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26)
- 2023(21938)
- 2022(18485)
- 2021(17057)
- 2020(14637)
- 2019(33232)
- 2018(32986)
- 2017(63425)
- 2016(34734)
- 2015(38944)
- 2014(38597)
- 2013(38199)
- 2012(34928)
- 2011(31329)
- 2010(31462)
- 2009(29470)
- 2008(29373)
- 2007(26217)
- 2006(23362)
- 2005(21017)
- 学科
- 济(140509)
- 经济(140313)
- 业(116641)
- 管理(112702)
- 企(102075)
- 企业(102075)
- 方法(64717)
- 数学(53776)
- 数学方法(53153)
- 财(44955)
- 农(41251)
- 业经(38158)
- 中国(37835)
- 制(32115)
- 务(30322)
- 财务(30234)
- 财务管理(30180)
- 企业财务(28729)
- 农业(27981)
- 学(27121)
- 贸(26585)
- 贸易(26572)
- 易(25839)
- 地方(25115)
- 理论(24282)
- 技术(24081)
- 银(23454)
- 银行(23382)
- 和(23359)
- 体(22845)
- 机构
- 学院(500333)
- 大学(500313)
- 济(201916)
- 经济(197692)
- 管理(196238)
- 理学(168999)
- 理学院(167186)
- 研究(164636)
- 管理学(164242)
- 管理学院(163336)
- 中国(126564)
- 京(106715)
- 科学(101140)
- 财(99245)
- 农(86691)
- 所(83272)
- 财经(78504)
- 业大(76240)
- 研究所(75193)
- 中心(74537)
- 江(74437)
- 经(71346)
- 农业(68274)
- 北京(67104)
- 范(61962)
- 师范(61258)
- 经济学(61114)
- 州(59677)
- 院(59640)
- 财经大学(58260)
- 基金
- 项目(332843)
- 科学(261452)
- 基金(242490)
- 研究(239501)
- 家(212644)
- 国家(210859)
- 科学基金(181004)
- 社会(151745)
- 社会科(143847)
- 社会科学(143810)
- 省(129341)
- 基金项目(128046)
- 自然(119087)
- 自然科(116352)
- 自然科学(116320)
- 自然科学基金(114251)
- 教育(110294)
- 划(109206)
- 资助(100305)
- 编号(96565)
- 成果(78275)
- 重点(74547)
- 部(73418)
- 创(69975)
- 发(69956)
- 课题(66512)
- 创新(64999)
- 科研(63997)
- 教育部(62831)
- 国家社会(62623)
- 期刊
- 济(223383)
- 经济(223383)
- 研究(146544)
- 中国(93867)
- 学报(81700)
- 财(79852)
- 农(79214)
- 管理(76304)
- 科学(73229)
- 大学(62204)
- 学学(59045)
- 农业(53686)
- 教育(49553)
- 融(47517)
- 金融(47517)
- 技术(43185)
- 财经(39286)
- 业经(37407)
- 经济研究(35140)
- 经(33631)
- 业(29996)
- 问题(29944)
- 技术经济(24749)
- 版(24346)
- 贸(24114)
- 科技(23351)
- 理论(23025)
- 现代(22914)
- 统计(22755)
- 商业(22641)
共检索到741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涛 陈国媚
关于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海外投资区位分布对绩效影响的研究大都只考虑投资所跨区域的数量,忽略了企业在不同区域投资额不同甚至差异很大这一事实。本文借鉴相对熵指数建立能够衡量企业海外投资额在地理分布上的集中或分散程度的指标——投资区位分散度,以我国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国际化程度、海外投资区域数量以及投资区位分散度三个维度来研究国际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呈正U型曲线关系,海外投资区域数量以及投资区位分散度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原因在于,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国际化仍处于初期阶段,缺乏海外投资经验,跨国经营管理能力薄弱,初始国际化成本往往大于收益,国际化经营表现为对企业绩效负影响;随着海外投资增长,企业通过"学习效应"积累经验,逐渐适应东道国环境,国际化收益逐渐超过成本,国际化经营促进绩效提升;处于国际化初期的我国制造业企业,海外投资所跨区域数量越多、投资越均匀分散,企业面临的东道国新环境的挑战以及管理协调成本越大,越不利于企业集中资源深入挖掘与充分利用已有的区位优势,越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
关键词:
国际化程度 投资区位 企业绩效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涛 陈国媚
关于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海外投资区位分布对绩效影响的研究大都只考虑投资所跨区域的数量,忽略了企业在不同区域投资额不同甚至差异很大这一事实。本文借鉴相对熵指数建立能够衡量企业海外投资额在地理分布上的集中或分散程度的指标——投资区位分散度,以我国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国际化程度、海外投资区域数量以及投资区位分散度三个维度来研究国际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呈正U型曲线关系,海外投资区域数量以及投资区位分散度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原因在于,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国际化仍处于初期阶段,缺
关键词:
国际化程度 投资区位 企业绩效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叶婷 张晓涛
国际化和产品差异化作为空间策略和产品策略,是企业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本文以2010~2013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实证检验了国际化、产品差异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提升了市场绩效但未提升财务绩效,产品差异化提升了财务绩效但未提升市场绩效,这与我国制造业企业处于国际化初级阶段、尚未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研发和营销实力等事实有关。因此,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应通过空间策略与产品策略相结合,实现经营绩效的提升。
关键词:
国际化 产品差异化 绩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晓华
提高企业绩效是ERP实施的理论预期效益。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为研究样本,研究ERP实施对企业财务盈利指标的影响。在ERP实施的不同阶段,对ERP实施企业和未实施企业的绩效进行了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实施早期,ERP实施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利润率的增长为正,但是不显著;实施后期,ERP实施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利润率显著增长。短期内ERP实施对企业绩效的提高效果不明显,长期内效果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静玉 王元月
为了拓展传统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关于国际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认知,文章在理论上推断了企业国际化行为影响创新绩效的中间机制,从"线性"和"非线性"两个维度考察国际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并基于17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6年间的国际化程度和创新绩效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化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直接关系。研究发现:一是企业国际化行为通过规模溢出、生产溢出、国际合作和创新能力溢出四个途径影响其创新绩效,二者之间不仅存在正向或者负向的简单线性关系,还存在U型或S型等非线性关系;二是全样本下的企业国际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推动企业创新绩效水平显著上升0.128个百分点。国际化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S型关系假设也得到验证;三是作为两个中间调节变量,企业规模和产权属性在企业国际化学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长宁 李宏伟
我国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的热点议题。以2018—2022年2445家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能够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显示,在数字化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这一过程中,资产结构和内部控制能够起到中介作用,企业经营风险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在推动东部地区企业及非高新技术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中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果。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惠 麦力开·色力木
