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0)
- 2023(12612)
- 2022(10699)
- 2021(9834)
- 2020(8022)
- 2019(18180)
- 2018(17883)
- 2017(33894)
- 2016(18438)
- 2015(20630)
- 2014(20425)
- 2013(20525)
- 2012(19721)
- 2011(18116)
- 2010(18554)
- 2009(17611)
- 2008(17325)
- 2007(15878)
- 2006(14628)
- 2005(13835)
- 学科
- 济(80820)
- 经济(80690)
- 业(59635)
- 农(49423)
- 管理(48514)
- 企(34914)
- 企业(34914)
- 农业(33611)
- 中国(26398)
- 方法(23256)
- 业经(22838)
- 地方(22610)
- 制(21312)
- 数学(19342)
- 财(19323)
- 数学方法(19150)
- 融(16603)
- 金融(16601)
- 银(15932)
- 银行(15897)
- 贸(15501)
- 贸易(15487)
- 行(15468)
- 学(15353)
- 发(15283)
- 易(15024)
- 体(14854)
- 环境(12904)
- 技术(12607)
- 发展(12142)
- 机构
- 学院(269251)
- 大学(266104)
- 济(116312)
- 经济(113865)
- 研究(102748)
- 管理(97136)
- 理学(81555)
- 理学院(80613)
- 中国(80512)
- 管理学(79402)
- 管理学院(78920)
- 农(65780)
- 科学(60295)
- 京(58158)
- 财(55020)
- 所(53488)
- 农业(50467)
- 研究所(47688)
- 中心(46960)
- 业大(45169)
- 江(44693)
- 财经(41019)
- 经(37083)
- 北京(37080)
- 院(36229)
- 范(36084)
- 师范(35675)
- 省(35187)
- 州(34849)
- 经济学(34589)
- 基金
- 项目(170039)
- 科学(133316)
- 研究(128085)
- 基金(121343)
- 家(106204)
- 国家(105139)
- 科学基金(88299)
- 社会(81874)
- 社会科(77175)
- 社会科学(77158)
- 省(68351)
- 基金项目(63284)
- 教育(57018)
- 划(56736)
- 自然(54021)
- 编号(52920)
- 自然科(52668)
- 自然科学(52654)
- 自然科学基金(51713)
- 资助(48753)
- 成果(44374)
- 发(43170)
- 重点(38960)
- 部(38177)
- 课题(37905)
- 制(36640)
- 创(35585)
- 农(35438)
- 发展(34886)
- 展(34310)
- 期刊
- 济(147308)
- 经济(147308)
- 研究(87580)
- 农(69266)
- 中国(68593)
- 农业(46572)
- 学报(43997)
- 科学(41173)
- 财(40984)
- 管理(36061)
- 融(34623)
- 金融(34623)
- 大学(34547)
- 学学(32616)
- 教育(32200)
- 业经(28606)
- 技术(22670)
- 业(22584)
- 经济研究(20993)
- 财经(20476)
- 问题(20249)
- 经(17606)
- 世界(16494)
- 农村(15799)
- 村(15799)
- 农业经济(15161)
- 版(15120)
- 贸(14788)
- 国际(14621)
- 经济问题(13762)
共检索到444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国光
为做好全球农村扶贫工作,联合国专门成立了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以下简称国际农发基金或IFAD),为发展中国家的扶贫提供项目支持、政策协调和经验借鉴。我国的扶贫工作任务繁重,有必要借鉴利用国际农发基金的扶贫理念和持贫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奶金 林萍萍 郑钊 林庆林 刘飞翔
共享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创新性的理论成果,用于指导社会扶贫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以及"2020年后扶贫"即将到来之际,探索建立共享发展理念下的社会扶贫机制是提升扶贫质量、拓展扶贫模式的重要内容。基于主体、目标、内容、方式及引导机制等角度对社会扶贫参与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相比传统扶贫模式,发现其在多维扶贫和可持续扶贫领域更具优势,但也存在缺乏有效监督和后续管理、依附性强、稳定性低、连续性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完善社会扶贫主体管理制度,实现各主体间交互式合作参与,构建市场化公平竞争机制,强化社会扶贫激励机制,构建多维扶贫开发体系等对策建议;而基于共享发展念的社会扶贫也将成为今后扶贫开发的重要研究领域。
关键词:
