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40)
2023(15739)
2022(12807)
2021(11561)
2020(9892)
2019(21834)
2018(21898)
2017(42588)
2016(22822)
2015(25753)
2014(25284)
2013(24801)
2012(22362)
2011(19890)
2010(20377)
2009(19459)
2008(19485)
2007(17844)
2006(15960)
2005(14877)
作者
(62672)
(52469)
(52447)
(49653)
(33822)
(24900)
(23524)
(19928)
(19917)
(18935)
(17891)
(17669)
(17040)
(16617)
(16315)
(16002)
(15525)
(15274)
(15183)
(15102)
(13129)
(12788)
(12703)
(12007)
(11905)
(11790)
(11790)
(11588)
(10422)
(10322)
学科
(101365)
经济(101229)
(99419)
(91074)
企业(91074)
管理(90168)
方法(44611)
(36219)
数学(35110)
数学方法(34819)
业经(32896)
(30209)
中国(26695)
(26186)
财务(26132)
财务管理(26092)
(24911)
企业财务(24837)
技术(23953)
农业(21126)
(19100)
贸易(19088)
(18679)
(18597)
(18437)
理论(18281)
地方(17301)
(17086)
(17012)
(16964)
机构
学院(329732)
大学(324637)
(143590)
经济(140920)
管理(134282)
理学(114713)
理学院(113710)
管理学(112363)
管理学院(111740)
研究(102096)
中国(83074)
(71746)
(67110)
科学(56114)
财经(55720)
(51619)
(50518)
(49311)
(48255)
中心(47457)
经济学(43948)
研究所(43488)
业大(42708)
北京(42189)
财经大学(40925)
(40557)
经济学院(39676)
商学(38597)
商学院(38259)
(37598)
基金
项目(208220)
科学(167262)
研究(158052)
基金(153245)
(130099)
国家(128959)
科学基金(114131)
社会(104359)
社会科(99137)
社会科学(99110)
(82154)
基金项目(80502)
教育(72497)
自然(70802)
自然科(69211)
自然科学(69198)
自然科学基金(68068)
(66706)
编号(63110)
资助(62031)
成果(50958)
(49025)
(47133)
重点(46005)
(45081)
创新(44946)
(44579)
国家社会(43678)
课题(43451)
(42834)
期刊
(165171)
经济(165171)
研究(100541)
中国(68140)
(61287)
管理(57622)
(45518)
科学(41629)
学报(41187)
(35398)
金融(35398)
大学(33843)
技术(32766)
教育(32554)
学学(32020)
农业(30844)
财经(29077)
业经(28424)
经济研究(26497)
(25029)
问题(21558)
技术经济(19516)
(19113)
(18499)
财会(17558)
国际(16873)
商业(16802)
现代(16305)
会计(16143)
世界(16087)
共检索到508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仲鸣  孙浛情  虞涛  
本文基于新发展格局背景,通过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促进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且这种促进效应体现在技术创新质量的提升。机制检验发现,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通过成本效应、出口效应和竞争效应三种渠道促进技术创新投入,但仅通过出口效应促进技术创新质量。而且,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并未促进中西部地区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静玉  王元月  
为了拓展传统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关于国际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认知,文章在理论上推断了企业国际化行为影响创新绩效的中间机制,从"线性"和"非线性"两个维度考察国际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并基于17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6年间的国际化程度和创新绩效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化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直接关系。研究发现:一是企业国际化行为通过规模溢出、生产溢出、国际合作和创新能力溢出四个途径影响其创新绩效,二者之间不仅存在正向或者负向的简单线性关系,还存在U型或S型等非线性关系;二是全样本下的企业国际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推动企业创新绩效水平显著上升0.128个百分点。国际化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S型关系假设也得到验证;三是作为两个中间调节变量,企业规模和产权属性在企业国际化学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将军  韩圣玥  秦颖  
文章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研究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对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利用2013—2020年A股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运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营商环境优化与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优化能够显著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产权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营商环境优化对非国有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营商环境优化的正向影响效应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代彬  何勤勤  刘星  
以2008—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就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基于产权性质和融资约束对样本进行分组,进一步考察了上述影响在不同样本组中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融资约束的缓解会强化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负面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国胜  杜鹏飞  陈明明  
通过数字赋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也是中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从微观企业视角实证检验数字赋能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赋能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相较于大规模、资本充足和东部地区企业而言,数字赋能对中小型、有融资约束和西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相对较弱。机制检验发现,数字赋能可以通过促进企业间研发协作、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和赋能人力资本三种中介渠道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政府部门应制定支持数字化发展的政策,加快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企业利用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可得性;企业应高度重视数字赋能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建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铁波  钟熙  陈伟宏  
针对不同企业国际化速度高度离散的现象,本文以期望差距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期望差距作用于企业国际化速度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认为,期望差距所引致的决策者快速国际化扩张意愿与企业快速国际化扩张资源的动态变化最终导致了不同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差异。基于以上逻辑,通过对2012—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分析发现:期望差距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期望落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倒U型关系,而期望顺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U型关系;在高管国际经验丰富的企业或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期望落差与期望顺差对企业国际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铁波  钟熙  陈伟宏  
