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85)
- 2023(7747)
- 2022(6864)
- 2021(6349)
- 2020(5398)
- 2019(12255)
- 2018(12459)
- 2017(25115)
- 2016(13457)
- 2015(15186)
- 2014(14875)
- 2013(14815)
- 2012(13860)
- 2011(12414)
- 2010(12827)
- 2009(12404)
- 2008(11924)
- 2007(10694)
- 2006(9806)
- 2005(9278)
- 学科
- 济(56931)
- 经济(56872)
- 管理(34884)
- 业(34673)
- 企(24616)
- 企业(24616)
- 方法(24341)
- 数学(21771)
- 数学方法(21530)
- 贸(19182)
- 贸易(19175)
- 易(18857)
- 中国(18784)
- 农(17985)
- 财(16232)
- 出(13346)
- 制(13085)
- 银(11673)
- 银行(11663)
- 农业(11564)
- 业经(11253)
- 行(11246)
- 融(11111)
- 金融(11110)
- 地方(10798)
- 税(10074)
- 税收(9461)
- 收(9397)
- 口(9233)
- 出口(9221)
- 机构
- 学院(190404)
- 大学(188740)
- 济(87948)
- 经济(86285)
- 管理(69203)
- 研究(64789)
- 理学(57968)
- 理学院(57417)
- 管理学(56569)
- 管理学院(56247)
- 中国(53461)
- 财(44152)
- 京(39673)
- 科学(34750)
- 财经(33816)
- 所(32779)
- 经(30532)
- 中心(29612)
- 江(28812)
- 研究所(28732)
- 经济学(28694)
- 农(27794)
- 经济学院(26193)
- 北京(25685)
- 财经大学(24851)
- 范(23944)
- 师范(23768)
- 业大(23440)
- 州(23405)
- 院(22883)
- 基金
- 项目(112219)
- 科学(87908)
- 研究(87253)
- 基金(80810)
- 家(68766)
- 国家(68219)
- 科学基金(57533)
- 社会(56469)
- 社会科(53721)
- 社会科学(53711)
- 省(42687)
- 基金项目(41195)
- 教育(40221)
- 编号(36673)
- 划(35803)
- 资助(34614)
- 自然(33569)
- 自然科(32763)
- 自然科学(32754)
- 自然科学基金(32127)
- 成果(30898)
- 部(25987)
- 发(25610)
- 课题(25445)
- 重点(25287)
- 国家社会(23622)
- 性(23270)
- 创(23002)
- 教育部(22789)
- 人文(22405)
共检索到305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永华
自2009年开始中国出口总额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排名。我国的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而制成品生产的主要特征是国际分割生产。本文对国际分割生产条件下我国出口增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通过提升我国出口质量,以促进我国出口增长的对策。认为我国亟需转变出口增长模式,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获得国际分割生产的技术效应,促进出口产业链和产业的升级。
关键词:
国际分割生产 出口增长 出口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永华
本文在李嘉图模型的框架下,通过模型推导,对比分析了考虑国际分割生产和不考虑国际分割生产的条件下,一国出口比较优势变化的原理;并采用2001-2008年我国和世界制造业26个分行业的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不考虑和考虑国际分割生产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参与国际分割生产,我国制造业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行业增多了,特别是高技术含量行业的比较优势上升了而分离了国际分割生产导致的贸易后,我国制造业的出口比较优势明显下降。此外,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对策。
关键词:
国际分割生产 制造业 比较优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渊洋 单蒙蒙
随着制造成本不断上升,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出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推动出口实现可持续增长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基于市场分割这一新的视角对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试图寻找推动出口增长的新动力。基于理论模型和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市场分割越严重的地区,企业经营效率越差,越缺乏出口竞争力,地区出口规模越小,说明市场分割的确是出口增长的重要障碍之一。本文还发现平均工资对地区出口规模有正向影响,说明工资的提高有助于吸引高生产率的员工,产生的收益大于相应的成本。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市场整合的持续推进能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提高中国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国...
