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88)
- 2023(7074)
- 2022(5861)
- 2021(5463)
- 2020(4542)
- 2019(10601)
- 2018(10003)
- 2017(19325)
- 2016(10105)
- 2015(11650)
- 2014(11036)
- 2013(11315)
- 2012(10607)
- 2011(10019)
- 2010(9657)
- 2009(8816)
- 2008(8597)
- 2007(7062)
- 2006(6209)
- 2005(5683)
- 学科
- 济(49973)
- 经济(49932)
- 方法(25179)
- 管理(23548)
- 数学(23308)
- 数学方法(23182)
- 业(22787)
- 企(16331)
- 企业(16331)
- 中国(15607)
- 贸(14795)
- 贸易(14788)
- 易(14573)
- 农(11490)
- 财(9808)
- 融(9502)
- 金融(9502)
- 银(8466)
- 银行(8449)
- 业经(8330)
- 行(8279)
- 制(7861)
- 出(7623)
- 关系(7477)
- 环境(7460)
- 农业(7354)
- 学(7144)
- 发(6201)
- 地方(5782)
- 产业(5728)
- 机构
- 大学(153698)
- 学院(148851)
- 济(78864)
- 经济(77957)
- 研究(57971)
- 管理(55566)
- 理学(48520)
- 理学院(47987)
- 管理学(47390)
- 管理学院(47118)
- 中国(46515)
- 财(32990)
- 京(31930)
- 科学(30757)
- 所(28588)
- 经济学(27597)
- 财经(27383)
- 研究所(26273)
- 经(25503)
- 经济学院(25183)
- 中心(25051)
- 农(23541)
- 财经大学(20985)
- 北京(20743)
- 院(20146)
- 业大(19841)
- 农业(18647)
- 江(18301)
- 范(17864)
- 师范(17714)
- 基金
- 项目(101296)
- 科学(81827)
- 基金(79383)
- 研究(72770)
- 家(70066)
- 国家(69619)
- 科学基金(59416)
- 社会(51437)
- 社会科(49324)
- 社会科学(49314)
- 基金项目(40978)
- 自然(36354)
- 自然科(35641)
- 自然科学(35630)
- 自然科学基金(35093)
- 省(33809)
- 资助(33463)
- 教育(33157)
- 划(30430)
- 编号(25577)
- 部(25301)
- 国家社会(24094)
- 中国(23564)
- 重点(23077)
- 教育部(22302)
- 发(21618)
- 创(20960)
- 成果(20728)
- 人文(20610)
- 大学(19959)
共检索到221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潜力
本文扩展Gamber&Hung(2001)的分析框架,研究国际因素对通货膨胀传导渠道的非线性转换。基于此,本文构建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数据信息集,使用动态因子模型刻画国际因素对中国通货膨胀的非线性传导效应。结果表明:国际因素最终通过资本渠道和贸易渠道对中国通货膨胀形成共同传导效应和特质传导效应,两类传导效应都随着中国对外经济结构的转变而具有非线性。随着我国以刺激内需为主的经济结构缓慢转型,国际因素对中国通胀的传导效应将适当减弱。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的国际因素可综合为6个国际共同因子,其中国际成本因子、国际能源因子、国际货币因子和对外贸易因子对当前通货膨胀形成负向非线性共同传导效应,并且国际成本因子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源野 叶阿忠 李田田
为更好了解国际油价冲击下的通胀风险,分别以国际原油价格、PPI和CPI为门槛变量,使用门槛向量自回归模型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PPI和CPI的冲击。研究发现: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的PPI和CPI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和方向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PPI和CPI所处的门槛区间。当国际原油价格处于不同水平时,国际油价冲击造成的影响各有不同。当通货膨胀处于较高水平时,国际油价冲击对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较大,反之,则影响较小。此外,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但国际油价上涨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总是大于下跌冲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日东 苏梽芳
本文利用1983年1月~2007年1月CPI月度数据,应用Hamilton提出的能同时发现数据线性和非线性关系的随机场回归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的结论支持了Friedman-Ball假设和Cukierman-Meltzer假设。前者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这意味高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将导致高的不确定性,这一发现补充了Friedman-Ball假设;而对于后者,呈现出更为复杂的N型非线性关系。本文的结论对中央银行控制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随机场 通货膨胀不确定性 自助法仿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孟庆斌 靳晓婷 吴蕾
本文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的非线性扩展形式,研究了开放条件下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从产出、国外价格、汇率和货币政策冲击角度选取变量,构建了马氏域变实证模型,测算了各变量在不同时期所处状态的概率;然后从状态转移特征的比较中得到各变量与通胀率状态周期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地,本文利用马氏域变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宏观经济环境因素波动对通胀率造成的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因素与通胀率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各宏观经济变量对通胀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通胀的影响在不断增强;货币政策因素对我国通胀水平的影响存在动态变化;低通胀状态下汇率对通胀率呈负向影响,高通胀状态下影响则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志远
货币主义的经济理论给通货膨胀下的定义是货币数量过多引起的物价的普遍上涨,据此,治理通胀的唯一政策选择就是提高利率紧缩信贷以达到控制货币数量和稳定物价的目标。与之相对,非货币因素的通胀,最基本的特征是物价上涨同货币数量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物价上涨在前,货币数量增加在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价格放开后,提高利率、紧缩信贷、控制货币发行一直是治理通胀的基本政策手段,但是1993年,利率大幅度提高了,货币也紧缩了,物价却依然不断上升。为什么会这样?回答只能是过去几年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已经改变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产生了非货币通胀压力,使简单的货币紧缩对之无能为力。进入1994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启贵 段继红 吴开尧
本文深入分析了1992年以来国际油价向中国通货膨胀传递的特征,发现它是一个时变过程,且这个过程在1998年前后有一个明显的结构突变。通过结合1992年以来与油价有关的事件以及国家几次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进行分析,本文探讨并实证检验了可能对国际油价传递产生影响的因素。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关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以期给政策制定者们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国际油价 通货膨胀 传递系数 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启志
