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9)
- 2023(10230)
- 2022(8454)
- 2021(7646)
- 2020(6146)
- 2019(14183)
- 2018(13693)
- 2017(27069)
- 2016(14063)
- 2015(15918)
- 2014(15602)
- 2013(15607)
- 2012(14519)
- 2011(13067)
- 2010(13203)
- 2009(11947)
- 2008(11599)
- 2007(10045)
- 2006(8677)
- 2005(7791)
- 学科
- 济(63684)
- 经济(63628)
- 业(41762)
- 管理(39392)
- 方法(33830)
- 企(32233)
- 企业(32233)
- 数学(29937)
- 数学方法(29751)
- 贸(22317)
- 贸易(22302)
- 易(21674)
- 中国(16149)
- 财(15792)
- 农(15685)
- 业经(13713)
- 制(12280)
- 地方(12040)
- 融(11694)
- 金融(11693)
- 银(10683)
- 银行(10674)
- 农业(10497)
- 行(10240)
- 学(9833)
- 出(9777)
- 技术(9387)
- 务(9379)
- 财务(9367)
- 财务管理(9340)
- 机构
- 大学(203431)
- 学院(202603)
- 济(92788)
- 经济(91131)
- 管理(78797)
- 理学(68496)
- 理学院(67821)
- 研究(67467)
- 管理学(66943)
- 管理学院(66534)
- 中国(51274)
- 财(41982)
- 京(40849)
- 科学(37441)
- 财经(34019)
- 所(32600)
- 农(31641)
- 经(31243)
- 中心(31153)
- 经济学(30316)
- 研究所(29462)
- 江(29146)
- 业大(27821)
- 经济学院(27782)
- 财经大学(25650)
- 北京(25045)
- 农业(24965)
- 院(24947)
- 范(24297)
- 师范(24057)
- 基金
- 项目(139067)
- 科学(110510)
- 基金(103365)
- 研究(102681)
- 家(89942)
- 国家(89252)
- 科学基金(76842)
- 社会(68539)
- 社会科(65434)
- 社会科学(65419)
- 基金项目(53554)
- 省(52522)
- 自然(47625)
- 教育(47000)
- 自然科(46628)
- 自然科学(46619)
- 自然科学基金(45862)
- 划(44142)
- 资助(42939)
- 编号(40408)
- 成果(32815)
- 部(32130)
- 重点(31101)
- 发(30128)
- 国家社会(29740)
- 创(29503)
- 教育部(28265)
- 人文(27668)
- 创新(27554)
- 课题(27408)
共检索到299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宏 刘震
以JK模型为理论基础,阐述国际分工深化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三条路径,通过对国际分工程度、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以及将两者联接的三条路径选用合适指标量化,建立VAR模型,对国际分工深化到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这一进程进行三条路径、两个层面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际分工深化能够有效增加生产性服务业贸易需求,同时有利于发挥生产性服务业比较优势,但未能提升中国技术水平,然而此三条路径均可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莹莹
文章重点从金融发展视角对生产性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展开分析。首先通过理论分析金融发展影响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内在机理,表明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越高、越完善的国家,其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越强。经验分析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标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分别度量不同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并采用三类变量衡量各代表国金融发展在金融市场规模、效率和交易规模等方面的差异,进而实现这一视角的全方位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宏 叶丽 杜学知
在国际分工深化过程中,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对一国经济结构的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在"JK模型"的基础上,从需求、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等角度,对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路径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
国际分工 生产性服务贸易 贸易竞争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影 石凯
2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更新升级,生产性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内部的地位稳中有升,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本文从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入手,从经济规模、收入水平、外商投资、货物贸易规模、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开放度研究与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关系,通过平稳性检验、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就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孟方琳 赵袁军 秦玉兰
随着新一轮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以及全球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我国经济已进入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和稳步增长的新时期,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在规模继续扩大、结构均衡调整、行业深度融合等方面还存在巨大空间。利用IMS、RCA、TC、MI指数分析得出我国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最后,从全球价值链中地位提升、有效需求强势拉动、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和创新驱动全面促进四个方面,提出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艳芳 张祎
文章以我国服务出口占国际市场的比重为测度指标,对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知我国当下服务贸易仍然呈现出粗放式发展特征,服务贸易持续逆差,且有日益扩大之势;运用拉姆齐检验得知,市场化指数、第三产业比重、人均GDP总值、FDI以及货物贸易开放度等因变量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呈长期的显著相关关系;对我国服务竞争力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定量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江 陶磊
文章从现阶段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贸易进出口额、贸易技术结构和贸易竞争力三个维度进行分析。首先对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结构优化水平进行分析,其次利用RCA、TC指数实证分析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低、结构比较劣势明显、竞争力不足。基于以上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慧瀛 项义军
生产性服务贸易水平对一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产生显著影响,选取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美国和新兴市场国家——印度作为比较对象,分别从总体和分部门角度比较中国、美国及印度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中的优势和不足,为提高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竞争优势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汪素芹 胡玲玲
生产性服务作为服务业和加工业的粘合剂,以服务业为中心将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串连起来,成为先进工业化国家后工业化的重要特征。因而,生产性服务贸易也就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与发展趋势。本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但贸易结构落后,贸易逆差逐年扩大,竞争力较弱,影响到作为世界加工厂的我国制造业。因此,扩大生产性服务贸易,改善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是提高我国生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贸易 贸易结构 国际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茜
本文以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模型,验证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低碳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同时基于绿色技术进步的视角,分析数字经济与低碳贸易竞争力之间的传导路径。实证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低碳贸易竞争力高低显著正相关,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国家的低碳贸易竞争力;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绿色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推动绿色技术进步来提升低碳贸易竞争力;在异质性分析中,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低碳贸易竞争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中、西部地区的分析未通过统计学检验,说明数字经济对低碳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基于此,文章提出应当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充分利用绿色技术进步效应,优化产业机构,提升我国低碳贸易竞争力。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低碳贸易竞争力 绿色技术进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霞 唐丁祥 柯小为
本文首次采用1990-2008年的数据研究我国人力资本对各生产性服务业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方向和长短期作用机制,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内人力资本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的运输、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行业的贸易竞争力具有明显提升作用,其中对金融行业贸易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最大。短期来看,人力资本与保险、金融行业的贸易竞争力正相关,与运输、计算机和信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行业负相关,其中对金融行业的促进作用最大,对计算机和信息行业的反向作用最明显。最后结合各行业的特点提出了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道先 刘海云
本文对1997年以来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了经验分析,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各部门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和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合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国际竞争力较弱且发展不平衡。最后,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贸易 贸易结构 贸易竞争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任同莲 齐俊妍
在生产性服务投入日趋重要及制造业新型竞争优势重塑背景下,探究了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并利用WIOD跨国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投入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且国外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大于国内生产性服务投入。从影响渠道来看,生产性服务投入通过种类效应和创新效应提升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从不同种类和技术水平的服务投入来看,专业科技等中高技术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更大。从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要素密集度来看,生产性服务投入对高技术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更为显著。从国家类型来看,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大于发达国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莫莎 周晓明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对制造业效率乃至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28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与制造业整体相比,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更大;将服务贸易分类考察时发现高技术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作用更显著;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娜 苏洋
该文首先分析了国内服务贸易行业现状,进而基于2006到2015年之间服务贸易行业数据,采用ADF和协整参量实证研究服务开放程度、货物出口程度、市场开放程度、国外资本,、技术水准和GDP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作用,并给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