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6)
2023(5228)
2022(4288)
2021(3980)
2020(3212)
2019(7153)
2018(6777)
2017(13367)
2016(6983)
2015(7908)
2014(7165)
2013(7148)
2012(6663)
2011(5877)
2010(6154)
2009(5910)
2008(5848)
2007(5653)
2006(4907)
2005(4589)
作者
(18899)
(15765)
(15567)
(14650)
(9990)
(7460)
(7086)
(5943)
(5916)
(5614)
(5315)
(5291)
(5050)
(4939)
(4854)
(4821)
(4683)
(4608)
(4555)
(4189)
(3841)
(3658)
(3646)
(3611)
(3557)
(3482)
(3447)
(3414)
(3085)
(3044)
学科
(29009)
经济(28975)
(25188)
管理(23570)
(20650)
企业(20650)
方法(11792)
技术(11193)
中国(10136)
数学(9810)
数学方法(9739)
技术管理(8997)
(8239)
金融(8239)
(7892)
(7866)
贸易(7859)
(7647)
(7223)
银行(7217)
(7038)
(7023)
(6858)
业经(6638)
农业(5308)
理论(5162)
(5154)
劳动(5137)
市场(4491)
(4342)
机构
大学(100215)
学院(98892)
(49518)
经济(48744)
管理(40181)
研究(35379)
理学(33615)
理学院(33313)
管理学(33043)
管理学院(32815)
中国(29833)
(22896)
(21036)
财经(17934)
(16919)
科学(16557)
(16391)
经济学(16177)
中心(15954)
研究所(14791)
(14762)
经济学院(14475)
北京(13780)
财经大学(13485)
(12798)
商学(11875)
(11853)
商学院(11729)
(11494)
师范(11432)
基金
项目(60345)
科学(49352)
研究(46822)
基金(45522)
(38774)
国家(38486)
科学基金(34048)
社会(32012)
社会科(30585)
社会科学(30574)
基金项目(23212)
(21986)
教育(20941)
自然(20181)
自然科(19828)
自然科学(19824)
自然科学基金(19501)
(18758)
资助(18267)
编号(17861)
(15874)
创新(15088)
成果(14895)
(14110)
国家社会(14037)
重点(13318)
(13193)
教育部(12789)
(12713)
课题(12404)
期刊
(56262)
经济(56262)
研究(34896)
中国(23409)
管理(18114)
(17375)
(15577)
金融(15577)
科学(11642)
学报(10513)
(10013)
财经(9915)
教育(9870)
经济研究(9587)
国际(9322)
大学(8953)
技术(8804)
(8652)
(8354)
学学(8236)
业经(8178)
问题(7251)
农业(6448)
世界(6259)
技术经济(5973)
理论(5486)
科技(5389)
商业(5317)
(4767)
论坛(4767)
共检索到164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如为  
70年代百万外籍劳工涌向中东产油国的浪潮.90年代将涌向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东亚国家.来自上述国家的最新统计数字表明,这些新富起来的亚洲国家目前普遍存在着劳工不足的现象,它们要保持各自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势头,今后十年内必须"进口"大批外籍劳工.东亚地区将出现一个与中东地区并驾齐驱乃至超过中东地区的欣欣向荣的国际劳工市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国玉  
新加坡是战后经济发展最为成功的东亚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加坡自七十年代开始不仅实现了全民就业,而且人力需求不断上升,不得不依靠招收外籍劳工来补充本国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尤其是近年来,大量的外国劳工为新加坡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目前,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勇  
国际劳工迁移是国际政治经济和人口发展不平衡的结果。由于劳动力的相对短缺 ,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积极从国外引进本国所需要的劳动力。本文在对主要地区和国家的国际劳工迁移的现状分析后 ,发现当今国际劳工迁移呈现出众多特点。为避免国际劳工迁移给本国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一些国家对国际移民政策进行了调整 ,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大力开发国内劳动力市场 ,积极采用新技术 ,将劳动密集性产业和低附加值的产品布置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邻国 ,大力引进高技术人才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唐跃军  赵武阳  
本文基于中国二元劳工市场,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劳动合同法》的影响,整合学界、业界和社会公众对《劳动合同法》加强解雇保护的不同意见。研究表明,相对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通过加强解雇保护,能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努力程度,增加知识型员工和企业的收益;但却会降低体力型员工的努力程度,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收益。虽然《劳动合同法》能提高在职体力型员工的收益,但却由于企业主缩减体力岗位,使得更多体力提供者丧失就业机会。简而言之,对于高端劳工市场,《劳动合同法》是促进三赢的;而对于低端劳工市场,则可能导致三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京华  
