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7)
2023(8778)
2022(6588)
2021(6049)
2020(4602)
2019(10410)
2018(10290)
2017(17197)
2016(11115)
2015(12996)
2014(13446)
2013(11761)
2012(10860)
2011(9780)
2010(10292)
2009(9115)
2008(9139)
2007(8614)
2006(7753)
2005(7368)
作者
(29197)
(24021)
(24001)
(23215)
(15372)
(11656)
(11259)
(9380)
(9285)
(8867)
(8238)
(8121)
(7768)
(7616)
(7561)
(7555)
(7524)
(7255)
(7161)
(7010)
(6500)
(5987)
(5801)
(5795)
(5554)
(5428)
(5392)
(5374)
(4921)
(4915)
学科
(33515)
经济(33475)
管理(24913)
(21605)
教育(21263)
中国(18849)
(16823)
企业(16823)
(11239)
理论(11055)
方法(10761)
教学(9664)
(9452)
业经(9344)
(8908)
(8681)
数学(8334)
数学方法(8055)
发展(7822)
(7695)
(7653)
贸易(7642)
(7472)
地方(7463)
农业(7389)
(7195)
(6951)
金融(6950)
(6288)
银行(6277)
机构
大学(149933)
学院(145596)
研究(54751)
(49525)
经济(48079)
管理(44239)
理学(37160)
理学院(36559)
中国(36027)
管理学(35433)
管理学院(35156)
(34521)
教育(32619)
科学(32285)
(31617)
师范(31415)
(27505)
师范大学(25707)
(24836)
研究所(24761)
(24290)
中心(23812)
北京(22880)
(21911)
技术(21299)
(19955)
(19761)
职业(18951)
业大(18802)
财经(18555)
基金
项目(88670)
研究(74266)
科学(70460)
基金(58729)
(50057)
国家(49442)
社会(43785)
教育(43267)
科学基金(41174)
社会科(41069)
社会科学(41060)
(36449)
编号(33965)
(32497)
成果(31699)
基金项目(29132)
课题(27765)
(23724)
资助(23612)
自然(23348)
自然科(22828)
自然科学(22824)
自然科学基金(22374)
重点(21908)
(20795)
(20747)
项目编号(20460)
规划(20352)
(20044)
大学(18664)
期刊
(59127)
经济(59127)
教育(58739)
研究(55933)
中国(44525)
学报(21937)
(21005)
科学(18855)
(18832)
大学(18347)
技术(17126)
管理(17026)
学学(15216)
职业(14955)
农业(14667)
(12505)
金融(12505)
财经(9409)
技术教育(9345)
职业技术(9345)
职业技术教育(9345)
经济研究(9198)
(9030)
论坛(9030)
国际(8943)
业经(8933)
图书(8597)
(8442)
(8312)
(8255)
共检索到243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慧君  
在国与国的交往中,有一群特殊的使者,他们背着书包和行囊走进中国的校园,在一种跨文化的氛围中开始了各自的学习、研究和探索。一段时间后,也许几个月,也许一年、三年,他们带着新的知识和文化印迹踏上新的征途,还有人会留在中国生活、工作,我们通常把这些人称作来华留学生,并把他们看作我国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尧美  谢娜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教育得到蓬勃发展,但仍存在准入机制不完善、培养目标功能缺乏等问题。为了实现来华留学生教育国际化,必须从制度、教学模式和师资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和改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晓杰  黑嘉鑫  
如今留学生教育市场竞争激烈,世界各国都在想尽办法争夺留学生资源。我国要扩大留学生规模,就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深入了解留学生的想法,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文章据此形势,分析了目前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岩  肖甦  
1983年日本"21世纪留学生政策委员会"(COSP)发布《关于21世纪留学生政策的建议》报告,强调日本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的重要意义,提出到21世纪"招收10万留学生计划"。该计划经过20余年的实施成效明显,到2008年日本政府又推出"招收30万留学生计划",这一系列政策不仅促进了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也对日本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琳  
短期来华留学生是来华留学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短期留学生源结构、学习目的、学习特点的分析,提出提高短期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促进长期留学发展速度与规模的构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海洋  王志勇  毕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来华留学生越来越多,其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在此背景下,必须提高教育层次及质量,通过借鉴一些国外留学生先进的教育经验,找出适合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方法,促进留学生教育效果的提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陈强  
