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61)
- 2023(19999)
- 2022(16753)
- 2021(15545)
- 2020(13079)
- 2019(29765)
- 2018(29218)
- 2017(55120)
- 2016(30112)
- 2015(33916)
- 2014(33644)
- 2013(33795)
- 2012(31821)
- 2011(28896)
- 2010(29447)
- 2009(27629)
- 2008(27984)
- 2007(25414)
- 2006(22970)
- 2005(21226)
- 学科
- 济(134148)
- 经济(133923)
- 业(104787)
- 管理(92266)
- 企(84719)
- 企业(84719)
- 方法(53011)
- 农(50868)
- 数学(43057)
- 数学方法(42698)
- 中国(40240)
- 财(37828)
- 业经(36863)
- 农业(33567)
- 地方(28780)
- 制(28653)
- 贸(27343)
- 贸易(27321)
- 易(26586)
- 学(25006)
- 务(24239)
- 财务(24171)
- 财务管理(24122)
- 银(23063)
- 银行(23003)
- 企业财务(22838)
- 融(22496)
- 金融(22494)
- 行(22188)
- 技术(22069)
- 机构
- 学院(441966)
- 大学(439810)
- 济(190948)
- 经济(187273)
- 管理(167112)
- 研究(158226)
- 理学(141890)
- 理学院(140251)
- 管理学(138248)
- 管理学院(137415)
- 中国(124659)
- 科学(94620)
- 京(94337)
- 农(89970)
- 财(88903)
- 所(82102)
- 研究所(73927)
- 中心(72501)
- 农业(70004)
- 江(69741)
- 财经(69281)
- 业大(68435)
- 经(62910)
- 北京(60257)
- 经济学(58344)
- 范(57105)
- 师范(56464)
- 院(55477)
- 州(54954)
- 经济学院(52654)
- 基金
- 项目(282898)
- 科学(222298)
- 研究(205838)
- 基金(205524)
- 家(180963)
- 国家(179128)
- 科学基金(151643)
- 社会(133526)
- 社会科(126310)
- 社会科学(126273)
- 省(110634)
- 基金项目(107916)
- 自然(96196)
- 自然科(93945)
- 自然科学(93911)
- 划(93150)
- 教育(92316)
- 自然科学基金(92289)
- 资助(83503)
- 编号(82049)
- 成果(67481)
- 发(65225)
- 重点(64046)
- 部(63101)
- 创(60262)
- 课题(57268)
- 创新(55908)
- 国家社会(55833)
- 业(55045)
- 科研(54081)
- 期刊
- 济(224468)
- 经济(224468)
- 研究(135198)
- 中国(95901)
- 农(87435)
- 学报(72714)
- 财(70467)
- 科学(66974)
- 管理(63861)
- 农业(58754)
- 大学(54665)
- 学学(51612)
- 融(49191)
- 金融(49191)
- 教育(44381)
- 业经(39590)
- 技术(37063)
- 财经(35127)
- 经济研究(34856)
- 业(32283)
- 经(30395)
- 问题(30298)
- 贸(25648)
- 世界(24172)
- 国际(23755)
- 技术经济(23448)
- 版(22787)
- 商业(20423)
- 现代(19986)
- 科技(19909)
共检索到694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静 陈亮 冯卓
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新自由主义农业政策为利器,不断推动本国农业垄断资本国际化,凭借技术优势、规则优势与资本优势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体系,引发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的困局,逐步渗透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与贸易,力图蚕食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主权,达到控制全球粮食产业的目的。而近些年来,国际农业垄断资本更是利用粮食的金融化、能源化趋向为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因此,为避免重蹈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覆辙,积极应对国际农业垄断资本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中国应在经济新常态下实施粮食安全新战略,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为基础,以合理运用WTO规则和政策规制国际农业垄断资本为抓手,以金融制度支持农业、促进农村发展为依托,尽快实现中国粮食生产的现代化,切实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际农业垄断资本 新自由主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静 陈亮 冯卓
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新自由主义农业政策为利器,不断推动本国农业垄断资本国际化,凭借技术优势、规则优势与资本优势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体系,引发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的困局,逐步渗透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与贸易,力图蚕食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主权,达到控制全球粮食产业的目的。而近些年来,国际农业垄断资本更是利用粮食的金融化、能源化趋向为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因此,为避免重蹈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覆辙,积极应对国际农业垄断资本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际农业垄断资本 新自由主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公茂刚 王学真
本文运用饥饿人口数量、饥饿发生率、全球饥饿指数、膳食热能供应量、粮食供给量和粮食消费量等指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由此得出结论: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依然严峻,而且各个地区的状况差距较大,尤以撒哈拉以南非洲形势最为严峻;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脆弱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脆弱性 长期性 发展中国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志华
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与政策选择南京经济学院吴志华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当代人口与粮食基本平衡。根据粮农组织《19年农产品中期前景:对2000年的农业预测》显示,90年代世界粮食和农产品需求、产量和贸易量的总体增长率大大低于80年代.并相当于或低于预测的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公茂刚 王学真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形势及其特点,认为各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及其进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各有特点;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发展是实现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不确定性外部冲击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不安全风险。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发展中国家 比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公茂刚 刘力臻 王学真
