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63)
2023(14691)
2022(12281)
2021(11712)
2020(9639)
2019(22699)
2018(22851)
2017(43227)
2016(24621)
2015(28165)
2014(28669)
2013(27293)
2012(24628)
2011(22245)
2010(22577)
2009(20053)
2008(19387)
2007(17150)
2006(14998)
2005(13488)
作者
(67688)
(55723)
(55715)
(53230)
(35686)
(26764)
(25399)
(22076)
(21546)
(20054)
(19163)
(18635)
(17835)
(17596)
(17377)
(17147)
(16823)
(16767)
(16129)
(15970)
(13956)
(13848)
(13562)
(12891)
(12578)
(12550)
(12497)
(12408)
(11207)
(10967)
学科
(91066)
经济(90963)
管理(64075)
(61434)
(50227)
企业(50227)
方法(43792)
数学(37754)
数学方法(37038)
中国(30549)
(26059)
教育(23597)
(21419)
业经(21100)
理论(20605)
(20308)
农业(17627)
地方(17441)
(16515)
贸易(16505)
(16048)
技术(15376)
(15093)
(14651)
(13248)
(13200)
金融(13198)
(12894)
银行(12851)
环境(12797)
机构
大学(339654)
学院(335954)
管理(130216)
(124843)
经济(121876)
理学(113226)
理学院(111931)
研究(111542)
管理学(109541)
管理学院(108931)
中国(77822)
(74035)
科学(69566)
(55637)
(55619)
(53367)
师范(52965)
研究所(50946)
(50169)
(49293)
中心(49262)
业大(48769)
北京(47429)
财经(45168)
师范大学(43133)
教育(41323)
(41132)
(40571)
(40209)
技术(40174)
基金
项目(228535)
科学(180784)
研究(172838)
基金(162674)
(140487)
国家(139202)
科学基金(119674)
社会(105409)
社会科(99576)
社会科学(99548)
(90396)
教育(86660)
基金项目(85380)
(77700)
自然(77537)
自然科(75796)
自然科学(75782)
自然科学基金(74358)
编号(73551)
资助(67954)
成果(61547)
课题(53131)
重点(51956)
(51470)
(48713)
(47232)
项目编号(44926)
教育部(44836)
创新(43738)
大学(43396)
期刊
(134109)
经济(134109)
研究(103316)
中国(71382)
教育(67958)
学报(50763)
管理(47458)
科学(47100)
(45779)
(40269)
大学(39707)
学学(35858)
技术(34987)
农业(32197)
(24475)
金融(24475)
业经(22285)
财经(21190)
经济研究(21088)
图书(19040)
职业(18632)
(18087)
问题(17732)
(16895)
科技(15561)
技术经济(15448)
理论(15366)
(15222)
论坛(15222)
(14728)
共检索到492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权薇  
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并推广MES模式,以应对当时世界范围内的就业危机,使MES模式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国际劳工组织在推广MES模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项目载体、师资培训、教材内化、资格互认四项措施为基础的较为稳定高效的国际化路径模式,该路径模式体现出以标准化模式为引领、以理念导入为手段、以因地制宜为原则的模式特点。借鉴国际劳工组织MES模式国际化路径的优质经验,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路径可从路径模式、可持续发展、课程内容与资格框架四方面进行发展完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智彬  谭素美  
长期以来,国际劳工组织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使命,关注就业问题,致力于促进世界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在此背景之下,该组织通过一系列政策与行动,发展面向贫困青年职业培训和创业教育,为贫困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帮助贫困女性群体和其他少数人群改进教育与技能状况,以职业技能发展与能力提升为反贫困奠定基础。通过梳理国际劳工组织推动职业教育扶贫行动发现,追求社会公平理念与实现贫困人群人力资本积累、突出"体面就业"的反贫困目标、重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群体与个体适应性以及整合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提升反贫困整体效果是国际劳工组织推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核心特征,这些为我国职业教育扶贫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国勇  
国际劳工组织以实现"社会正义"、"体面工作"为目标,根据社会经济产业的发展,以政府、雇主、劳动者的社会对话机制,形成并不断更新国际职业培训基准,将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政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兼顾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希望加盟国政府在构建国家资格框架、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的同时,鼓励企业投资于教育和培训,创新培训方法,促进个人积极利用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的机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贺世宇  和震  
保持与工作世界的紧密联系,把握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是永葆职业教育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未来工作倡议"系列报告透析了在技术进步、全球化、人口发展、可持续发展四大驱动力的推动下,未来工作世界所彰显的工作性质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重构、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工作组织形式扁平化和新工作价值观塑造五大特征。面向未来工作的职业教育应以培养适应未来智能化时代的人为目标,全力支持人才潜能释放;以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缓解新兴职业人才不足和技能错配;以完善职业教育制度和信息化建设为保障,支持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以革新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式为手段,促进跨界复合型人才成长;以尊重和理解新一代学习者为原则,科学引导其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荣四才  
