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65)
- 2023(18844)
- 2022(15577)
- 2021(14213)
- 2020(11688)
- 2019(25954)
- 2018(25265)
- 2017(46633)
- 2016(25376)
- 2015(28179)
- 2014(27587)
- 2013(26967)
- 2012(24687)
- 2011(22674)
- 2010(22763)
- 2009(21173)
- 2008(20275)
- 2007(17846)
- 2006(16117)
- 2005(14562)
- 学科
- 济(119111)
- 经济(118991)
- 管理(65694)
- 业(57605)
- 企(43829)
- 企业(43829)
- 方法(41959)
- 数学(36661)
- 数学方法(36307)
- 中国(35449)
- 农(29820)
- 地方(28156)
- 学(25761)
- 业经(24113)
- 财(23204)
- 贸(22507)
- 贸易(22495)
- 易(21823)
- 制(20497)
- 农业(20047)
- 融(18595)
- 金融(18587)
- 环境(18549)
- 银(17713)
- 银行(17653)
- 行(17084)
- 地方经济(16155)
- 理论(15979)
- 发(15934)
- 体(15876)
- 机构
- 大学(363242)
- 学院(361703)
- 济(157717)
- 经济(154656)
- 研究(138130)
- 管理(129118)
- 理学(110727)
- 理学院(109282)
- 管理学(107138)
- 管理学院(106487)
- 中国(103468)
- 科学(84546)
- 京(78759)
- 所(70857)
- 财(68443)
- 农(66782)
- 研究所(64769)
- 中心(60325)
- 业大(55397)
- 财经(54503)
- 江(53539)
- 农业(52634)
- 院(50258)
- 经济学(50229)
- 经(49774)
- 北京(49760)
- 范(49411)
- 师范(48841)
- 经济学院(45050)
- 州(42495)
- 基金
- 项目(244984)
- 科学(193003)
- 基金(179542)
- 研究(173558)
- 家(160460)
- 国家(159256)
- 科学基金(134304)
- 社会(113931)
- 社会科(108092)
- 社会科学(108065)
- 基金项目(93981)
- 省(93626)
- 自然(86054)
- 自然科(84159)
- 自然科学(84129)
- 自然科学基金(82581)
- 划(80521)
- 教育(78707)
- 资助(72549)
- 编号(66812)
- 重点(56727)
- 发(54681)
- 成果(54148)
- 部(53599)
- 创(50426)
- 国家社会(49098)
- 课题(48273)
- 创新(47450)
- 科研(46719)
- 教育部(45345)
- 期刊
- 济(178336)
- 经济(178336)
- 研究(112056)
- 中国(74927)
- 学报(63944)
- 农(61035)
- 科学(57562)
- 财(50288)
- 管理(48396)
- 大学(47615)
- 学学(45031)
- 农业(41552)
- 教育(37404)
- 融(33291)
- 金融(33291)
- 经济研究(31099)
- 技术(29066)
- 财经(27726)
- 业经(26745)
- 问题(24441)
- 经(24206)
- 业(23165)
- 贸(22098)
- 国际(21040)
- 世界(19107)
- 版(17858)
- 技术经济(17554)
- 统计(17246)
- 资源(17053)
- 科技(16656)
共检索到554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玉新 李天籽
本文主要利用2004~2010年间中国沿边省份的200个城市数据,研究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沿边城市经济的空间分布,并进一步分析对外开放等因素对中国沿边城市经济和产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沿边城市经济功能的发展和转变。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沿边地区 城市经济 产业增长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丙奇 李玉举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历了两次浪潮、五个阶段。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是第五个阶段的亮点。虽然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短期内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一体化作用,实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化组合。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外贸战略 市场多元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宫占奎 于晓燕
21世纪以来,由于多边贸易谈判屡次受挫,世界各国开始热衷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开展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目前,全球及各主要地区的区域贸易协定在合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运作领域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特征。中国已于2001年起努力寻求与贸易伙伴缔结区域贸易协定。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及其特点,将有利于深化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应对新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进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文通 翁林宇 孙铁山
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的区县经济数据,从空间溢出视角探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结果表明:(1)从空间溢出视角看,五年来各区县本地投资、劳动力、公共支出对区域经济存在负面空间影响,从而抑制区域经济一体化;本地创新活动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正面影响。(2)根据空间影响范围测算结果,京津冀六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影响范围,都超出城市的行政边界,但不足以覆盖整个京津冀地区。京津冀实际上由若干次级经济区域组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治国 卢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传统行政区划的壁垒与之形成了矛盾。要解决当前区域法治环境的问题,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完善立法、设置机构和搭建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等举措构建立体化的区域法治体系。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区域法治 法治协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光华 周明军
