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6)
- 2023(12176)
- 2022(10233)
- 2021(9704)
- 2020(8344)
- 2019(19467)
- 2018(18890)
- 2017(36367)
- 2016(19128)
- 2015(21670)
- 2014(20870)
- 2013(20696)
- 2012(19135)
- 2011(17041)
- 2010(16556)
- 2009(15026)
- 2008(14277)
- 2007(11730)
- 2006(9941)
- 2005(8789)
- 学科
- 济(84427)
- 经济(84344)
- 管理(53334)
- 业(49768)
- 方法(44418)
- 数学(40470)
- 数学方法(40070)
- 企(39828)
- 企业(39828)
- 中国(23594)
- 财(20691)
- 贸(19688)
- 贸易(19678)
- 农(19538)
- 易(19310)
- 业经(16162)
- 融(14399)
- 金融(14398)
- 制(14378)
- 银(13743)
- 银行(13731)
- 环境(13388)
- 行(13128)
- 农业(12909)
- 学(12838)
- 地方(12788)
- 务(12509)
- 财务(12478)
- 财务管理(12448)
- 企业财务(11816)
- 机构
- 大学(265083)
- 学院(260031)
- 济(122370)
- 经济(120626)
- 管理(106369)
- 理学(92829)
- 理学院(91976)
- 管理学(90649)
- 管理学院(90164)
- 研究(88216)
- 中国(70789)
- 京(54919)
- 财(53799)
- 科学(48257)
- 财经(43979)
- 中心(41469)
- 所(41221)
- 经(40625)
- 经济学(39797)
- 研究所(37496)
- 经济学院(36099)
- 农(35801)
- 业大(34824)
- 江(34584)
- 北京(34518)
- 财经大学(33366)
- 院(32123)
- 范(30844)
- 师范(30579)
- 商学(28964)
- 基金
- 项目(181992)
- 科学(146672)
- 基金(138823)
- 研究(133423)
- 家(120350)
- 国家(119488)
- 科学基金(104497)
- 社会(89817)
- 社会科(85642)
- 社会科学(85625)
- 基金项目(72440)
- 自然(66104)
- 省(65568)
- 自然科(64710)
- 自然科学(64697)
- 自然科学基金(63596)
- 教育(61135)
- 资助(57500)
- 划(56798)
- 编号(51296)
- 部(42832)
- 成果(40899)
- 重点(40639)
- 国家社会(39710)
- 发(38397)
- 创(38282)
- 教育部(37959)
- 人文(36201)
- 创新(35915)
- 科研(35471)
- 期刊
- 济(118596)
- 经济(118596)
- 研究(76633)
- 中国(46294)
- 财(40490)
- 管理(39102)
- 学报(35301)
- 科学(35276)
- 农(30479)
- 大学(28729)
- 学学(26985)
- 融(26309)
- 金融(26309)
- 技术(22911)
- 财经(21833)
- 教育(21365)
- 经济研究(21209)
- 农业(21153)
- 经(18802)
- 贸(17592)
- 业经(16638)
- 国际(16629)
- 问题(16294)
- 世界(14893)
- 统计(14876)
- 技术经济(13109)
- 业(13015)
- 策(12960)
- 理论(12467)
- 决策(11685)
共检索到379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丽 燕春蓉
利用1997~2007年24个工业行业的动态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分别就实物外包和服务外包对CO2排放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国际外包隐含的CO2排放比例在上升,国内投入隐含的CO2排放比例在下降;人均产出与CO2排放的倒U型关系不显著;实物外包和服务外包对于中国工业CO2排放的影响存在差异,实物外包降低CO2排放的效果要好于服务外包;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物外包能减少CO2的排放,服务外包与CO2排放可能会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倒U型关系;污染型行业与清洁型行业的国际外包对CO2排放的影响存在差异。
关键词:
国际外包 实物外包 服务外包 CO2排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奋勤 孙永平 余珮
湖北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使得湖北碳市场建设对于全国碳市场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不同的工业行业无论是其排放总量还是排放强度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要厘清各行业的碳减排潜力,必须从行业特征着手,分析行业特征与CO2排放的相关性。本文利用《湖北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统计年鉴》,进行数据挖掘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湖北省26个工业行业CO2减排的决定因素。分析表明,工业总产值、营业利润、国家资本、出口比例、国家政策对行业的CO2排放量具有重要影响;折旧率、能源结构、外商资本比例和人均产值对CO2排放量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基于行业特征,建立配额分配动态调整机制和行业援助机制,对于提高CO...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炳南 魏润卿 程贵孙
从理论上阐释了外商直接投资、城市化对CO2排放的影响机理,利用中国198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199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城市化对中国CO2排放的影响。时间序列的经验估计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CO2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弹性分别为-0.11%和-0.13%;城市化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弹性分别为0.83%和0.64%。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为负,但弹性系数较小,城市化则促进了CO2排放。引入外商直接投资与城市化交乘项的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时间序列模型还是面板数据模型,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弹性系数显著增大,同时...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城市化 CO2排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宏武 时临云
