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15)
2023(16597)
2022(13656)
2021(12884)
2020(10584)
2019(24315)
2018(23787)
2017(45212)
2016(23828)
2015(27003)
2014(26423)
2013(25813)
2012(23578)
2011(21067)
2010(20791)
2009(19188)
2008(18769)
2007(16365)
2006(14179)
2005(13021)
作者
(65087)
(54366)
(54063)
(51691)
(34802)
(25780)
(24749)
(21049)
(20862)
(19189)
(18485)
(18419)
(17123)
(17007)
(17000)
(16790)
(16066)
(15810)
(15653)
(15338)
(13422)
(13143)
(12642)
(12496)
(12362)
(12314)
(11893)
(11554)
(10874)
(10551)
学科
(105999)
经济(105896)
管理(66212)
(63155)
方法(51792)
(51222)
企业(51222)
数学(45889)
数学方法(45349)
中国(30420)
(26355)
(25670)
(24989)
银行(24842)
(24359)
(23466)
业经(22354)
(22342)
贸易(22323)
(21780)
(20845)
金融(20843)
(17854)
农业(17283)
地方(16816)
理论(16420)
(15642)
财务(15591)
财务管理(15555)
企业财务(14785)
机构
大学(338576)
学院(334729)
(150670)
经济(148087)
管理(132198)
理学(114029)
理学院(112917)
研究(111918)
管理学(111059)
管理学院(110428)
中国(94990)
(71104)
(69910)
科学(62385)
财经(56619)
(53353)
中心(53146)
(51920)
经济学(49328)
研究所(48338)
(48233)
(47484)
北京(44899)
经济学院(44630)
业大(43765)
财经大学(42716)
(41263)
师范(40894)
(40603)
(38262)
基金
项目(224339)
科学(179635)
基金(168419)
研究(165531)
(145530)
国家(144440)
科学基金(126223)
社会(109858)
社会科(104568)
社会科学(104546)
基金项目(87522)
(82516)
自然(79534)
自然科(77846)
自然科学(77829)
自然科学基金(76465)
教育(76388)
(70428)
资助(69760)
编号(65288)
成果(52546)
(51548)
重点(50196)
国家社会(47834)
(47338)
(46687)
教育部(45584)
人文(43782)
创新(43771)
课题(43767)
期刊
(155998)
经济(155998)
研究(103092)
中国(61906)
(53332)
管理(49200)
学报(46031)
(45796)
金融(45796)
科学(45056)
(42534)
大学(37060)
学学(34737)
教育(31519)
技术(29524)
财经(28796)
农业(27894)
经济研究(27051)
(24776)
业经(23027)
(21074)
问题(21055)
国际(20145)
统计(18043)
世界(17346)
理论(17113)
技术经济(16502)
(16056)
(15966)
图书(15157)
共检索到504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晓云  孙轻宇  
基于国际化的贸易和投资引导效应理论,在中国情景下研究银行国际化与企业跨国经营之间的关联性,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及中资银行在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引导中资银行的国际化进程,东道国市场机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区位因素在银行国际化引导效应中影响显著;中资银行进入发达国家贸易引导效应显著,而进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引导效应不显著。本文对我国银行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及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晓云  陈怀超  李辉  
本文以2009年末已经国际化的15家中资银行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探究了2005~2009年间中国与中资银行所进入的34个国家/地区的双边贸易以及直接投资对中资银行在这些国家/地区的分支机构数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资银行倾向于在双边贸易、直接投资总额多的国家/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这验证了中资银行跟随客户进行国际化的动机。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中资银行跟随客户在境外设立的分支机构所呈现的区位特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慧超  陈怀超  梁晨  
将制度距离分为管制距离和规范距离,对23家中资银行2009—2018年期间在61个国家(地区)的分支机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制度距离对中资银行国际化投资过程中的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贸易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和市场获取动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管制距离增强了投资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贸易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和市场获取动机,而规范距离则减弱了这三个动机。研究结果揭示了中资银行国际化动机中存在的“距离效应”,能够为中资银行国际化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慧超  陈怀超  梁晨  
将制度距离分为管制距离和规范距离,对23家中资银行2009—2018年期间在61个国家(地区)的分支机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制度距离对中资银行国际化投资过程中的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贸易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和市场获取动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管制距离增强了投资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贸易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和市场获取动机,而规范距离则减弱了这三个动机。研究结果揭示了中资银行国际化动机中存在的"距离效应",能够为中资银行国际化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琳  崔新健  
