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94)
- 2023(20602)
- 2022(17183)
- 2021(16046)
- 2020(13645)
- 2019(30732)
- 2018(30277)
- 2017(57623)
- 2016(31220)
- 2015(35064)
- 2014(34222)
- 2013(33858)
- 2012(30595)
- 2011(27358)
- 2010(27378)
- 2009(25793)
- 2008(25407)
- 2007(22540)
- 2006(19713)
- 2005(18062)
- 学科
- 济(130831)
- 经济(130655)
- 业(111536)
- 管理(104795)
- 企(98895)
- 企业(98895)
- 方法(60075)
- 数学(49832)
- 数学方法(49321)
- 财(42806)
- 农(37689)
- 中国(36545)
- 业经(36525)
- 制(29898)
- 务(29375)
- 财务(29316)
- 财务管理(29265)
- 企业财务(27867)
- 贸(25998)
- 贸易(25980)
- 农业(25830)
- 易(25365)
- 技术(23879)
- 银(21901)
- 银行(21855)
- 理论(21804)
- 体(21732)
- 地方(21710)
- 融(21533)
- 金融(21530)
- 机构
- 学院(440772)
- 大学(439336)
- 济(189165)
- 经济(185796)
- 管理(175053)
- 理学(150632)
- 理学院(149142)
- 管理学(146902)
- 管理学院(146076)
- 研究(144025)
- 中国(115189)
- 京(91709)
- 财(90801)
- 科学(84067)
- 农(73299)
- 财经(71736)
- 所(71051)
- 中心(66488)
- 经(65506)
- 江(65399)
- 研究所(63894)
- 业大(63729)
- 经济学(58441)
- 农业(57563)
- 北京(57332)
- 财经大学(53329)
- 经济学院(52723)
- 范(51792)
- 院(51757)
- 州(51348)
- 基金
- 项目(291406)
- 科学(232006)
- 基金(215509)
- 研究(211680)
- 家(187839)
- 国家(186275)
- 科学基金(161584)
- 社会(138741)
- 社会科(131760)
- 社会科学(131730)
- 基金项目(113544)
- 省(112372)
- 自然(104064)
- 自然科(101784)
- 自然科学(101756)
- 自然科学基金(100037)
- 教育(97543)
- 划(94557)
- 资助(87914)
- 编号(83045)
- 成果(66835)
- 部(65537)
- 重点(65391)
- 创(64530)
- 发(61583)
- 创新(59773)
- 国家社会(58591)
- 课题(57379)
- 教育部(57010)
- 制(56577)
- 期刊
- 济(206362)
- 经济(206362)
- 研究(129360)
- 中国(87739)
- 财(74583)
- 管理(70520)
- 农(67199)
- 学报(66223)
- 科学(62877)
- 大学(51810)
- 学学(49089)
- 农业(45580)
- 融(44615)
- 金融(44615)
- 教育(41483)
- 技术(39230)
- 财经(36583)
- 经济研究(33860)
- 业经(33667)
- 经(31487)
- 业(27691)
- 问题(27412)
- 贸(24494)
- 技术经济(22968)
- 国际(22686)
- 世界(21619)
- 版(20934)
- 统计(20894)
- 财会(20469)
- 现代(20283)
共检索到662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东阳 郑磊 袁秀秀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化已成为各国企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实现成长壮大的重要选择。本文以2008—2016年沪深A股142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了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企业吸收能力和投资区位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对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投资区位显著影响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对发达国家投资更能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本研究为企业利用国际化经营提升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纪春礼 李振东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使得企业国际化经营蓬勃发展。研究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企业国际化的战略决策,更有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以中国国有控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并采用嵌套层级模型方法的研究结论显示,管理层的学习能力、持股比例和年龄对企业国际化绩效有显著影响,但管理层薪酬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管理层特征 国际化绩效 国际化市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涵 李文洁
本文利用2006—2008年上市公司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系统研究了地方保护主义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保护越严重的地区其国际化程度越低。具体来看,经营环境越好的地区国际化程度越高;国有产出比例和国有企业就业占总就业比重越高,该地区的国际化程度越低;利税率越高的地区国际化程度越低。结论还表明在地方保护越严重的行业其影响效果越显著,并且中、东、西部各区域内的影响不明显,说明差异主要集中在大的区域之间。本结论对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楼润平 麦诗诗 张昊
文章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6—2020年的样本数据,采用企业年报中数字化投资的量化指标,实证检验企业实施数字化投资对价值创造的影响效应和协同机制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投资能够直接显著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从协同机制检验来看,数字化投资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互补效应,共同作用于企业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即“数字化互补理论”得到验证。从作用机制检验来看,数字化投资能通过增强企业竞争力来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即竞争力在企业实施数字化投资影响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松林 周超
以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研究企业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企业国际化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及创新效率提升;进一步研究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系统风险及其绩效的关系,发现企业国际化降低了企业系统风险,同时提升了企业绩效。检验发现,企业国际化可通过降低企业风险及提升企业绩效这两条途径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高。
关键词:
企业国际化 创新 系统风险 企业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代彬 何勤勤 刘星
以2008—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就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基于产权性质和融资约束对样本进行分组,进一步考察了上述影响在不同样本组中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融资约束的缓解会强化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国际化战略 研发创新 产权性质 融资约束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春豪 张杰 马俊
本文以2009-201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造Panel Data模型,实证检验了精益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深入实施精益库存管理的企业绩效与一般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深入实施精益库存管理的企业绩效更高。精益库存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倒U形关系,存在精益库存管理的适度区间,适度实施精益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最为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精益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一定行业差异性,行业规模、毛利率是影响行业差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精益生产 精益库存管理 企业绩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春豪 张杰 马俊
