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6)
- 2023(9215)
- 2022(7190)
- 2021(6376)
- 2020(5132)
- 2019(11397)
- 2018(11161)
- 2017(21077)
- 2016(11486)
- 2015(13002)
- 2014(12917)
- 2013(12139)
- 2012(10709)
- 2011(9508)
- 2010(9394)
- 2009(8357)
- 2008(8107)
- 2007(6953)
- 2006(6131)
- 2005(5527)
- 学科
- 济(45460)
- 经济(45409)
- 业(28541)
- 管理(28495)
- 企(21088)
- 企业(21088)
- 贸(20565)
- 贸易(20557)
- 易(19988)
- 方法(18373)
- 数学(15734)
- 数学方法(15633)
- 农(14379)
- 中国(13867)
- 业经(11200)
- 财(10448)
- 农业(9515)
- 地方(9170)
- 出(8451)
- 关系(8319)
- 学(8318)
- 融(8153)
- 金融(8153)
- 制(7726)
- 理论(7644)
- 产业(7460)
- 银(7342)
- 银行(7306)
- 技术(7179)
- 行(6957)
- 机构
- 学院(162605)
- 大学(160683)
- 济(70563)
- 经济(69451)
- 管理(58241)
- 研究(57297)
- 理学(50907)
- 理学院(50341)
- 管理学(49477)
- 管理学院(49205)
- 中国(41315)
- 科学(34898)
- 农(33905)
- 京(32861)
- 所(29036)
- 财(28895)
- 业大(27840)
- 农业(27086)
- 研究所(26830)
- 中心(24999)
- 财经(23704)
- 江(23176)
- 经济学(22289)
- 经(21761)
- 院(20837)
- 经济学院(20486)
- 范(20452)
- 师范(20143)
- 北京(20014)
- 州(18386)
- 基金
- 项目(113732)
- 科学(88164)
- 基金(82095)
- 研究(80079)
- 家(74009)
- 国家(73411)
- 科学基金(61465)
- 社会(51928)
- 社会科(49381)
- 社会科学(49368)
- 省(44646)
- 基金项目(43809)
- 自然(39720)
- 自然科(38868)
- 自然科学(38854)
- 自然科学基金(38174)
- 划(37760)
- 教育(37294)
- 资助(32149)
- 编号(31539)
- 重点(26316)
- 发(25324)
- 部(24871)
- 成果(24124)
- 创(24112)
- 创新(22607)
- 国家社会(22384)
- 课题(22172)
- 科研(22036)
- 计划(21336)
共检索到234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季红 孟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美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计算了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垂直专业化程度以及其主要的来源国情况,并对中美贸易顺差和垂直专业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垂直专业化程度增加是中美贸易不平衡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对中美贸易顺差的贡献度约为50%,其中来自日本、韩国、东盟的部分分别约为20%、5%和10%。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国际分工 贸易顺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叶迎 孟祺
人民币的升值并没有导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减少,结合中国参与国际垂直分工,计算整体和行业层面对美国出口的垂直专业指标,并且利用汇改以来的月度数据,检验在垂直专业化条件下的汇率与贸易的关系,结果发现,垂直专业化程度高的行业,汇率的变化对于贸易没有影响;而垂直专业化程度低的行业,人民币的升值对于出口和贸易顺差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主要原因是高垂直专业化的行业大量进口中间产品,经过组装以后再出口,其利益主要为跨国企业获得。并且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出口主要依赖这些行业,所以人民币的升值并没有导致对美国贸易顺差的减少。
关键词:
汇率 垂直专业化 贸易不平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勇
采用Hummels等人估算垂直专业化比重的方法,利用中国1992~2003年的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出口贸易中垂直专业化比重做了分行业测算。此外,又计算了美国1998~2004年出口贸易中垂直专业化的比重,并将其结果与中国垂直专业化程度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投入产出表 VS比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华 梁俊伟
在标准贸易理论框架下,通过引入垂直专业化和片段化生产,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各参与国贸易分工模式的拓展及对国民和要素所有者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使一国比较优势由产品间深入到产品内部,进而使得各参与国贸易分工模式更为复杂,一国贸易模式可能会与该国原有的传统比较优势相悖;垂直专业化增进了世界福利,但在特定分工模式下可能会损害一国的福利,并且对于不同要素所有者福利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贸易分工模式 福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昭玲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盛行是20世纪后半期兴起的第二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明显特征,带来了世界贸易性质的改变与贸易量的快速增长。对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大量研究,使标准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方法与结论等得到拓展。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由产品间分工深入到产品内分工,在研究方法上形成了产业组织理论与贸易理论相结合的新的分析框架。从经济影响看,国际垂直专业化使贸易利益的范围扩大,而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较之标准贸易模型的结论更为不确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钱学锋 黄汉民
本文在总结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两个典型的结构性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在新的国际分工背景下,垂直专业化和公司内贸易是中美贸易不平衡不断扩大最为重要的原因。中美贸易不平衡反映的是东亚作为一个整体对美的产业链效应,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美一美"贸易不平衡。计量检验进一步支持了我们的结论。因此,不能仅就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表象来理解中美在贸易中的利益,仅仅依靠迫使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单边手段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现有格局。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公司内贸易 中美贸易不平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孟祺 王斐波
