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8)
- 2023(7610)
- 2022(6477)
- 2021(6302)
- 2020(5167)
- 2019(12112)
- 2018(11738)
- 2017(22721)
- 2016(12081)
- 2015(13927)
- 2014(13554)
- 2013(13723)
- 2012(13154)
- 2011(12120)
- 2010(12451)
- 2009(11633)
- 2008(11482)
- 2007(10145)
- 2006(9341)
- 2005(8709)
- 学科
- 济(54426)
- 经济(54373)
- 业(34524)
- 管理(34149)
- 企(27309)
- 企业(27309)
- 方法(21967)
- 数学(19284)
- 中国(19104)
- 数学方法(19089)
- 贸(15750)
- 贸易(15742)
- 易(15532)
- 农(15430)
- 财(13690)
- 策(12271)
- 制(11602)
- 银(10595)
- 银行(10594)
- 业经(10503)
- 融(10447)
- 金融(10447)
- 行(10338)
- 农业(9779)
- 地方(9367)
- 关系(8293)
- 出(8268)
- 及其(8216)
- 划(8081)
- 环境(8011)
- 机构
- 大学(178541)
- 学院(176897)
- 济(89339)
- 经济(87906)
- 研究(68659)
- 管理(68088)
- 理学(57521)
- 理学院(56913)
- 管理学(56390)
- 管理学院(56013)
- 中国(55456)
- 财(40968)
- 京(38531)
- 科学(35062)
- 所(33726)
- 财经(31897)
- 研究所(30240)
- 中心(29822)
- 经(29295)
- 经济学(28789)
- 经济学院(25839)
- 北京(25510)
- 江(25337)
- 院(24561)
- 财经大学(23760)
- 农(23322)
- 范(22689)
- 师范(22576)
- 州(20042)
- 科学院(20022)
- 基金
- 项目(108810)
- 科学(87847)
- 研究(84231)
- 基金(82480)
- 家(70828)
- 国家(70299)
- 科学基金(60169)
- 社会(56602)
- 社会科(53968)
- 社会科学(53960)
- 基金项目(41291)
- 教育(38248)
- 省(37141)
- 自然(35741)
- 资助(35554)
- 自然科(34952)
- 自然科学(34945)
- 自然科学基金(34399)
- 划(32921)
- 编号(32865)
- 成果(28583)
- 部(27029)
- 中国(24885)
- 国家社会(24733)
- 重点(24506)
- 发(24495)
- 教育部(23901)
- 课题(23430)
- 性(22722)
- 人文(22495)
共检索到285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姗姗
近几十年来,在主要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所在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先前不可仲裁的某些争议逐步变得可以仲裁,国际商事仲裁可仲裁事项范围呈现出不断扩张的态势。究其原因,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拓展是内因,国际商事仲裁的竞争优势是外因,国家支持仲裁是推力,域外立法影响是引力。可仲裁事项扩张具有辩证效应,可能侵蚀国家司法主权,损害国家公共政策,减损裁决合法性,降低争议处理结果的确定性。我国《仲裁法》修订,可适度扩大涉外和国际仲裁可仲裁事项的范围,但应坚守不可仲裁事项的边际,强化对涉及强行法适用和公共政策的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韬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作为我国第一部较全面调整仲裁关系的法律,已于1995年9月1日起施行。它的颁布施行,为公正、及时地解决经济纠纷,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又一个法律保障。 《仲裁法》与我国以往曾有的一些有关仲裁的零散的法规、条例相比,更加体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这突出地表现在它确立了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红 朱怡
合法性危机催生国际投资仲裁的改革。关于国际投资仲裁的改革方向正处在众说纷纭、观点对立、走向不明的状态,其中核心在于投资仲裁的"商事化"与"去商事化"之争。从应然层面看,国际投资仲裁的"商事化"是有争议的,商事仲裁理论在解决涉及一方为主权国家的投资争议时可能存在正当性与合法性问题。从实然层面看,借用且套用商事仲裁的ICSID投资仲裁机制大体上运行良好并且越来越多的商事仲裁机制采用商事仲裁规则管辖投资争议已然成为一种趋向。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投资仲裁的"商事化"均具有可取性,商事仲裁机制管辖投资争议应当被允许以及鼓励。"一带一路"趋势下,我国应当以业已出台投资者-东道国仲裁规则的商事仲裁机构为依托并打造具有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投资仲裁机制。
关键词:
ICSID 投资仲裁 商事化 一带一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晶莹
实践中,国际商事仲裁裁量权行使的得当与否将关乎仲裁作为解决商事争议方式的地位以及仲裁裁决的权威与公正。文章试分析国际商事仲裁裁量权的特殊性,以个人在国际商事仲裁实践的经验、通过实证论及个人对如何行使国际商事仲裁裁量权的认识,期望对我国仲裁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
国际商事仲裁 裁量权 法律适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松
开罗国际商事仲裁区域中心及其仲裁规则陈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罗国际商事仲裁区域中心介绍开罗国际商事仲裁区域中心(简称“中心”)是根据1978年1月23日亚非法律咨询委员会的决定建立的,地点设在开罗扎马利克区阿布尔·费达大街3号。该“中心”是一个独...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德沛
仲裁员国籍规则是仲裁机构任命仲裁员的重要依据。国籍规则的目的是保障仲裁员中立性,其内涵则是仲裁员的文化背景中立于当事人国籍国的文化背景,消除仲裁庭对一方当事人有倾向或成见的可能性。从实质上看,国籍规则的内容关乎技术国籍以及仲裁员与当事人国籍国其他密切联系的认定。从形式上看,国籍规则的内容关乎其效力程度以及适用范围。不同仲裁机构的国籍规则在实质和形式上的规定有所区别,原因在于仲裁员中立性代表的公平价值和仲裁庭顺利组成代表的效率价值有所冲突。我国仲裁机构也应当构建仲裁员国籍规则,规范外籍仲裁员在我国参与仲裁,通过保障仲裁员中立性提高仲裁公信力。
关键词:
