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0)
- 2023(10494)
- 2022(9030)
- 2021(8236)
- 2020(7260)
- 2019(16653)
- 2018(16560)
- 2017(32657)
- 2016(18053)
- 2015(20391)
- 2014(20292)
- 2013(20393)
- 2012(19211)
- 2011(17504)
- 2010(17688)
- 2009(16780)
- 2008(16681)
- 2007(15257)
- 2006(13340)
- 2005(12050)
- 学科
- 济(75621)
- 经济(75529)
- 管理(49112)
- 业(48051)
- 方法(37318)
- 企(36784)
- 企业(36784)
- 数学(33485)
- 数学方法(33254)
- 农(21511)
- 中国(21384)
- 财(20077)
- 贸(18690)
- 贸易(18684)
- 易(18248)
- 制(15469)
- 学(15277)
- 业经(14843)
- 银(13819)
- 银行(13761)
- 农业(13592)
- 融(13393)
- 金融(13391)
- 行(13157)
- 地方(12626)
- 务(11680)
- 财务(11663)
- 财务管理(11630)
- 企业财务(10953)
- 环境(10895)
- 机构
- 大学(271486)
- 学院(268438)
- 济(114813)
- 经济(112617)
- 管理(100766)
- 研究(92611)
- 理学(87215)
- 理学院(86218)
- 管理学(84856)
- 管理学院(84368)
- 中国(70751)
- 科学(57618)
- 京(56769)
- 农(53298)
- 财(53278)
- 所(48901)
- 研究所(44575)
- 业大(44304)
- 农业(42882)
- 财经(42813)
- 中心(42086)
- 江(39492)
- 经(38859)
- 经济学(36062)
- 北京(35866)
- 经济学院(33090)
- 范(32986)
- 师范(32525)
- 院(32407)
- 财经大学(31836)
- 基金
- 项目(175671)
- 科学(136171)
- 基金(127778)
- 研究(121957)
- 家(113816)
- 国家(112897)
- 科学基金(94152)
- 社会(77940)
- 社会科(74009)
- 社会科学(73982)
- 基金项目(68140)
- 省(67793)
- 自然(62018)
- 自然科(60561)
- 自然科学(60535)
- 自然科学基金(59469)
- 划(58474)
- 教育(55823)
- 资助(52517)
- 编号(48448)
- 重点(39977)
- 部(39481)
- 成果(39207)
- 发(37742)
- 创(36236)
- 科研(34715)
- 计划(34052)
- 创新(34038)
- 教育部(33181)
- 课题(33034)
共检索到391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华
本文讨论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国际油价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成本传导的。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随着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提高,国际油价上涨会给PPI带来更多和更大的影响,也会促进CPI在一定程度上上升的压力。不过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由PPI向CPI的传导存在一些困难,国际油价的波动对CPI影响还不显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欣
原油市场的供求情况、原油的开采成本、集采比以及国际政治因素和国际原油巨头的举动,是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主要因素。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对居民消费结构、企业经营成本、对外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从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应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降低对国际原油市场依赖的做法来看,扩大原油进口来源地、建立原油储备、大力发展新能源、制定严格的法律政策推进节能是比较通用的做法。在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石油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更加市场化的能源价格体系、放开能源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推进能源多元化增强安全保障、加快推进原油期货市场建设,积...
关键词:
国际原油价格 波动原因 市场供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金向 孙钰
本文通过考察和分析国际原油价格影响我国通胀相关指数的两条途径及其主要特征,实证研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价格指数——CPI、PPI、MPI影响的相关性、滞后性以及冲击效果。研究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生产领域影响较大,但对消费领域影响不大。最后,本文对原油价格波动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娜 叶凯 茆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原油需求量不断增加,石油进口量大幅上涨。2010年我国原油消费量为4.39亿吨,进口原油达2.39亿吨,进口原油金额达到1 351.51亿美元,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3.8%,能源供应凸显安全性压力。在国际油价不断攀升,我国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寻找新的替代能源迫在眉睫。文章就国际油价的变动对我国的影响展开分析,并就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展开探讨,说明在国际油价的波动下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
原油价格 原油政策 生物质能源 经济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振东 黄鹂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传平 牛晓良
基于国际原油价格的历史数据,应用统计学的方法证明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具有马尔科夫性。视我国原油进口的价格为马尔科夫链,计算其状态转移概率。在总结我国原油进口策略的基础上,估算了在各种进口价格状态下每种策略对我国GDP造成的损失,继而建立了最优策略的线性规划模型。结果显示,即使在最优策略的情况下,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仍会每月对我国的GDP造成470.78亿元的损失。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程兰芳 廉明鸽
原油价格波动与一国的物价水平高低有着密切关系。通过考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传导路径,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不同传导路径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可以通过国内成品油价格变动传导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不同传导路径中,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CPI产生的影响程度在统计意义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基于油气产品的传导机制更有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小琳 王浩明
本文以实际汇率波动、贸易条件波动、工资水平波动和外贸收支差额为内生变量,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世界利率波动、加入WTO和金融危机为外生变量,采用结构受限向量自回归(SCVAR)模型,利用2001年1月-2012年12月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外贸收支差额的直接影响及间接影响。结果表明,结构式模型比简化式模型能够更准确的描述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外贸收支差额的负向影响。在外贸收支顺差持续扩大的背景下,原油价格上升所导致的贸易条件恶化的程度越严重,我国通过对外贸易而遭受的福利损失越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翔 刘金全 隋建利
本文以研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的影响及其传导途径为目的。为了定量的分析其影响和传导途径,主要选取了1999年1月~2009年6月期间各主要变量的月度数据,采用G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以及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国内物价传导的一般途径和传导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油气产品传导途径上,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CPI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在有机化工产品传导路径上,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CPI具有间接的影响。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PPI以及CPI3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原油价格波动是PPI变动的单向Granger因,同时PPI又是CPI变动的单向Grange...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业付 刘庆耀
文章基于2007年1月至2014年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长江航运运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长江航运运价增长存在显著的推动作用,解释力度最高达39.98%。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福云 高燕霞
本文基于2002年1月到2015年8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我国大豆、玉米、油菜籽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滞后效应及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国际原油价格与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国际原油价格一个单位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大豆、玉米和油菜籽的价格均出现正向响应;影响二者价格变动的主要贡献来自于自身因素;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变动的贡献程度不同,对大豆和油菜籽价格的贡献较大。基于此,为稳定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劼 孔荣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越发明显。本文采用2002年1月-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原油价格与我国农产品价格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运用国际原油价格预测我国农产品价格的最佳滞后期为两个月,即本期农产品价格的决定因素为前两个月的国际原油价格和我国农产品价格;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系数虽然较小但显著;使用VAR模型得到的我国农产品价格预测值与真实值相差只有1%左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意翔 孟刚
文章运用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就2000年1月~2007年8月间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原油价格的相互作用机制作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方差分解 原油价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唐建荣 贾梨淙
本文以36个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双因素EGARCH-M模型系统分析了原油价格波动的非对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油加工炼焦业等13个行业负向关联,基础资源采掘行业等6个行业正向关联;烟草制品业等17个行业关联性不强;31个行业利润变化呈非对称效应,7个行业的利润变化存在杠杆效应。因势利导,推动油价脱钩,有利于实现能源及其产业结构的共同优化;有效干预,规范定价机制,是健全石油战略储备和保障能源安全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欢 刘洋
随着中国近几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原油的净进口量也与日俱增,这使得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运用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PDL)、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基于向量自回归(VAR)的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PPI的影响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于国内PPI在当期没有影响,而在滞后的几个时期内有着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