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2)
- 2023(16252)
- 2022(13509)
- 2021(12388)
- 2020(10545)
- 2019(23884)
- 2018(23585)
- 2017(44762)
- 2016(24384)
- 2015(27555)
- 2014(27282)
- 2013(27008)
- 2012(24699)
- 2011(22195)
- 2010(22388)
- 2009(21472)
- 2008(21427)
- 2007(19311)
- 2006(16816)
- 2005(15691)
- 学科
- 济(107855)
- 经济(107733)
- 业(90031)
- 企(79169)
- 企业(79169)
- 管理(79062)
- 方法(47506)
- 数学(37894)
- 数学方法(37578)
- 农(33325)
- 财(31908)
- 业经(31624)
- 中国(30451)
- 贸(23142)
- 贸易(23128)
- 农业(22965)
- 易(22548)
- 务(21966)
- 财务(21931)
- 财务管理(21896)
- 制(21580)
- 企业财务(20680)
- 技术(19148)
- 和(19026)
- 学(18884)
- 地方(18612)
- 理论(18254)
- 策(17248)
- 划(16795)
- 银(16676)
- 机构
- 学院(355625)
- 大学(351947)
- 济(154613)
- 经济(151829)
- 管理(136372)
- 研究(122206)
- 理学(116404)
- 理学院(115180)
- 管理学(113432)
- 管理学院(112762)
- 中国(96450)
- 京(74758)
- 科学(72640)
- 财(70974)
- 所(62717)
- 农(62009)
- 研究所(56679)
- 财经(56268)
- 中心(54724)
- 江(54087)
- 经(51134)
- 业大(50943)
- 农业(48782)
- 经济学(48050)
- 北京(47404)
- 范(44014)
- 院(43959)
- 师范(43606)
- 经济学院(43442)
- 州(42631)
- 基金
- 项目(228231)
- 科学(180302)
- 研究(168063)
- 基金(166610)
- 家(144850)
- 国家(143622)
- 科学基金(123234)
- 社会(108562)
- 社会科(102941)
- 社会科学(102915)
- 省(88546)
- 基金项目(87237)
- 自然(77918)
- 教育(76244)
- 自然科(76176)
- 自然科学(76155)
- 自然科学基金(74854)
- 划(73928)
- 资助(68312)
- 编号(67484)
- 成果(54667)
- 重点(51592)
- 部(50986)
- 发(50297)
- 创(49520)
- 课题(46483)
- 创新(45680)
- 业(45596)
- 国家社会(45529)
- 教育部(43791)
- 期刊
- 济(175722)
- 经济(175722)
- 研究(106387)
- 中国(68219)
- 农(58077)
- 财(57680)
- 管理(53684)
- 学报(53365)
- 科学(51003)
- 大学(40500)
- 农业(39723)
- 学学(38291)
- 融(34391)
- 金融(34391)
- 教育(33171)
- 技术(31255)
- 业经(29676)
- 经济研究(28937)
- 财经(28539)
- 经(24733)
- 业(24256)
- 问题(23452)
- 贸(22039)
- 国际(20525)
- 技术经济(19762)
- 世界(19436)
- 商业(16917)
- 现代(16815)
- 版(16586)
- 统计(16347)
共检索到539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学君 宋敏
由于我国种业研发创新能力薄弱,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少,缺乏海外知识产权部署,再加之国内种业企业组织零星分散等原因,导致中国种业在国际种子市场竞争中,获取的市场份额有限,市场扩张能力不足,同时国内种业市场也正面临国际大型种业集团的渗透蚕食。因此,完善制度机制,提升国内种业企业的育种创新能力,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支持和鼓励国内育种者走出去,战略性地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部署,同时多途径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中国种业大型企业集团是快速提升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种子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的关键。
关键词:
国际化 中国种业 竞争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根荣
我国流通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流通企业进入之后产生了"鲶鱼效应",促进了国内流通产业的竞争及业态的多样化,优化了中国流通产业结构,提升了中国流通企业的管理与技术水平,但同时,也使国内流通企业面临着国际化竞争的严峻考验。为此,应确立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取消外资流通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健全和完善流通法律体系,培育大型本土流通企业集团,保护本土中小流通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本土流通企业实施海外扩张战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金碚 李钢
品牌是企业长期人力、物力投入形成的价值表现。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品牌代表着企业的竞争力。对品牌的行业特点、地区特点和国际比较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提高国内品牌的市场价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品牌竞争力 行业分布 区域分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金碚 李钢
再看人气指数前20位企业的行业分布。人气指数前20位企业集中分布在5个行业,其中,酿酒食品8家、电子通讯4家、重工制造4家、轻工制造2家、化工2家。虽然这些行业分布较广,但在这些企业中,生产消费资料的企业明显多于生产生产资料的企业。这一结果与各行业企业人气指数平均得分基本相一致,也可以说明日常百姓经常接触的生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德功 曹文婷
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本文基于"两国模型"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贸易的影响机理;然后选择代表人民币国际化的多元指标和贸易竞争力指数,运用协整、VAR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长期内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扩大、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对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有正向作用;人民币直接投资(RFDI和ROFDI)的增加对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有负面影响,但影响较小,说明人民币直接投资提升贸易竞争力的动力在现阶段还未被充分释放。中国应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循序渐进推动资本市场开放,提高人民币的使用程度和国际地位,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与贸易发展的良性互动,让中国的对外贸易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真正受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雪明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强国应具备相当强的国际竞争力,而一个正在走向强盛的经济大国,应当伴随国际竞争力水平的逐步提升。今年5月与10月,两家国际竞争力权威评估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先后发布了《世界竞争力年鉴(2007)》和《全球竞争力报告(2007~2008)》,公布了各参评经济体国际竞争力的最新排名。本文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这两大国际竞争力报告的评估理念、指标体系和最新排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征
