理学院(88099)
- 研究(81873)
- 中国(66983)
- 财(54754)
- 京(52503)
- 农(48735)
- 科学(47485)
- 财经(43668)
- 所(41671)
- 经(39704)
- 业大(39395)
- 农业(38825)
- 江(37965)
- 研究所(37412)
- 中心(36860)
- 经济学(35028)
- 北京(32865)
- 财经大学(32300)
- 经济学院(32011)
- 商学(30881)
- 商学院(30632)
- 州(30130)
- 基金
- 项目(164159)
- 科学(130241)
- 基金(121422)
- 研究(118045)
- 家(106392)
- 国家(105404)
- 科学基金(90924)
- 社会(78318)
- 社会科(74508)
- 社会科学(74487)
- 基金项目(64522)
- 省(63923)
- 自然(58659)
- 自然科(57357)
- 自然科学(57337)
- 自然科学基金(56432)
- 划(53311)
- 教育(52283)
- 资助(49066)
- 编号(46071)
- 业(39729)
- 创(37644)
- 部(36780)
- 重点(36495)
- 发(35569)
- 成果(35382)
- 创新(34346)
- 国家社会(32842)
- 制(31733)
- 教育部(31498)
- 期刊
- 济(128431)
- 经济(128431)
- 研究(74810)
- 农(44763)
- 中国(44176)
- 财(43964)
- 管理(42840)
- 学报(38061)
- 科学(36246)
- 农业(30771)
- 大学(29053)
- 学学(28106)
- 融(26699)
- 金融(26699)
- 业经(23480)
- 技术(22129)
- 财经(22025)
- 经济研究(20852)
- 业(19141)
- 经(19009)
- 问题(17819)
- 教育(16430)
- 贸(16303)
- 国际(15678)
- 技术经济(15663)
- 商业(14356)
- 现代(13371)
- 世界(13282)
- 财会(12376)
- 理论(11778)
共检索到383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苍峰 王恬
跨国外包作为产品内专业化分工在国际市场的延伸,使参与其中的国家和行业生产都得到了专业化分工的好处。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内资企业多利用劳动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即以外包的承接方身份参与跨国外包。本文首次从外包承接企业角度出发,利用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承接外包对其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资企业承接国内的外包业务并不会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但是企业承接国际外包会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这说明,内资企业在承接国际外包的情况下,能够从国外的外包商那里获得相应的生产技术、工艺或者经营管理知识,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延方 王冬
本文运用1998~2007年中国11个主要制造业产业的面板数据,测评满足外需为主的承接外包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除了个别承接外包变量影响不显著外,至今为止中国主要制造业产业承接外包行为并没有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尤其以简单加工制造为主的承接外包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负的影响,因此制造业的经验数据不支持"承接外包促进效率"假说。研究认为,国家应重新审视和合理调整目前主要依赖廉价劳动力投入为主的贸易结构和以承接国外加工业务为主的产业结构。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承接外包 制造业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卫东 赵进
一、基于价值链的服务外包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法",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售后服务、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环节。我们可以把这些环节概括为生产环节和服务环节两大类。服务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寒 但斌 张旭梅
从接包企业的角度对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风险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各类风险之间的影响关系,最后提出了我国服务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风险管理对策。
关键词:
离岸服务外包 接包风险 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立强
随着国际生产分工的日益深化以及制造业外包的蓬勃发展,承接外包生产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生产,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制造业外包承接活动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促进机制。在竞争压力下的企业外包(再分包)行为的双向促进机制可以促进企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并经过产业集群效应、行业知识外溢和扩散作用及政策支持予以放大。但这一促进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突破性技术、管理创新尤其如此。因此,现阶段中国制造业较宜采取外包推动下的自主创新模式。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制造业外包 国际生产分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利辉 刘廷华 许家云
外资进入对本土企业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企业生产率与效率前沿距离缩小定义为生产率收敛,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探讨内资企业是否具有收敛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外资进入分别对内、外资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内资企业与效率前沿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但这一差距逐渐缩小,即存在生产率收敛趋势;外资进入短期内对内资企业具有显著正向溢出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正向效应有所减弱;外资对行业内其他外资企业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且随时间推移渐趋明显。
关键词:
生产效率 效率前沿 外资溢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丽丽 薛求知
本文实证研究了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微观要素,即服务供应商选择的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在华承接过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的一手数据,从承接企业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影响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供应商选择的因素。研究显示:服务承接企业的战略属性诸因素中,企业对IT设施的投入程度、人才可供性、成本竞争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对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供应商选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部支持环境则没有显著影响;服务承接企业的组织属性各因素中,国际经营经验、组织声誉、组织文化相容性因素对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供应商选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管理技能和行政效率没有显著影响。最后对实证结论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服务外包 供应商选择 战略属性 组织属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卢锋
近20年前后国际服务外包兴起,推动出现以服务业国际转移为特点的经济全球化新浪潮,对后起国家经济发展政策选择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在考察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认识过程和发展现状基础上,从发展路径选择、硬件和人才基础条件、政策调整滞后等方面分析我国在这一领域相对落后根源,探讨促进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政策措施。
关键词:
服务外包 经济全球化 发展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小庆
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信息技术外包(ITO)、商业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KPO)是目前可供我国企业选择的三种主要服务外包模式。通过实施完善市场发展战略、改善市场环境等措施,我国可以发挥在这一领域的潜在优势,培育先进的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的能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崔萍
文章以我国IT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接包方的角度出发,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实证研究了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和技术创新产出方面均要显著高于没有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规模越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和技术创新产出就越大,这说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促进了承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此外,研究还发现企业规模和政府补助对承接服务外包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绍坚
软件外包是兴起最早、发展最成熟的服务外包形式。深入研究影响我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发展的因素对于政府和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我国在国际软件外包市场中的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文献研究和深度访谈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对我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可能产生影响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政治环境、企业能力和人才成本等五个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环境、制度环境和政治环境等宏观层面因素对承接能力的提升有显著影响,其中制度环境影响最大,其次是市场环境,再次是政治环境;而企业能力和人才成本等微观层面因素表现不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承接 国际软件外包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立强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生产工序国际转移和生产制造外包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生产分工体系逐渐发展起来,中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生产,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文章重点探讨了外包推动下的自主成长模式,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参与国际生产的外包承接策略。承接跨国公司及其在华投资企业的生产外包业务完全可以作为现阶段中国部分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生产的主要途径,从而有可能借助外包承接活动的推动实现制造业产业的成长和升级。
关键词:
制造业外包 国际生产 产业升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魏志梅 冯昱
当前,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为我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机遇。比较和借鉴承接服务外包典型国家税收政策经验,分析和研究我国现行服务外包税收政策,对完善我国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国际服务外包 税收政策 国际比较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田贞余
国际外包和国际直接投资是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调整和转移的两种方式,利用国际外包业务和国际直接投资则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两种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背景下,业务外包成为跨国公司进行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新方式和新趋势。就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而言,承接国际外包业务优于吸引国际直接投资,中国应从鼓励外商投资转向鼓励本国企业承接国际外包业务。
关键词:
国际外包 国际直接投资 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