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特征表现为生产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这两点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个人的粮食获取能力受到制约。市场交易、自行生产和粮食援助是个体获取粮食的三种渠道。贫困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了对粮食安全的威胁。"交换权利映射"通过个体拥有的资源与交换权利集合的映射关系说明了在发展中国家因为贫困而导致的个体拥有的资源匮乏而使其处在粮食不安全集合中。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贫困 交换权利映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公茂刚 王学真
本文通过建立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决定因素。认为粮食供给和粮食获取共同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粮食供给是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粮食获取是在粮食供给充足的情况下粮食安全的充分条件;粮食获取比粮食供给在决定粮食安全中的作用更大;同为反映粮食供给的变量,人均农业增加值与人均粮食产量对粮食安全都具有明显的正效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考金
跨国农业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已有20多年,基本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垄断优势。本文立足于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垄断力,结合中国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及现状,分析了跨国农业公司在农产品贸易、农作物种植、育种、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技术研发等方面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跨国农业公司的投资和垄断,对中国粮食安全是一把"双刃剑",中国政府应该积极加强宏观调控,减少对跨国农业公司主导的粮食贸易依存度,加大对跨国农业公司的安全审查行为;同时中国的农业企业应该借助合作,学习跨国农业公司外溢的技术、知识,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推进技术创新能力,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国祥
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亿吨水平,估计居民直接和间接消费粮食近5亿吨,其中,口粮和饲料粮消费量分别大约为2亿吨和3亿吨,粮食总产量与居民粮食消费量比率大约为1.2。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人口数量、城镇化率、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量变化等因素,本文估计,2020年,中国居民粮食消费总量大约为6亿吨,其中,口粮和饲料粮消费量分别大约为2亿吨和4亿吨。按照国内粮食总产量与中国居民口粮和饲料粮消费量保障系数1.2的要求估算,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要达到7亿吨。从中国目前的粮食安全保障政策及其资源条件看,2020年,中国具备7亿吨的粮食生产能力,但是,需要注意防范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风险。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安全 保障系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邹彩芬 罗忠玲 王雅鹏
TRIPS协定第二十七条第三项(b)规定:WTO成员国应当以专利或有效的专门制度,或两种制度结合,给植物新品种提供有效保护。这一规定引起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激烈冲突,本文就规定中种质资源可专利性与限制农民保留授权品种种植收获的种子对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以及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声俊 朱立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甘肃等省的实践表明,采取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可以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国家增粮、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发展旱作农业要确立科学发展思路,不断推进技术创新,着力于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彭剑良 彭博
农垦具有全国领先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较大的粮食生产能力、独具优势的组织形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力量。国家应该加大对农垦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农垦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水平,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更好地发挥农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成胜 黄琳 吕晞
中部地区是中国粮食安全保障基地,其产量约占全国的1/3。根据中部地区的实际,提出了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的概念,并定量确定了当中部地区粮食自给率达到112%时才能实现该地区的粮食安全。通过构建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综合指数和粮食安全保障系数,定量评价了1991—2011年期间中部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综合指数平均值为1.016,表明研究期内中部地区整体处于粮食安全状态,但仍有7个年份该指标值低于1,表明在这些时期该区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除2003年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保障系数小于0外,其他年份均大于0,研究期内该系数的平均值为0.12,表明1991—2011年中部地区不但维护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樊琦 祁华清
传统城镇化道路以外延快速扩张和数量增长为主要方式,但随着我国资源环境消耗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加强,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粗放利用、粮食产后损失浪费严重、粮食生产兼业化和老龄化、水土重金属污染等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城镇化与粮食安全不可协调性矛盾凸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唯有推进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式转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传统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契机,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从外延粗放扩张向内涵提高的集约型发展转变,从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型的转变,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并提出建立新型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机制,依托新型城镇化发展建立高效粮食生产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