共享发展 社会扶贫 机制探析 可持续扶贫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明月 陈菲菲 汪三贵 仇焕广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但政府主导的产业扶贫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低、可持续性差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产业扶贫基金,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参与产业扶贫,是提高扶贫精准性和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在阐述产业扶贫基金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利用5省10家企业的典型案例数据分析产业扶贫基金的带动方式及实施成效,进而探究产业扶贫基金模式的优势和面临的困境。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扶贫基金模式以基金的形式为贫困地区具有发展前景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注入资本,通过产业资本和贫困地区资源的结合,形成"产业基金+企业+贫困地区资源+农村人口"的运行模式。产业扶贫基金通过直接生产带动、就业带动和资产收益带动显著提高当地农户的家庭收入水平,还明显增加贫困地区财政收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等。与政府主导的产业扶贫相比,产业扶贫基金具有资金使用效率高、产业扶贫精准度高、可持续性强等优势。但产业扶贫基金仍处于探索阶段,实施中还面临被投资企业经济利益与扶贫责任较难平衡等困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启臻
扶贫的有效性决定于扶贫理念,中国扶贫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无不与错误的扶贫理念有关。本文结合对青海、江西、甘肃等地的调查,对农村扶贫开发中的传统理念表现及其危害作初步的阐述,旨在引起人们对扶贫开发整体的思考。
关键词:
农村扶贫开发 传统理念 针对性与有效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曾天山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扶贫、减贫、脱贫须对症下药才能有效,输血变造血才能长效,人的思想观念更新和知识能力提升是脱贫致富的原动力,根本措施是"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扶智教为重",开发人力资本,积累社会资本,用好物质资本,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从传统的救济式扶贫到改革开放启动的开放式扶贫,再到目前的综合脱贫,教育在其中的根本性和支撑性作用日益突出,扶贫功效更加显著。落实"教育脱贫一批"任务,助力全面脱贫目标,提高扶贫成效,还需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教育为基、扶智为先"的理念,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发挥学科、人才和智力、文化、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
关键词:
教育部 滇西 教育扶贫 精准扶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启臻
柔性扶贫是针对刚性扶贫而言的,为迎合自上而下的扶贫项目而不顾实际地削足适履扶贫行为,其结果往往导致扶贫项目失败或低效。柔性扶贫认为乡村是一个有机的价值体系,有自身的价值和发展规律,通过制度创新、要素重新组合可以使乡村价值得以放大。外来要素只有融入乡村体系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柔性扶贫不仅表现为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有效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祝慧 莫光辉 于泽堃
文章概括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历程和新发展理念内涵,指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困境是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之间的落差、资源利用与实际需求之间的距离、发展能力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等。文章认为,新发展理念与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政策导向、过程导向和路径导向方面存在价值契合,应从创新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理念、梳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优势和难点、整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源、发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潜力、改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方法、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持续发展内生能力等六方面建构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策略,以促进少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娟
2009年我国执行新的扶贫标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这引发了我国扶贫战略、扶贫对象、扶贫出发点和扶贫任务的重大转变,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事业进入新阶段。该文认为应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突出扶贫对象瞄准,突出扶贫产业集群化发展,突出"大扶贫"格局,突出完善金融性扶贫机制,从而全面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关键词:
扶贫标准 上调 扶贫开发机制 大扶贫格局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杜毅 肖云
