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71)
- 2023(14454)
- 2022(12104)
- 2021(11144)
- 2020(9044)
- 2019(20115)
- 2018(19616)
- 2017(37397)
- 2016(20625)
- 2015(22952)
- 2014(22687)
- 2013(22000)
- 2012(20513)
- 2011(18574)
- 2010(19276)
- 2009(18157)
- 2008(17893)
- 2007(16670)
- 2006(14969)
- 2005(13662)
- 学科
- 济(78973)
- 经济(78854)
- 管理(65071)
- 业(58945)
- 企(48803)
- 企业(48803)
- 方法(25752)
- 中国(25609)
- 农(25325)
- 财(23274)
- 制(21412)
- 业经(20728)
- 地方(20613)
- 数学(20401)
- 数学方法(20106)
- 农业(16779)
- 贸(16755)
- 贸易(16741)
- 易(16310)
- 策(15624)
- 融(15474)
- 金融(15471)
- 银(15408)
- 银行(15386)
- 行(14833)
- 体(14290)
- 学(14190)
- 理论(13790)
- 划(13511)
- 和(13293)
- 机构
- 学院(287283)
- 大学(284383)
- 济(120918)
- 经济(118179)
- 管理(108590)
- 研究(100912)
- 理学(91180)
- 理学院(90153)
- 管理学(88896)
- 管理学院(88296)
- 中国(79061)
- 财(60890)
- 京(60643)
- 科学(56014)
- 所(49770)
- 江(46772)
- 中心(46372)
- 财经(45856)
- 研究所(44062)
- 经(41359)
- 农(41249)
- 范(39494)
- 师范(39185)
- 北京(38531)
- 院(37431)
- 州(36857)
- 经济学(36428)
- 业大(35614)
- 财经大学(33558)
- 经济学院(32447)
- 基金
- 项目(180732)
- 科学(143868)
- 研究(141219)
- 基金(129234)
- 家(110287)
- 国家(109339)
- 科学基金(94429)
- 社会(89974)
- 社会科(85255)
- 社会科学(85240)
- 省(70952)
- 基金项目(66698)
- 教育(65706)
- 编号(59534)
- 划(59301)
- 自然(57131)
- 自然科(55762)
- 自然科学(55751)
- 自然科学基金(54716)
- 资助(52114)
- 成果(51127)
- 课题(42446)
- 重点(41428)
- 部(40644)
- 发(40640)
- 制(39323)
- 创(37873)
- 性(37091)
- 国家社会(36837)
- 项目编号(36285)
- 期刊
- 济(147647)
- 经济(147647)
- 研究(92942)
- 中国(67788)
- 财(47297)
- 管理(44770)
- 教育(40139)
- 农(39821)
- 科学(36055)
- 学报(35745)
- 融(32624)
- 金融(32624)
- 大学(28556)
- 农业(26826)
- 学学(26148)
- 技术(25671)
- 业经(24448)
- 经济研究(22915)
- 财经(22740)
- 经(19748)
- 问题(18639)
- 贸(17614)
- 国际(17342)
- 图书(14890)
- 世界(14760)
- 坛(14458)
- 论坛(14458)
- 业(14195)
- 现代(14085)
- 技术经济(12946)
共检索到464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钰林 王剑
数字化背景下通过高质量学徒制建设来提升技能人才供给有效性已成为新时期国际劳工组织推进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创新的重点内容。国际劳工组织基于高质量学徒制建设的六大基石和实施过程的四阶段为着眼点,分析了高质量学徒制的内涵特征与生成策略。同时,明确了学徒制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即提升学徒数字技能的培养能力、发展高等学徒制、开展学徒制准备项目、提升成人的学徒制参与度、学徒制项目的模块化和短期化。这些也为高质量发展时代中国特色学徒制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在有意义的社会对话方面体现党的领导,在健全的监管框架中体现政府主导,在明确角色和责任方面更多发挥院校和企业的主动性,质量监控中注重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晓杰 关晶
《优质学徒制工具包》(ILO Toolkit for Quality Apprenticeships)是国际劳工组织为提高学徒制的质量而开发的一种工具资源,旨在帮助各国决策者改进学徒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该工具包提出了建设优质学徒制的六项基本要素:有意义的社会对话、健全的监管框架、明确的角色和职责、公平的经费安排、与劳动力市场的紧密联系以及包容性。基于国际劳工组织优质学徒制的建设,应从三方对话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学徒监测机制和生源扩充措施四方面着手促进我国现代学徒制的质量提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孔雅婷 关晶
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优质学徒制工具包(第二卷)》面向一线工作人员,从生命周期的视角将学徒培训实践划分为制定学徒培训计划、筹备优质培训场所、开展学徒培训、培训后的过渡和评估四个阶段,对各阶段提出实践的质量要点,并提供优秀实践案例。国际劳工组织的建议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加强学徒培训质量意识,构建学徒培训整体框架;注重文本资料开发,提供学徒培训范本;推动多方合作,发挥各方效用最大化;积极应用新兴技术,推动学徒培训现代化。这些实践建议对提升我国学徒制质量颇有借鉴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春华