为了研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本文以农产品为例,说明了不同农产品对于农民收入的正负相关性,探讨了农产品出口贸易主要特征,阐述了供给侧改革对于进口贸易的影响力,并进行了模型的实证分析。数据结果表明,数据具有较好拟合度,残差序列平稳性较好,模型最为适合,农户人均收入不会对小麦播种面积产生较大影响,其影响力较小,当正向冲击被给予到当期农业收入比重后,小麦的播种面积立即做出反应,效果为负效应。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莉
中日韩三国是RCEP框架内重要经济体,都是东亚制造业大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价值。通过2010—2022年间三国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比分析发现:相对日韩而言,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规模巨大、增长速度快,2020年以来已实现顺差且规模不断增加;电信服务竞争力显著提升,加工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具有显性比较优势,运输服务世界占比上升。为进一步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的新优势,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中国在不断扩大高水平制度性对外开放的同时,可通过发展集群式价值网络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挥数字经济活力与潜力,推进RCEP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规模和发展水平,以满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更高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斌
RCEP的生效实施为我国农产品贸易带来更广阔的市场,促进农产品贸易结构互补,但也致使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成本偏高、产业附加值不高以及“国别减让”差异化等影响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因此提出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对策,应熟知善用RCEP规则优化出口结构,借力RCEP对接国际标准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强化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优化经营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流通体系畅通走向世界的渠道。
关键词:
RCEP 农业 出口 创新 竞争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勃 刘青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出口拉动型的经济模式,本文选择国际化视角作为城市竞争力研究的切入点,丰富以往关注产业视角、流通视角、区域视角的城市竞争力研究;同时,以往研究多数关注城市竞争力评分高低的横向比较,本文增加对驱动城市竞争力变化的要素的定量挖掘。具体思路是:选取深圳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在综合现有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国际视角下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的针对性指标体系,选取国内开放程度较高的1 4个城市作为对比,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定量评价2002、2004、2006、2008、2010五个年度深圳城市竞争力得分位序,进而分析不同因子如何驱动其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深圳城市竞争力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磊 刘丽军 宋敏
【目的】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中国巨大的种业市场正成为主要跨国公司竞争的焦点。种业竞争力不仅决定种业自身发展,而且也决定农业产业安全,不断提升种业竞争力是保障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份额竞争成为现代种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因此,从种业市场份额角度开展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以期全面、准确、科学的认识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水平。【方法】运用国际种子联盟(ISF)、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中国海关统计资讯室发布的相关数据,利用统计分析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出口质量升级指数(QC)等常用市场份额分析指数对中国种业国际竞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春艳
深圳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初具竞争力的国际化城市,但从全球一流国际城市化发展水平来看,深圳仍然存在发展短板。借鉴一流国际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从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共同发展的都会圈、制定符合国际惯例的制度规则、构建开放型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系、扩大对外交流四个方面加快建设,提升深圳国际化城市竞争力。
关键词:
国际化城市 竞争力 城市特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跃生 李宇轩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入调整,贸易分工模式发生变化,同时中国进入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时期。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使用WIOD数据库1995—2011年的国际投入产出表,从供给层面测算中国整体及货物生产业、服务业增加值输出。并基于增加值测算产业显性比较优势。中国自身增加值90%用于国内最终品和中间品的生产,不足10%用于国外生产;各产业自身增加值用于国外最终品生产的比例大于中间品;传统货物生产业优势下降,而高技术货物生产业不具备比较优势;多数服务业具备比较优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竞争力不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跃生 李宇轩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入调整,贸易分工模式发生变化,同时中国进入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时期。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使用WIOD数据库1995—2011年的国际投入产出表,从供给层面测算中国整体及货物生产业、服务业增加值输出。并基于增加值测算产业显性比较优势。中国自身增加值90%用于国内最终品和中间品的生产,不足10%用于国外生产;各产业自身增加值用于国外最终品生产的比例大于中间品;传统货物生产业优势下降,而高技术货物生产业不具备比较优势;多数服务业具备比较优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竞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安锦
承接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要求政府紧紧围绕当地企业的竞争能力制定适当的产业承接政策,以实现既弥补市场不足又保护当地企业的效果。这使得从空间经济学和产业转移的视角探讨企业的竞争力,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产业转移为背景,基于QFD和ANP方法对企业竞争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企业自身微观角度来看,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和企业的产业转移策略都是为其实现利润最大化服务的;从国家宏观角度来看,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是国家的宏观经济战略,也是产业转出区政府与产业转入区政府之间的一种动态博弈过程;对于西部地区而言,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承接中小企业产业转移是促进就业之本,是增强西部...
关键词:
产业转移 竞争力评价 就业促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