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1)
- 2023(10400)
- 2022(8137)
- 2021(7250)
- 2020(6144)
- 2019(13617)
- 2018(13650)
- 2017(26076)
- 2016(14253)
- 2015(15924)
- 2014(16183)
- 2013(15308)
- 2012(13996)
- 2011(12406)
- 2010(12712)
- 2009(12320)
- 2008(12111)
- 2007(10925)
- 2006(9712)
- 2005(9364)
- 学科
- 济(55149)
- 经济(55043)
- 管理(46645)
- 业(45205)
- 企(38211)
- 企业(38211)
- 方法(21391)
- 制(20470)
- 财(19560)
- 中国(19515)
- 数学(16501)
- 数学方法(16315)
- 业经(16106)
- 银(15496)
- 银行(15483)
- 农(15154)
- 行(14781)
- 融(14559)
- 金融(14557)
- 体(14027)
- 务(12011)
- 财务(11980)
- 体制(11949)
- 财务管理(11948)
- 企业财务(11360)
- 险(11248)
- 保险(11157)
- 贸(11000)
- 贸易(10992)
- 易(10786)
- 机构
- 大学(199335)
- 学院(197237)
- 济(85157)
- 经济(83371)
- 管理(75274)
- 研究(66468)
- 理学(63036)
- 理学院(62392)
- 管理学(61474)
- 管理学院(61103)
- 中国(57362)
- 财(47799)
- 京(41714)
- 财经(36069)
- 科学(35892)
- 经(32818)
- 所(32279)
- 江(31101)
- 中心(31073)
- 研究所(28465)
- 农(28084)
- 经济学(27172)
- 财经大学(26983)
- 北京(26515)
- 业大(24775)
- 院(24557)
- 经济学院(24376)
- 州(24274)
- 范(23463)
- 师范(23240)
- 基金
- 项目(125765)
- 科学(100402)
- 研究(94300)
- 基金(93738)
- 家(80537)
- 国家(79900)
- 科学基金(69464)
- 社会(63299)
- 社会科(59808)
- 社会科学(59796)
- 基金项目(48774)
- 省(47022)
- 教育(43025)
- 自然(42854)
- 自然科(41902)
- 自然科学(41893)
- 自然科学基金(41177)
- 划(39876)
- 资助(37557)
- 编号(37271)
- 成果(31889)
- 制(30050)
- 部(28947)
- 重点(28343)
- 国家社会(26981)
- 课题(26263)
- 创(26009)
- 发(25944)
- 教育部(25672)
- 性(25591)
共检索到317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代彬 王敬远 刘星
以2011~2016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国际化董事会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简称"董责险")需求的影响及其治理效应的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引入董责险在助长高管显性自利行为的同时能有效遏制高管的隐性自利行为,而国际化董事会不但展现出更强的董责险购买意愿,并且能够强化董责险购买与高管自利行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国际化董事会对董责险购买决策的助推效应不仅在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还会随着法治环境的改善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而相应增强。研究揭示,董责险可能具有诱发高管机会主义动机和行为的潜在隐忧,而国际化董事会在"与时俱进"地接纳董责险这一新生事物的同时需重点关注和警惕其可能蕴含的"制度陷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雪松 廖望 廖强
我国致力于以高水平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如何促使企业以快且稳的步调实现由"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以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董责险可显著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董责险通过抑制高管的风险厌恶倾向以及提高公司风险承担能力,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董责险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后,对公司价值产生了显著的增量作用,表明董责险确实有助于提高企业防范和应对国际化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董责险 国际化 风险分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太升 王玲莉
选取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考察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上市企业认购董责险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和缓解融资约束是董责险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董责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企业和非科技型企业中更明显。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和董责险经济后果的研究,对发挥董责险的外部治理作用、助力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积田 唐必聪 田博傲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补充,可能会因其人才虹吸效应和风险兜底效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影响。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实证检验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作用机制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主要通过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高新企业以及聘用海归背景高管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应持续完善董责险的制度设计,对冲管理者执业风险,促使企业高管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月玲 赵晓静 唐正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是一项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文章以2015—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同时加入了内部控制质量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发现,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更高,内部控制质量显著促进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审计费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作用在两职合一的领导权结构下更为显著。研究成果丰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经济后果以及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文献,为上市公司是否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D&O保险 审计费用 内部控制 两职合一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亚洁