对1991~2010年中国工业行业CO2排放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年均增长较快的是能源加工、有色金属、钢铁和电力煤气等基础原材料行业,钢铁、化学和建材业则是CO2排放的主要行业;在影响中国工业行业CO2排放的诸因素中,经济规模是最大的增排驱动因素,能源效率和经济效率是两个较大的减排驱动因素,而能源转换在诸影响因素中驱动力最小且各行业的驱动方向差别较大,只有电力煤气、矿业和能源加工等属于减排驱动;中国CO2减排对策至少可以从能源转换、能源效率、经济效率、经济规模等方面来着手进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小钢 张耀辉
本文利用拓展的"污染排放需求-供给"模型,选取中国工业36个行业2000~2009年面板数据,从行业特征、环境规制的角度考察了工业CO2排放的影响因素,并评价了各因素的影响效应与强度。主要结论是:第一,能源使用、物质资本密度以及外资比重都与行业CO2排放成正相关;第二,企业平均规模、人力资本密度、全要素生产率与行业CO2排放负相关;第三,研发虽然与CO2排放负相关,但不显著,中国工业研发投资未能显著减少排放,需要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投资效率;第四,环境规制对行业CO2排放并未产生显著影响。据此,我们提出了推动节能减排政策实施与提高企业行动响应的治理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兵兵 徐康宁
基于DEA的分析方法测算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依据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将全球66个国家划分为32个发达国家和34个发展中国家,并通过对其分解,分别计算出了32个发达国家与34个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指数,运用工具变量固定效应模型的方法,实证检验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技术进步对CO2排放强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技术进步对CO2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的特征。不论是否引入其它相关变量,发达国家技术进步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可以有效降低CO2排放强度,而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估计系数却并不显著,这说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对CO2排放强度的影响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祥栋 王红雨 周瑛琦 刘学之
21世纪人类正面临气候变暖和人口激增的双重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CO_2排放将持续增长。考虑到城镇化水平提升和城市体系优化是城镇化发展的两大核心问题,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从城镇化水平、城市体系双重视角,探索1971—2018年世界117个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碳排放效应。结论显示,城镇化水平提升对CO_2排放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大城市人口占比提高则有效降低了CO_2排放。通过更换主要解释变量及模型方法,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研究认为,应进一步注重城市群都市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促进城市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集聚以缓解城镇化水平提升带来的CO_2排放促进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祥栋 王红雨 周瑛琦 刘学之
21世纪人类正面临气候变暖和人口激增的双重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CO_2排放将持续增长。考虑到城镇化水平提升和城市体系优化是城镇化发展的两大核心问题,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从城镇化水平、城市体系双重视角,探索1971—2018年世界117个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碳排放效应。结论显示,城镇化水平提升对CO_2排放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大城市人口占比提高则有效降低了CO_2排放。通过更换主要解释变量及模型方法,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研究认为,应进一步注重城市群都市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促进城市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集聚以缓解城镇化水平提升带来的CO_2排放促进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志明 晏奎 周乐明 杨盼盼
采用线性面板计量方法,依据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区CO_2排放因子数据,考量经济增长、能源转型与CO_2排放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工业经济部门能源消费是导致CO_2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能源强度与CO_2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长期均衡性,能源强度降低1%,CO_2排放量将减少0.22%;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对CO_2排放具有长期抑制作用,可再生能源占比每增加1%,CO_2排放量将减少0.48%。鉴此,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能源转型战略,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替代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志明 晏奎 周乐明 杨盼盼