针对不同企业国际化速度高度离散的现象,本文以期望差距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期望差距作用于企业国际化速度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认为,期望差距所引致的决策者快速国际化扩张意愿与企业快速国际化扩张资源的动态变化最终导致了不同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差异。基于以上逻辑,通过对2012—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分析发现:期望差距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期望落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倒U型关系,而期望顺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U型关系;在高管国际经验丰富的企业或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期望落差与期望顺差对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影响都将减弱。进一步区分企业所有权性质后发现:高管国际经验、政治关联对期望差距与企业国际化速度之间关系的削弱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在国有企业中仅发现高管国际经验对期望落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之间关系的削弱作用。本文的发现丰富了企业国际化速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正在实施国际化扩张的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谢卫红   刘瑾   张茜   郭海珍  
数字化创新重塑了价值创造逻辑,为企业效率提升注入新动力。基于2011—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在借助Python爬虫技术和文本分析方法测度企业数字化创新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化创新对制造业企业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化创新有效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效率的提升,价值共创是数字化创新提升企业效率的重要路径;基于行业和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价值共创在数字化创新与制造业企业效率之间的中介作用集中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研究结论有助于评估企业数字化创新的经济效应,为企业管理实践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水利  陈娜  李雷  
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制造企业如何挖掘数据价值提升创新效率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07~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提升,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市场化程度越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新领域相关研究,而且对优化公司治理,改善企业创新环境,助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海云  冯根福  
大多数中国企业集团没有整体上市,因此,中国资本市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附属集团的上市公司与独立的上市公司并存。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企业集团通常被看作是对外部不完善的制度和市场的替代,那么,附属企业集团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企业集团对附属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与企业集团的性质、外部金融及法律等市场环境发展水平有关?采集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集团在技术创新中的正面效应发挥不好,附属企业集团尤其是附属民营企业集团,不利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而且,外部金融和法律环境越差,企业集团对附属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负面作用越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薛求知  李茜  
本文采用2004~200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对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有促进作用;并且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并不相同,其中基金和QFII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有所体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实施"走出去"战略。本文基于以上结论,对我国发展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渊洋  李元旭  王宇露  
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代理理论,探讨企业资源、所有权性质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资源对国际化程度有影响,并且知识资源比物质资源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更持久。具体而言,财务资源对国际化程度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营销资源对国际化程度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组织冗余与国际化程度呈U型关系。最后,基于中国特定的制度背景,本文提出并检验了所有权性质对于企业资源与国际化程度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的假说,发现与国有控股企业相比,非国有控股企业更偏好国际化战略,企业资源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传旺  占妍泓  
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任务。从产业支持政策来看,以标杆上网电价为代表的电价补贴,是中国促进风力和光伏发电的重要手段。通过产业链供需关系,下游发电环节的补贴政策影响效应可以传导至上游装备制造业。本文以2009年起相继实施的风电和光伏标杆上网电价为例,尝试分析新能源发电环节的电价补贴与上游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本文分别从企业外部市场竞争与内部创新基础两个方面,探讨了电价补贴政策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电价补贴对风电和光伏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负向影响。且外部市场竞争越激烈,电价补贴的负向创新效应就越强;而较好的内部创新基础可以削弱电价补贴对企业创新的不利冲击。本文的研究不仅从产业链传导视角对电价补贴的创新效应进行了有益拓展和补充,而且为推助“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坚   冯峥  
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外部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影响重大。本文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视作准自然实验,选择2009—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显著地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异质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非国有企业、高竞争度行业企业及高金融发展地区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通过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扩大技术市场规模及增加企业创新投入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地区数字要素禀赋、政府数字领域关注度及企业内部治理动力,均能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拓展了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与数字技术创新领域的相关文献,为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设计及促进数字技术创新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叶婷  张晓涛  
国际化和产品差异化作为空间策略和产品策略,是企业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本文以2010~2013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实证检验了国际化、产品差异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提升了市场绩效但未提升财务绩效,产品差异化提升了财务绩效但未提升市场绩效,这与我国制造业企业处于国际化初级阶段、尚未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研发和营销实力等事实有关。因此,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应通过空间策略与产品策略相结合,实现经营绩效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