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0)
- 2023(9246)
- 2022(7904)
- 2021(7347)
- 2020(6301)
- 2019(13965)
- 2018(13884)
- 2017(26541)
- 2016(14888)
- 2015(16700)
- 2014(16976)
- 2013(16505)
- 2012(15543)
- 2011(13866)
- 2010(14185)
- 2009(13252)
- 2008(13557)
- 2007(12332)
- 2006(10826)
- 2005(10197)
- 学科
- 济(54355)
- 经济(54245)
- 管理(48678)
- 业(43265)
- 企(38053)
- 企业(38053)
- 方法(22613)
- 财(20889)
- 数学(18688)
- 数学方法(18367)
- 制(17622)
- 中国(14543)
- 农(13206)
- 体(12737)
- 学(12704)
- 务(12522)
- 财务(12491)
- 财务管理(12452)
- 业经(12373)
- 融(12119)
- 金融(12117)
- 企业财务(11906)
- 银(11898)
- 银行(11879)
- 理论(11487)
- 行(11329)
- 贸(11013)
- 贸易(11006)
- 易(10786)
- 体制(10167)
- 机构
- 大学(213671)
- 学院(212095)
- 济(85493)
- 经济(83544)
- 管理(76807)
- 研究(73361)
- 理学(64955)
- 理学院(64177)
- 管理学(62978)
- 管理学院(62553)
- 中国(57253)
- 财(45943)
- 京(45415)
- 科学(43375)
- 所(37729)
- 农(35163)
- 财经(34954)
- 研究所(33612)
- 江(33492)
- 中心(33427)
- 经(31715)
- 业大(29828)
- 北京(28645)
- 农业(27425)
- 范(27393)
- 师范(27074)
- 经济学(26852)
- 院(26391)
- 州(26335)
- 财经大学(25992)
- 基金
- 项目(135140)
- 科学(106027)
- 研究(98769)
- 基金(98465)
- 家(86485)
- 国家(85766)
- 科学基金(73037)
- 社会(62256)
- 社会科(58989)
- 社会科学(58973)
- 省(51856)
- 基金项目(51045)
- 教育(47555)
- 自然(47324)
- 自然科(46253)
- 自然科学(46239)
- 自然科学基金(45455)
- 划(44276)
- 资助(41011)
- 编号(39293)
- 成果(34199)
- 部(31098)
- 重点(30928)
- 制(30013)
- 课题(28534)
- 创(28053)
- 性(27914)
- 发(27435)
- 教育部(26983)
- 创新(26326)
共检索到335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林孝文
产品内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提高了资源全球配置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创造了更大的国际分工利益。全球价值链上的领导企业利用其市场势力攫取了由新国际分工所创造的利益的大部分份额。而跟随企业为争取更大分工利益会有意识地积累向价值链高利润率环节突进的能力。为保证自身获得长期的、更稳定的、更大份额的价值链附加值,全球价值链领导企业通常会对跟随企业实施纵向压榨并设置战略隔绝机制以阻扰其向"高利润环节"攀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凯
尽管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静态、动态两方面贸易利益,且中国参与这一新型国际分工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然而由于所处层次较低,中国在分工进程中获取的贸易利益相当有限。若想提升贸易所得,必须在继续积极参与垂直分工与贸易的同时,加大研发投资,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以促使生产环节或产业由低附加值状态向高附加值状态演进。
关键词: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 贸易利益 附加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玉华 朱思敏
垂直专业化是当代经济全球化在国际分工领域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通过研究四种不同市场结构下中间产品价格的决定,对垂直专业化贸易利益分配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在明确我国分工地位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垂直专业化水平和获取更高利益分配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利益分配机制 市场势力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占国 符磊 江心英
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中,如何评判产业升级对发展战略制定和产业政策选择的影响是一个关键。产业升级的本质内涵是国内附加值率的提高还是以"高大上"产业占比不断提高为表征的所谓产业结构优化?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需要厘清垂直专业化分工条件下中国产业升级具体形态的历史演变。从垂直专业化分工视角对"产业升级"进行重新定义,采用KWW法测算中国2007年、2012年物质生产部门小类行业的国内附加值率,重点研究中国国内附加值的纵向比较及其与产业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物质生产部门2007-2012年间国内附加值率整体提高,由2007年的60.61%提高到2012年的62.14%,实现了产业升级。进一步比较不同贸易方式、不同产业、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不同技术密集度产业的国内附加值率变化的结果表明,加工贸易的国内附加值率提升较快;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本密集型部门的国内附加值率提高约2%;低技术、中高技术与高技术产业的国内附加值率提升程度依次递减。尤其是高技术产品的高出口额与低国内附加值率表明,中国的产业升级过程仍然遵从动态比较优势原则。最后,从集聚高端要素、深化对外开放、攀升价值链、调整产业政策等角度对中国未来产业升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产业升级 KWW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史本叶 李泽润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作为新型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垂直专业化指数进行了测算,并运用1992-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实证研究了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可以有效地促进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而且这种升级效应在初期效果显著;尽管这种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但升级效应的积极作用依然存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华 赵曙东
文章运用我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工业行业垂直专业化程度指标,并对影响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比较优势及比较优势差异度是影响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重要基础因素;随着关税等贸易壁垒的进一步降低,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关税等贸易壁垒的降低使外向度高的行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较外向度低的行业更加深入;相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在资本相对密集的行业中的规模经济强化程度更为显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昭玲
