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37)
2023(15413)
2022(13104)
2021(11905)
2020(10374)
2019(23394)
2018(23382)
2017(45884)
2016(25116)
2015(28297)
2014(28229)
2013(28032)
2012(26048)
2011(23565)
2010(23940)
2009(23218)
2008(23313)
2007(21365)
2006(19039)
2005(17622)
作者
(72904)
(60909)
(60451)
(57795)
(38820)
(28945)
(27773)
(23526)
(22642)
(21808)
(20521)
(20272)
(19638)
(19115)
(18931)
(18710)
(18370)
(17999)
(17735)
(17389)
(15295)
(15050)
(14711)
(13785)
(13766)
(13684)
(13670)
(13617)
(12198)
(12043)
学科
(107329)
经济(107169)
(95608)
管理(87416)
(83914)
企业(83914)
方法(47493)
数学(37822)
数学方法(37479)
(36094)
(34621)
业经(31810)
中国(28021)
(27284)
(24328)
财务(24292)
财务管理(24245)
农业(23386)
企业财务(22912)
(22400)
贸易(22391)
(21802)
技术(19901)
(19179)
(19107)
银行(19072)
(18892)
理论(18613)
(18236)
(18168)
机构
学院(371082)
大学(367375)
(158732)
经济(155537)
管理(143634)
理学(122120)
研究(122013)
理学院(120880)
管理学(119153)
管理学院(118466)
中国(97004)
(79063)
(77218)
科学(70432)
(63073)
(62563)
财经(61481)
(57773)
中心(55779)
研究所(55669)
(55419)
业大(52173)
农业(49664)
北京(49000)
经济学(48562)
(45664)
财经大学(45085)
(44881)
师范(44441)
经济学院(43944)
基金
项目(230057)
科学(181345)
研究(172205)
基金(166422)
(143088)
国家(141811)
科学基金(121906)
社会(109875)
社会科(104108)
社会科学(104082)
(90496)
基金项目(87362)
教育(79051)
自然(76590)
(75091)
自然科(74781)
自然科学(74760)
自然科学基金(73469)
编号(71039)
资助(68367)
成果(58428)
(51896)
重点(51675)
(50409)
(50065)
课题(48633)
(46941)
创新(46457)
(46125)
国家社会(45045)
期刊
(184541)
经济(184541)
研究(113460)
中国(71804)
(64886)
(59463)
管理(57234)
学报(51962)
科学(49205)
农业(40222)
大学(40105)
(39138)
金融(39138)
学学(37864)
教育(36075)
技术(32705)
业经(31833)
财经(31117)
经济研究(29103)
(26797)
问题(24727)
(23377)
(22086)
技术经济(20409)
国际(20125)
商业(18462)
世界(18396)
现代(18060)
财会(17848)
理论(17648)
共检索到569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永华  
本文在李嘉图模型的框架下,通过模型推导,对比分析了考虑国际分割生产和不考虑国际分割生产的条件下,一国出口比较优势变化的原理;并采用2001-2008年我国和世界制造业26个分行业的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不考虑和考虑国际分割生产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参与国际分割生产,我国制造业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行业增多了,特别是高技术含量行业的比较优势上升了而分离了国际分割生产导致的贸易后,我国制造业的出口比较优势明显下降。此外,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永华  
自2009年开始中国出口总额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排名。我国的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而制成品生产的主要特征是国际分割生产。本文对国际分割生产条件下我国出口增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通过提升我国出口质量,以促进我国出口增长的对策。认为我国亟需转变出口增长模式,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获得国际分割生产的技术效应,促进出口产业链和产业的升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文丁  
当代的国际分工正由垂直型分工向混合型分工转变 ,呈现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并存的格局。本文从实证的角度 ,分析了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调整与变迁 ,并对相关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吕云龙  高媛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对于"新常态"下中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了可用于分析中间品市场分割对制造业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的理论框架,并采用2000—2009年WIOD数据库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合并数据,实证检验中间品市场分割对制造业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间品市场分割会显著降低制造业行业的比较优势,在控制影响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和考虑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及测算误差后,实证结论依然稳健。其次,中间品市场分割对产出波动性较大行业和位于价值链分工下游行业的出口比较优势具有更明显的负向影响。最后,行业上游垄断时会进一步加剧中间品市场分割对出口比较优势的负向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吕云龙  高媛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对于"新常态"下中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了可用于分析中间品市场分割对制造业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的理论框架,并采用2000—2009年WIOD数据库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合并数据,实证检验中间品市场分割对制造业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间品市场分割会显著降低制造业行业的比较优势,在控制影响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和考虑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及测算误差后,实证结论依然稳健。其次,中间品市场分割对产出波动性较大行业和位于价值链分工下游行业的出口比较优势具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范爱军  高敬峰  