企业避税严重损害股东利益并阻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因此,探寻抑制企业避税的手段成为公司金融与治理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以2013-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D&O保险")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表明,D&O保险减少了企业避税。进一步检验发现,税收征管强度的强化削弱了D&O保险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同时,D&O保险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在地区法制环境水平低、外部监督机制薄弱(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媒体关注度低)以及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D&O保险通过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减少避税行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土盛 孙瑞琦 王誉桦 王凯旋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是否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2002—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购买董责险对企业税收激进行为的影响,以期进一步厘清董责险在中国使用的实际效果。实证研究发现,为管理者购买董责险后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税收激进程度,支持了董责险的风险承担效应占优。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我国法律环境日益完善,董责险对企业税收激进行为的影响愈加凸显。此外,机制分析表明,当企业所处地区税收监管强度更高、企业信息透明度较低以及产权性质为民营时,董责险对企业税收激进程度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结论丰富了董责险和企业避税行为的相关文献,既有利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全面理解董责险的作用,也为税务机关对购买董责险的公司加强税收征管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瑞纲 张浩
立足于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实际发展状况,探讨现阶段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首先,论述了我国董事责任保险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其次,分析了董事责任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内核问题主要包括易诱发道德风险、保障范围有限、条款设计存在缺陷以及保费保额高昂,外部环境问题包括上市公司股权集中、法制环境和职业经理人市场不成熟。再次,对德、美两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董事责任保险发展的制度建议:从险种设计方面要规范行业标准,从监管环境方面提出要对董事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加以明确界定,从行业建设方面保险公司要扩大承保范围,从社会需求方面要建立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朝斌
推行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可以分散和降低独立董事的职位风险,借以平衡独立董事的义务与利益之间的冲突。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涉及独立董事赔偿责任的构成、被保险人的范围、保险责任的范围、保险费率和保险金额的确定、保险费的承担、独立董事的告知义务等具体问题。我国建立独立董事保险责任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应当着手借鉴国外有关经验,并注意该制度的创新和本土化。
关键词:
独立董事 责任保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古小东 刘秀明
董事对公司负有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建立在注意义务基础之上的董事责任保险,对公司、董事、保险公司以及整个社会都有极大的价值功能。作为相对市场化的产物,董事责任保险与公司董事注意义务责任之规定、公民的维权意识、民事责任赔偿制度、公司治理等都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我国董事责任保险的法律构建和相关制度都亟需完善。
关键词:
董事 注意义务 责任保险 价值 法律构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邓晓辉 李好好
董事与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责任保险 ,目前这一险种已经在我国保险市场崭露头角。本文简要介绍了董事与高级职员责任保险制度的产生、发展与现状 ,并着重阐述了这一制度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特征 ,进而探讨了在我国开展董事与高级职员责任保险业务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伟 李艳
董事责任保险是以董事、经理向公司或第三者 (股东、债权人等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董事、经理等经营者的风险、义务、责任日益加重。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励优秀的经营者大胆从事工商业活动 ,为股东谋取最大的盈利 ,西方国家公司法往往规定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对董事、经理经营中的某些过失责任运用保险机制分散其风险。本文就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建立的必要性以及董事责任保险的立法框架进行了论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贾宁 梁楚楚
以盈余管理行为作为研究视角,采用2002年~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制度环境与公司治理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购买保险的公司,购买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公司具有更高的盈余管理程度。进一步将样本分为国内和香港交叉上市(同时发行AH股)和仅国内上市(仅发行A股)两个子样本,发现对于AH股公司,购买保险的公司具有更低的盈余管理程度,而对于仅发行A股的公司,购买保险的公司却具有更高的盈余管理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目前尚未发挥对国内上市公司应有的治理作用。此外,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治理作用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具体地,在法律和监管制度相对完善的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姝 韩阳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瞬息万变,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成为企业重要的避险手段。企业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将如何影响企业经营绩效?文章选取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显著负相关,当企业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并作为一种避险机制后,会加剧企业的代理成本,降低企业的经营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可以缓解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经营绩效的损害;国有企业相较于非国有企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经营绩效的负相关性更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玲娇 胡国柳 陈险峰 李佳宾
以2009~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对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可以加快企业资本结构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在区分不同的调整方向后发现,虽然资本结构向下调整速度始终比向上调整更快,但是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可以缩小这种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可以缓解国有产权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负面影响;在高管过度自信的企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反而会使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