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8)
- 2023(13754)
- 2022(11417)
- 2021(10574)
- 2020(8739)
- 2019(20294)
- 2018(20371)
- 2017(39233)
- 2016(21518)
- 2015(24354)
- 2014(24547)
- 2013(24097)
- 2012(21964)
- 2011(19673)
- 2010(19695)
- 2009(17732)
- 2008(17142)
- 2007(15216)
- 2006(13346)
- 2005(11386)
- 学科
- 济(87402)
- 经济(87310)
- 管理(58510)
- 业(56532)
- 企(45582)
- 企业(45582)
- 方法(36815)
- 数学(30905)
- 数学方法(30587)
- 农(25299)
- 中国(25104)
- 业经(21876)
- 地方(21293)
- 财(19417)
- 学(18023)
- 农业(17242)
- 贸(15658)
- 贸易(15649)
- 易(15146)
- 理论(15062)
- 制(14669)
- 和(14597)
- 技术(14208)
- 产业(14178)
- 环境(13640)
- 融(12908)
- 金融(12905)
- 银(12571)
- 银行(12527)
- 发(12068)
- 机构
- 大学(298961)
- 学院(297456)
- 管理(119163)
- 济(117984)
- 经济(115390)
- 理学(102922)
- 理学院(101778)
- 研究(100548)
- 管理学(100059)
- 管理学院(99540)
- 中国(73652)
- 京(67084)
- 科学(62034)
- 财(51727)
- 所(49468)
- 农(46586)
- 中心(45362)
- 研究所(45174)
- 业大(44683)
- 江(43044)
- 北京(42945)
- 财经(41411)
- 范(40569)
- 师范(40223)
- 经(37648)
- 院(37047)
- 农业(36253)
- 州(35458)
- 经济学(34649)
- 师范大学(32606)
- 基金
- 项目(206117)
- 科学(161766)
- 研究(154076)
- 基金(147493)
- 家(127507)
- 国家(126414)
- 科学基金(108874)
- 社会(95900)
- 社会科(90803)
- 社会科学(90781)
- 省(80568)
- 基金项目(79133)
- 教育(69832)
- 自然(69669)
- 自然科(67984)
- 自然科学(67972)
- 划(67846)
- 自然科学基金(66716)
- 编号(64176)
- 资助(59614)
- 成果(52225)
- 重点(45866)
- 发(45046)
- 部(44762)
- 课题(44354)
- 创(42870)
- 创新(39899)
- 项目编号(39333)
- 国家社会(38732)
- 科研(38589)
- 期刊
- 济(131649)
- 经济(131649)
- 研究(88946)
- 中国(58529)
- 学报(45943)
- 管理(43609)
- 农(43385)
- 科学(42462)
- 教育(37600)
- 财(37076)
- 大学(35235)
- 学学(32493)
- 农业(30560)
- 技术(26830)
- 融(23896)
- 金融(23896)
- 业经(22510)
- 经济研究(20253)
- 财经(19306)
- 图书(18877)
- 问题(17945)
- 经(16533)
- 业(15586)
- 科技(15024)
- 理论(14722)
- 现代(14156)
- 技术经济(14077)
- 实践(13596)
- 践(13596)
- 版(13097)
共检索到438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安树伟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北京的目标,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为此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不仅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催化了产业结构高度化,而且有效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目标下,北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是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及前瞻性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级制造业。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拓展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转移重点 国际化大都市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陶冶
本文认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是兼有国际化、国际服务性、规模大并以国家综合国力为依托等重要特征,具有全球或较大区域空间连接并超前于世界城市发展平均水平的典型性城市,主要有四个判断依据:一是交通网络体系能否带来运输、交流的规模经济;二是服务业是否具有发展潜力;三是城市是否具有良性的创新能力;四是城市非经济要素是否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必然选择。文章提出,北京在WTO大环境中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需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必须大幅度提高交通网络体系的运输质量和效率;二是要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大力发展会展业、旅游业,改善金融保险市场以及信息服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兆量
北京建设国际大都市有两道难题:一是人口规模膨胀;二是汽车数量膨胀。低碳化和高端化是破解此两难题的要津。按照低碳化方向,城市建设要树立新的评价标准、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改变未富先奢和讲排场、讲"气派"、讲"体面"的做法。按照高端化方向,北京在与兄弟城市的分工中,只承担兄弟城市无法承担的产业和项目,凡是兄弟城市能承担的,坚决让兄弟城市承接。
关键词:
低碳化 绿色建筑 城市功能综合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士谋
国际化大都市──东京考察姚士谋东京,目前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重要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其城市规模之大、建设之现代化,整体功能结构之国际化,以及其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与作用,仅有纽约、伦敦和巴黎可与之相比,属于全球性的现代化的大都会。东京作为日本的首都,位于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青 陈湛匀