仲裁员国籍规则 仲裁员中立性 外籍仲裁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吉文 周元春
传统理论与实践都认为,国际商事仲裁的基础是书面仲裁协议,但是随着国际社会与国际交往的发展,在仲裁领域已经开始出现了强制性仲裁。强制性仲裁的出现,对于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发达国家通过投资条约及其他国际条约日益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再加上发展中国家日益加强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度,强制性仲裁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其所涉及范围也可能从投资领域扩及到其他领域。
关键词:
国际商事仲裁 强制性仲裁 能源宪章条约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杜娟
投资条约仲裁是以国际商事仲裁为模板建立的,其不仅在具体规则中体现了"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特性,同时其实践中无不体现"国际商事仲裁"的价值取向。投资条约仲裁在争端主体、争议事项、仲裁庭管辖权之基础等多方面存在特殊性。为避免投资条约仲裁与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等原则相冲突,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开始了改革投资条约仲裁的努力,这些努力可以视为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起来。
关键词:
投资条约仲裁 国际商事仲裁 改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桑远棵
近年来,国际上多个主要的仲裁机构相继引入快速程序机制,其根本原因在于意图降低使用国际商事仲裁的成本与费用以及提高仲裁的程序性效率,同时为不同类型的使用者提供多样化选择。然而,快速程序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争议问题严重减损了该程序机制的应有价值。为进一步推动其在实践中的有效运行,在规范层面上应当协调仲裁协议中三人仲裁庭的约定与仲裁机构的任意性裁量权之间的关系,在实践层面上仲裁庭应当保障双方当事人获得陈述案件的合理机会或案件的审理符合正当程序的内在要求,以及保证在快速程序转换至普通程序时当事人具有重新指定仲裁员的基本程序性权利。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兆敏
一、是否一切与合同有关的争议都可以提交仲裁? 在国际商事合同中通常包括这样的条款,因产生于本合同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争议,应提交某一常设仲裁机构,按照其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以上类似的合同条款似乎表示,一切有关的争议统统可以提交仲裁。其实不然,根据法律原则以及国际惯例,并非一切争议都是可以提交仲裁的。这涉及到仲裁法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争议的可仲裁性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冬青
仲裁协议是国际商事仲裁的基石,判断仲裁协议的效力至关重要。分析仲裁协议适用的主体、仲裁协议当事人的缔约行为能力、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及仲裁协议的准据法四个方面的法律适用问题,对决定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具有关键作用,从而最终影响国际商事活动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关键词:
国际商事 仲裁协议 法律适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挽涛
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方式很多,包括诉讼、仲裁、调解和协商等,其中仲裁这种“准司法”形式的方式以其独有的特点和优点——以当事人自主自愿为基础,保密性好,一般为终局裁决,执行比较有保障,而且往往费用低、处理及时,不大损伤当事人之间的业务关系等——越来越受到国际商界和法学界的重视。 对于国际商事仲裁,当代各国立法的趋势是尽量保证当事人的自主性,把法院的干预和审查限制在很低的限度。因此,国际商事仲裁庭(员)对当事人之间的商事纠纷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易
一、导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将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计算机网络化空间,悄悄地改变着人类的法律制度和社会规则。在环球上网“淘金”的时代,欧美国家许多律师事务所都在环球网络(WorldWideWed)上建立了主页(Homepages),甚至有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永平 朱克鹏
公共政策作为一个国际私法的概念,经常被用于拒绝有违法院地法律基本原则的外国法的适用或某些判决的执行。在国际商事仲裁中,公共政策与强制性规则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程序的合法性、仲裁裁决的有效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家虽然赋予当事人广泛的仲裁自治权,但法院仍然通过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制度,对国际商事仲裁保有最终的审查控制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晶 王瀚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商事仲裁活动越来越频繁,国际商事仲裁的研究也得到进一步深化,从而促进了我国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不断完善。然而,在我国仲裁制度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种种不足,在仲裁机构、仲裁协议、仲裁监督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仍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同时对我国现行的仲裁法应参照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修改,推动仲裁立法使之与国际通行作法接轨,以加快我国仲裁事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使我国国际商事仲裁各方面的制度不断得到完善。
关键词:
国际商事仲裁 仲裁法 仲裁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