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5)
2023(7923)
2022(6803)
2021(6263)
2020(5365)
2019(11929)
2018(11711)
2017(22895)
2016(12571)
2015(14051)
2014(14110)
2013(13679)
2012(12986)
2011(11719)
2010(12249)
2009(11848)
2008(11678)
2007(10570)
2006(9659)
2005(9105)
作者
(35254)
(29326)
(29159)
(28066)
(19016)
(13905)
(13359)
(11133)
(11097)
(10859)
(10066)
(9750)
(9729)
(9591)
(9574)
(9035)
(8812)
(8647)
(8621)
(8500)
(7638)
(7272)
(7030)
(6755)
(6731)
(6676)
(6671)
(6627)
(5963)
(5744)
学科
管理(44549)
(44243)
经济(44158)
(39524)
(33872)
企业(33872)
(18015)
(16826)
方法(15727)
(13804)
中国(13282)
数学(12985)
数学方法(12761)
业经(11333)
(11323)
银行(11310)
(11189)
贸易(11183)
(11043)
(10994)
(10909)
金融(10907)
(10853)
(10693)
(10215)
财务(10188)
财务管理(10157)
企业财务(9626)
(9147)
体制(9026)
机构
学院(179234)
大学(178515)
(78033)
经济(76274)
管理(68285)
研究(62480)
理学(57340)
理学院(56751)
管理学(56016)
管理学院(55653)
中国(50512)
(42618)
(37355)
科学(33552)
财经(31533)
(31064)
(29390)
中心(28827)
(28507)
研究所(27259)
(26500)
经济学(23930)
北京(23787)
财经大学(23182)
(22813)
业大(22612)
(22580)
(21716)
师范(21522)
经济学院(21381)
基金
项目(110142)
科学(87643)
研究(84731)
基金(80377)
(68497)
国家(67905)
科学基金(58680)
社会(54322)
社会科(51611)
社会科学(51604)
(41901)
基金项目(41016)
教育(39279)
自然(36214)
(35460)
自然科(35375)
自然科学(35363)
编号(34804)
自然科学基金(34725)
资助(33583)
成果(30734)
(27202)
(25695)
课题(25000)
重点(24867)
(23432)
(23369)
(23136)
教育部(22536)
国家社会(22389)
期刊
(93425)
经济(93425)
研究(60085)
中国(40009)
(34272)
管理(28090)
(25099)
(24579)
金融(24579)
学报(23372)
科学(22590)
教育(20840)
大学(19146)
学学(17983)
农业(16511)
财经(16164)
技术(14864)
经济研究(14542)
业经(14226)
(13877)
(12489)
国际(12479)
问题(11924)
世界(9300)
理论(8919)
现代(8691)
(8326)
(8057)
(7997)
论坛(7997)
共检索到291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孙陵霞  张成虎  周东  
国际反洗钱预防政策的传导过程可以用政策工具、中间目标和政策目标来描述,政策工具是激励措施,中间目标是合规程度、报告质量和洗钱规模,政策目标是制止上游犯罪,预防恐怖融资和维护金融稳定;也可以采用双层委托代理关系来描述,第一层级的委托人是国际组织,代理人是各国政府,第二层级的委托人是各国政府,代理人是各中介部门。通过双层委托代理模型的推导,可以得出:国际反洗钱预防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各国政府和中介部门的努力程度;反洗钱利益主体是否积极努力,与相关的激励机制密切相关。根据政策传导的衡量指标,结合国内外反洗钱预防政策实施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剖析出反洗钱有效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并据此给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陵霞  张成虎  郭培利  
1989年伊始的国际反洗钱预防政策,急需一套规范的研究体系来分析其实施效果。本文首先利用微观经济学、博弈论等方法,分析非法资金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转行为和特征。其次构建基于45个国家的异质面板数据模型,论证人口规模、FATF的建立对非法资金流转的影响。最后,通过国家之间的横向对比和跨年度的纵向对比,得出人口规模较大的国家、FATF成员国的反洗钱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FATF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等结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朱宝明  
反洗钱的特殊性需要各机构通力合作,尤其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参与。通过对反洗钱过程中的洗钱方和反洗钱方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的对比,揭示了外部性对银行业反洗钱的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洪来  刘伟  
本文将市场分为金融域和非金融域,从不同域的信息情报特征出发,分析了"义务报送制"和"激励举报制"的适用性,并运用经济人行为理论建立了不同的激励模型,最后根据激励模型提出了改进我国反洗钱信息情报机制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提高我国的反洗钱工作效率有所裨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子白  沈杰  贺聪  
金融机构是资金流动的枢纽和媒介,因此也成为洗钱的主要渠道,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是反洗钱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机构反洗钱与自身利益的冲突,提出应该对金融机构反洗钱的成本适当补偿,通过激励机制引导其积极参与反洗钱,然后分别研究激励机制的引入对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利益的影响,得出激励机制的引入对反洗钱工作是一项"帕累托改进"。文章对反洗钱激励机制的设计提出了对追缴的zxc非法收入实行分享制度、实行反洗钱评级制度和违规信息披露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芦峰  