文章运用2001年-2014年期间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开设境外经营机构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与东道国双边贸易与东道国市场机会均是影响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中资商业银行走出去区位选择符合"跟随客户"与"追求市场机会"动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琳  崔新健  
文章运用2001年-2014年期间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开设境外经营机构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与东道国双边贸易与东道国市场机会均是影响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中资商业银行走出去区位选择符合"跟随客户"与"追求市场机会"动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琳  崔新健  
文章运用2001年-2014年期间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开设境外经营机构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与东道国双边贸易与东道国市场机会均是影响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中资商业银行走出去区位选择符合"跟随客户"与"追求市场机会"动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怀邦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经历百年一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阵痛之后,全球金融体系面对已发生深刻变化的世界经济基本格局,开始了危机后的秩序重构与整合。英国《银行家》杂志近期公布的2010年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显示,全球银行业呈现"西方既白东方更亮"、新兴经济体银行快速崛起的特点,特别是中国银行业的表现引人注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盈盈  李平  曾勇  何佳  
金融创新是中资银行提高盈利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中国银行业2002年至2008年的面板数据,选取中间业务收入作为银行创新能力的度量指标,实证检验了战略引资这种"以开放促改革"的模式对中资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在短期内显著提高了中资银行的创新能力。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战略引资影响中资银行创新能力的渠道和作用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玮  
2012年以来,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其经济金融面临欧债风险冲击加大、资本流动日益频繁和货币政策困境三大短期风险。新兴市场在中长期发展中还将面临四大挑战和风险,包括发展模式及其未来转型、"赶超效应"边际递减、深陷发达经济体所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以及贫富差距拉大加大社会和经济风险。中资银行应把握新兴市场内部区域风险特点,规避网络拓展进程中的风险;实施新兴市场之间的区域和国家差异化战略;将服务"走出去"企业作为新兴市场经营机构的业务重点;加大对新兴市场经济体未来发展前景的研究和预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荣  徐星美  计兴辰  
关于银行跨国经营的价值效应来源,现有理论存在着"市场机会"与"监管套利"两种解释。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以中资银行2006年以来的全部国际化事件为样本考察了国际化的价值效应。结果显示,中国资本市场对监管套利机会做出显著正向反应,但并未对市场机会做出反应。研究结论在考虑目标市场债权人保护水平的影响后依然成立。本文提供的监管套利的价值效应证据既为未来的中国金融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目标选择提供了参考,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金融机构国际化的动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Michael Lamla  邓文龙  
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融合的日益加深,企业"走出去"成为重要趋势,这为银行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目前,中资银行海外分行大多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业务发展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论文先是介绍了中资银行海外分行的市场环境、人才需求特点,后从投资者、客户的不同角度剖析了目前中资银行在海外市场的劣势,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斌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在中国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的同时,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需求也在相应增长。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和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的波动使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需求进一步提升。2009年7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正式启动。经过五年的发展,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已基本确立,全球流通渠道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境外人民币资金池已初具规模,截至2013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扬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长,企业境外投资与对外贸易发展迅速,需要"走出去"的商业银行提供相应的配套金融服务。同时,我国银行业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中也迫切需要推进国际化经营。以国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辉  孙乾坤  
当前中资银行正处于国际化的初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政府干预、文化差异、品牌形象差以及商业模式落后等。文章利用13家中资上市银行的数据对国际化经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国际化初期,中资银行受到了负面影响,经营绩效下滑。为缩短海外扩张的"衰退期",文章主张中资银行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人文素质培训、增强品牌建设与管理意识,着力开发新的商业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