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2)
- 2023(17083)
- 2022(14151)
- 2021(13504)
- 2020(11045)
- 2019(25053)
- 2018(25241)
- 2017(46677)
- 2016(26207)
- 2015(29498)
- 2014(29352)
- 2013(27586)
- 2012(24996)
- 2011(22446)
- 2010(22752)
- 2009(20637)
- 2008(19596)
- 2007(17425)
- 2006(15196)
- 2005(13355)
- 学科
- 济(90165)
- 经济(90062)
- 管理(72706)
- 业(67826)
- 企(57396)
- 企业(57396)
- 方法(38287)
- 中国(31891)
- 数学(31855)
- 数学方法(31429)
- 农(25754)
- 教育(24927)
- 业经(22725)
- 财(22696)
- 学(21773)
- 技术(21413)
- 理论(20803)
- 地方(18942)
- 贸(17397)
- 贸易(17383)
- 农业(17145)
- 易(16881)
- 制(16851)
- 和(15444)
- 融(14834)
- 金融(14832)
- 银(14806)
- 银行(14766)
- 行(14109)
- 环境(14053)
- 机构
- 大学(353278)
- 学院(347654)
- 管理(133235)
- 济(129240)
- 经济(126120)
- 研究(116903)
- 理学(115047)
- 理学院(113723)
- 管理学(111561)
- 管理学院(110922)
- 中国(82220)
- 京(76372)
- 科学(71770)
- 财(59325)
- 所(57181)
- 范(56159)
- 师范(55762)
- 研究所(52183)
- 江(52049)
- 中心(51953)
- 农(50216)
- 业大(49226)
- 北京(48792)
- 财经(47212)
- 师范大学(45087)
- 院(42904)
- 经(42895)
- 州(42541)
- 教育(42385)
- 技术(40292)
- 基金
- 项目(236143)
- 科学(186964)
- 研究(181992)
- 基金(166886)
- 家(143440)
- 国家(142082)
- 科学基金(122452)
- 社会(112067)
- 社会科(105814)
- 社会科学(105786)
- 省(94374)
- 教育(89419)
- 基金项目(88231)
- 划(80088)
- 自然(77212)
- 编号(77179)
- 自然科(75447)
- 自然科学(75431)
- 自然科学基金(74056)
- 资助(66682)
- 成果(65357)
- 课题(55594)
- 重点(53567)
- 部(52347)
- 创(52341)
- 发(51240)
- 创新(48049)
- 项目编号(47998)
- 教育部(45840)
- 年(45810)
- 期刊
- 济(142736)
- 经济(142736)
- 研究(110742)
- 中国(75639)
- 教育(72311)
- 学报(52000)
- 管理(49861)
- 科学(47749)
- 农(46014)
- 财(44259)
- 大学(40901)
- 学学(36231)
- 技术(33605)
- 农业(32482)
- 融(27516)
- 金融(27516)
- 业经(24254)
- 经济研究(22769)
- 图书(22706)
- 财经(22171)
- 经(19017)
- 问题(18178)
- 科技(18146)
- 职业(18011)
- 业(17507)
- 坛(17112)
- 论坛(17112)
- 理论(15810)
- 技术经济(15725)
- 书馆(15632)
共检索到520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红燕 王乐生
国际化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最突出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之一。在当前东西方文化大交融、大碰撞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势在必行。针对这一新形势,文章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载体等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国际化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荣胜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做好新媒体时代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创造性地把新媒体运用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路径。
关键词:
新媒体 高职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迅 杨旭娇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全面进入"微时代"。文章指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教育载体缺乏创新、工作平台不够完善、教师团队合力不足、文化环境比较复杂五方面问题,进而提出构建"微课程""微载体""微平台""微团队""微环境"五微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
微时代 高职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龙佳梅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新媒体技术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一方面,新媒体技术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带来便捷;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在给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既带来便捷的同时又提出挑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要从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既要抓住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又要创新工作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应对挑战。由尹婷婷、张静和杨素祯编著、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一书,成为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者及相关思政教育研究学者重点关注的书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大荣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是毋庸置疑的,高等教育的全球化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国际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需要采取诸多举措改变现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尽一切能力吸引本国人才回国,高薪聘请国际知名教授和专家学者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正确使用互联网,并利用这一新生媒介的快捷性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大学生被动变主动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和创新性人才的教学目标,将会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步伐。国际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受到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侵蚀和渗透的挑战和潜在威胁,对此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化背景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洁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新媒体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主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但同时也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模式,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在教育主体、教育阵地和体制机制方面创新。
关键词:
数字化 教育资源 价值观 媒介素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黎文珍 赵忠平
基于课题调查所得数据,考察了社会分层对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社会出身对高职生接受某些特定职业价值有很大影响。同时,阶层背景因素对高职教育的结果公平产生重大影响,优势社会阶层子女更容易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这种阶层固化的现象不利于高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公民,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应对社会分层的新变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探索新方法,因此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春宇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运用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充分认识移动互联网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双重作用,转变教育观念,发挥网络优势,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佳乐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党和国家大力推行的重要政策,而高校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梯队中的关键角色,其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素养的高低,也间接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其重要意义不言而明。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党和国家颁布了许多重要的决策文件,各级学校在党和国家要求下也相应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且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整体水平。但同时也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常学常新、持续推进的系统任务,内外部环境的细微变化都会引起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理念、模式的变化,需要"教"与"学"双方具有充分的政治敏锐性和深度的思想觉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并形成具有可行性的应对方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飞 赵攀
互联网+时代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适应这一时代要求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已经迫在眉睫。文章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从互联网+时代涵义及研究的意义谈起,从依托互联网建立网站到开发和利用手机App软件为教育服务着手,从创新研究概况分析为突破口试图找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晓瑞
"新常态"蕴含着丰富的改革与发展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必须树立"新常态观",具体来说则是需要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合德性""合规性""合理性"与"合法性"。在这一基础上,新常态观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坚持培育"三个自信"这一根本任务、强化责任担当这一核心任务,并通过课堂、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进行实践,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教育 新常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喜英
"中国梦"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着力点、教育价值取向和德育目标系。如何开展"中国梦"教育,培育一代新人,是我们探索的新命题。文章着力从教育方式、教学方法、宣传教育三个方面探讨了推动"中国梦"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中国梦 高校思政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卓丽 张辰琛
新时期利用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与时俱进的现实需要及完善发展的有效促进上有重大意义。文章针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交叉发展过程当中所出现的学科理论尚未发展成熟、教育的复杂性、研究队伍建设存在不足的问题,提出促进其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注重统筹主动创新与兼容并蓄、学术分化与系统整合、政治纪律与学术自由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学科交叉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姣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融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将融媒体融入高校思政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融媒体属于一种全新的媒体理论,它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有机融合,从而实现两者的兼容,全面发挥两者优势,给知识传播带来了新格局,这势必会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严重影响。在融媒体背景下,高校要提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认知到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融媒体的视角有效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以融媒体理论为切入点,探究了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给高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依据。
关键词:
融媒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饶华
高校教育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校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国家前途与国家命运的战略工程。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崭新的生活方式与教育方式,其网络空间的不确定性、信息的复杂性、无边界性、虚拟性彻底改变了传统话语权的分配格局,多元、虚拟的媒体格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变化,如何挖掘新媒体正面引导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一、新媒体兴起带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