国际垂直专业化是第二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显著特征,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对象深入到工序层面,参与国的国民福利与收入分配以及世界贸易的性质、规模等都因此受到重要影响。对国际垂直专业化的研究使标准贸易理论的研究视野由产品间分工扩展到产品内分工,并且,产业组织与契约理论的相关概念被引入贸易模型,形成了新的分析框架。本文对该领域研究的内容、方法与结论做了归纳,就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基础和动因、程度度量以及经济效应分析三个方面的问题加以评述,并指明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中华 梁俊伟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收入差距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了统一结论:伴随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加深,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于中国收入差距扩大具有较大显著的正作用。对此的解释是中国承接发达国家垂直专业化生产环节所带来的技术密集度的提高增加了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进而提升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扩大收入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谢锐 刘岑婕
本文采用1995—2009年分行业面板数据,在测算中国35个行业环境规制和垂直专业化比重的基础上,建立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实证分析了国内环境规制对垂直专业化的影响。结论表明:整体而言,提升国内环境规制强度对垂直专业化水平存在抑制作用,严格的环境规制削弱了行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短期内,严格的国内环境规制将提高污染密集型行业中间投入品生产成本,促使其利用更多的进口中间品,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加深;长期内,严格的国内环境规制促使污染密集型行业提高生产率,降低国内生产成本,减少对国际市场中间产品的依赖,垂直专业化程度下降。清洁型行业的环境规制对垂直专业化比重的抑制作用更大,表明对清洁型行业采取较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越 高峰
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之间的国际分工。基于比较优势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其表现形式是包含中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其分工和贸易模式是可预测的。我国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地位是进口半制成品并加工装配成消费品,然后出口,其主要形式是加工贸易。
关键词:
国际分工 垂直专业化分工 加工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小蒂 孙景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呈现上升趋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呈现下降趋势。本文就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动态变化的影响做了经验分析,揭示了该影响在不同产业中的差异性,并对“差异”形成的机理做了理论探索。从长期看,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建华 陈永鹏 徐华亮
本文首先对Hummels等人建立的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测度方法进行了完善与拓展,而后利用行业垂直专业化分工公式测算了全国纺织服装业及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纺织服装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结果显示,纺织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较高,服装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较低,广东、上海的垂直专业化分工较高,而浙江、江苏的垂直专业化分工较低。垂直分工过高会对国际市场产生过度依赖性,过低又会导致国际分工参与不足,因此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来调整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纺织服装业 投入产出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风涛
当前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密切相关,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日益发展,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一体化与生产过程分散化的统一。本文对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最新研究进行了梳理,对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内涵、衡量指标以及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阐明了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战略性利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华 赵曙东 王雅琳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动机与收益。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技术进步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促进工业行业技术进步与生产率的提升;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生产率的影响程度与行业特性密切相关,行业的资本密集度和外向度是影响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技术进步作用程度的重要因素,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与出口密集度高的行业中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更大。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中华
基于现有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黑田法对其他相邻年份的直接消耗系矩阵进行序列外推,并以此为基础采用Hummels等(2001)的垂直专业化程度指标(VSS指标)计算我国总体及行业VSS值。结果显示:样本期内中国总出口中的垂直专业化程度上升迅速,从1990年的11.13%上升到2010年的26.79%,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提升主要通过进口日韩及东盟中间投入品的增加实现;各行业垂直专业化程度在样本期内均呈现上升趋势,垂直专业化程度的加深主要发生在资本(技术)相对密集的行业,劳动(自然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且提升幅度较小。
关键词:
国际垂直专业化 分工 黑田法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