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78)
2023(15966)
2022(13593)
2021(12621)
2020(10810)
2019(24670)
2018(24114)
2017(45448)
2016(25096)
2015(28287)
2014(27505)
2013(27373)
2012(25767)
2011(23440)
2010(23622)
2009(22392)
2008(22234)
2007(20065)
2006(17340)
2005(15668)
作者
(73191)
(61210)
(61011)
(57932)
(39074)
(29595)
(27612)
(23836)
(23127)
(21638)
(21001)
(20404)
(19535)
(19499)
(19149)
(18786)
(18475)
(18095)
(17739)
(17650)
(15263)
(15154)
(14843)
(13926)
(13875)
(13727)
(13561)
(13556)
(12257)
(12240)
学科
(102901)
经济(102776)
(70925)
管理(70795)
(57290)
企业(57290)
方法(47947)
数学(41705)
数学方法(41386)
中国(31289)
(27586)
(26906)
(23704)
贸易(23693)
(23107)
业经(21935)
(21559)
技术(20366)
(20071)
农业(18858)
(18499)
金融(18496)
(17935)
银行(17877)
地方(17605)
理论(17153)
(17114)
(15955)
财务(15929)
财务管理(15887)
机构
大学(369085)
学院(362930)
(156235)
经济(153379)
管理(135571)
研究(128622)
理学(116670)
理学院(115292)
管理学(113612)
管理学院(112893)
中国(97582)
(77705)
科学(76935)
(71579)
(65967)
(64005)
研究所(60060)
中心(57465)
财经(57423)
业大(53979)
(53612)
(52368)
农业(50830)
经济学(49826)
北京(49516)
(48500)
师范(47962)
(45107)
经济学院(45089)
财经大学(42681)
基金
项目(238119)
科学(187572)
基金(174249)
研究(171913)
(153759)
国家(152458)
科学基金(128994)
社会(111517)
社会科(105840)
社会科学(105811)
基金项目(91627)
(91143)
自然(82244)
自然科(80448)
自然科学(80420)
教育(80361)
自然科学基金(79107)
(78568)
资助(70764)
编号(67071)
成果(56070)
重点(54610)
(54332)
(53862)
(51208)
创新(49745)
课题(47767)
国家社会(47236)
教育部(46806)
科研(45774)
期刊
(166995)
经济(166995)
研究(110642)
中国(74451)
学报(61867)
(57369)
(55055)
科学(54966)
管理(49840)
大学(46350)
学学(43250)
教育(42707)
农业(38751)
(35220)
金融(35220)
财经(30000)
技术(29419)
经济研究(28284)
(25885)
业经(24816)
(23120)
问题(22781)
(22720)
国际(21401)
世界(19179)
技术经济(18613)
(17876)
科技(17783)
图书(16742)
商业(16188)
共检索到546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丽群  连慧君  袁然  
国际人才的跨国流动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探讨国际移民以及国际人才流动的经济效应是当前学界亟需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美国州级地区层面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国际劳动力流入对美国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国际劳动力流入显著促进了美国的科技创新水平。(2)国际劳动力流入对美国不同区域创新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国际劳动力流入对美国东北部、南部地区的创新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美国中西部和西部地区的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3)不同类型移民流入对美国创新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职业移民流入对美国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家庭移民流入对美国创新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为吸引国际流动力流入促进国内创新提供经验证据,为中国制定国际移民政策特别是吸引国际人才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明涛   彭嫚丽   莫玉音  
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和劳动育人的背景下,探寻国际劳动教育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Citespace文献分析工具,对2000-2023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055篇有关劳动教育的核心文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从2009年起,国际劳动教育研究的文献迅速增长,2017年至今,年均发文量超过60篇。美国学者在该领域的发文量最高,英国、德国、中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和巴西也是劳动教育研究的重要国家。从发文期刊来看,《社会和行为科学》《教育经济学评论》《高等教育》和《应用经济学》等期刊发文量位居前列。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劳动教育理念及相关政策、劳动教育与个体成长、劳动教育课程与师资建设、劳动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劳动教育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等方面。其中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劳动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研究方面,说明了学术研究的实践导向。基于此,我国继续深化劳动教育研究的方向是:加强劳动教育的政策体系研究,加强对劳动教育实施效果和劳动力市场问题的研究,加强劳动课程体系和劳动师资问题的研究,加强劳动教育的实证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也是解决我国当前“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借鉴和吸取国际上劳动力流动的成功经验,遵循劳动力流动的普遍规律,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魏浩  耿园  
目前,吸引高端国际人才是中国政府实施的重大战略。本文首先利用OECD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间的双边数据,实证分析了吸引高端国际人才(管理型人才和专家型人才)流入的东道国及来源国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258对国家(或地区)间的双边科学家流入数据,实证分析了吸引国际科学家流入的东道国及来源国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能够显著地促进高端国际人才流入;东道国与来源国之间双向的移民存量有利于东道国吸引高端国际人才;东道国与来源国之间的服务贸易特别是知识密集型高技术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的增加能够显著地提升东道国对高端国际人才的吸引力,东道国货物贸易进口的增加也对高端国际人才流入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东道国要想更多地吸引国际科学家,应当更加注重对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及设备的投入、重视对教学材料及教学服务的投入,一味地增加员工薪酬对吸引国际科学家并不存在正向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国际人才引进战略具有政策指导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科进  蔡云芝  包尚艳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究竟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运用2006~2014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针对劳动力成本变动对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的变动与我国FDI的吸引存在显著负相关的关系,并且这种负相关的程度在东、中、西不同区域上存在差异。因此,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区域,合理调整外资利用的目标和政策,对于我国培育利用外资新优势,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冯伟  浦正宁  徐康宁  