外商直接投资已逐渐成为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主要方式。本文在Feenstra and Hanson(1997)的外购理论基础上,借鉴R.Posner(1961)以及Fisher and Samuelson(1980)的模型框架,修正了一个服务业转移模型分析其福利效应,并基于我国1989-2005年间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测度说明:在服务业承接FDI国际转移的初期,东道国的福利效应集中体现为吸收大量非技术性劳动就业,但对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FDI的大量涌入,带动国内对于服务业技术性劳动需求及其工资水平增加,激励了非技术性劳动向技术性劳动转变,最终实现了服务业整体人均劳动生...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伟萍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孕育着新的机遇,广东应以这次产业转移为契机,及时调整产业发展路向,并通过营造适宜产业发展的环境、创新利用引资渠道、发挥产业“簇群”效应、培育技术创新体系、重构粤港澳经贸合作平台等措施,有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广东 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立新 吴必虎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全国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徽滁州是其中重要"一翼"和"前沿"。在南京都市圈内滁州承接产业转移有地理位置、交通、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优势,滁州承接南京的产业转移较多,其对滁州市经济发展的软硬件、产业结构和就业、城市空间分布有较大影响,提出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及创造优质服务环境、提升产业层次和提高对接产业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优势条件加快宁滁同城化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2001年2月,北京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加强管理、全面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小华
关于惠州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思考刘小华国际化大都市的特征、标志和作用什么是国际化大都市?其特征如何?有什么标志?所起作用怎样?究竟达到何种程度和层次才算是国际化大都市?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从大体上来说,可以认为国际化是指大都市的性质、功能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震
当前,我国部分城市已经进入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看待政府的地位和作用是必须研究的紧迫课题。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是动态地、渐变的,而不是静止的、恒定的。总体趋势是:在建设初期,政府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较为突出,随着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深入推进,政府的作用趋向递减,而市场机制逐渐增强。这一变动趋势也要求政府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同时,应该充分做好自身管理领域的创新工作。
关键词:
政府 地位和作用 递减 国际化大都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士谋
长江流域各个城市的决策部门的领导者,过去先后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设想,但对于国际化都市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实践的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作者就长江流域内四大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建设问题作了系统分析,并对长江流域四大城市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之间,规划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区内现有人口约90万,包括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五个组团。西咸新区是陕西省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马俊林
当代,是世界各国进入国际化的新时期,广州市领导提出把广州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是符合世界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广州是多功能的城市,向中级国际化城市发展比较合适,最现实的是赶上和超过新加坡和香港,但广州必须在保持社会主义特色的方针下求发展,以国际合作和国际市场为目标,以外经外贸为导向,以两个文明建设为基础,带动城市功能向世界扩展,成为覆盖面宽、辐射力强和聚集力强具有现代化国际中心作用的大都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楼朝阳
世界制造业正在步入"中国时代",这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作为"五金之都"的永康,应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全市五金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建设先进五金制造业基地,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玉波 胡俊荣
文章在解释了图书馆国际化涵义与大都市国际化涵义的基础上 ,论述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然后阐明了图书馆国际化对大都市国际化的贡献 ,以及大都市国际化对图书馆国际化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图书馆 国际化 大都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