关键词:
出口 市场分割 地区出口差异 经营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世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我们已经成为了贸易大国,但在对外贸易的开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关系到我国对外贸易能否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出口 总量 排名 合理 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玲 余娟娟
本文利用国内附加值指标(DVS)衡量国际生产分割中"国内成分"相对"国外成分"的比重,并将DVS指标引入到传统的汇率传递模型中考察了我国21类61章CH商品在1998~2007年间季度出口数据的汇率弹性系数。得出结论是:生产分割条件下的商品国内附加值比重是影响汇率出口传递效应的重要变量,国内附加值比重越大,汇率出口传递效应越明显,国内附加值比重越小,汇率出口传递效应越不完全。在我国大部分出口商品国内附加值比重偏低的情况下,汇率波动将通过进口中间产品的成本变化显著削弱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及数量波动,最终造成汇率的不完全传递。由于各类商品DVS值的不同,这种不完全汇率传递效应在具有Low-DVS特征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学勤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贸易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一般认为可以通过贸易管制和征收生态税的方法解决。文章通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经济学比较后指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征收生态税,使环境成本内在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建新 贾圆圆 黄鹏
在生产链条高度细分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提高国际生产分割的融入程度是否能提高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呢?研究表明,国际生产分割比例与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单纯地进口国外的高质量中间投入品或单纯地引进技术对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存在"拐点"。在产品水平质量差异很大的行业中,企业使用外国中间投入品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幅度要小于产品水平质量差异小的行业。在加工贸易方式下,国际生产分割比例越高,企业使用来自OECD国家的中间投入品则越多,其出口的产品质量也就越高。为了中国外贸的转型升级,政府不仅要鼓励企业进口国外高质量的中间投入品,更重要地是要推动本国生产零部件等中间投入品的...
关键词:
国际生产分割 中间投入品 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怀民
外部采购与加工贸易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贸易现象,对中国来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取得加工贸易比较优势的主要原因,加工贸易发展进程中出口主体的分化是中国从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向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转变的结果,要继续保持加工贸易比较优势,就应该增强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统一。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詹晶
在环境日益恶化、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农产品出口低碳化发展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世界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的首要目标。然而,我国农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高碳农业,这种现实压力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对外贸易的引擎作用,逐步实现农产品出口结构的优化,从而带动我国农业生产的低碳化转型。鉴于此,本文拟在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沈民鸣
价值转形是劳动价值论中的核心问题。从鲍特凯维兹起,几乎所有研究价值转形问题的经济学家,在他们提出的各种价值转形模型中,都没有考虑固定资本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本文在不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条件下,讨论考虑资本周转速度影响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提出相应的价值转形模型。证明在考虑资本周转速度影响的条件下,价值决定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形式的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与价值形式的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完全相同。在价值转形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不变。本文解答马克思提出的著名的"两个相等"在什么范围内成立,并通过一个例题说明价值转形的计算。
关键词:
资本论 价值转形 价值 生产价格 再生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春娇 郑宝银
在国际生产分割已成为生产国际化的主要实现形式的背景下,原产地规则的贸易保护作用日益明显。本文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了在国际生产分割条件下优惠性原产地规则的扭曲效应,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原产地规则的改革与协调的建议。
关键词:
国际生产分割 原产地规则 扭曲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祝树金 虢娟
本文阐述了教育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与渠道,讨论了开放条件下教育支出、教育部门的技术溢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考虑到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贸易开放等因素与教育溢出效应的互补性,利用1987~200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生产弹性要大于物质资本的生产弹性;存在教育部门的技术溢出效应。这种教育溢出与区域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贸易开放等因素相互结合,共同推动地区经济增长。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教育溢出 经济增长 要素互补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立新,张骥
国际经验及战略选择机电产品出口增长问题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于立新国务院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张骥国际经验表明,一国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七五”、“八五”期间,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鼓励机电产品出口政策,经过10年有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立新 张骥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问题、国际经验及战略选择于立新张骥国际经验表明,一国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七五”、“八五”期间,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鼓励机电产品出口的政策,经过10年努力,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996年已达482....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贺灿飞 马妍
出口贸易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城市出口活动强度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群表现最为优异。经济转型背景下地方政府采取的市场分割政策对中国城市出口差异有显著影响。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在企业微观层面使用Heckman选择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①短期内,国内市场分割程度加剧导致企业因国内市场受限而替代性地进入国际市场以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通过增加出口企业数量提升城市出口表现;长期来看,市场分割限制了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专业化分工能力,降低了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损害城市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机制还受到企业所有制及地理区位的影响。②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行为的扭曲程度依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的顺序递增。③在中国中部地区,改善省际交通条件有助于缓解国内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行为的扭曲作用,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则不明显。
关键词:
市场分割 出口贸易 微观机制 中国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