本文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国际化程度。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研发强度提升企业国际化程度。异质性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提升大规模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国际化程度,且对中小规模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相对于内向型城市节点,"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外向型节点城市企业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国际化范围的扩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志彬 陈卓 欧玲
依据2011-2019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考量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服务化转型在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调节机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效应,存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最适强度”。服务化转型通过收益竞争优势和成本竞争优势对“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绩效”发挥正“U”形调节效应,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绩效的“长效激励”。对非高技术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东部沿海企业而言,服务化转型调节效应更显著。鉴于此,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化转型协同发展,持续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渊洋 李元旭 王宇露
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代理理论,探讨企业资源、所有权性质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资源对国际化程度有影响,并且知识资源比物质资源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更持久。具体而言,财务资源对国际化程度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营销资源对国际化程度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组织冗余与国际化程度呈U型关系。最后,基于中国特定的制度背景,本文提出并检验了所有权性质对于企业资源与国际化程度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的假说,发现与国有控股企业相比,非国有控股企业更偏好国际化战略,企业资源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薛求知 李茜
本文采用2004~200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对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有促进作用;并且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并不相同,其中基金和QFII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有所体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实施"走出去"战略。本文基于以上结论,对我国发展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国际化 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涵 李文洁
本文利用2006—2008年上市公司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系统研究了地方保护主义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保护越严重的地区其国际化程度越低。具体来看,经营环境越好的地区国际化程度越高;国有产出比例和国有企业就业占总就业比重越高,该地区的国际化程度越低;利税率越高的地区国际化程度越低。结论还表明在地方保护越严重的行业其影响效果越显著,并且中、东、西部各区域内的影响不明显,说明差异主要集中在大的区域之间。本结论对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仲鸣 孙浛情 虞涛
本文基于新发展格局背景,通过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促进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且这种促进效应体现在技术创新质量的提升。机制检验发现,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通过成本效应、出口效应和竞争效应三种渠道促进技术创新投入,但仅通过出口效应促进技术创新质量。而且,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并未促进中西部地区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兴龙 李萌
本文首次从企业经营战略的视角切入,分析多元化经营如何影响研发投入,并对中国企业研发不足状况做出解释。分析发现企业多元化战略通过协同效应、内部资本市场及风险共担效应间接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实证发现,相关多元化与研发投入存在显著正U型关系,相关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陷阱效应";不相关多元化对研发存在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于非国有企业,不相关多元化经营显著抑制研发;地区市场化改革未能改变多元化对企业研发活动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恰当的多元化战略是导致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东阳 郑磊 袁秀秀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化已成为各国企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实现成长壮大的重要选择。本文以2008—2016年沪深A股142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了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企业吸收能力和投资区位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对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投资区位显著影响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对发达国家投资更能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本研究为企业利用国际化经营提升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辽 黄蕾琼
从理论上分析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着重探讨创新开放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利用沪深两市高技术上市公司2004-2018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间呈现倒"U"型关系,技术多元化水平上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创新开放程度较高环境中被进一步放大。据估算,企业创新开放度每提高10%,技术多元化程度上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将增加0.011个百分点。此外,企业技术多元化战略经营绩效提升作用具有明显的技术密集属性和行业产权结构属性差异,高技术密集型企业技术多元化水平每提高1%,企业经营绩效水平将实现高达0.052 4%的攀升幅度,且低国有化企业实施技术多元化战略的效果明显优于高国有化企业。
关键词:
技术多元化 创新开放度 企业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际化、地区腐败与企业绩效——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
期望差距与企业国际化速度: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市场化改革、过度投资与企业产能过剩——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来自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产品多元化、国际化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人民币国际化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创新能力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绩效的影响——来自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政企关系、官员视察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股东资源、CEO权力与企业国际化战略——基于上市公司OFDI的经验证据
普通员工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基于我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