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9)
- 2023(9181)
- 2022(7711)
- 2021(6822)
- 2020(5505)
- 2019(12083)
- 2018(11820)
- 2017(22806)
- 2016(11635)
- 2015(12803)
- 2014(12315)
- 2013(12143)
- 2012(11211)
- 2011(10315)
- 2010(10534)
- 2009(10095)
- 2008(9212)
- 2007(7850)
- 2006(7249)
- 2005(6554)
- 学科
- 济(70455)
- 经济(70381)
- 管理(32532)
- 业(27634)
- 企(22826)
- 企业(22826)
- 方法(21185)
- 数学(18083)
- 数学方法(17939)
- 地方(17687)
- 中国(14969)
- 财(13602)
- 业经(13083)
- 农(12944)
- 地方经济(12617)
- 贸(11458)
- 贸易(11453)
- 学(11340)
- 易(11076)
- 融(10770)
- 金融(10769)
- 制(10149)
- 环境(9151)
- 银(8785)
- 银行(8784)
- 农业(8606)
- 行(8514)
- 体(8240)
- 和(8099)
- 理论(8086)
- 机构
- 学院(168794)
- 大学(166267)
- 济(84538)
- 经济(83156)
- 管理(61931)
- 研究(60271)
- 理学(52913)
- 理学院(52326)
- 管理学(51618)
- 管理学院(51289)
- 中国(46124)
- 财(37150)
- 京(33419)
- 科学(31607)
- 财经(29446)
- 所(29025)
- 经济学(28101)
- 经(26750)
- 中心(26429)
- 研究所(25900)
- 经济学院(25042)
- 江(23979)
- 财经大学(21853)
- 范(21724)
- 院(21718)
- 师范(21603)
- 北京(21075)
- 农(20136)
- 州(19209)
- 业大(18922)
- 基金
- 项目(107049)
- 科学(85802)
- 研究(82301)
- 基金(79078)
- 家(67330)
- 国家(66823)
- 科学基金(58013)
- 社会(56282)
- 社会科(53580)
- 社会科学(53565)
- 基金项目(40744)
- 省(40628)
- 教育(37149)
- 自然(33841)
- 划(33670)
- 自然科(33077)
- 自然科学(33070)
- 编号(32549)
- 自然科学基金(32465)
- 资助(31733)
- 成果(26427)
- 发(24996)
- 重点(24303)
- 国家社会(24216)
- 部(23991)
- 课题(22693)
- 创(22229)
- 人文(21632)
- 教育部(21566)
- 性(21361)
共检索到261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从本质上讲,当前全球失衡,特别是中美经济失衡是在金融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全球金融中心与全球制造业中心在国际分工协作和利益分配上的失衡。本文通过中美两国的资产负债结构以及国际头寸表分析证明,全球利益分配方式已经不仅体现在经常项目上,金融利益所得也成为全球利益分配的重要渠道。全球利益分配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美国既享受了跨国公司主导下的贸易利得,又享受了金融分工下的资本利得,是具有正财富收益的债务国,而中国是具有负财富收益的债权国,中国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的债权国地位,加快推动包括要素市场化等在内的经济金融改革,通过与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循环,提升中国经济金融竞争力,增强国民财富效应,真正提升债权...