劳动力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劳动力的两个层面,即单位劳动力成本和人力资本,实证研究了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质量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全国层面,还是在沿海和内陆地区,单位劳动力成本对外商直接投资均具有门槛效应,且沿海地区的门槛值要低于内陆地区,这意味着沿海地区在引资过程中更容易失去劳动力成本优势;人力资本对外商直接投资具有结构效应,即不同层级的人力资本对吸引外资会产生异质性的作用结果。针对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金营  贾娜  
文章以中美典型城市群劳动力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和世界人口数据库美国微观数据(IPUMS),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方法,引入不同城市群劳动力收入溢价偏离程度,定量分析不同空间岗位优势和劣势的收入效应对劳动力的吸引能力,并通过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与美国波士华城市群的对比,以期为中国未来城市群发展提供借鉴。结果显示:(1)中国三大城市群中约50%的样本呈现为收入偏离的优化,比其他区域在劳动力吸引方面具有优势。波士华城市群通过高品质发展拥有更强的吸引聚集劳动力的能力。(2)美国波士华城市群的劳动力收入受单边向下偏离幅度较小、变动趋势平稳、收入吸引效应稳定且强劲;中国三大城市群劳动力收入下偏扭曲较大,而且在劳动力吸引上表现不够稳定。(3)劳动者到大城市群就业,能够避免在竞争市场中岗位搜寻的劣势。波士华城市群的经验表明,世界级城市群更高的国际分工定位与内部合理空间分工可规避过度竞争等带来的集聚劣势,以更高品质、更丰富的岗位选择为劳动力提供就业精准对接。因此,中国城市群应向这一方向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哲  王晓阳  
作为当今世界人才争夺战的最大赢家,美国的人才吸引战略可以划分为初始时期、正式形成时期和扩张时期3个阶段。制定开放、多元的移民政策,积极拓展国际教育市场和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以利用别国人才资源等方式是美国吸引人才的基本路径。进一步,提出新时代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走向,即推行开放、多元的人才吸引政策,鼓励本国留学生归国和引进海外留学生并举,改善人才制度和科研环境,努力提高人才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美辞  喻春娇  
本文基于中国城镇家庭调查数据,运用均值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对外贸易及其引致的技术创新效应对劳动力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从平均工资来看,进口贸易不仅直接有利于提高高技能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收入,而且通过技能偏向的技术创新效应扩大了技能工资差距;出口贸易本身有助于缩小技能工资差距,但未通过技能偏向的技术创新效应显著影响技能工资差距。从工资分布的不同分位点来看,进口贸易及其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对高技能劳动力工资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低技能劳动力,出口贸易及其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对低技能劳动力工资没有显著影响;对于高技能劳动力而言,工资收入位于低端和中间位置的群体更容易从进口贸易中受益,同时也更容易从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祖明  赵丹  
获取外国投资可以看成是填补国民生产总值缺口的一种方式。然而吸引外资又可能产生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一系列问题。文章指出我们要注重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注重对重要产业和传统品牌的保护,注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伏云锦  陈莲俊  
《劳动力创新与机会法案》是21世纪初美国联邦政府对劳动力开发和职业教育体系进行综合性立法改革的主要成果,特别关注即将毕业的残疾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法案将实现竞争性融合就业设定为残疾人职业康复的目标,通过建立教育和职业两位一体的职业转衔服务、健全包括资金支援在内的残疾青年就业保障措施、鼓励多方参与等方式,为有就业障碍的青年提供职业培训和教育服务。通过分析梳理《劳动力创新与机会法案》在残疾青年职业康复方面的改革动向,以期为我国残疾学生职业教育和就业转衔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伟  
在先进制造业劳动力培养的国际实践中,创新机构作为重要载体,在加强产学研协作、定义未来劳动力技能、开发教育培训样板项目、加速新技术培训传播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成为职业教育转型的加速器。我国应关注发达国家的这一动态,通过加强先进制造业劳动力培养的产学研协作力度,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与职业教育系统的对接与合作等,在劳动力培养及产业转型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二震  
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促使劳动力国际流动日益扩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各国之间的专业化协作不断加强,原来在一国可以完成的生产过程现在要在两个国家甚至更多国家的范围内进行。这不仅会引起原材料、资金和设备的国际转移,而且要求劳动力的跨国界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雅楠  
国际劳动力流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但受到各国针对外国劳动力流动政策壁垒影响,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受到限制。文章利用收益函数和间接贸易效用函数,探讨外国劳动力流入的工资、数量和技术转移问题与东道国外国劳动力流动壁垒形成的逻辑关系,从理论上证明国际劳动力流动壁垒的形成机理,从而说明各国在设计外国劳动力政策时,主要以此三方面为主要考核因素,保护东道国居民福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枭吟  
美国经济数字化深刻作用劳动力市场的方方面面,带来更加灵活的就业模式,延伸了劳动力市场匹配的虚拟空间,引发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高度流动。这种积极而显著的变化是经济数字化过程中,劳动者、企业与各种产业部门之间动态变化的综合结果,并最终由于对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度增加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结构失衡。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适应经济数字化变化的措施来提升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和促进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