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20%,而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仍然大幅上升。人民币升值为什么没有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减少?本文在垂直专业分工的背景下检验了汇率与贸易的关系。结果发现,垂直专业化程度高的行业,汇率的变化对于贸易没有影响,而对于垂直专业化程度低的行业,人民币的升值对于出口和贸易顺差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整体垂直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由此决定了人民币升值没有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减少。
关键词:
汇率 贸易不平衡 垂直专业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柳剑平 孙云华
在对欧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同时,中国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也在不断扩大。本文在概述中国对东亚经济体贸易逆差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角度对贸易逆差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中美之间在产品价值链上没有直接的前向联系,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源于产业间分工不同,中国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主要源于垂直专业化分工。中国在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处于产品制造环节的末端,从东亚其他经济体进口大量上游环节的中间品导致了中国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昭玲
国际垂直专业化是第二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显著特征,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对象深入到工序层面,参与国的国民福利与收入分配以及世界贸易的性质、规模等都因此受到重要影响。对国际垂直专业化的研究使标准贸易理论的研究视野由产品间分工扩展到产品内分工,并且,产业组织与契约理论的相关概念被引入贸易模型,形成了新的分析框架。本文对该领域研究的内容、方法与结论做了归纳,就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基础和动因、程度度量以及经济效应分析三个方面的问题加以评述,并指明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倪红福 夏杰长
本文通过全球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发现:若全球生产网络体系正常运转,垂直关联并没有放大外生最终需求冲击对全球贸易下滑的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球贸易下滑。中间产品贸易的下降幅度远低于最终需求产品贸易,但因权重为2/3,其贡献率较大(49%以上);非垂直专业化值与垂直专业化值的下降幅度基本一致,因后者权重较小,其对全球贸易的贡献率低于28%。进一步比较真实统计数据计算结果表明:一旦供给侧遭到外生冲击,全球生产网络体系遭到破坏,垂直关联中断,将导致中间产品贸易和垂直专业化贸易大幅下降,进而造成全球贸易大幅下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敏 冯宗宪 袁晓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垂直专业化分工和贸易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现有文献对垂直专业化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基于贸易理论建立垂直专业化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垂直专业化贸易产生的动因;二、使用投入——产出数据度量垂直专业化贸易的深度和规模;三、分析垂直专业化贸易的贸易福利效应。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梳理并评述垂直专业化贸易研究文献,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玉华 朱思敏
垂直专业化是当代经济全球化在国际分工领域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通过研究四种不同市场结构下中间产品价格的决定,对垂直专业化贸易利益分配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在明确我国分工地位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垂直专业化水平和获取更高利益分配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利益分配机制 市场势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东波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高技能劳动力需求旺盛,而低技能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时代。但这一结果并不符合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判断。本文基于全球化纵向"交叉协作"理论分析了垂直专业化贸易对国内就业结构的影响,并利用2004年的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这一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来自OECD等发达国家的中间品进口份额(VSSH)上升有助于提高中国制造业的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从亚非拉等低收入国家进口中间品份额(VSSL)的增加将带来劳动力技能水平的相对下降。(2)企业出口比例的提升,尤其是一般出口显著强化了VSSH与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的正相关性,而加工出口则不利于这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昭玲
二战以后,产业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主流,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垂直专业化贸易也迅速发展起来。从理论上分析,这两种贸易形式产生、发展的基础和动因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两种贸易形式存在密切关系,二者均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并且垂直专业化构成产业内贸易的另一重要起因。文章对两种贸易形式的发展趋势、理论基础、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的相关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凯
尽管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静态、动态两方面贸易利益,且中国参与这一新型国际分工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然而由于所处层次较低,中国在分工进程中获取的贸易利益相当有限。若想提升贸易所得,必须在继续积极参与垂直分工与贸易的同时,加大研发投资,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以促使生产环节或产业由低附加值状态向高附加值状态演进。
关键词: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 贸易利益 附加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