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20)
- 2023(6096)
- 2022(4410)
- 2021(4178)
- 2020(3138)
- 2019(7196)
- 2018(7498)
- 2017(12716)
- 2016(8214)
- 2015(9627)
- 2014(9998)
- 2013(8560)
- 2012(7662)
- 2011(6983)
- 2010(7414)
- 2009(6364)
- 2008(6209)
- 2007(5698)
- 2006(5238)
- 2005(5129)
- 学科
- 济(23967)
- 经济(23940)
- 教育(19226)
- 中国(16203)
- 管理(13756)
- 业(13676)
- 企(9363)
- 企业(9363)
- 农(9303)
- 理论(8936)
- 发(7710)
- 业经(7268)
- 发展(7170)
- 教学(7154)
- 展(7048)
- 学(6745)
- 农业(6289)
- 方法(6266)
- 地方(6161)
- 融(5484)
- 金融(5481)
- 贸(5341)
- 贸易(5338)
- 财(5258)
- 易(5193)
- 制(4962)
- 技术(4629)
- 数学(4569)
- 银(4524)
- 银行(4517)
- 机构
- 大学(105841)
- 学院(102043)
- 研究(40921)
- 济(35089)
- 经济(34109)
- 管理(28922)
- 教育(28627)
- 范(25342)
- 师范(25233)
- 中国(24619)
- 京(24542)
- 理学(23962)
- 理学院(23551)
- 管理学(22916)
- 科学(22755)
- 管理学院(22702)
- 师范大学(20826)
- 所(20159)
- 研究所(18242)
- 江(17283)
- 财(16753)
- 中心(16713)
- 北京(16580)
- 技术(15591)
- 职业(15363)
- 院(14692)
- 农(14052)
- 州(13854)
- 财经(12757)
- 业大(11886)
- 基金
- 项目(61197)
- 研究(54575)
- 科学(49262)
- 基金(39695)
- 教育(33483)
- 家(33358)
- 国家(32918)
- 社会(31966)
- 社会科(29928)
- 社会科学(29921)
- 科学基金(27021)
- 编号(25779)
- 省(25091)
- 成果(24515)
- 划(23147)
- 课题(21586)
- 基金项目(19654)
- 年(18694)
- 规划(15737)
- 重点(15694)
- 发(15470)
- 性(15304)
- 项目编号(15215)
- 资助(15102)
- 部(15058)
- 自然(13873)
- 教育部(13692)
- 度(13569)
- 自然科(13550)
- 自然科学(13548)
共检索到174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史贵
国际化与民族化相结合: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史贵全国际化与民族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两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两大趋势及其关系,是世界各国在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普遍性课题。考察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程,人们会发现,许多国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雷洪德 陈志忠
高等教育是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国际化与民族化、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大学自治与政府干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等各种关系的集合体,多种矛盾关系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确认识这些关系,应摈弃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在两极的对立统一中探寻联系;运用网状思维,确立"纵、横、变"的分析框架;进行哲学思考,运用"正、反、合"的哲学思维方式,分析高等教育中的矛盾和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占亭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整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尤其是东西部高等教育差距较大的问题。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基础在于缩小办学条件差距,核心在于缩小"大学人"的差距,关键在于缩小优质资源差距。
关键词:
现代化 高等教育 中西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彭时代
高等教育民族化伴随着国家现代化及经济、科技、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而产生和发展,只有在对传统文化教育和外来文化教育进行双重“扬弃”的过程中,才能发展有民族特色和国际意识的中国高等教育。应尊重教育传统的民族化,要重视现实国情的民族化,要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化 民族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静寰 叶之红 胡建华 徐小洲 杨颉 李立国 刘永贵 康凯 王小梅 高晓杰 许焘 瞿振元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支撑、推动和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引擎。走向2030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面对全球化挑战,主动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汲取历史经验与智慧,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完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多样化、可持续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道路。鼓励创新、合作开放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任务。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晓临
国际化经营:国际公司的必由之路周晓临(上海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总经理)近年来,国际公司在进行国际化、实业化、集团化建设的过程中得到迅猛的发展,这标志看国际公司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各国际公司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有不少全新的、独特的创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卿敏
我国的高水平大学必须走国际化道路 ,积极参与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竞争 ,以尽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要实现大学国际化 ,当前必须完成更新观念、制度创新、聚集人才、改善条件等四项基础性的建设任务
关键词:
大学国际化 国际竞争 国际合作 合作办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承办,文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协办并得到湖北省教育厅和武汉市人民政府人力支持的"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于11月1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本届论坛以"政府·大学·社会:高等教育现代化"为主题,表达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的共同关切。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武汉市副市长刘英姿到会祝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清化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湖北省教育厅厅长刘传铁等30多位专家学者做了论坛报告。6...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宁波市教育局承办、宁波大学和厦门大学协办的"201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于11月1-3日在宁波市隆重召开。宁波市副市长张明华、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张应强
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潘懋元张应强现代化问题日益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不同学科的学者分别在各自的学科领域研究现代化,高等教育学科领域也不例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是现代化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从高等教育领域来研究有其特殊意义:一方面,高等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以国际高等教育最高水平、最先进状态为参照的目标体系和追求,是具有时空局限性的相对概念,反映未来某阶段或现实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及其综合实力的最强状态。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不是其内部独立要素的反映,而是高等教育内部及其外部诸多具有共性的特殊关系的体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要素包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等教育的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善治结构、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的信息化、高等教育的学习化社会。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现代化 国际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在周远清会长的领导、倡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已连续12年与相关省市联合举办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的主题都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发展的新使命、新要求而展开理论探讨、学术争鸣;连续12年的论坛,汇聚了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大批专家学者,吸引了一大批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斯蒂芬妮·马歇尔
2015年5月,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获胜,他提出改进大学和改革英国高等教育的政策。11月初,英国宣布了新的教育高质量推进计划,一些具体的举措,例如,如何吸引和留住学生,我们不仅要吸引学生报名、报考我们的学校,而且要留住他们,让他们愿意在学校里面完成学业。同时,在全国的调研当中,也会调研学生和老师对自己国家的高等学校有什么看法,他们对于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有什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现代化运动在导致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同时,也使人类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对现代化的忧思,向我们提出了为现代化进行价值定向的时代课题。高等教育必须超越以工具理性为核心的现实文化,而最根本的则首先必须超越自身的偏狭,建构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教育哲学观,才能发挥其文化批判和文化创造功能,承担起为现代化进行价值定向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现代化 高等教育 文化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