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6)
- 2023(10764)
- 2022(9521)
- 2021(8989)
- 2020(7503)
- 2019(17430)
- 2018(17462)
- 2017(34387)
- 2016(18556)
- 2015(21015)
- 2014(20840)
- 2013(20835)
- 2012(19067)
- 2011(17254)
- 2010(16965)
- 2009(15322)
- 2008(14639)
- 2007(12673)
- 2006(11042)
- 2005(9551)
- 学科
- 济(74769)
- 经济(74686)
- 管理(51495)
- 业(48130)
- 企(40308)
- 企业(40308)
- 方法(37940)
- 数学(33117)
- 数学方法(32798)
- 农(18341)
- 中国(18257)
- 财(17626)
- 业经(15605)
- 贸(15155)
- 贸易(15150)
- 学(15043)
- 易(14759)
- 地方(13837)
- 理论(13108)
- 融(12190)
- 金融(12189)
- 和(11819)
- 制(11810)
- 农业(11718)
- 银(11415)
- 银行(11380)
- 技术(11282)
- 环境(11260)
- 务(10980)
- 财务(10921)
- 机构
- 大学(262302)
- 学院(258579)
- 管理(106557)
- 济(106126)
- 经济(103890)
- 理学(93265)
- 理学院(92310)
- 管理学(90778)
- 管理学院(90338)
- 研究(84344)
- 中国(64197)
- 京(54937)
- 科学(51330)
- 财(47130)
- 所(41380)
- 财经(38918)
- 中心(38771)
- 研究所(38029)
- 业大(37947)
- 农(37741)
- 经(35649)
- 江(35280)
- 北京(34669)
- 范(33180)
- 师范(32909)
- 经济学(32273)
- 院(30568)
- 农业(29652)
- 财经大学(29509)
- 经济学院(29399)
- 基金
- 项目(181983)
- 科学(143312)
- 基金(133508)
- 研究(133341)
- 家(115497)
- 国家(114586)
- 科学基金(99064)
- 社会(83868)
- 社会科(79680)
- 社会科学(79659)
- 基金项目(71575)
- 省(69204)
- 自然(64965)
- 自然科(63482)
- 自然科学(63470)
- 自然科学基金(62309)
- 教育(60982)
- 划(58710)
- 资助(55720)
- 编号(54273)
- 成果(43418)
- 部(40777)
- 重点(39861)
- 创(37610)
- 发(37475)
- 课题(36402)
- 教育部(35372)
- 创新(35033)
- 科研(34779)
- 大学(34551)
- 期刊
- 济(108029)
- 经济(108029)
- 研究(76890)
- 中国(44425)
- 学报(39456)
- 管理(37407)
- 科学(36452)
- 农(32952)
- 财(32832)
- 大学(30041)
- 学学(28236)
- 教育(26604)
- 融(25058)
- 金融(25058)
- 农业(23609)
- 技术(21155)
- 财经(18260)
- 经济研究(17890)
- 业经(16715)
- 理论(15934)
- 经(15485)
- 实践(14901)
- 践(14901)
- 问题(14308)
- 图书(13910)
- 科技(12368)
- 技术经济(12276)
- 贸(12054)
- 业(12028)
- 国际(11863)
共检索到368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庆君
在结合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以2001年1月至2010年3月国际原油价格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月度数据为主要研究样本,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油价波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油价上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产生了负向影响,但冲击后的有效汇率在回归到零值后会越过零值重新回到升值的趋势中;国际油价上涨对CPI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际油价上涨是推高CPI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油价上涨引起了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波动;国际油价上涨对出口增长率的影响表现出J曲线的特征。
关键词:
油价冲击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SVAR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传平 牛晓良
基于国际原油价格的历史数据,应用统计学的方法证明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具有马尔科夫性。视我国原油进口的价格为马尔科夫链,计算其状态转移概率。在总结我国原油进口策略的基础上,估算了在各种进口价格状态下每种策略对我国GDP造成的损失,继而建立了最优策略的线性规划模型。结果显示,即使在最优策略的情况下,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仍会每月对我国的GDP造成470.78亿元的损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金向 孙钰
本文通过考察和分析国际原油价格影响我国通胀相关指数的两条途径及其主要特征,实证研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价格指数——CPI、PPI、MPI影响的相关性、滞后性以及冲击效果。研究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生产领域影响较大,但对消费领域影响不大。最后,本文对原油价格波动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宏勋 乔芳姝
为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中国LNG进口价格之间的关系,选取2014年11月—2020年7月的国际原油价格和中国LNG进口价格月平均数据建立VAR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和中国LNG进口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表现为同向变动。在短期内,当国际原油价格和中国LNG进口价格出现偏离时,中国LNG进口价格将会反方向变动以进行调整,而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相对较小。国际原油价格是中国LNG进口价格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前者对后者具有预测能力。国际原油价格的短期波动主要是受自身价格的影响,中国LNG进口价格的波动会同时受到国际原油价格和自身的影响,但更大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对其冲击作用,影响时滞为7个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建华
2003-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石油价格经过燃油消费链和石油化工消费链传导,影响到社会各类产品和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对广东省交通运价和工业产品价格的研究发现,除了原油直接的下游产品燃油和三大合成材料外,其他产品的价格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国际原油 价格传导 广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欢 刘洋
