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18)
- 2023(7074)
- 2022(5952)
- 2021(5252)
- 2020(4204)
- 2019(9911)
- 2018(9626)
- 2017(18220)
- 2016(9554)
- 2015(10644)
- 2014(10494)
- 2013(10703)
- 2012(10507)
- 2011(9760)
- 2010(10291)
- 2009(9410)
- 2008(9282)
- 2007(8414)
- 2006(7871)
- 2005(7622)
- 学科
- 济(48834)
- 经济(48787)
- 管理(22095)
- 业(21821)
- 地方(17839)
- 中国(17353)
- 企(15361)
- 企业(15361)
- 农(13532)
- 业经(11648)
- 融(11572)
- 金融(11572)
- 方法(11263)
- 贸(10426)
- 贸易(10414)
- 地方经济(10058)
- 易(10020)
- 银(9706)
- 银行(9694)
- 行(9579)
- 发(9515)
- 农业(9383)
- 数学(8784)
- 数学方法(8656)
- 学(8231)
- 制(8228)
- 财(7675)
- 环境(7257)
- 发展(7179)
- 展(7156)
- 机构
- 学院(137464)
- 大学(136195)
- 济(59873)
- 经济(58593)
- 研究(56089)
- 管理(46443)
- 中国(44422)
- 理学(37588)
- 理学院(37061)
- 管理学(36436)
- 管理学院(36158)
- 科学(31909)
- 京(31464)
- 所(29349)
- 财(28020)
- 研究所(25893)
- 中心(24602)
- 农(22985)
- 江(22888)
- 北京(21221)
- 范(20951)
- 师范(20775)
- 财经(20575)
- 院(20401)
- 州(19024)
- 经(18510)
- 经济学(17995)
- 农业(17467)
- 省(17455)
- 业大(17328)
- 基金
- 项目(80900)
- 研究(63193)
- 科学(63011)
- 基金(55788)
- 家(48134)
- 国家(47669)
- 科学基金(39632)
- 社会(39617)
- 社会科(37616)
- 社会科学(37609)
- 省(32196)
- 基金项目(28273)
- 教育(28025)
- 划(27045)
- 编号(26089)
- 发(24424)
- 资助(22975)
- 成果(22881)
- 自然(22639)
- 自然科(22082)
- 自然科学(22077)
- 自然科学基金(21634)
- 发展(20188)
- 课题(19834)
- 展(19829)
- 重点(18802)
- 部(17353)
- 创(16630)
- 国家社会(16235)
- 性(16204)
共检索到243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承志
《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 在规范国际贸易的活动中均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显示出了各自存在的价值。本文通过对《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出台背景的介绍,试图对它的性质进行探讨,并认为它既不是国际条约,也不是国际惯例,更不是示范法,它只是由国际组织制定的非法律文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两者特点的比较,揭示出了《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制定对国际商事合同法律的统一所做出的新的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邓旭
二战后,国际贸易法的发展趋势便是在国际水平上的统一化运动。作为国际贸易法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合同法,自然在统一化运动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重视,政府间制法组织和非政府间制法组织两大类组织统一合同法的努力和成果至少体现在以下示范法、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公约的制订与实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兴光
我国是国际统一私法协会成员国,有义务推广和应用该协会制定的《通则》。本文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通则》产生的历史背景,阐述了《通则》的重要意义,认为《通则》是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之后,国际合同法统一化道路上的第二个里程碑。第二部分阐述了《通则》的适用范围和三项基本原则,认为《通则》适用于货物买卖、知识产权转让、服务贸易等多种多样的国际商事合同,适用的空间异常广阔,推行《通则》必将有力地促进合同法统一化进程。第三部分探讨《通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合同成立、合同的效力、合同履行与不履行等规定,探讨应用《通则》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重点放在前述公约所没有的最新法律原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旭
在欧洲历史上,统一的欧洲一直是政治家的梦想。二战以后欧洲建立的“欧共体”及现在的“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EMU,简称欧盟)都是在向这一方向发展。在货币领域,由于欧洲的国家太小,相互间的贸易相当频繁,货币的兑换以及由此带来的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由于不同货币标价所带来的不透明度,都使得不少欧洲国家想寻找一个解决办法。过去的“欧洲货币单位”,由于只是一个记帐货币而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虽然起到过很大的作用)。现在,欧洲的政治家们希望通过统一欧洲货币实现单一货币体制,从而向政治的统一迈出一大步。从1992年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提出统一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时民
