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4)
2023(7819)
2022(6610)
2021(5974)
2020(4719)
2019(11001)
2018(10784)
2017(20448)
2016(10882)
2015(12417)
2014(12442)
2013(12589)
2012(12344)
2011(11299)
2010(11880)
2009(10753)
2008(10598)
2007(9644)
2006(8793)
2005(8438)
作者
(33063)
(27234)
(27017)
(25533)
(17750)
(13139)
(12462)
(10668)
(10484)
(9884)
(9355)
(9135)
(8892)
(8823)
(8468)
(8413)
(8002)
(7920)
(7901)
(7853)
(7068)
(6731)
(6631)
(6312)
(6277)
(6107)
(6068)
(6009)
(5602)
(5429)
学科
(50611)
经济(50556)
管理(25199)
(24698)
地方(18300)
中国(18112)
(17806)
企业(17806)
(14738)
(13244)
贸易(13232)
业经(12988)
(12766)
方法(12547)
(12185)
金融(12185)
(10762)
银行(10746)
(10624)
(10525)
地方经济(10208)
农业(10061)
(10034)
数学(9718)
数学方法(9621)
(8878)
教育(8848)
(8440)
环境(8247)
(7737)
机构
学院(157167)
大学(156908)
(67934)
经济(66240)
研究(65033)
管理(54780)
中国(49639)
理学(44579)
理学院(43964)
管理学(43348)
管理学院(43025)
(36035)
科学(35987)
(33529)
(30787)
研究所(29677)
中心(28800)
(26786)
(26277)
(24142)
北京(24098)
师范(23913)
(23648)
财经(22658)
(21679)
农业(20564)
(20407)
业大(20393)
经济学(20091)
(19647)
基金
项目(93683)
研究(73605)
科学(72639)
基金(64095)
(55041)
国家(54510)
科学基金(45541)
社会(44910)
社会科(42561)
社会科学(42555)
(37691)
教育(33809)
基金项目(32875)
(31585)
编号(31307)
成果(27208)
(27079)
自然(26651)
资助(26236)
自然科(26001)
自然科学(25994)
自然科学基金(25514)
课题(23344)
发展(22233)
(21844)
重点(21627)
(20361)
(19722)
(19001)
(18587)
期刊
(89519)
经济(89519)
研究(57264)
中国(43777)
教育(26805)
(26436)
管理(23177)
(21640)
金融(21640)
(21540)
学报(20726)
科学(20285)
农业(18557)
大学(16202)
业经(15305)
技术(14718)
学学(14609)
经济研究(14148)
国际(12274)
(11231)
问题(11175)
财经(10699)
(10558)
世界(10439)
(9368)
图书(9354)
(8697)
论坛(8697)
商业(8393)
(8012)
共检索到274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佟珺  
交易确认是交易后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电话、邮件、传真等人工形式进行,也可以通过电子交易确认平台完成。由于人工确认的不及时可能导致交易失败从而增大交易成本和风险,近年来电子交易确认在国际O T C衍生品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梳理和区分了交易确认的概念,回顾了电子确认平台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子交易确认平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期货市场发展战略课题小组  黄运成  曹汝明  李庆应  邢精平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衍生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不断增强。在全球衍生品交易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交易出现高度集中的趋势,正在形成欧美几大交易所集团控制全球衍生品交易的新格局。基于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新机遇与挑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衍生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制定金融促进法规、成立金融促进委员会、加强监管协调、推动交易所集团化、培育有全球竞争力的投资银行及积极开发成熟产品增加市场深度等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  张志勇  
本文详细分析了场外金融衍生市场的特点,以及场外衍生品走向场内清算的两个原因:金融危机后政府监管部门意识到对场外衍生品监管的必要性;由于场内清算具有的优点使得场外衍生品也有走向场内清算的自身需求。交易所应当关注国际金融体系的这个重要变革,充分认识到场外衍生品进入场内清算的规模和速度;意识到变革将使得场内和场外交易的界限更加模糊化;积极适应这种变革以减少场外衍生品交易中面临的风险;意识到变革对于国内企业从事衍生品交易具有的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琛德  
近年来,国际交易所交易衍生品市场呈现出金融衍生品成为市场主导、交易所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交易所股份制改造蔚然成风、交易所清算业务走向合并和另类衍生品层出不穷等五大趋势。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赵美贞  罗翔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际国内各方要求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中国而言,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人民币将逐步成为区域性计价、支付、交易和结算货币之一,这对中国外汇电子化交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该文从国际外汇市场电子交易平台的现状、迅速发展的原因、趋势及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所受冲击出发,并借鉴有关国际经验,提出中国外汇市场电子交易平台的发展思路。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昊  
次贷金融危机凸显了场外衍生品市场透明度的缺乏,国际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由此意识到建设具有适当风险控制措施、精心设计的交易报告库对于提升市场透明度的重要作用。文章对国际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的发展及监管进行了详细梳理,对全球性的场外信用衍生品交易报告库Deriv/SERV TIW及场外利率衍生品交易报告库TriOptima IR TRR的架构、运营、功能,及其与其他场外衍生品交易后业务的关联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就构建中国的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邢莹莹  生洁  徐俊超  
该文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对全球外汇衍生品交易的调查统计情况,对全球外汇衍生品交易及主要交易货币的在岸与离岸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归纳,以期为国内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文章指出,结合本国汇率和资本项目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取消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实需原则,有利于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本国的外汇衍生品市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婧  王光明  
信用衍生品是20世纪一项备受瞩目的金融创新。然而,在次贷危机后,信用衍生品也备受争议。本文以国际市场上信用衍生品的发展历程为脉络,探讨了信用衍生品发展的内在逻辑、优势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境内银行业的信用衍生品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英  张征  王震  
本文从碳排放权经济学入手,系统阐述碳金融及衍生品市场体系架构,分析当前国际碳现货、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的市场规模、市场主体、交易品种、价格因素等,深入分析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结构。结合我国在国际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得出构建碳金融市场、提升我国在碳金融产业链中地位的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荣芳  毛焱  吴民  
随着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迅猛发展,如何完善其外部监管,维持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又不损害市场效率,已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货币信贷处课题组  易寿生  涂德君  
近年来,全球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快速发展及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缺陷和风险管理的不足。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如何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确保市场健康发展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立足于当今国际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实践,以次贷危机为视角分析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的薄弱、不足及将来的监管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斯文  
利用美国1998—2011年季度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基础资产、场内衍生品、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政府监管等因素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美国,利用场外衍生品对冲风险的动机明显,场外衍生品与场内衍生品的互补效应比替代效应更强,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脱离实体经济,货币供应量对场外衍生品交易存在负效应,而政府加强监管会产生正效应。因此,在我国,衍生品市场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市场,加强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并推进衍生品市场参与者的内控建设。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罗剑  
衍生品市场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和焦点。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与竞争出现了新的格局,并呈现新的趋势,表现在不同种类衍生品明显分化,发达国家衍生品市场份额下降,新兴市场国家衍生品交易快速崛起,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等方面。本文深入分析了各国衍生品市场的竞争对策,明确指出中国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大力发展衍生品市场,积极促进衍生品和相关市场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中的各种关系,进一步提升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以此稳步增加国际竞争力积极应对全球化竞争带来的挑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玉红  霍天翔  冯宗宪  
文章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进行追溯,论证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金融创新发展的必然,是风险管理的必然。而中国的商业银行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新生力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粟勤  
一、动因金融衍生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推动的:(一)各国金融管制的进一步放松和跨境证券交易的上升8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在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先后放松了金融管制,开放了国内金融市场,取消了对资本流动的种种限制,在很大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