运用博弈论对洗钱者、商业银行、监管者在洗钱与反洗钱中的策略与行动选择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造成反洗钱低效的原因主要是银行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洗钱者的成本低而收益高,而反洗钱的收益低却成本高。因此,应增加洗钱者的洗钱成本,加大对洗钱者与违规银行的惩罚力度,对反洗钱积极合作的商业银行给予激励。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潘文慧  徐海丽  
本文客观分析了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相应付出的成本,包括制度、人力资源、技术以及潜在客户流失等方面,并从金融机构的视角出发,剖析了金融机构疲于开展反洗钱工作的内部原因。同时,本文也从声誉、信息以及抗风险等方面论证了这项工作带来的潜在收益,并指出政府监管部门也需相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提高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成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成虎  孙陵霞  
本文通过对1989年反洗钱国际合作以来,有关反洗钱的政策评价、有效性评估等文献的梳理,从国际层面,侧重预防政策,综述了反洗钱有效性的目标界定、有效性不足的表现和原因、有效性的衡量指标等问题。由此得出结论:"两大合作悖论"是国际反洗钱预防政策有效性不足的主要原因。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一是国际反洗钱预防政策有效性的衡量指标体系研究;二是国际反洗钱预防政策的机制设计研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严立新  
通过一个符合现实的模型推导,本文证明了激励机制对于反洗钱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约束机制尚不完善的环境下,更应该侧重激励机制的建立与运用。中央银行给予商业银行一定的成本补偿和利益激励,至少对于反洗钱效果是一个"帕累托改进"。本文得出了三个命题。命题1:商业银行配合中央银行反洗钱的最优水平,与其直接或间接参与洗钱而得到的收益呈反向关系;与其识别"黑钱"的难易程度、与其直接或间接参与洗钱而受到的处罚力度以及与中央银行对其反洗钱给予的激励分成呈正向关系。命题2:为实现更好的反洗钱效果,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反洗钱制度安排宜采取惩罚与激励并举的搭配策略。命题3:当反洗钱的难度不断提高时,中央银行宜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瑾  
金融机构准确、及时、全面地进行交易信息披露,是防范和打击洗钱犯罪的基础。本文阐明了在我国当前反洗钱制度安排下,金融机构进行信息披露中的激励冲突;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成本补贴制度、没收财产分享制度、信息披露绩效评估制度等激励机制的引入对金融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靖  杨胜刚  吴志明  
洗钱犯罪活动的日益复杂 ,对反洗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以FATF为重点总结了国际组织反洗钱运行机制 ;其次以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典型 ,介绍其反洗钱机制即法律体系、反洗钱情报体系和多部门合作体系 ;然后通过对部分东南欧国家反洗钱举措的比较 ,归纳了转轨国家反洗钱的运行机制。最后 ,结合中国目前反洗钱工作的现状 ,对中国在新世纪的反洗钱工作开展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童文俊  
当前国际金融业反洗钱业务形势的主要变化高级管理层重视程度下降。洗钱对金融机构来说仍然是一个显著的风险和成本事项,不成熟的反洗钱体系能给金融机构产生重大风险。但是,面对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市场危机与动荡,高级管理人员对反洗钱的兴趣下降,对反洗钱的注意力明显被其它优先事项转移。虽然反洗钱合规成本不断上升,全球金融危机却已将反洗钱成功排除出高级管理层的重要议程。根据毕马威国际的调研数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森  韩光林  
本文首先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反洗钱激励与风险为本的关系,提出监管机构在建立完善约束机制后,应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监管机构应对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情况进行有效分类,根据分类情况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监管资源的投入,这些结论与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要求相一致。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等级评价体系,并设计了模糊评价模型,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天德  马德功  
摘从抽象的金融学视角考察洗钱和反洗钱机制,“洗钱”是洗钱者将风险和收益推向极至的一种金融行为,反洗钱则是发现并拒绝洗钱活动通过金融体系进行转化的系统的运行机制。将金融学的相应机制融入反洗钱运行机制,置大规模资金流在金融体系中的转移于金融监管机构的有效监控之下,有效阻塞非法资金与合法资金之间的相互转化路径,应当成为改进和完善我国现行反洗钱机制的基本方略。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晓欧  
洗钱犯罪活动严重危害着日本金融体系的安全和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细密的反洗钱法规、完善反洗钱组织机构设置等反洗钱措施,以加强对洗钱犯罪活动的防范和打击。但随着日本经济运行中金融交易手段的多样化和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日本洗钱活动的手段日趋多变和隐蔽、规模日益扩大,增加了防范和打击这一非法活动的难度。对日本现有的反洗钱机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表明,控制新支付洗钱风险、加强地下钱庄监管等成为日本有效应对洗钱犯罪的有效措施。日本反洗钱制度的经验为完善我国反洗钱监管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