托收是国际商业活动中的主要付款方式之一,有其严谨的国际运作惯例。本文对国际商会最新修订实施的《托收统一规则》进行了分析对比,重点介绍了托收的形式与结构、责任与义务,对其中的一些敏感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以有助于国际金融、贸易业务的顺利进行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吴华强 才国伟 何婧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文章利用相对价格方差均值方法测度了全国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发现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在逐渐上升,但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并未呈同样上升趋势。地方竞争导致的地方保护和分割负面现象、要素市场流动管制行政色彩较重、基础设施缺乏互联互通、疫情冲击是造成我国现在市场分割的直接原因。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内涵。当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为市场提供统一的基础性制度供给,统筹好安全和发展、全国和地方、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单一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
统一大市场 市场分割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成(均全) 梅清豪
国际商会制定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下称《统一惯例》)是确保在世界范围内将信用证作为可靠支付工具的准则。《统一惯例》虽不属法律或公约,但实际上已为世界各国接受和使用,并具有作为判决性依据的权威性。在我国的进出口业务中,使用信用证付款是相当普遍的,因此,研究《统一惯例》的新发展不仅是我们外经贸业务干部的一项基本功,同时,它对提高我国外经贸行业的经济效益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国际商会是一个民间团体,其制定的《统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兴光
本文继连载之一和之二之后,从合同的效力、合同的解释、合同的内容、合同的履行和不履行几方面,对《国际商事合同通则》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兴光
在合同成立的一系列问题上,《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大量吸纳了《销售合同公约》的合理科学成份,如合同的形式、要约与承诺等,同时增加和补充了一些《销售合同公约》所没有的重要内容,对规范国际商事交易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聖
证券市场在享受信息科技发展红利的同时也成为网络攻击的重要目标,网络风险正成为一个日益加剧的系统性风险。目前,国际社会从网络风险管理、网络安全信息共享以及网络风险与网络安全事件信息披露三个方面对证券市场网络安全采取了法律应对措施。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及规制实践,我国应通过引入最佳实践提升网络安全管理标准的可拓展性和灵活性,并完善以证监会为核心的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制度,尽快填补上市公司网络风险和网络安全事件信息披露规则的空白,进而完善证券市场网络风险的规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晓静
金融危机之后,各国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获取民众支持,极力推进国际税收合作,取得了新成果。OECD关于税收政策透明度和信息交换的标准获得了普遍认可,并被纳入了众多双边税收协议;各国针对避税地完善了监管法制,尤其是美国通过的三个税收法案,为他国提供了新视角;面对国际社会的压力,避税地主动与在岸国进行合作。这些新发展为国际税收合作创造了新契机,也为我国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避税地法律监管 信息交换标准 税收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乌尔里希·伊蒙伽 田泽
毋庸置疑,欧洲和德国的企业合并控制法中有许多值得讨论的新发展。尤其是涉及企业合并控制法本质并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譬如:禁止合并最恰当的标准;经济效率在评价一个合并时会起到的作用;如何解决合并案件中经常出现的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冲突;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礼伯 沈坤荣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但制约我国内需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这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挑战。供给体系的状况是影响需求的核心因素,我国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是需求扩大的深层影响因素,而市场体制不完善是造成供给体系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国做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决策,以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市场体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与内在要求,它既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提升经济发展的自立自强水平,扩大内需,进而推进形成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格局,又有助于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少军 赵一洋
数字货币、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智能保险等数字金融创新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支撑下迅猛发展,呈现出“金融消费行为网络化、金融机构运营平台化、金融服务行为算法化、金融数据要素产权化、货币信用数字通证化”等创新发展趋势。同时,数字金融创新可能引发的新型金融风险问题和金融消费权益侵害问题也日益突出,现行金融法律体系的滞后性逐渐显现。本文认为应根据新趋势、新问题,建立和完善与数字金融时代相适应的数字金融法律规制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