区域经济一体化虽然带动了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也导致了产业同构现象的产生。本文从区域一体化、城市聚集效应、生产要素流动和地方政府博弈合作等层面,深入研究了产业同构产生机理,并选择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区位熵值双指标,测度粤港澳大湾区部分城市产业同构现状与趋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产业同构趋势,但部分城市产业同构也表现出不均衡的情况,应从促进资源要素共享、提升地方政府间合作水平及优化产业链空间布局等方面加以修正和改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德泉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文拟就其国际投资效应作初步的探研,以其对我国利用外资工作有所启示。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规模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投资规模的扩大起着刺激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成员国之间的投资规模扩大 区域经济一体化消除或减少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障碍,使各成员国之间实现了产品的自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韦金鸾
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新趋势,其发展对不同类型国家和世界经济均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基于对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兴起及其动因的考察,分别分析了它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认为发达国家受益最大、冲击最小;发展中国家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利大于弊;世界经济则随着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而进一步发展。文章最后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中国面对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盾,董云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属于自由贸易区的形式,但有其独自的特点。香港、澳门CEPA的出台,标志着在制度协调下三地经济合作的开始。随着CEPA的实施,加快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关键词:
CEPA 区域经济一体化 自由贸易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万达 冯月秋
CEPA迈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步,构筑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层”,是开启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一把“钥匙”。本文的研究着眼于 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中的作用。 的签订将会带动香港经济振兴,对台湾经济未来的发展也将产生持续的影响。 为解决两岸四地的经济一体化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同时,为中国跨境区域经济合作、次区域经济合作、沪港之间的合作,以及“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合作,进而为可能打通 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CEPA 区域经济 一体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云中 刘泽云
中国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调整经济结构、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有效度量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政策,推进一体化的进程。本文通过观察各个区域间经济波动一致性程度的变化来度量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构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并由此刻画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轨迹。
关键词:
一体化程度 一体化指数 经济波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彦明
在国家战略及经济内生因素的共同推动下,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在此过程中,金融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心城市基于金融辐射效应有力地带动了长三角经济与金融发展。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别对长三角城市的金融辐射效应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分析结论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启示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城市 金融辐射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立广
战后已经出现过两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对跨国公司在区域一体化影响下投资战略调整的理论分析和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变化的实证考察,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导致产生两种国际直接投资效应:投资创造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转移效应,对我国引进国际资本、特别是出口导向型外国直接投资提出严重的挑战。加强对区域一体化动向及对国际投资影响的研究,对于进行引进外资的科学决策、更好地利用外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曹吉云 佟家栋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影响两经济体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地理因素包括两经济体经济规模、经济规模相似程度、要素禀赋差异、两经济体之间的距离、与世界的平均距离和是否是内陆经济体;社会政治因素则包括两经济体是否有相同语言、贸易壁垒水平、经济自由度、政治稳定程度、民主程度及其差异、邻近经济体区域经济一体化伙伴数量及其差异。并且,通过对仅以经济地理因素和仅以社会政治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分别进行回归的拟合值的比较,以及对经济地理因素和社会政治因素对两经济体区域经济一体化概率的局部效应的比较,结果表明社会政治因素对两经济体区域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邓羽佳 秦放鸣
通过分析1999~2013年中国与欧亚区域3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一般引力模型结论表明,中国对欧亚区域国家出口贸易与欧亚国家经济总量(GDP)和人均GDP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通过扩展引力模型,得出边界、世界贸易组织、独联体框架对中国出口贸易分别产生3.69%、0.8%和1.39%的正向效应。而反映代表性需求的人均GDP差额、国土面积以及欧亚经济联盟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其中,以欧亚经济联盟为代表的欧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将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0.42%的贸易转移效应;对中国出口贸易潜力进行测算发现欧亚国家多为贸易潜力巨大型国家。
关键词:
中国 欧亚经济联盟 独联体 贸易引力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