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11)
2023(12575)
2022(10471)
2021(9420)
2020(7475)
2019(16709)
2018(16194)
2017(29619)
2016(16416)
2015(18256)
2014(17668)
2013(16952)
2012(15764)
2011(14414)
2010(14796)
2009(13670)
2008(13222)
2007(12015)
2006(10774)
2005(9963)
作者
(44885)
(37036)
(37013)
(35066)
(23631)
(17629)
(16837)
(14396)
(14176)
(13287)
(12614)
(12453)
(11875)
(11704)
(11518)
(11344)
(11004)
(10943)
(10905)
(10565)
(9401)
(9281)
(8985)
(8629)
(8565)
(8492)
(8297)
(8290)
(7562)
(7331)
学科
(63112)
经济(63033)
(42314)
管理(41501)
(31404)
企业(31404)
中国(24196)
(23119)
地方(19792)
业经(17884)
方法(17749)
农业(16536)
(13833)
贸易(13819)
(13795)
理论(13516)
数学(13457)
(13378)
数学方法(13250)
(13139)
金融(13137)
(12275)
银行(12252)
(12138)
(12121)
(11950)
(11867)
教育(11658)
地方经济(10660)
环境(10486)
机构
学院(222432)
大学(215688)
(87146)
经济(85095)
研究(79511)
管理(78635)
理学(65632)
理学院(64860)
管理学(63774)
管理学院(63362)
中国(60703)
(47117)
科学(46481)
(41178)
(39863)
(36273)
中心(35809)
(35701)
研究所(35532)
(33682)
师范(33346)
财经(31468)
北京(30298)
业大(29635)
(29490)
(29443)
(28458)
技术(27616)
农业(27353)
师范大学(26190)
基金
项目(140507)
研究(111650)
科学(109957)
基金(96262)
(82562)
国家(81715)
科学基金(69435)
社会(68679)
社会科(64861)
社会科学(64850)
(58384)
教育(53409)
基金项目(49644)
编号(48460)
(48235)
自然(40834)
成果(40548)
自然科(39818)
自然科学(39810)
自然科学基金(39046)
资助(38379)
(36497)
课题(35804)
重点(32661)
(30727)
(30312)
(30024)
发展(29736)
(29191)
项目编号(28817)
期刊
(112524)
经济(112524)
研究(70570)
中国(57793)
教育(40374)
(36027)
管理(31708)
(31146)
学报(30440)
科学(29234)
农业(24944)
大学(23790)
(23753)
金融(23753)
学学(21857)
技术(21814)
业经(21323)
经济研究(17530)
财经(15014)
问题(14012)
职业(13265)
(13131)
(13076)
国际(12960)
(12733)
(11599)
论坛(11599)
图书(11064)
商业(11039)
世界(10852)
共检索到362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姿  
在分析国际劳工组织技能开发框架下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内涵以及现场工程师培养的现实价值和实然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应然路径:强化制度供给,促进现场工程师规范化培养;推进标准建设,提升现场工程师培养质量;满足产业人才需求,构建符合跨界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校企资源共建共享,打造结构化“双师型”教师队伍;推进评价制度改革,构建全过程监控的立体化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兰   梅阳寒   王志明  
随着科技革命和新型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制造业涌现出数字孪生、数字设计、智能检测,人机协同等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应用场景。新场景带来人才需求变革,能扎根生产一线、并创造性解决技术应用问题的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成为制约广大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关键。现阶段职业教育在培养现场工程师的过程中,存在协同育人平台不完善、课程体系亟待重构一体化育人全过程等现实困境。因此,通过重新梳理产业链—岗位链—流程链—能力链—专业链—课程链的链接逻辑,依照产业需求导向、项目任务驱动、职业能力递进、创新实践支撑理念,引领多主体协同打造产科教平台、推动系统化重构高本协同课程体系、促进产学研训赛创一体化实施,全方位落实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的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巍   闫利文   赵文平  
数字技术改变了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的职业价值、职业环境,是现场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已成为国家规划的重点任务。通过分析近年来出台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对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高校教师进行数字技能方向访谈,解析出数字技能的构成要素、建构要素、结构要素。以建构要素为顺序、构成要素为元素,对链式、层化、网状三种类型数字技能进行了数字技能结构分析。以此三种结构模型提出了突出底层数据驱动技能为培养主旨,构建分层次分专业结构化培养机制及构建混合式人才培养梯队的应对培养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佐佐木聪  余秀琴  
围绕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关系,简介了国际劳工组织第142号人力资源发展公约,第195号人力资源发展建议书。分析了全球技能发展所面临的新机会与新挑战,以及中国加强高技能职工培养的策略与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人力资源培训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丹   叶萍  
从政策逻辑、产业逻辑、实践逻辑、教育逻辑四个角度来看,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是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的体现,是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尝试,是进一步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加快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存在诸多困境:顶层设计不完善,校企合作不深入,“双师型”教学团队力量薄弱,教学改革比较滞后以及评价体系不健全。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的推进路径为: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校企深度合作新生态,提升“双师型”教师整体水平,深化教学和课程改革,完善质量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学  
现场工程师作为一种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人才支撑。在价值意涵上,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是职业教育适应性、类型性、创新性、高质量的体现与外显,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能级进阶和制造业数字化对接进阶。然而,当前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还存在规模性困境、结构性困境、功能性困境、保障性困境等,需要职业教育持续加大现场工程师培养总量以满足产业人才增量要求,通过结构调整优化培养效能,提升功能促进培养质量,强化保障以增强人才培养支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槐福乐   常熙蕾   吕清  
