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97)
- 2023(4228)
- 2022(3364)
- 2021(3059)
- 2020(2577)
- 2019(5762)
- 2018(5285)
- 2017(10511)
- 2016(5217)
- 2015(5915)
- 2014(5764)
- 2013(5814)
- 2012(5395)
- 2011(4829)
- 2010(5259)
- 2009(5335)
- 2008(4314)
- 2007(3718)
- 2006(3557)
- 2005(3477)
- 学科
- 融(25431)
- 金融(25431)
- 银(21560)
- 银行(21558)
- 行(21062)
- 济(20956)
- 经济(20932)
- 业(15833)
- 中国(14347)
- 企(13267)
- 企业(13267)
- 管理(13175)
- 中国金融(10873)
- 财(8282)
- 制(7998)
- 方法(7601)
- 地方(6832)
- 数学(6248)
- 贸(6246)
- 贸易(6238)
- 数学方法(6205)
- 易(6173)
- 务(5969)
- 财务(5957)
- 财务管理(5950)
- 企业财务(5742)
- 业经(5726)
- 农(5584)
- 理论(4732)
- 体(4647)
- 机构
- 学院(71863)
- 大学(71070)
- 济(34394)
- 经济(33611)
- 中国(28875)
- 研究(25756)
- 管理(25229)
- 理学(20811)
- 理学院(20593)
- 管理学(20370)
- 管理学院(20251)
- 财(17782)
- 银(15492)
- 融(15130)
- 京(15086)
- 银行(14981)
- 金融(14865)
- 中心(14462)
- 行(14050)
- 财经(13889)
- 科学(13023)
- 经(12644)
- 所(12527)
- 人民(11923)
- 经济学(11913)
- 研究所(11245)
- 国人(10987)
- 中国人(10920)
- 经济学院(10912)
- 中国人民(10827)
- 基金
- 项目(43847)
- 科学(34672)
- 研究(33881)
- 基金(32361)
- 家(27303)
- 国家(27088)
- 科学基金(23339)
- 社会(22031)
- 社会科(21207)
- 社会科学(21199)
- 基金项目(16506)
- 省(16402)
- 教育(14638)
- 资助(13767)
- 划(13733)
- 自然(13712)
- 编号(13696)
- 自然科(13431)
- 自然科学(13430)
- 自然科学基金(13199)
- 成果(11732)
- 融(10595)
- 发(10563)
- 重点(10215)
- 部(9783)
- 性(9740)
- 创(9719)
- 国家社会(9477)
- 课题(9419)
- 创新(9107)
共检索到122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金良
<正>2023年国际可持续金融新进展健全政策法律体系和组织保障一是制定国家战略或规划。2023年3月,英国政府发布了《动员绿色投资:2023年绿色金融战略》,提出了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战略行动“一致”(通过制定监管框架、金融工具和服务方式,使金融活动与净零经济的路径保持一致)和“投资”(通过政府和公共金融机构,动员私人资本流向实现净零目标所需的行业和技术领域)两大支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颖 刘穷志
全球人口增加和消费增长导致了"全球生态透支",各国政府推行的可持续消费政策作用有限,当代大众的消费和生活方式难以为继,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界的重视。这种不可持续消费既源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人口快速增长,也源于发达国家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来研究消费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把消费作为一个特定的领域,研究不同国家的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方式差别,关注富人和穷人的消费和生活方式耗费资源的比较;二是把生产和消费作为一个经济整体,研究不同国家内部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关系,关注可持续消费对可持续生产的促进作用。目前,可持续消费理论已经涵盖经济学、社会学、生态环境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在可持续消费政策、资源不平等占有、公民消费权、绿色消费和社会—技术系统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成果。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程华
2021年11月3日,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宣布成立,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4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欢迎。ISSB成立的目的,是为全球资本市场制定一套综合性的全球高质量可持续信息披露基准性标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G20 Leaders)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都对基金会的该项工作计划表示支持。目前,ISSB首批制定的两项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SDS)已完成征求意见工作,即将正式发布,将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全面介绍和剖析ISSB及ISDS的来龙去脉、成因影响及应对建议。
关键词:
国际财务报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文仲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全面暴露出了西方金融体系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的制度漏洞。危机之后,新兴市场国家力量崛起,全球金融治理架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发达国家的俱乐部七国集团(G7)已经被代表性更为广泛的二十国集团(G20)所取代。定期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也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核心决策平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涛