文章在对1997~2006年10年间我国制造业产品内分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的要素禀赋特征和附加值特征,认为产品内分工主要发生在我国制造业中的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但劳动要素优势仍是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基础。在获取更高附加值的利益驱动下,我国制造业内的企业会自主进行资本和技术积累,从而有助于我国制造业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的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耿伟  战楠  
采用独立随机增量过程马尔可夫链的方法对中国149个制造业行业的比较优势动态变迁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反映产业比较优势的演变特征。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业比较优势的各个状态均以较高的概率保持在原有状态,由此反映出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模式和专业化分工模式的演变具有固化性的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磊  杨永华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两种基于投入—产出方法度量行业国际分割生产程度的指标:一种是行业中间投入品中的国外含量的指标;另一种是行业出口的国外含量的指标。并使用我国制造业数据,对26个制造业行业的国际分割生产程度进行了度量。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割生产存在行业差别,且我国制造业出口包含着很大部分的国外投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宪华  
本文基于再制造品与原产品质量相同且价格不高于原产品的假设前提,通过研究制造业与再制造业之间的关系,运用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对再制造业规模化生产的时间、产量等条件进行定量分析,为再制造业规模化生产的条件提供数理模型。研究表明:在再制造品与原产品质量相同,再制造品价格不高于原产品价格时,再制造厂商规模化生产的程度与其原制造的固定资产及再制造的单位变动成本成反向关系,而与再制造的固定投入成正向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再制造产业规模化生产的现状分析,从投入、生产以及市场推广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敬峰  
文章通过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最高至SITC(Rev.3)四位数分类基础上的万余进出口数据,计算出了我国制造业各行业从1992年至2006年十五年间的比较优势指标,并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变化的要素禀赋特征,指出劳动要素优势仍是我国制造业当前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劳动密集型行业仍是我国制造业中的比较优势行业,外资进入对制造业各行业比较优势具有提升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苏汾  胡昭玲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加速发展,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也呈现明显的变化,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本文采用了从不同角度反映比较优势的有关指标,在产业层面对我国不同技术含量的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表明,就技术含量而言,我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结构呈优化发展趋势,高技术含量产业较之中、低技术含量产业的比较优势而言,其变化情况呈现出更快的提升速度,但我国的总体比较优势结构与达到质变水平尚有差距。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戒骄  
本文提出并结合案例分析了生产分割后制造业的四种基本组织方式。分析表明,制造业企业根据市场竞争强度权衡技术和成本,选择生产分割方式和程度。在竞争强度较低的产业,企业优先考虑维持技术优势,倾向选择内部一体化生产组织方式,自己投资建造工厂。在竞争强度较高的产业,企业优先考虑营造成本优势,倾向选择外购,最大程度利用第三方设施。竞争强度提高将推动企业在更大范围寻求更有效率的制造地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采取更加开放的组织方式。只有科学把握制造业组织方式演进规律,创造并利用制造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有利条件,才能改善中国这个发展中工业化大国的产业国际分工地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越  杨明  
国际生产分割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价值链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成本和工厂水平的固定成本越低、劳动生产率越高和工资水平越低时,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程度就越高。基于山东省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在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劳动力素质越高、产业的基础生产能力越强和服务配套设施越完善,制造业价值链就容易获得提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克莎  
医药制造业总体上说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医药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属于比较劣势产业。但是,中国的医药制造业包括了具有传统优势的中药制造业,同时技术含量较低的化学原料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发展规模,因而中国的医药制造业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仍处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的增长状况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比较优势理论对于目前讨论和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策略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以比较优势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综合分析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明确我国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