本文以2009-201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造Panel Data模型,实证检验了精益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深入实施精益库存管理的企业绩效与一般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深入实施精益库存管理的企业绩效更高。精益库存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倒U形关系,存在精益库存管理的适度区间,适度实施精益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最为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精益库存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一定行业差异性,行业规模、毛利率是影响行业差异的
关键词:
精益生产 精益库存管理 企业绩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渊洋 李元旭 王宇露
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代理理论,探讨企业资源、所有权性质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资源对国际化程度有影响,并且知识资源比物质资源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更持久。具体而言,财务资源对国际化程度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营销资源对国际化程度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组织冗余与国际化程度呈U型关系。最后,基于中国特定的制度背景,本文提出并检验了所有权性质对于企业资源与国际化程度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的假说,发现与国有控股企业相比,非国有控股企业更偏好国际化战略,企业资源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静玉 王元月
为了拓展传统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关于国际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认知,文章在理论上推断了企业国际化行为影响创新绩效的中间机制,从"线性"和"非线性"两个维度考察国际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并基于17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6年间的国际化程度和创新绩效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化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直接关系。研究发现:一是企业国际化行为通过规模溢出、生产溢出、国际合作和创新能力溢出四个途径影响其创新绩效,二者之间不仅存在正向或者负向的简单线性关系,还存在U型或S型等非线性关系;二是全样本下的企业国际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推动企业创新绩效水平显著上升0.128个百分点。国际化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S型关系假设也得到验证;三是作为两个中间调节变量,企业规模和产权属性在企业国际化学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惠 麦力开·色力木
本文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国际化程度。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研发强度提升企业国际化程度。异质性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提升大规模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国际化程度,且对中小规模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相对于内向型城市节点,"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外向型节点城市企业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国际化范围的扩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洁雄
文章以中美两国的装备制造、汽车、家电以及电子信息等制造行业为研究对象,围绕服务化对制造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制造企业主要存在8种服务化形式;中国企业的服务化程度以及服务的资本、知识和技术强度低于美国;中国企业的服务化对其经营绩效存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美国企业只有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促进企业从"制造文化"向"服务文化"转型;增强企业的服务运营能力;合理开展服务业务;提升服务能效是加强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 经营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卫力 陈慧君
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能够在技术瓶颈期使服务要素对技术要素形成强边际替代效应,为企业寻找盈利增长点开辟新途径,这是其成为当下众多高技术制造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梳理制造企业服务化研究文献,认为服务化绩效在逻辑上主要受制于服务要素投入的质量和数量,基于此,将"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化程度是影响服务化绩效的核心变量"作为研究假设,以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等为控制变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Wind数据库2012-2016年的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模型整体效应显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化程度、企业服务化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理论假设基本吻合。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的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岩 蒋亦伟 王锐
本文利用2008-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有别于已有文献,本文着重考察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和不同的多元化战略对于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倒U型曲线。然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选择以及资源基础。有关产品多元化对国际化与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而无关产品多元化则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但企业的市场营销资源可以抵消这种负向效果。此外,本文发现中国企业仍然依靠有形资源如资本,而非无形资源如技术和市场营销资源提升国际化的绩效。这些结果表明,分析国际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必须超越国际...
关键词:
国际化 企业绩效 产品多元化 企业资源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超林 王连军 袁立华
以"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技术效率角度出发,对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不论是一般鼓励产业政策,还是重点鼓励产业政策,都对企业技术效率的提升产生了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在低代理成本企业中显著为正,在高代理成本企业中并不显著。该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及代理问题是制约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时,内在机制检验表明,产业政策通过放松低代理成本企业受到的外部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技术效率。此外还发现,相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产业政策显著促进了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技术效率。研究结果意味着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差别,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依赖于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融资约束程度以及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