本文主要研究劳工标准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探询劳工标准问题的历史溯源以及该问题的最新动向和趋势,进而客观地分析了了劳工标准问题对我国外贸和经济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沈明其  
在国际市场上,世界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贸易商品结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等正发生显著变化,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要采取非价格竞争;建立信息机构,密切掌握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注意分析外商的类别及其思想动态;严格质量管理等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柏东  
国际投资的发展历程及新趋向陈柏东国际投资自本世纪初登上历史舞台,经历了资本输出型向对向流动型的转变、进入九十年代,出现I经济增长型的萌芽。回顾国际投资发展历史进程,深刻认识国际投资类型的转变,对于认识国际投资的发展趋势,把握机遇,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林燕玲  
国际劳工标准的核心和宗旨是确立和保障世界范围内的劳工权利,其中涉及劳动基准的包括工资、工作时间、生育保护、禁止童工劳动和保护未成年人等方面。在有关工资的国际劳工标准中,就在公共合同中工资保障、如何确定最低工资,以及雇主破产时对工人债权的保护等主题进行了规定。在工时问题上,国际劳工组织特别关注工作时间、周休息时间、带薪假期、逐步缩短工时、非全日制工作,以及夜间工作保护等主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学秀  
劳工标准之争——WTO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问题王学秀在1996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WTO)新加坡部长会议召开前后,有关WTO的“新议题”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其中,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政策问题尤为突出。虽然《新加坡部长宣言》对此问题做出了初步的结论,但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在三  
一、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区分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划分不取决于交易当事人(买方、卖方、中介方)的国籍是否相同,而取决于交易标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是否移出国境。交易标的不移出国境的交换关系属国内市场,交易标的移出国境的交换关系属国际市场。交易标的或者指商品,包括产品商品、劳务商品、信息商品以及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或者指商品所有权,例如专利权的所有权;或者指商品使用权,例如劳动力使用权、商标使用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开望  
居民消费新趋向李开望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据统计,去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已达2400多元,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达1300多元;今年上半年,全国人均工资为228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6%。...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林燕玲  
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国际劳工标准主要涉及男女工人就业机会均等与待遇平等、有家庭责任的男女工人机会和待遇平等、生育保护和家政工人保护等主题,其主线是争取工作中的性别平等以及如何理解对妇女的特殊保护。有关童工的国际劳工标准主要涉及童工保护中准许就业的最低年龄、禁止和消除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强制体格检查、限制夜间工作、采矿业未成年人保护的主题,其主线是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发育,对童工和未成年工人给予必要的特殊保护。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钰林  王剑  
数字化背景下通过高质量学徒制建设来提升技能人才供给有效性已成为新时期国际劳工组织推进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创新的重点内容。国际劳工组织基于高质量学徒制建设的六大基石和实施过程的四阶段为着眼点,分析了高质量学徒制的内涵特征与生成策略。同时,明确了学徒制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即提升学徒数字技能的培养能力、发展高等学徒制、开展学徒制准备项目、提升成人的学徒制参与度、学徒制项目的模块化和短期化。这些也为高质量发展时代中国特色学徒制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在有意义的社会对话方面体现党的领导,在健全的监管框架中体现政府主导,在明确角色和责任方面更多发挥院校和企业的主动性,质量监控中注重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