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2)
2023(13077)
2022(10704)
2021(9635)
2020(7914)
2019(17794)
2018(17636)
2017(33943)
2016(18209)
2015(20425)
2014(20398)
2013(20295)
2012(18971)
2011(17106)
2010(17739)
2009(16845)
2008(16958)
2007(15523)
2006(14195)
2005(13512)
作者
(52220)
(43608)
(43554)
(40979)
(27934)
(20676)
(19642)
(16826)
(16471)
(15784)
(14999)
(14535)
(14337)
(14097)
(13733)
(13194)
(12953)
(12644)
(12605)
(12503)
(11131)
(10817)
(10461)
(10143)
(9965)
(9861)
(9764)
(9661)
(8710)
(8645)
学科
(86005)
经济(85867)
(83135)
(74448)
企业(74448)
管理(71355)
业经(30233)
(29167)
(28586)
方法(28251)
中国(24595)
(22193)
地方(21866)
农业(20761)
(20312)
财务(20280)
财务管理(20251)
数学(19567)
数学方法(19427)
企业财务(19175)
技术(18494)
(16304)
(16063)
(15893)
金融(15889)
(15740)
贸易(15725)
(15483)
银行(15463)
(15259)
机构
学院(269871)
大学(263343)
(118524)
经济(116226)
管理(106199)
研究(91323)
理学(89167)
理学院(88261)
管理学(87346)
管理学院(86814)
中国(73995)
(59667)
(56330)
科学(50004)
(45592)
财经(45154)
(43844)
(42967)
中心(41422)
(40720)
研究所(40044)
北京(36159)
经济学(35350)
业大(34832)
(34692)
农业(33003)
(32944)
财经大学(32924)
(32779)
师范(32669)
基金
项目(164046)
科学(131526)
研究(127028)
基金(118672)
(100352)
国家(99333)
科学基金(87381)
社会(83018)
社会科(78820)
社会科学(78804)
(65725)
基金项目(62338)
教育(56689)
(53341)
自然(52867)
自然科(51625)
编号(51623)
自然科学(51613)
自然科学基金(50747)
资助(47398)
成果(42530)
(40641)
(37615)
(37153)
重点(36531)
(36467)
(36461)
课题(36357)
创新(34265)
国家社会(34146)
期刊
(148933)
经济(148933)
研究(87810)
中国(61558)
(49767)
管理(46833)
(42945)
科学(34335)
学报(32721)
(31996)
金融(31996)
农业(29167)
教育(28681)
业经(26776)
大学(26750)
技术(25466)
学学(25233)
财经(23187)
经济研究(22464)
(20027)
问题(19204)
(16973)
(16281)
国际(15781)
技术经济(15236)
世界(14973)
现代(14378)
商业(13739)
财会(13413)
经济管理(13151)
共检索到438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韩晶  
:当前,国际制造业转移对于天津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天津作为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城市,必须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发展面向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天津经济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外国直接投资流向相伴随而建立的这种生产基地能否进一步整合出新的竞争优势。为此,天津应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天津制造业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产业链经济,促进产业集群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洪燕云  曹容宁  
文章从国际制造业转移对民营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作用和要求着手,分析了常州民营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与产业集群的影响,最后提出常州民营制造业发展要以产业集群的形式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思路与具体设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丽  张琳  
针对不同国家碳排放责任的争论,从发展的角度研究不同国家由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驱动本国产业变化从而影响碳排放非常有必要。本文以制造业碳排放为对象,分别选取了9个老牌发达工业化国家和9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分析制造业规模、制造业高碳负荷行业以及制造业碳排放格局的特征及其时空演化。研究发现全球制造业呈现了由欧美向日本转移、欧美日向亚洲四小龙转移、欧美日亚洲四小龙等向中国大陆转移的三个阶段。同时,以化工、焦炭、基本金属制造业、非金属矿产品、碱性金属以及纺织业为主的高碳负荷行业也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有为  张向阳  
近十多年来,国际制造业和服务业在转移过程中的关联性日益增强。从协同关系视角看,国际制造业与服务业转移正从非协同阶段向协同阶段演进。本文着重研究了国际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向中国转移过程中的协同关系及表现形态,并分析了协同关系出现的主要原因和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惠增一  于兵  袁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沛东  王茂林  
文章以1992年-2010年对应年份的天津投入产出表及其延长表为依据,使用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产业融合系数等指标实际研究了近20年来天津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进程,结果表明:近年来天津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联动发展的趋势增强,但不平衡性仍显著存在;同时从要素密集度视角出发,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在两业联动中占据主导,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与物流业之间融合依赖程度发展较快。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尾总结和提出了天津市促进两业联动发展的几点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江淮  高春亮  