在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处于摸索前进阶段,离不开理论指导和实践检验。基于一般系统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应遵循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以及目标性四个原则,以此为基础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当前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现实困厄,包括:整体性不足,顶层设计亟待优化;相关性受限,校企协同合作不畅;动态性受阻,开放水平程度不高;目标性模糊,培养标准尚不明晰。据此,进一步提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路径:持续优化现场工程师培养的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培养主体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加速提升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开放水平,加快推进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的落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颜彦  
科教融汇是科研与教育的融合,也是科学与教育、科技与教育、科研与教研、科技与教研等的相融互通。科教融汇是探索科学理念与职业教育育人理念、科研项目与职业教育实践实训、前沿科技与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为缓解重点领域数字化与智能化人才紧缺问题,我国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提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以培养主要面向研发环节与生产环节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这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育人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基于科教融汇视域探索现场工程师的理论内涵及培养路径提出:注重理论教学科学性,开发科教融汇专业课程体系,筑牢现场工程师精神内核;重视实践实训过程科研性,充分发挥研发创新平台作用,夯实现场工程师科研水平;崇尚职业发展可持续性,将科教融汇与技能大赛、数字化资源建设相结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持续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延翠   路宝利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是中国特色学徒制的体现,也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举措。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合供”理论源于公共管理学,强调政府与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以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与公共服务能力。基于“合供”理论的内涵及应用,围绕“谁参与合供”“为什么合供”“怎么合供”三个问题,分析政府部门、项目企业、职业院校以及公共组织在合作培养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中的主体作用。通过阐释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合作培养的缘由及意义,来选择多元主体合作育人模式、搭建多元主体合作育人平台、实施多元主体合作育人管理等方式,优化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合作培养的实践路径,以满足数智化职业场景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元   周衍安  
以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的内涵与发展历程为基础,从国家战略层面、产业发展层面、人力资源开发层面分析培养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的价值体系,明确不同层面的价值追求与目标。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现场工程师运营流程图,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抓手,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育人体系;实施项目任务驱动,强化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完善校企人才共享机制,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弹性学分制与过程评价并重,对接职业资格认证。从这四个方面改善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方式,旨在培养具有生产、管理、服务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支撑与强大动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国勇  
国际劳工组织以实现"社会正义"、"体面工作"为目标,根据社会经济产业的发展,以政府、雇主、劳动者的社会对话机制,形成并不断更新国际职业培训基准,将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政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兼顾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希望加盟国政府在构建国家资格框架、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的同时,鼓励企业投资于教育和培训,创新培训方法,促进个人积极利用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的机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社育  蔡平  
目前社区养老托育服务的重点是对身体健康的照护,对精神、社会、身体三维一体的全方位健康需求供给能力相对滞后、满足度低,需要社区康养的新发展予以支撑和保障。在社区治理的逻辑框架下,社区康养领域出现的照护服务、营养配餐、运动康复、适老化改造、金融、教育、宜居环境开发等新业态,既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也面临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标准不高、人才支撑不强、供需信息不对称、市场宣传不到位、社区公共服务不配套等诸多挑战,需要在创新治理模式、推进科技赋能、健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上实现突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翠翠   张皓月  
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是适应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兼具创新人才的普遍特征与技术技能人才的独特发展特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是对这一挑战的积极回应,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面临培养标准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完善、多主体协同机制不畅通等多重困境。针对这些困境,可以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实施创新人才分类培养计划;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创新人才长效评价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发挥多主体协同培养优势等策略,激发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内生动力及技术创新活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詹行  
劳动统计在帮助国际劳工组织及其各成员国实现体面劳动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和数据库建设在我国可以说是鲜有人知,却又与我们的生活甚至政府决策息息相关。本文从国际劳动组织的统计和数据库的概述、特点入手,提出我国应该增强三方对于劳动统计和数据库的重视,从战略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劳动统计体系的同时,加强劳动统计的国际比较和传播。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詹行  
劳动统计在帮助国际劳工组织及其各成员国实现体面劳动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和数据库建设在我国可以说是鲜有人知,却又与我们的生活甚至政府决策息息相关。本文从国际劳动组织的统计和数据库的概述、特点入手,提出我国应该增强三方对于劳动统计和数据库的重视,从战略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劳动统计体系的同时,加强劳动统计的国际比较和传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