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8)
- 2023(10583)
- 2022(8867)
- 2021(8155)
- 2020(6684)
- 2019(15056)
- 2018(14677)
- 2017(27215)
- 2016(14208)
- 2015(15954)
- 2014(15397)
- 2013(14745)
- 2012(13808)
- 2011(12479)
- 2010(12834)
- 2009(11841)
- 2008(11755)
- 2007(10430)
- 2006(9298)
- 2005(8393)
- 学科
- 济(62083)
- 经济(62024)
- 管理(43957)
- 业(41502)
- 企(35573)
- 企业(35573)
- 贸(21387)
- 贸易(21373)
- 易(20688)
- 方法(19704)
- 地方(18487)
- 中国(17737)
- 农(15726)
- 数学(15725)
- 数学方法(15515)
- 技术(15212)
- 业经(14429)
- 制(13185)
- 财(12730)
- 融(11777)
- 金融(11775)
- 银(11324)
- 银行(11313)
- 关系(10977)
- 行(10962)
- 技术管理(10722)
- 地方经济(10415)
- 农业(10135)
- 理论(9875)
- 学(9752)
- 机构
- 学院(198398)
- 大学(197218)
- 济(88743)
- 经济(86947)
- 管理(75886)
- 研究(69455)
- 理学(64488)
- 理学院(63713)
- 管理学(62908)
- 管理学院(62500)
- 中国(53217)
- 京(40715)
- 财(39378)
- 科学(37591)
- 所(32568)
- 中心(32025)
- 江(31487)
- 财经(30916)
- 研究所(29178)
- 范(28110)
- 师范(27958)
- 经(27946)
- 经济学(27218)
- 院(26366)
- 州(25641)
- 北京(25299)
- 农(24926)
- 经济学院(24644)
- 业大(22799)
- 财经大学(22740)
- 基金
- 项目(129973)
- 科学(105192)
- 研究(101324)
- 基金(95110)
- 家(81490)
- 国家(80857)
- 科学基金(70379)
- 社会(66920)
- 社会科(63809)
- 社会科学(63797)
- 省(50429)
- 基金项目(49944)
- 教育(45980)
- 划(42320)
- 自然(41972)
- 编号(41416)
- 自然科(41076)
- 自然科学(41069)
- 自然科学基金(40330)
- 资助(36376)
- 成果(34002)
- 发(30165)
- 创(30127)
- 重点(29567)
- 课题(29144)
- 部(28855)
- 国家社会(28515)
- 创新(28295)
- 制(25725)
- 教育部(25506)
共检索到313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黎峰
就地理分布而言,中国的贸易伙伴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及亚太地区,在供需两端都存在着经济安全隐患。鉴于此,中国加快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调整,积极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基于贸易视角,探讨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调整的动因及思路,从贸易市场多元化及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角度重点分析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调整取得的成效,同时指出存在传统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新兴市场替代能力相对有限、以我为主的区域价值链尚未形成等问题。着眼于更好地兼顾效率与安全,中国应以加快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稳定和巩固“向东开放”;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抓手,扩大和提升“向西开放”;依托国内链主企业和市场潜力,构建以我为主的区域价值链。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娟 王荣艳 王学成
入世后中国开始重视建立与东亚区域各经济体的多领域合作,总体来看中国的东亚区域战略始终与其在该地区生产网络的地位紧密相关。随着中国在该区域的经济地位愈发重要,中国所采取的区域战略对其区域和全球化发展就愈发关键。不可否认中国当前所达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金波
日本区域合作战略的方向性调整是日本经济大国地位下降的逻辑发展,是国内公共选择力量博弈和国家重新定位的结果,也是日本地缘战略调整的一种延伸。随着东亚地区秩序和亚太区域合作格局的变化,日本面临着区域一体化路径的抉择。在可预见的将来,TPP将会成为日本区域合作战略的优先目标。加入TPP不仅可以强化日美间日益增长的经济联系,还可以为日本参与全球事务提供新的地缘政治基础。确保东亚地区既有利益分配格局依然是日本推动区域合作进程的首要目标,继续恰当地运用同美国、欧盟和东盟的经济伙伴关系来推进日本的国家利益符合日本的地缘战略需求。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余剑
文章从开放经济的视角出发,阐述比较优势及其动态化原则的利用在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中的指导地位,并借计量模型解析对外贸易、经济增长、资源要素禀赋改变以及经济结构变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合理利用比较优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比较优势 资源禀赋 产业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曲凤杰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八字方针,进而又提出推进周边外交的两个方向,一是加强睦邻友好,二是加强区域合作。区域合作首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首次与双边关系并列,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的另一主要方向。亚洲周边国家是我国开展区域合作的重点对象,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60%以上,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投资多年来占我国吸引外资总额的70%以上。本文研究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和非机制化合作形式,内容涉及经济、安全、人文合作,重点集中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为我们把握我国的亚洲区域合作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元柱 严正 林其屏 袁和平
通过对澳大利亚、新西兰商业、农业、教育等设施的考察,以及对双边交往历史和资料的研究,文章认为,福建与澳、新的经贸和文化合作的空间很大,发展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经贸和文化合作,应成为福建拓宽对外开放战略通道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关键词:
