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4)
2023(11202)
2022(8973)
2021(8201)
2020(6678)
2019(15087)
2018(14641)
2017(27484)
2016(14910)
2015(16979)
2014(16568)
2013(16054)
2012(14484)
2011(13033)
2010(12662)
2009(11477)
2008(11045)
2007(9301)
2006(8168)
2005(7502)
作者
(43250)
(36089)
(36050)
(33990)
(22811)
(17420)
(16123)
(14303)
(13873)
(12490)
(12382)
(11933)
(11502)
(11454)
(11244)
(11131)
(10952)
(10740)
(10411)
(10339)
(9069)
(8913)
(8757)
(8220)
(8199)
(8116)
(7839)
(7810)
(7284)
(7254)
学科
(62752)
经济(62684)
管理(37696)
(35770)
(26010)
企业(26010)
方法(25945)
数学(23254)
数学方法(23133)
中国(21327)
(18090)
(17686)
贸易(17679)
(17392)
(13840)
业经(13468)
(12123)
农业(12083)
环境(11615)
(11335)
(11011)
金融(11011)
(10601)
银行(10563)
(10193)
地方(9775)
(9532)
(9181)
(8970)
产业(8863)
机构
大学(211625)
学院(210364)
(96165)
经济(94804)
研究(79605)
管理(76246)
理学(66314)
理学院(65539)
管理学(64539)
管理学院(64168)
中国(60469)
科学(47574)
(44898)
(41875)
(40461)
(40143)
研究所(37468)
中心(34490)
业大(33782)
农业(33279)
财经(32875)
经济学(31651)
(30461)
经济学院(28724)
北京(28438)
(28352)
(28275)
(26461)
师范(26105)
科学院(24770)
基金
项目(146721)
科学(115521)
基金(109212)
研究(102995)
(98677)
国家(97941)
科学基金(82283)
社会(68808)
社会科(65416)
社会科学(65401)
基金项目(57521)
(54308)
自然(52778)
自然科(51653)
自然科学(51635)
自然科学基金(50780)
(47429)
教育(47426)
资助(43775)
编号(38372)
重点(34020)
(33571)
(32406)
(30818)
国家社会(30710)
成果(30090)
中国(29205)
创新(29064)
教育部(28684)
科研(28436)
期刊
(97740)
经济(97740)
研究(62762)
中国(40821)
学报(38978)
(38373)
科学(34634)
大学(29124)
(28300)
学学(27722)
管理(26855)
农业(26258)
教育(20617)
(19831)
金融(19831)
经济研究(18490)
财经(16399)
技术(16342)
国际(15460)
(15446)
(15291)
业经(14775)
(14285)
问题(13999)
世界(13072)
(10604)
业大(10003)
科技(9669)
技术经济(9502)
资源(9027)
共检索到308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丘兆逸  
作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大国,中国正遭受来自国际的巨大减排压力。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应该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角度厘清其中的排放责任。国际垂直专业化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三个渠道影响CO2排放。在此基础上,构建联立方程,采用1980~2009年的数据,利用GMM方法检验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CO2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垂直专业化导致中国CO2排放增加。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应对中国的CO2排放承担相应的责任,应向其提供适当的环境援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敏杰  刘利民  
文章引入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进步、对外贸易、FDI以及基础设施等控制变量,采用45个国家(地区)1998~2013年的数据,运用空间Durbin模型基于加权的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分析了国际垂直分工对CO_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国(地区)碳排放水平存在空间依赖性;国际垂直分工根据各国不同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分配生产环节,将有利于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和传播,减少全球整体的碳排放,但对发展中国家碳排放影响不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宏艳  
近年来国际分工表现为生产和贸易的垂直专业化,但既有理论分析未能考虑在垂直专业化中起重要作用的跨国公司和FDI的因素,而且未能考虑跨国跨产业的投入产出的垂直关联。通过在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加入投入产出垂直关联因素的跨国跨产业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可以得出完全垂直专业化是国际生产和分工的稳定均衡点、运输成本是其决定因素的结论,结合中国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FDI的增加,我国参与垂直专业化的程度加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丘兆逸  
理论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国际垂直专业化通过工序配置和价值分配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技术进步及其技术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后者环境效率的恶化。本文基于我国省级和行业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表明,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环境技术进步和环境效率变化具有显著负作用。为提高环境效率,中国应改变在国际垂直专业化中被支配的地位,同时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应加强自身在环境技术扩散中的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唐宜红  马风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发展迅猛,大量的中间品贸易把不同国家从事不同工序生产的企业联系起来,使国际分工深入到产品内部。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参与国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考察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工业部门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经验验证的结果表明,国际垂直专业化促进了中国工业部门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就业,降低了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就业,并且不同类型工业部门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差异化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杰  