关键词:
全球失衡 经常账户 金融分工 资本利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廖泽芳 雷达
文章从估值视角分析了全球经济失衡的金融利益分配格局。在分析估值效应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理论模型与分析方法,选取失衡中心美国与贸易顺差国日本和中国为分析对象,利用估值效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金融利益分配格局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全球经济失衡期间,美国的净国外资产变动存在相当大的正估值,与之相应的最大贸易顺差国日本和中国的净国外资产变动中存在巨大的负估值,意味着与外部失衡相应的国际资本流动收益为美国提供了稳定的融资来源,相当于实现了从顺差国向美国的财富转移。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利益分配 估值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继勇 刘威
本文在分析美中贸易的"产品内分工"特征与贸易利得衡量标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当前美中贸易失衡中的利益分配实际上是一种各方"互利"的格局,但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以附加值计算的中国企业实际获益要大大小于其他经济体企业,同时,美国贸易逆差的损失可以通过其潜在收益加以弥补。因此,中国应从建立基于"所有权"原则的贸易差额统计体系、构建贸易利益分配核算指标体系、重点调整产业与贸易结构以及适当调整外资引入方向等四个方面入手,逐步增加自身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中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实际获益。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美中贸易失衡 利益分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丹 陈志昂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长期的、高额的经常项目逆差和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持续经常项目顺差。一些经济学家担心美国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会导致美元的国际地位下降,并将最终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下降。本文通过分析5种储备货币的面板数据得出结论: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的确会导致美元的国际地位下降,但是这种影响却很微弱;对美元国际地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衡量网络外部性的变量,这意味着人们的习惯是决定美元国际地位的最主要因素。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美国当前的经常项目逆差还不足以对美元的国际地位产生大的影响。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闫小娜
本文试图对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的国际资本流动,尤其是美国国际资本流入的基本模式与特征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各种不同因素的解释力,希望以此来促进对于全球经济失衡现象的整体认识,并对危机后的国际金融格局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本文认为,由于主要贸易盈余国家对美国的金融产品是刚性需求,因此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必然伴随着资本的流入,并且,流入美国的资本显然已经弥补了经常账户的赤字;从2003年第3季度后,获取收益不再是资本流入美国的主要原因,并且金融危机对资本流入美国的影响是显著的。在为应对全球经济失衡所进行的调整中,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经常账户赤字 资本流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锡进 吕永刚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是世界各国战胜危机,实现可持续和均衡增长的战略选择,但"全球经济再平衡"不会是一个自动实现的过程,而将充满博弈与挑战。对于中国来说,既要警惕"全球经济再平衡"可能带来的挑战,也要利用其带来的机遇,积极推动自身经济战略调整,以增强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动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经济失衡 均衡增长 国际分工 战略调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建军 刘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呈现出居民部门占比逐年下降,政府和企业部门占比不断上升的趋势。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这一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消费与投资、国际收支、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三大失衡的形成机制,并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失衡,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增加居民部门收入。
关键词:
分配格局 投资率 国际收支 M2/GDP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理查德·库珀 赵瑾
目前人们关注国民储蓄和投资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所有发达国家展开的对公共养老金或更广义的养老金的争论;二是全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瑜 徐艳 何泽荣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一大特点。在研究国内外有关全球经济失衡的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全球经济失衡实际上是国际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的表现。研究一国经济的对外失衡不应该仅仅研究贸易项目或经常项目的失衡,而更应当研究整个国际收支的失衡。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是美国的失衡。一个国家的对外失衡是国内经济失衡的表现,中国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从根本上说来自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在解决全球经济失衡中,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协调主要表现为汇率政策的协调。这一协调是解决经济全球失衡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手段。解决中国经济对外失衡的关键是治理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经济的内外失衡 汇率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芳 李霄阳
全球经济失衡具体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差额的持续恶化。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偏离世界经济贸易格局而引起的国际货币失衡问题,进而探讨了国际货币失衡与全球经济失衡之间的关系。首先,构建了高度简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推导证明:在美国贸易地位下降而美元国际地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美国经常账户恶化将不可避免。该判断与历史经验相吻合。其次,本文构造了用于测度国际货币格局偏离贸易格局程度的货币失衡指标,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国际货币失衡与全球经济失衡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作者认为,只有提升新兴贸易大国货币地位,降低货币失衡程度,才能实质性地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义圣 坚瑞
愈演愈烈的全球经济失衡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风险。作为世界经济失衡最重要的两方,美国和中国的调整不但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解决至关重要,同时也会对其他国家的政策调整产生溢出效应。在当前背景下,中国的外贸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应逐步向进出口平衡的外贸发展战略转变,这不但可以为全球经济失衡调整做出贡献,同时也是国内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中国 外贸发展战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施建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宇
文章通过对失衡与均衡的经济学分析,说明全球经济失衡也表现为一种动态均衡,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是理解失衡的背景,而失衡的根源可能与重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关。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从失衡走向均衡的过程,对失衡的调整过程也是市场力量自动纠错和成长进步的过程。
关键词:
失衡 均衡 全球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