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通常会带来较本土更高的产业技术水平,如果本土企业能够与国际制造业资本形成产业配套,将有助于本土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形成自主产业创新能力。本文建立了一个两阶段最优产业配套模型,揭示了在产业配套初期,本土企业为国际制造业资本进行产业配套和本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呈U型,在产业配套后期,上述关系又呈倒U型。从长期看,政府应当以在产业配套中积极培养本土企业自主的产业创新能力为政策目标,否则,本土企业在一轮轮的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中将陷入产业配套的“陷阱”中。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莹  穆之  
三百年来,国际制造业的中心经历了几次转移,几乎每一次转移都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发明浪潮有关。知识产权是现代经济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愈加重要,一国知识产权战略的运用也愈加影响其国内制造业的兴衰。本文通过国际制造业中心转移的几次经历分析相关国家所采取的知识产权战略,重点分析美国对知识产权保护态度的转变情况,从而为我国目前所采取的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戴庆华  
21世纪的世界制造业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战略性重组,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制造业发达国家在努力保持本国高新技术垄断地位的同时,正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最终目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新一轮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我国因巨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和抢滩登陆的一个重要市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从才  乔均  
本文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围绕企业生产进行的,随着我国区域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集团化程度低,规模小,对服务业整体发展的拉动力不够,现代物流业发展滞后,技术研发的市场化程度低,中介咨询服务业国际化程度低,职业教育为制造业输送劳动力的能力不够。文章提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打造江苏沿江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关键,应放开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管制,开放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构建江苏现代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积极利用政策,重组和扶持江苏重点生产性服务企业上规模;建设生产性服务业新秩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小明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是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之本,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区与转入区的影响、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基本原则与战略思路、加快我国制造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举措与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慧琪  
文章围绕江苏提出的建造国际制造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分析了江苏制造业发展的外部机遇与自身具备的良好基础,论证了江苏建造国际制造业基地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与发展瓶颈,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房林  王述英  
制造业是工业化进程的支柱产业,也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获得竞争力的有效保障。本文从天津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归纳出其发展特点,依据其战略地位和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天津制造业对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并结合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本文从结构传导机制的角度,运用系统GMM方法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影响。结果发现:就全样本而言,中国OFDI对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有着显著正向影响,细分各类动机OFDI的结构传导机制构成了中国承接国际制造业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分行业看,受益于效率、市场和技术搜寻型OFDI,中国通过分工地位优化、过剩产能输出和反向技术溢出,显著增强了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等高端制造业的承接力度。分地区看,东部地区资源、效率和技术搜寻型OFDI的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效应较为明显;中部地区技术搜寻型OFDI的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效应则较为明显。此外,我们以金融危机作为阶段性节点进行稳健性检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雪琴  
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全球布局发生重大调整。一方面,由于区域制造业综合成本的变化,推动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另一方面,全球制造业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转移。我国经济正处在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迈进的关键时期,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已逐步改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低端转移,呈现产业结构和转移方式双调整的特点。在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制造业既要加大开放力度,提升在全球产业价值链(GVC)中的位次并主导构建优势产业链条,同时也要构建我国国家产业价值链(NVC),推动产业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