随着中国近几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原油的净进口量也与日俱增,这使得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运用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PDL)、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基于向量自回归(VAR)的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PPI的影响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于国内PPI在当期没有影响,而在滞后的几个时期内有着显著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华
本文讨论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国际油价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成本传导的。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随着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提高,国际油价上涨会给PPI带来更多和更大的影响,也会促进CPI在一定程度上上升的压力。不过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由PPI向CPI的传导存在一些困难,国际油价的波动对CPI影响还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唐建荣 贾梨淙
本文以36个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双因素EGARCH-M模型系统分析了原油价格波动的非对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油加工炼焦业等13个行业负向关联,基础资源采掘行业等6个行业正向关联;烟草制品业等17个行业关联性不强;31个行业利润变化呈非对称效应,7个行业的利润变化存在杠杆效应。因势利导,推动油价脱钩,有利于实现能源及其产业结构的共同优化;有效干预,规范定价机制,是健全石油战略储备和保障能源安全的有效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娜 叶凯 茆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原油需求量不断增加,石油进口量大幅上涨。2010年我国原油消费量为4.39亿吨,进口原油达2.39亿吨,进口原油金额达到1 351.51亿美元,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3.8%,能源供应凸显安全性压力。在国际油价不断攀升,我国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寻找新的替代能源迫在眉睫。文章就国际油价的变动对我国的影响展开分析,并就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展开探讨,说明在国际油价的波动下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
原油价格 原油政策 生物质能源 经济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振东 黄鹂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欣
原油市场的供求情况、原油的开采成本、集采比以及国际政治因素和国际原油巨头的举动,是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主要因素。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对居民消费结构、企业经营成本、对外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从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应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降低对国际原油市场依赖的做法来看,扩大原油进口来源地、建立原油储备、大力发展新能源、制定严格的法律政策推进节能是比较通用的做法。在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石油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更加市场化的能源价格体系、放开能源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推进能源多元化增强安全保障、加快推进原油期货市场建设,积...
关键词:
国际原油价格 波动原因 市场供求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程兰芳 廉明鸽
原油价格波动与一国的物价水平高低有着密切关系。通过考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传导路径,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不同传导路径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可以通过国内成品油价格变动传导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不同传导路径中,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CPI产生的影响程度在统计意义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基于油气产品的传导机制更有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玄海燕 刘鹏呈 李鸿渐
运用2015年1月—2020年2月的日数据,将原油价格波动作为外生变量,通过灰色关联模型筛选出与WTI原油期货价格关联程度较高的行业指数,从收益率和波动率两个层面,分别采用VAR-X模型和Asymmetric BEKK-X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上证行业指数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表明:WTI原油价格波动对上证金融地产和原材料行业指数提供显著的均值溢出渠道,上证金融地产行业指数对上证原材料行业指数存在显著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WTI原油价格波动率对上证金融地产行业指数提供显著的波动溢出渠道,上证金融地产行业指数与原材料行业指数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上证金融地产行业指数不仅自身存在非对称效应,而且对上证原材料行业指数存在单向的非对称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华
本文在理论上对原油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探讨了非对称影响存在的原因;在实证上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2000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期间,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非对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确实存在着非对称效应,原油价格的上升和下降都会降低经济的发展速度,且原油价格上升对经济的影响要更大一些。
关键词:
国际原油价格 经济增长 非对称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源野 叶阿忠 李田田
为更好了解国际油价冲击下的通胀风险,分别以国际原油价格、PPI和CPI为门槛变量,使用门槛向量自回归模型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PPI和CPI的冲击。研究发现: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的PPI和CPI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和方向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PPI和CPI所处的门槛区间。当国际原油价格处于不同水平时,国际油价冲击造成的影响各有不同。当通货膨胀处于较高水平时,国际油价冲击对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较大,反之,则影响较小。此外,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但国际油价上涨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总是大于下跌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