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或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 ,包括系统性监管、审慎监管和业务发展监管三个方面。近年来尽管一些国家统一监管机构 ,但实行银行、证券和保险分业监管的国家仍占多数 ,且银行监管多放在中央银行内。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取决于 :是否有助于防范金融危机 ,是否会降低监管成本 ,是否会提高监管效率 ,是否会影响货币政策的制订和实施 ,以及各国国情 (尤其是政治历史因素 )五大因素。构建现代化的金融监管体制 ,需要综合考虑经营者、所有者、监管者、规则、市场约束和监控六个方面因素 ,重点加强外部监管、激励机制和市场约束建设等。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体制 构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庆康 刘宗华 魏海港
在市场经济中,储蓄投资转化过程是围绕金融中介来展开的,金融中介是储蓄投资转化过程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金融中介存在的基础等问题一直是金融学领域关注的问题。金融中介理论发展到现在已突破了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的范式约束,开始强调风险管理、参与成本和价值增加的影响,使金融中介理论从消极观点(中介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向积极观点转变(在转换资产的过程中,中介为最终储蓄者和投资者提供了增加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传国 陈晓庆
国际上有关碳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金融概念、碳金融发展路径选择、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碳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及碳市场风险管理和政策安排等方面。这些理论成果对我们更好地认识碳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可以从建立功能完善的碳交易所、规范发展碳交易市场、拓展碳项目融资方式、多方位提高人们参与碳金融的积极性等方面尝试构建中国碳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业安 赫凤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少君 金雪军
金融排除作为金融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凭借其所具有的广泛实践意义,在国外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学者们对金融排除的研究已经从早期对空间地理的关注,向社会文化制度等转变,即关注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等因素对金融排除的影响,以及金融排除对社会经济等所造成的后果。鉴于国内金融排除研究的薄弱性以及研究的重要性,笔者尝试从金融排除的含义界定、特征研究、影响分析等多方面,对国外金融排除的研究作一相对全面的综述,以期为国内金融排除的研究以及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金融排除 金融包含 金融地理 金融服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邓学衷
金融市场的利益冲突和不断发生的丑闻引起了学术界和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伦理问题的关注。文章从金融市场伦理理论、伦理冲突、伦理风险、金融伦理的价值以及金融伦理与法律的关系对国外金融伦理研究进行评述以展示其发展动态,旨在对我国的金融生态和金融市场建’设产生借鉴作用。
关键词:
金融市场 伦理冲突 伦理风险 监管伦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荣 王雯岚 张俊岩
传统的法与金融文献侧重于描述并解释法律制度的国际差异及其对不同经济体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强调加强投资者权利的法律保护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而在批评传统的法与金融文献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金融的法律理论"则认为,现代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是较高信息成本、较高不确定性和流动性限制并存。尽管法律制度支持了金融市场发展,但是法律文本的弹性和执行力度也使其成为金融市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解释外汇市场运行、资产证券化的全球实践以及中国影子银行蓬勃发展等探索性的研究领域,金融的法律理论相比传统的法与金融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度。"金融的法律理论"研究进展有助于对金融领域放松监管的潮流进行反思,并有助于从新视角研究中国未来互联网金融等创新业态的监管规则与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燕红忠 王昉
近年来,金融史领域逐渐成为经济史研究中的主要热点问题之一,文章概述了金融史研究的发展转变过程,特别是最近的学术会议所展现出的新的研究进展和动向。其主要表现为:基于利率、汇率和信息传递对金融市场整合的关注;通过调查资料、账本等史料的发掘对区域特色货币和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考察;以及在近代中国货币体系和宏观金融发展的重新思考等方面。
关键词:
中国金融史 研究动态 新进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铭
在全球金融体系从以银行为主导转变为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条件下,金融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需要有新的思维来分析流动性风险、清算系统风险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需要通过建立模型对金融系统风险的传播机制进行理论论证,需要将金融系统风险同工程、生态等领域的系统风险进行跨学科比较,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来预测和管理金融系统风险。本文对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以期为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金融系统风险 资本市场 传播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