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是新时期我国农村两项重要的社会救助政策,如何实现贫困对象的动态管理是目前制约两项制度顺利实施的一大难题。对重庆市贫困地区的调研表明,农村贫困对象识别存在偏差,贫困对象分类不够明确,扶持措施缺乏针对性;"福利依赖"和"贫困陷阱"现象突出,受助人口退出难;部门之间缺乏协作与联动,扶贫资源供给分散。应基于贫困对象识别机制、贫困对象分类救助机制、贫困对象自身"造血"机制、动态考核与退出机制和部门联动与资源整合机制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系统,对贫困对象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颖慧
农村贫困治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化解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是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阐述了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事业的主要障碍及其研究意义;指出农村多元化扶贫开发格局建构的问题,农村扶贫资金投入方向和运用模式的引导力量不足及农村扶贫资金对造血式扶贫项目的支持力度不足等若干问题;给出构建多元化农村扶贫资金筹措和扶贫开发格局,优化农村扶贫资金投入方向和运用模式及增强农村扶贫资金对造血式扶贫项目的支持等对策。
关键词:
农村扶贫资金 损害赔偿制度 侵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文文
"整体性扶贫"是对中国扶贫开发政策和实践的本土经验总结,使得扶贫开发中的一切"整合"得到落实。"整体性扶贫"的命名来源于西方前沿的公共治理"整体性政府"理论,然而,尽管都强调公共问题治理中的"多元整合",但"整体性扶贫"与"整体性政府"仍存在着本质差异。差异具体体现在二者的产生背景以及中国政府在多元整合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差异来源于中西方制度体制以及政治文化的不同。因而,可以说,"整体性扶贫"是中国政府的创新,是一种独立的公共治理模式,而不是盛行于西方的公共治理模式的拷贝。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文文
"整体性扶贫"是对中国扶贫开发政策和实践的本土经验总结,使得扶贫开发中的一切"整合"得到落实。"整体性扶贫"的命名来源于西方前沿的公共治理"整体性政府"理论,然而,尽管都强调公共问题治理中的"多元整合",但"整体性扶贫"与"整体性政府"仍存在着本质差异。差异具体体现在二者的产生背景以及中国政府在多元整合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差异来源于中西方制度体制以及政治文化的不同。因而,可以说,"整体性扶贫"是中国政府的创新,是一种独立的公共治理模式,而不是盛行于西方的公共治理模式的拷贝。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明 邹培
以发展的眼光研究贫困问题,中国的减贫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共享发展理念下,精准扶贫不仅需要实现减贫,更需要实现可持续性减贫。可持续性减贫,就是要在努力消除贫困的同时,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提升人口素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使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保证减贫内在机制的可持续性和外在支撑环境的可持续性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共享发展理念下实现可持续减贫所需的扶贫系统重构及扶贫生态系统构建问题,提出了扶贫生态系统的概念,并从概念内涵、系统特征、机制设计、系统构建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全面打造和构建全社会扶贫生态系统的思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迎联 吕永刚
精准扶贫概念的勃兴,肇始于我国理论界在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对反贫困范式的重新审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扶贫机制改造、完善和重构。已有研究通过对精准扶贫的主体拓展、精准识贫的方法演进和精准治贫的路径选择等三大焦点问题的回应,初步诠释了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但从总体上看,精准扶贫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如何实现共享发展与精准扶贫的耦合推进、如何达成多元扶贫主体的合作共治、如何合理设定多维贫困测度指标及其权重,以及如何将返贫防控机制纳入精准扶贫机制等问题上,还需要后续研究的继续跟进。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共享发展 研究展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迎联 吕永刚
精准扶贫概念的勃兴,肇始于我国理论界在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对反贫困范式的重新审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扶贫机制改造、完善和重构。已有研究通过对精准扶贫的主体拓展、精准识贫的方法演进和精准治贫的路径选择等三大焦点问题的回应,初步诠释了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但从总体上看,精准扶贫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如何实现共享发展与精准扶贫的耦合推进、如何达成多元扶贫主体的合作共治、如何合理设定多维贫困测度指标及其权重,以及如何将返贫防控机制纳入精准扶贫机制等问题上,还需要后续研究的继续跟进。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共享发展 研究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