来华留学生教育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追求,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质量为核心,兼顾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是新时代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型提出的要求。本文围绕着这一要求就《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的研制、解读和实施展开讨论,包括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转型,来华留学生教育标准定位和研制原则,教育标准研制的核心问题和基本思路,《质量规范》主要内容及其解读和实施路径等,以期为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准确把握《质量规范》内涵,深入实施《质量规范》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洪涛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凸显,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数量与规模日益扩大。在华留学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的教育任务,同样也需要贯彻文化育人的本质要求,以文化人,加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认识,推动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从而提升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提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文倩  
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增强,中国的留学生数量飞速增加。来华留学生数量和层次的变化,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有跨文化的视野、知识、技能,在课堂上进行跨文化的有效沟通、协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柴欣  
本文从比较的角度看清华大学留学生教育与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并尝试探讨其中可能存在的历史、政策和制度因素,并针对清华大学留学生招收、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将留学生教育纳入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晓杰  黑嘉鑫  
做好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工作有助于推动高校国际化建设进程。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规模大幅提高,但国内高校和学者对留学生来到中国以后的跨文化学习适应状况、来华留学生教育对高校国际化进程的影响、采取何种措施促进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从而推动高校国际化建设进程等相关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文章以沈阳高校俄罗斯留学生跨文化学习适应为例,采用调查问卷与追踪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陆菁  凌慧  潘修扬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面开放的重要推进环节。中国经济发展规模及潜力、社会对外开放程度、科教质量提升、来华留学激励政策等因素促成了近年来华留学生急剧增加。中国高等教育服务产业海外市场竞争力提升亦经积累人力资本、消除文化壁垒、促进双向投资及国际贸易等途径迂回性刺激中国经济发展。研究选取2004—2014年来华留学主要生源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出口及留学生来华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与生源国经济规模、中国经济潜力、双边贸易联系程度、生源国对华直接投资额对来华留学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地理距离与生源国经济潜力对来华留学规模呈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谭旭虎  
跨文化教育不仅能帮助来华留学生更好地适应留学生活,还能增强其跨文化理解与交际能力,从而培养更多知华友华人士。目前我国的留学生跨文化教育体系存在跨文化整体设计与具体实践指导缺失、更多关注文化而不是跨文化、留学生管理的跨文化意识不足等问题。发展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教育应围绕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三个教育目标,在总体愿景与宏观设计中体现跨文化教育理念与意识,着力开发跨文化教育课程与项目,采取多元化的跨文化教育教学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同时发展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跨文化教育方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敬  苏岩  朱艺华  骆先荣  
以"人"为核心的"互联网+"跨文化学习可以促进教育对外开放进程中的文化包容与民族理解,它是学习者与学习设计者基于以"人"为核心的互联网理念与技术,围绕"需求—价值—情感"持续互动,逐渐形成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相互理解的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学习者在此过程中完成文化身份的多元重构。"互联网+"跨文化学习实现路径的关键点是媒体资源、混合式深度交流、学习生成以及情感体验。以东盟来华留学生为案例进行分析可知,类质地缘文化使得东盟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学习的重点在"归属的需求""参与交流并获得尊重的需求"这两个层次上,关键点是在参与式媒体资源开发活动中发展混合式深度交流与情感体验。研究案例启示我们:跨文化学习是双向的,培养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在其中至关重要。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温珺  巩雪  
基于2007~2016年19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赫克曼两阶段模型实证研究了留学生教育对中国引入外资的作用。结果显示,来华留学生规模增加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吸引外资流入,但是对外资流入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递减趋势。此外,不同教育类别的留学生规模对中国吸引外资的作用不同,学历留学生教育发挥的边际影响明显高于非学历留学生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