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3)
- 2023(11934)
- 2022(9569)
- 2021(8802)
- 2020(7173)
- 2019(16259)
- 2018(15849)
- 2017(30000)
- 2016(16442)
- 2015(18558)
- 2014(18161)
- 2013(17726)
- 2012(16016)
- 2011(14394)
- 2010(14233)
- 2009(13000)
- 2008(12476)
- 2007(10737)
- 2006(9535)
- 2005(8866)
- 学科
- 济(70555)
- 经济(70480)
- 业(41496)
- 管理(40371)
- 企(29775)
- 企业(29775)
- 方法(29337)
- 数学(26225)
- 数学方法(26090)
- 中国(25332)
- 农(21281)
- 贸(17562)
- 贸易(17555)
- 易(17233)
- 财(16114)
- 业经(15103)
- 农业(14638)
- 制(13543)
- 学(13027)
- 融(12050)
- 金融(12050)
- 地方(11720)
- 银(11587)
- 银行(11547)
- 行(11146)
- 体(11016)
- 产业(11001)
- 环境(10036)
- 发(9946)
- 出(9665)
- 机构
- 大学(234292)
- 学院(233168)
- 济(107288)
- 经济(105762)
- 研究(87427)
- 管理(84574)
- 理学(73608)
- 理学院(72737)
- 管理学(71624)
- 管理学院(71197)
- 中国(66137)
- 科学(51729)
- 京(49745)
- 财(45263)
- 所(44420)
- 农(44362)
- 研究所(40980)
- 中心(37503)
- 财经(37135)
- 业大(36154)
- 经济学(35633)
- 农业(35100)
- 经(34362)
- 经济学院(32295)
- 江(32180)
- 北京(31602)
- 院(31206)
- 范(29901)
- 师范(29505)
- 财经大学(27900)
- 基金
- 项目(160255)
- 科学(126699)
- 基金(119222)
- 研究(113667)
- 家(106912)
- 国家(106074)
- 科学基金(89543)
- 社会(76327)
- 社会科(72499)
- 社会科学(72483)
- 基金项目(62681)
- 省(59389)
- 自然(56792)
- 自然科(55595)
- 自然科学(55575)
- 自然科学基金(54677)
- 教育(52708)
- 划(51593)
- 资助(48308)
- 编号(42720)
- 重点(37170)
- 部(36939)
- 发(35261)
- 成果(34020)
- 国家社会(33795)
- 创(33414)
- 教育部(31702)
- 中国(31515)
- 创新(31424)
- 科研(30743)
- 期刊
- 济(110848)
- 经济(110848)
- 研究(70293)
- 中国(47241)
- 学报(41485)
- 农(40570)
- 科学(37388)
- 财(32202)
- 大学(31384)
- 管理(30227)
- 学学(29842)
- 农业(27635)
- 教育(23772)
- 融(21499)
- 金融(21499)
- 经济研究(20518)
- 财经(18997)
- 技术(18351)
- 业经(16622)
- 经(16595)
- 国际(16250)
- 贸(16248)
- 问题(16010)
- 业(15934)
- 世界(14098)
- 版(11313)
- 技术经济(10836)
- 科技(10352)
- 业大(10333)
- 资源(10032)
共检索到344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唐宜红 马风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发展迅猛,大量的中间品贸易把不同国家从事不同工序生产的企业联系起来,使国际分工深入到产品内部。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参与国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考察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工业部门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经验验证的结果表明,国际垂直专业化促进了中国工业部门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就业,降低了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就业,并且不同类型工业部门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差异化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程盈莹 逯建
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参与国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考察了国际垂直专业化总体、不同伙伴国、不同技术密集度的行业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垂直专业化增加了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就业,但是这种效应不显著;承接OECD国家的生产环节转移促进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就业,承接非OECD国家的生产环节转移降低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就业;不同技术密集度的工业部门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部门偏倚"效应,承接高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环节转移显著促进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就业,承接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环节转移降低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就业,但是这种效应不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盈莹 赵素萍
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劳动力就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运用改进的垂直专业化测度指标,研究了垂直专业化和不同分工类型对中国1997年~2008年各行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垂直专业化降低了中国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就业,但是这种效应不显著;最终产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比例上升使中国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下降,而中间产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和一国出口中外国附加值的重复计算部分比例的上升显著地提高了中国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就业结构 增加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臧旭恒 赵明亮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广泛参与到了垂直专业化分工过程当中,对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的影响机理,在改进垂直专业化分工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就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部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总体上降低了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增加;中低技术行业的回归分析显示这一影响更为显著;而高技术行业的回归分析显示垂直专业化分工增加了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但回归系数弹性要小于总体行业回归和中低技术行业回归的弹性。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就业结构 经济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东波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高技能劳动力需求旺盛,而低技能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时代。但这一结果并不符合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判断。本文基于全球化纵向"交叉协作"理论分析了垂直专业化贸易对国内就业结构的影响,并利用2004年的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这一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来自OECD等发达国家的中间品进口份额(VSSH)上升有助于提高中国制造业的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从亚非拉等低收入国家进口中间品份额(VSSL)的增加将带来劳动力技能水平的相对下降。(2)企业出口比例的提升,尤其是一般出口显著强化了VSSH与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的正相关性,而加工出口则不利于这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灿
