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24)
- 2023(9983)
- 2022(8361)
- 2021(7535)
- 2020(6346)
- 2019(13941)
- 2018(13505)
- 2017(25534)
- 2016(13423)
- 2015(14870)
- 2014(14230)
- 2013(13647)
- 2012(12356)
- 2011(11070)
- 2010(11614)
- 2009(11424)
- 2008(10288)
- 2007(9030)
- 2006(8269)
- 2005(7755)
- 学科
- 济(47394)
- 经济(47316)
- 业(37564)
- 管理(36959)
- 企(31771)
- 企业(31771)
- 融(27624)
- 金融(27623)
- 银(24757)
- 银行(24739)
- 行(24048)
- 中国(21986)
- 方法(16750)
- 财(15987)
- 农(14850)
- 制(14391)
- 数学(13901)
- 数学方法(13706)
- 地方(12594)
- 贸(12314)
- 贸易(12300)
- 业经(12281)
- 易(12050)
- 中国金融(11168)
- 务(10420)
- 财务(10388)
- 财务管理(10366)
- 农业(9955)
- 企业财务(9872)
- 理论(9510)
- 机构
- 学院(175351)
- 大学(173237)
- 济(73517)
- 经济(71895)
- 管理(64849)
- 研究(58576)
- 理学(54163)
- 理学院(53675)
- 中国(53573)
- 管理学(52775)
- 管理学院(52468)
- 财(37645)
- 京(35800)
- 科学(31912)
- 中心(30286)
- 财经(28916)
- 所(28299)
- 江(27778)
- 农(26331)
- 经(26083)
- 研究所(25129)
- 州(23218)
- 经济学(23188)
- 北京(22750)
- 业大(22553)
- 银(22477)
- 范(22181)
- 师范(21962)
- 银行(21693)
- 财经大学(21523)
- 基金
- 项目(111478)
- 科学(87370)
- 研究(85714)
- 基金(79979)
- 家(69114)
- 国家(68086)
- 科学基金(58268)
- 社会(55015)
- 社会科(52315)
- 社会科学(52300)
- 省(44439)
- 基金项目(40845)
- 教育(39322)
- 划(36635)
- 编号(35576)
- 自然(35039)
- 自然科(34245)
- 自然科学(34237)
- 自然科学基金(33622)
- 资助(32993)
- 成果(30087)
- 重点(25364)
- 课题(25105)
- 发(25094)
- 创(24197)
- 部(24094)
- 性(22936)
- 国家社会(22815)
- 创新(22602)
- 项目编号(22507)
共检索到287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东
国际协调是不同国家间的合作与博弈,体现的是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和深化,加大了经济、金融领域国际协调的力度,拓宽了协调的范围。然而,世界各国在货币政策的协调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应对金融危机的协调与人们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独立的矛盾也进一步显现出来。在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面前,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博弈与碰撞中,如何处理好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把握政策的导向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协调 国家利益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东
世界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加大了经济、金融领域国际协调的力度,拓宽了协调的范围。然而,各国在货币政策的协调上存在巨大分歧,应对金融危机的协调与人们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如何处理好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把握货币政策的导向和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依然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协调 国家利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段世德 高毅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经济政策需要借助其他国家政策的协调,经济利益的维护需要其他国家的合作,在金融危机爆发初期世界各国在救援问题上缺乏统一认识和必要协调而导致危机进一步加深,世界各国的国家经济利益普遍受损;严峻的现实使各国认识到金融危机应对政策的全球协调与国家经济利益维护的相互依赖并调整救援的策略,通过加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合作使世界经济初步出现复苏的迹象,多数国家避免了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利益带来更大损耗。因此,中国应该结合自身条件积极参与全球的救援,通过责任的承担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借此推动全球金融制度改革来维护自身经济利益。
关键词:
应对政策 协调 相互依赖 解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寇明婷 杨海珍 杨晓光
基于对历史上重大金融危机政府救助实践的归纳总结,针对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总结梳理了金融危机的政府救助与国际协调模式的演变,并对不同危机背景下的救助措施和对象效果进行分类评析。分析表明,政府始终是危机救助的主角,传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危机救助最有效的措施,非常规政策在短期内促进了金融稳定,政策的最终选择需要在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综合平衡的原则下全盘权衡;金融危机救助与国际协调模式呈现主体多样化、领域扩大化、工具创新化以及方式扩展多样化的演变趋势;国际协调救助已成为降低跨国负向溢出效应的关键,高效主动的国际协调和跨国协作的退出战略是危机救助效果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政府救助 国际协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海燕 郭翠荣
愈演愈烈的经济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范围内大规模的经济政策协调行动。协调措施包括降息、政府注资、银行的国有化及国际论坛的政策协商和共识的达成等。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支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恶化的金融局势,增强了人们对抗危机的信心。但政策协调的不和谐音符也同时存在。展望未来,经济大国的大规模干预活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果会逐渐显现,但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继志