本文通过垂直专业化系数评价了我国工业行业垂直专业化程度,继而借助工业行业垂直专业化程度与环境效率散点图,分析得出我国更倾向于以清洁工序生产嵌入全球生产网络。通过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控制变量与环境效率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从我国整体来看,垂直专业化分工对环境效率影响不显著,但对东部地区而言,垂直专业化可加速环境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杰英  
文章在分析加入WTO前后(1995~2008年)中国各工业行业CO2排放密度变化的基础上,计算各行业的净出口消费指数Djt和修正净出口消费指数D*jt,通过分析其变化趋势,分别考察中国在与发达国家分工中以及在国际分工中是否成为高排放产业的"避难所"。文章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多数行业隐含国外CO2排放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而且排放密度最低的行业隐含国外CO2排放所占的比例最高;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中国没有成为高排放产业的集聚"避难所",但工业的集聚程度有所提高;从与发达国家的分工来看,加入WTO后中国更多地承担排放密度较高产品的生产,这可能是中国在低排放行业上参与国际垂直化分工程度提高的结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文芳  
基于1998-2007省际面板数据,利用STIPAT模型,就人口增长、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变动等因素对CO_2排放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地区,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发达城市,体现出很强的后工业化时代特征,人口增长是其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城市化水平提高和工业化水平的变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影响不明显。东部和中西部省份来说,处于工业化推动的城市化阶段,能源强度的增加、城市化水平和工业水平的提高均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正影响,人口增长对东部二氧化碳排放有显著正的影响,而对中西部省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许源  顾海英  朱喜  
本文充分考虑到贸易的内生性,利用外生的地理特征为中国工业各行业的对外贸易构建了一个合适的工具变量,并运用这一工具变量结合中国1996-2007年工业各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既定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对中国工业CO_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显著地减少了中国工业各行业的CO_2排放量和排放强度,"贸易得益假说"在中国是成立的。因此,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不必为了减少CO_2排放而盲目去限制对外贸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薛勇  郭菊娥  孟磊  
我国正处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刺激经济一系列政策的落实观测期,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本文采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对1997-2004年我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CO2排放量变动进行了7因素的分解测算,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CO2排放上升的主要驱动力,能源节约是驱动我国CO2排放下降的主要因素,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相对较小。特别,国内最终需求、出口成长以及出口结构变动均推动CO2排放上升,国内最终需求结构变动以及能源替代表现出了对CO2排放的抑制影响等。同时,在我国经济"三步走"目标的前提下,结合能源节约设计了CO2排放的3类情景,给出了未来CO2排放的态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小平  
国际贸易通过隐含的CO2能够影响到一国CO2的排放。在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情况下,一国出口中隐含的CO2由国内和国外排放所组成。本文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就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的CO2进行了测算。分析发现,第一,在单位出口产品隐含的CO2中,国内投入隐含的CO2比重逐步减少,进口中间品中隐含的CO2比重逐步增加;第二,在研究期间,环境贸易条件有略微恶化的趋势,但是总的来看,出口含CO2强度平均来说都要小于进口中含CO2强度,说明贸易总体上有利于中国的节能减排;第三,国际贸易对CO2排放的影响显著增强。因此,构建环境友好型外贸发展模式是中国低碳经济运行的需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昭玲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就中国工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对行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经验事实与计量分析的结果都表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我国工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正向影响的程度不同,前者参与国际垂直分工的水平更高,从中获益的程度也更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昭玲  
二战以后,在国际垂直专业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被卷入全球化生产的链条。作者应用相关理论模型,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发展中国家国际分工、收入分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就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盈莹  逯建  
企业内部的离岸外移和企业间的离岸外包是国际垂直专业化的两种主要组织模式,本文从承接国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工业行业国际垂直专业化组织模式选择的现状,并基于产权理论实证检验了国际垂直专业化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当前承接企业内部的离岸外移比重大的主要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而承接企业间的离岸外包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行业的资本密集度越高,承接国家行业市场厚度越低时,相对于企业间离岸外包的模式,最终产品生产商更偏向于采用企业内部离岸外移进行国际垂直专业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季红  孟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美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计算了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垂直专业化程度以及其主要的来源国情况,并对中美贸易顺差和垂直专业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垂直专业化程度增加是中美贸易不平衡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对中美贸易顺差的贡献度约为50%,其中来自日本、韩国、东盟的部分分别约为20%、5%和1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