国际劳工组织(ILO)最先倡导实施高质量学徒制的概念与系统,并得到了国际上广泛的响应与支持。通过分析高质量学徒制系统主要包含有意义的社会对话、强健的监管框架、利益相关方明确的作用与责任、公平的经费安排、较强的劳动力市场关联性、包容性等6个基本要素,以及制订高质量学徒方案、准备高质量学徒培训场所、组织和实施学徒培训、学徒培训后的过渡和评估4个实施阶段,对比提出推进高质量学徒制系统的本土实施,需要构建体系化的中国特色高质量学徒制系统质量管理流程、法治化的中国特色高质量学徒制系统实施和监管框架、制度化的中国特色高质量学徒制系统组织支持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丽波 巢世清
近年来,青年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法国继续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十分普遍。在这一体系基础上青年学徒制在法国企业培训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缺少劳动力市场匹配的技能或技能不足仍然是影响法国企业效益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法国继续职业教育与培训为切入点,从其主要目标、培训经费来源、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协调、培训评估与监督4个方面解析法国继续职业教育与培训,然后,聚焦于青年学徒制企业培训,探析法国企业取得青年学徒制培训成功的策略,进一步反思我国企业现代学徒制培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清松 王波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有助于加速职业教育提质增效,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输送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理论逻辑来看,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指向,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制定、校企合作、常态治理、要素共享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层次政策体系尚未完善,政策执行效果有待提升;企业参与积极性相对不足“,校热企冷”现象亟待破除;多元协同治理框架不健全,参与主体缺位现象突出;校企资源要素流动不畅,优质资源整合力度较弱。基于此,应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部门联动;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构建多元治理框架,完善特色学徒制治理模式;畅通校企资源双向流动渠道,促进优质资源互联互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凤敏
欧盟《基于工作学习的高质量学徒制指导原则》以高质量学徒制为核心,从国家和社会伙伴共同参与治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参与学徒制的支持、学徒制的吸引力和职业指导的改进、基于工作学习的质量保障四个维度生成了20条高质量学徒制的指导原则,呈现出内外保障双驱动、基于工作学习、强化企业作用等特点。这些指导原则为欧盟学徒制的质量建设提供了系统性的发展依据,对于构建欧洲层面的学徒制质量文化也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欧盟 基于工作学习 学徒制 职业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凤敏 沈亚强
从高技能人才短缺、青年就业矛盾凸显、学徒制的现代复兴三个方面分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国际中心发布的《用高质量学徒制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报告产生的社会背景,阐释现代学徒制的"质量"内涵和关键要素,围绕外部保障、内部优化两方面分析报告对促进学徒制"高质量"发展所提出的切实举措,为我国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供启示。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职业技术教育 质量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峰 石伟平
瑞士现代学徒制在技能人才的培养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现代学徒制的运行离不开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师资队伍等的共同作用。近年来,瑞士积极应对现代学徒制发展面临的新问题,现代学徒制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借鉴瑞士现代学徒制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是:提升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保障学徒的实践能力;完善学徒的监督机制,保证学徒的培训质量;构建融合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现代学徒制的吸引力;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和咨询,为学徒提供适合的教育;恢复八级工制度,提高学徒的待遇和地位。
关键词:
瑞士 现代学徒制 学徒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苑大勇 刘茹梦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在全球的普及,国际劳工组织也根据其组织特点展开政策推进和具体实践。国际劳工组织对终身学习的认知经历了三个阶段:面向工人群体的继续教育理念萌芽期,促进平等的终身学习理念推进期,人人应享有终身学习权利的理念成熟期。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实践路径方面,国际劳工组织发挥其优势,以区域性、行业性及国际性会议等形式进行政策推广,并通过公约及建议等政策工具约束政策执行,体现出重视在职学习,强调终身学习的连贯性,以及明确多方主体责任、建构终身学习生态系统等体系特征。中国作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成员国,应在明晰推进终身学习政策的动机、特点、规则与机制基础上,完善中国终身学习的话语体系,以终身学习为政策着力点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佐佐木聪 余秀琴
围绕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关系,简介了国际劳工组织第142号人力资源发展公约,第195号人力资源发展建议书。分析了全球技能发展所面临的新机会与新挑战,以及中国加强高技能职工培养的策略与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人力资源培训策略。
关键词:
国际劳工组织 人力资源发展 政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我国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重要目的是试图解决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问题。然而,"校热企冷"的现象也一直存在。通过对现代学徒制这一概念产生的源头及其内在理念的比较发现:现代学徒制实质上是英国1993年恢复学徒制以来实行的若干学徒制项目之一,准确理解应该是"现代学徒制项目";德国的现代学徒制,更被广为接受的概念是"双元制",现代学徒制只是我们对这种"双元制"的概括。因此,我们对于英国、德国现代学徒制概念的界定更偏重于从逻辑学的视角来定义。即使我们将其统称为现代学徒制,其在英国、德国的推行过程中本身具有较好的校企合作基础,作为传统学徒制的复兴,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促进职业教育的手段而存在的。而我国由于缺乏校企合作的基础,借鉴引进现代学徒制时,其初衷是作为一种提高校企合作的手段,但结果往往会成为一种为试点而试点、为推行而推行的目的"。校企合作松散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现代学徒制作为手段与目的认识上的逻辑错位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双元制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成明
欧洲社会经济发展秩序重塑过程中对学徒制重要性的强调,引发了欧洲国家学徒制质量建设的热潮。以"秩序"的价值维、结构维和制度维三个内容向度为理论基础构建欧洲学徒制质量建设推进策略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据此将欧洲学徒制质量建设划分为两种发展状态及四个发展阶段。当前欧洲学徒制质量建设总体处于成熟发展阶段并呈现有序发展的状态,且彰显出学徒制内涵实质明确、学徒本位理念凸显、学徒制服务能力强化、学徒制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等鲜明的个性特点。
关键词:
学徒制 质量建设 学徒本位 秩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海霞 许宇飞 关晶
在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学徒制改革探索的重心已从“扩张数量”转向“提高质量”。研究基于学徒视角面向X市17个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开展实证调研。结果发现,现代学徒制试点质量总体较好,但也面临着企业岗位实践相对不足、校企双师互动协作不畅、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学徒权益保障不充分等现实困境。在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改革过程中,应明确质量导向,强化企业岗位实践,创新校企交互培养模式;组建校企双师团队,构建跨界互动协作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完善学徒考核评价体系;优化各类保障措施,确保学徒各项合法权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贺世宇 和震
保持与工作世界的紧密联系,把握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是永葆职业教育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未来工作倡议"系列报告透析了在技术进步、全球化、人口发展、可持续发展四大驱动力的推动下,未来工作世界所彰显的工作性质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重构、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工作组织形式扁平化和新工作价值观塑造五大特征。面向未来工作的职业教育应以培养适应未来智能化时代的人为目标,全力支持人才潜能释放;以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缓解新兴职业人才不足和技能错配;以完善职业教育制度和信息化建设为保障,支持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以革新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式为手段,促进跨界复合型人才成长;以尊重和理解新一代学习者为原则,科学引导其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