经济全球化将各国的贸易、生产和金融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客观上要求各国的货币政策由各自为政走向国际协调。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有了新发展,通过同步降息、货币互换、G20峰会等形式,实现了特定时期和特定形势下多国货币政策的密切合作。在后危机时代,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应以多种方式进行,相关国际组织在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中应进一步发挥作用,而经济联系紧密和经济总量较大国家之间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更为重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梅波 陈燕鸿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并向纵深发展,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举措空前频繁。主要发达国家就接管受困金融机构、应对广泛的流动性短缺以及实体经济复苏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政策协调;IMF也开展了对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危机救援;发展中国家在此次政策协调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作为应急之策,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市场信心,延缓了金融危机蔓延。但是其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也说明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的改革与完善的必要。
关键词:
国际政策协调 金融危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陶士贵 陈建宇
当前国际话语权呈现"金字塔"式的严重失衡状态。其中国际话语霸权国雄踞金字塔顶端,控制着国际议题的提出权、游戏规则的制定(修改)权、规则执行的推行权与违反规则的制裁权。而国际金融话语权作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话语霸权国往往通过操纵国际金融秩序来对世界各国施加政治和经济影响,强行要求各国接受其游戏规则,并按照其规定路径开展游戏行为,从而转嫁国内矛盾和经济金融风险,最终实现在世界范围"剪羊毛"的目的。若各国不按照霸权国的意愿行事,话语霸权国则施以严厉的金融制裁措施。本文通过构建三方博弈模型,分析话语霸权国、话语依附国、话语弱势国三方在动态博弈中的动机行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关键词:
国际话语权 国家利益 博弈论 金融制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慧 项卫星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中美双边经济关系,已经转变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国际体系主导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十年里,中美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已经趋于弱化,而竞争性则开始凸显;双边投资关系的发展深受美国政府的选择性投资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自特朗普执政以来更是蒙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双边金融关系在总体上有所发展,但竞争和博弈的趋势在不断加强。相互依赖而不是相互扼杀,应该而且必须是中美两国的唯一选项或"宿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凯
席卷全球的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再次展示了金融业本身的脆弱性,同时也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金融监管体系的幻想。如何重构金融业的免疫系统,维护金融安全,成为危机之后全球性的课题。本文基于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深入分析了国家金融审计作为经济金融"免疫系统"的逻辑合理性与现实优势,探讨了国家金融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实现机制,揭示了目前我国国家金融审计在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尝试性地设计提出了健全我国国家金融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对策方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茅倩如
金融自由化浪潮愈演愈烈的浪潮下,2008年9月爆发的金融危机揭示了金融监管的不足和失败。本文从各国对金融危机的处理对策入手,分析国际金融监管现状和协调合作的必要性,并以国际监管合作实践为基础,提出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和协调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国际合作 政策建议 危机处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子昌 栾淑彦
对东盟经济合作的个案分析表明:国家利益之间的协调是国家之间经济合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有政府的积极推动,也难以取得理想的合作成果;即使在对外交往中合作取得一定成功,即使产生了一定的外溢效应,其对内部合作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因此,在区域国际经济合作中,不能只强调合作后市场扩大可能带来的合作收益,而必须注意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或经济结构的相同可能对合作的进程及具体合作成果的影响。
关键词:
东盟 合作条件 外部力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欧阳越秀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不同维度全面思考,建立协同的创新发展策略。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们应实施重点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技术创新策略、建立综合性创新成果交易制度的制度创新策略、建立科学的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的管理创新策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红力
金融安全的核心是利益,在国际国内两个层面共同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保障金融安全的根本要义。国家利益博弈的结果取决于金融安全战略的高下,而制定国家金融安全战略,迫切需要解放思想、正本清源,正确看待三个问题:首先,金融安全不是一个纯粹技术问题,也不是被动防御的过程,不能仅用指标来进行衡量,而需要从整体的、长期的、全盘的、深远的、主动的战略角度来进行考虑、设计和实施;其次,最大化国家利益是阳谋,不是阴谋;最后,安分守己并不安全,"对外乱中有为,对内底线思维"共同构成了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核心战略思想。
关键词:
金融安全 国家利益 利益博弈 金融霸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振宇 兰宗敏 吴琛琛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美国政府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支撑,美国推进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部门主要是财政部和美联储。在广泛利用G7、G20等多边协调平台的同时,美国也积极创造了联合降息、货币互换等新机制,并大量进行各种非正式的双边、多边政策协调,其政策协调的目标和形式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灵活调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外溢性的日益增强,急需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应在完善国内政策协调的基础上,确定相关机构,积极参与和发起正式和非正式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把握经济实力提升的有利时机,逐步创建为我所用的新平台和新机制。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宏观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