采用线性面板计量方法,依据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区CO_2排放因子数据,考量经济增长、能源转型与CO_2排放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工业经济部门能源消费是导致CO_2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能源强度与CO_2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长期均衡性,能源强度降低1%,CO_2排放量将减少0.22%;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对CO_2排放具有长期抑制作用,可再生能源占比每增加1%,CO_2排放量将减少0.48%。鉴此,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能源转型战略,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替代等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贺腊梅 李志勇 查建平
旅游业碳排放是人为二氧化碳(CO_2)排放量来源之一,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制定节能减排的对象之一。本文首先测度出湖北省2007~2011年旅游业CO_2排放量,然后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旅游业CO_2排放分解模型,将旅游业CO_2排放分解为环境技术效率变化、环境技术进步、资源要素投入和产业结构效应四部分。通过实证得出:2007~2011年,湖北省旅游业CO_2排放量从253.103万吨增长到676.747万吨,武汉市是湖北省旅游业CO_2排放量的主要城市,旅游业CO_2排放增速在2010年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静
SO2与CO2排放路径的不同已经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对全国30个省市1995-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分析,证明了中国整体上的确存在SO2与CO2倒U型的EKC曲线.将SO2与CO2的EKC曲线分别分解成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之后,得出如下结论:SO2与CO2的EKC曲线如果想经历最平缓、最短的拐点路径取决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三种力量的较量与博弈。
关键词:
EKC 规模效应 技术效应 结构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君华 李霞
基于2000—2011年中国工业全部行业能源消费量,运用IPCC推荐的CO2计算方法,推算了中国工业全部行业2000—2011年间的CO2排放量,通过运用Tapio脱钩指标建立工业行业经济增长与CO2脱钩模型,测度了2000—2011年间中国工业全部行业以及分要素密集度行业的经济增长与CO2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了二者脱钩发展的时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存在一定的脱钩效应,不同行业的脱钩指数差异较大,强脱钩行业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的脱钩状态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相比较,资源密集型行业的脱钩指数总体上处于较高状态。政府要充分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加大对企业在能源技术、新能源产品开发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从根本上减少碳排放,促进工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平 卢现祥
通过国际贸易,发达国家是否会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干净型"产品,并从中国进口污染密集型产品,从而使中国成为"污染产业天堂"呢?国际贸易等因素如何影响中国工业行业的二氧化碳(CO2)的排放呢?本文采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和净出口消费指数等方法,运用中国20个工业行业与G7和OECD等发达国家的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了这些问题。本文得到几个结论:(1)在中国出口产品隐含的CO2中,国内生产的CO2所占比例逐步减少;(2)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的产业并不仅仅是污染产业,同时也向中国转移了"干净"产业;(3)国际贸易能够减少工业行业的CO2排放总量和单位产出的CO2排放量。因此,中国并没有通过国际贸易成为发达国家的"...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污染产业转移 CO2排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杰英
文章在分析加入WTO前后(1995~2008年)中国各工业行业CO2排放密度变化的基础上,计算各行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Djt和修正净出口消费指数D*jt,通过分析其变化趋势,分别考察中国在与发达国家分工中以及在国际分工中是否成为高排放产业的"避难所"。文章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多数行业隐含国外CO2排放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而且排放密度最低的行业隐含国外CO2排放所占的比例最高;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中国没有成为高排放产业的集聚"避难所",但工业的集聚程度有所提高;从与发达国家的分工来看,加入WTO后中国更多地承担排放密度较高产品的生产,这可能是中国在低排放行业上参与国际垂直化分工程度提高的结果。
关键词:
国际分工 贸易开放 CO2排放 中国工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