索马维亚在出任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期间,提出并大力推行体面劳动理念,这是他对劳动世界的重大贡献。体面劳动也受到我国政府和劳动者的肯定,与我国现阶段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改善民生的目标高度契合。不过在金融危机出现后,国际劳工组织未能拿出令人信服的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影响了成员国对劳工组织的信心,这对于有效落实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沈志义  
体面劳动以与"不平衡、不公正、不可持续"的全球化作斗争的理念,促进新型劳动关系的价值体现。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体面劳动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实现体面劳动,关键是要形成系统的保障机制和广泛的社会共识,让内容形成强大的制度合力,让劳动者在体面的劳动中得到尊严和自身价值的体现,进而形成积极进取的职业精神,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工会的神圣职责,体面劳动需要强势工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世芳  
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ILO's relevant resolutions on the statistics to informal sectors.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苑大勇  刘茹梦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在全球的普及,国际劳工组织也根据其组织特点展开政策推进和具体实践。国际劳工组织对终身学习的认知经历了三个阶段:面向工人群体的继续教育理念萌芽期,促进平等的终身学习理念推进期,人人应享有终身学习权利的理念成熟期。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实践路径方面,国际劳工组织发挥其优势,以区域性、行业性及国际性会议等形式进行政策推广,并通过公约及建议等政策工具约束政策执行,体现出重视在职学习,强调终身学习的连贯性,以及明确多方主体责任、建构终身学习生态系统等体系特征。中国作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成员国,应在明晰推进终身学习政策的动机、特点、规则与机制基础上,完善中国终身学习的话语体系,以终身学习为政策着力点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詹行  
劳动统计在帮助国际劳工组织及其各成员国实现体面劳动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和数据库建设在我国可以说是鲜有人知,却又与我们的生活甚至政府决策息息相关。本文从国际劳动组织的统计和数据库的概述、特点入手,提出我国应该增强三方对于劳动统计和数据库的重视,从战略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劳动统计体系的同时,加强劳动统计的国际比较和传播。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詹行  
劳动统计在帮助国际劳工组织及其各成员国实现体面劳动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和数据库建设在我国可以说是鲜有人知,却又与我们的生活甚至政府决策息息相关。本文从国际劳动组织的统计和数据库的概述、特点入手,提出我国应该增强三方对于劳动统计和数据库的重视,从战略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劳动统计体系的同时,加强劳动统计的国际比较和传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晓杰  关晶  
《优质学徒制工具包》(ILO Toolkit for Quality Apprenticeships)是国际劳工组织为提高学徒制的质量而开发的一种工具资源,旨在帮助各国决策者改进学徒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该工具包提出了建设优质学徒制的六项基本要素:有意义的社会对话、健全的监管框架、明确的角色和职责、公平的经费安排、与劳动力市场的紧密联系以及包容性。基于国际劳工组织优质学徒制的建设,应从三方对话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学徒监测机制和生源扩充措施四方面着手促进我国现代学徒制的质量提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莺  张磊  
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逐渐由“走进来”到“本土化”转向“走出去”。而鲁班工坊作为职业教育“走出去”的一种独特模式,从中国古代哲学视角来讲,它是以培养“本土化”和“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为“法”,以质量本位强化内涵建设和服务能力为“术”,以职教理念、资源、标准及模式整体性输出为“器”,旨在实现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之“道”,打造中国职教国际化品牌。未来,鲁班工坊建设还需在进一步加强政府统筹规划职能、强化职业院校国际化能力建设、加快研制质量认证制度及优化鲁班工坊洲际布局等方面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和规模化双重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庞世俊  柳靖  
职业教育国际化既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要求,其内涵包括:国际化的职业教育观念、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国际标准的课程、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实践发展形成了区域一体化模式、贸易导向模式、政府主导模式、组织主导模式、学校自主模式、互动融合的模式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庭  饶恩奎  
虽然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是否将国际贸易和劳工标准挂钩争论激烈,但由于该问题的现实性,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已出现多种实现模式并存的局面。文章对现有的国际贸易和劳工标准挂钩的主要模式从约束性、经济性和有效性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各种模式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模式发展的近期方向将是ILO和WTO的充分合作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姿  
在分析国际劳工组织技能开发框架下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内涵以及现场工程师培养的现实价值和实然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应然路径:强化制度供给,促进现场工程师规范化培养;推进标准建设,提升现场工程师培养质量;满足产业人才需求,构建符合跨界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校企资源共建共享,打造结构化“双师型”教师队伍;推进评价制度改革,构建全过程监控的立体化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