本文选取国际因素代理指标,首先基于VAR和BVAR方法,通过滚动预测检验,研究国际因素能否给中国通货膨胀水平预测提供额外信息,通过检验表明:国际石油价格和美国联邦基金有效利率通过了预测检验,表明这些指标包含了通货膨胀水平自身所没有的信息。进一步基于具体模型化方法,研究国际因素与中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国际石油价格和美国联邦基金有效利率仍然能够给中国通货膨胀水平预测提供额外信息。
关键词:
通货膨胀水平 国际因素 样本外预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益平 王勋 华秀萍
本文研究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我们分别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分析了月度同比和月度环比数据。研究表明,过剩流动性、产出缺口、房价和股价对通胀会产生正向影响。结构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冲击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前5个月,10个月后基本消失。我们发现,过剩流动性和产出缺口是影响通胀的重要因素。考虑到资产价格对通胀的溢出效应,中央银行应密切关注资产价格走势。同时,管理流动性的措施仍然是控制通胀的主要手段,然而进一步推进利率和汇率的自由化进程至关重要。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过剩流动性 产出缺口 资产价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援成 张朝洋
本文结合有向无环图方法(DAG)及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分别从成本推动渠道、资金输入渠道和货币扩张渠道就美元贬值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的传导途径及其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表明,由成本推动渠道,美元贬值会迅速带动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能源价格、食品价格和金属价格的传导效应都很显著,而推动我国居民消费价格走高则存在一定时滞,主要依赖食品价格传导。此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更侧重于生产领域。由资金输入渠道,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走低和美元指数下滑会带动国内商品房销售价格和资本市场价格的结构性上升,进而拉动我国通货膨胀,其中以市场利率和短期资本流动传导尤为显著。由货币扩张渠道,...
关键词:
美元贬值 通货膨胀 DAG SVAR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昆亭 郑文风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问题是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本文在研究传统的(Bai- ley(1956)定义的消费者剩余的估计方法)和当前流行的Lucas(2000)一般均衡框架下,用补偿思想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的估计方法)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中国1992—2005年的数据,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对我国的通胀福利成本分别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认为:名义扭曲是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根源,过度的扭曲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严重。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社会福利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胡静
文章综合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混合性预期以及以因子模型为代表的有限理性预期模型,利用1990~2011年的年度和月度数据,对比检验了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是有效的,即公众充分利用了宏观经济变量来预期通货膨胀,但公众在长期中低估了通货膨胀,即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存在系统性错误。
关键词:
通胀预期 预设预期模式 系统性错误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萍 柯杨敏
针对国际农产品金融化背景下,国际农产品价格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动态变化研究的不足,引入了状态空间模型和BEKK-GARCH模型,基于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的月度数据,对传递系数的动态变化特征及金融变量对传递系数的影响展开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国际农产品金融化背景下,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国际农产品价格向中国通货膨胀的传递系数为正,且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国际石油价格、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流动性水平均对传递系数有正向促进作用;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国际石油价格和国际流动性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体标 饶晓辉
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之间相互影响,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政府运用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1990年1月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月度数据,结合随机域回归模型、系列随机域的非线性检验方法、最大似然估计及贝叶斯估计方法,对我国通货膨胀率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引起了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两者呈现非线性的U型关系,支持了Friedman假说;大的通货膨胀不确性引起通货膨胀率先升后降,呈现非线性倒U曲线关系,Cukierman-Meltzer假说在U型左侧范围内成立,于U型右侧Holland结论成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钱宗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数次高通货膨胀期,物价的大幅上涨不仅对居民的生活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容易造成市场紊乱。然而关于中国通货膨胀的研究却往往由于统计指标和方法的局限得到不可靠的结论。本文在回顾中国通货膨胀历史的基础上比较和探讨合理的通货膨胀度量指标的构建,并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分析,进而对通货膨胀的未来走势做出判断,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轨迹图1描绘了自1978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年变化率。可以看到中国的通货膨胀走势分别在1980年、1985年、1988~1989年、1994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傅强 朱映凤 袁晨
本文研究了1995—2010年间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现实经济中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进行逻辑上的因果关系阐述。通过构建包括过剩流动性、需求拉动、成本推动以及国外通胀传递四类因素的通货膨胀动态模型,凭借偏相关系数的大小判断出四类因素影响通货膨胀的相对重要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流动性过剩,需求拉动次之,成本推动排第三,国外通胀传递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小。究其根源,在现有汇率体制下央行由于巨额外汇储备而向市场投放过量货币的货币被动超发以及信贷扩张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过度需求一方面来源于净出口扩大形成巨额外汇储备,而留在国内的庞大的纯购买力;另一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