国际合作 战略通道 对外开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范恒山
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就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言,总体水平仍比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和空间,需要进一步努力,把开放合作推向更高层次。一、开放合作已成为影响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因素(一)深化开放合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1.承力借势、扩权拓利。通过开放合作,能够突破行政地域的限制,在更大范围内利用和配置生产资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恒山
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就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言,总体水平仍比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和空间。当前,开放合作已成为影响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因素。综合分析,改善中部地区开放合作相对不足状况,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有着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一是整体态势有利;二是政策环境优越;三是现实基础较好;四是支撑条件良好。同时,中部地区深化对外开放合作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制约:从中部地区自身看,一是思想认识不足,二是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从区域比较的角度看,一是发展基础造成的比较劣势的影响,二是地理环境造成的比较劣势的影响。中部地区深化开放合作要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关键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爱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19个出现最多的"高频词",其中排在前5位的是"发展""坚持""全面""中国特色"和"文化"。"经济"一词出现了71次,排在第6位。从这些高频词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和政府未来的发展思路。作为山东大学的一名教师和常年参加山东省外经贸发展规划咨询的理论研究工作者,我认为贯彻好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一环,就是充分利用好山东省紧邻日韩的区位优势,把对外开放工作
关键词:
次区域合作 区位优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隆国强
一、新常态下的新变化、新机遇在过去的三十几年,中国走出了一条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不断地扩大和深化开放,来推进工业化的成功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是我们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沿着过去三十多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林 蓝旻 钟钰
本文运用动态面板差分GMM模型,从进口贸易流量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东盟贸易便利化对区域谷物可获得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东盟区域范围内的谷物进口贸易具有较强的时间持续性,提升港口、铁路基础设施和海关程序负担的质量等级,对区域谷物可获得性(进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通过模拟分析发现,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港口和铁路基础设施质量等级提升至区域平均水平,区域范围内的谷物进口将增加35.2亿美元,其中越南贸易便利化提升之后对区域内其他国家谷物进口的增长最明显。这说明:从增加区域谷物可获得性的角度来看,应该既要注重推进区域贸易便利化,又要注重提升区域内个别国家(越南)的贸易便利化程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桂军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群体性崛起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成为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在总体经济规模、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等方面具有世界性影响力,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实施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时,不仅要处理好与发达国家间的关系,更要高度重视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协调与合作。目前,中国在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际分工格局中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亟须开拓新兴市场,同时,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技术和能源的需求加大,开拓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宇白 胡矿
包括中国、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在内的次区域国家有着长期的友好交往和悠久的历史渊源。近年来,中国与次区域其他国家的双边经贸联系日益加强,贸易额增长、贸易结构改善、投资增长,发展局面良好。云南在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显现,为此,云南应当制定自己在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贸易与投资战略。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邝国良 肖磊
介绍当今世界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类型和中国与东盟“1+10”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合作概况,从贸易优势的角度将东盟国家进行了分类研究,提出使中国在“1+10”自由贸易区内的经济合作地位达到与美国、日本在东盟经济中的地位的同等水平,对东盟经济能够发挥出与美国和日本同等重要作用的总体战略目标以及四个具体目标,分析实现目标的制约因素,并根据具体目标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贸易合作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