随着我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垂直专业化贸易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利用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垂直专业化贸易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垂直专业化贸易并未对我国就业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对于高技能劳动力中的研究和试验发展(R&D)人员,参与垂直专业化贸易显著降低了对这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就区域而言,东、中、西部地区参与垂直专业化贸易对各区域就业结构的影响均不显著,东部地区从事研发相关活动的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需求随着地区垂直专业化贸易份额的提升出现了显著的下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宏艳
近年来国际分工表现为生产和贸易的垂直专业化,但既有理论分析未能考虑在垂直专业化中起重要作用的跨国公司和FDI的因素,而且未能考虑跨国跨产业的投入产出的垂直关联。通过在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加入投入产出垂直关联因素的跨国跨产业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可以得出完全垂直专业化是国际生产和分工的稳定均衡点、运输成本是其决定因素的结论,结合中国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FDI的增加,我国参与垂直专业化的程度加深。
关键词:
FDI 垂直专业化 中国 新经济地理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丘兆逸
理论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国际垂直专业化通过工序配置和价值分配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技术进步及其技术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后者环境效率的恶化。本文基于我国省级和行业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表明,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环境技术进步和环境效率变化具有显著负作用。为提高环境效率,中国应改变在国际垂直专业化中被支配的地位,同时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应加强自身在环境技术扩散中的作用。
关键词:
国际垂直专业化 环境效率 环境技术进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丘兆逸
作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大国,中国正遭受来自国际的巨大减排压力。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应该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角度厘清其中的排放责任。国际垂直专业化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三个渠道影响CO2排放。在此基础上,构建联立方程,采用1980~2009年的数据,利用GMM方法检验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CO2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垂直专业化导致中国CO2排放增加。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应对中国的CO2排放承担相应的责任,应向其提供适当的环境援助。
关键词:
国际垂直专业化 CO2排放 中国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杰
本文通过垂直专业化系数评价了我国工业行业垂直专业化程度,继而借助工业行业垂直专业化程度与环境效率散点图,分析得出我国更倾向于以清洁工序生产嵌入全球生产网络。通过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控制变量与环境效率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从我国整体来看,垂直专业化分工对环境效率影响不显著,但对东部地区而言,垂直专业化可加速环境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环境效率 环境污染 面板数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昭玲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就中国工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对行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经验事实与计量分析的结果都表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我国工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正向影响的程度不同,前者参与国际垂直分工的水平更高,从中获益的程度也更大。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产业竞争力 中国工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昭玲
二战以后,在国际垂直专业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被卷入全球化生产的链条。作者应用相关理论模型,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发展中国家国际分工、收入分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就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国际分工 收入分配 技术进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盈莹 逯建
企业内部的离岸外移和企业间的离岸外包是国际垂直专业化的两种主要组织模式,本文从承接国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工业行业国际垂直专业化组织模式选择的现状,并基于产权理论实证检验了国际垂直专业化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当前承接企业内部的离岸外移比重大的主要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而承接企业间的离岸外包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行业的资本密集度越高,承接国家行业市场厚度越低时,相对于企业间离岸外包的模式,最终产品生产商更偏向于采用企业内部离岸外移进行国际垂直专业化。
关键词:
国际垂直专业化 组织模式 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季红 孟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美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计算了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垂直专业化程度以及其主要的来源国情况,并对中美贸易顺差和垂直专业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垂直专业化程度增加是中美贸易不平衡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对中美贸易顺差的贡献度约为50%,其中来自日本、韩国、东盟的部分分别约为20%、5%和10%。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国际分工 贸易顺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鹏 郭健全
本文通过测算中国18个工业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然后构建超对数生产函数理论模型和利用历年投入产出数据实证分析垂直专业化对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垂直专业化有助于提升我国劳动生产率,但对不同行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不同,高技术,高开放度行业的垂直专业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更为明显。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劳动生产率 高技术高开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