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94)
- 2023(14759)
- 2022(12393)
- 2021(11765)
- 2020(9526)
- 2019(22035)
- 2018(22422)
- 2017(43209)
- 2016(24029)
- 2015(27169)
- 2014(27483)
- 2013(26773)
- 2012(24524)
- 2011(21974)
- 2010(21776)
- 2009(19868)
- 2008(19180)
- 2007(16583)
- 2006(14616)
- 2005(12887)
- 学科
- 济(90143)
- 经济(90032)
- 管理(65739)
- 业(60266)
- 企(48540)
- 企业(48540)
- 方法(39857)
- 数学(33901)
- 数学方法(33528)
- 农(28575)
- 中国(25466)
- 财(22435)
- 业经(21148)
- 学(20938)
- 地方(19604)
- 贸(18964)
- 贸易(18955)
- 易(18450)
- 制(17957)
- 理论(17569)
- 农业(17492)
- 融(14934)
- 金融(14925)
- 银(14809)
- 和(14786)
- 银行(14765)
- 行(14091)
- 环境(13617)
- 技术(13580)
- 体(13463)
- 机构
- 大学(330812)
- 学院(329163)
- 管理(128919)
- 济(127111)
- 经济(124121)
- 研究(111535)
- 理学(111125)
- 理学院(109836)
- 管理学(107902)
- 管理学院(107320)
- 中国(84204)
- 京(71741)
- 科学(69599)
- 财(58825)
- 所(55903)
- 农(55037)
- 研究所(51043)
- 中心(50945)
- 业大(50080)
- 江(48436)
- 财经(46793)
- 范(45425)
- 北京(45290)
- 师范(44968)
- 农业(43282)
- 经(42431)
- 院(40756)
- 州(39749)
- 经济学(37311)
- 师范大学(36305)
- 基金
- 项目(225803)
- 科学(176155)
- 研究(167093)
- 基金(161583)
- 家(140570)
- 国家(139384)
- 科学基金(119080)
- 社会(102754)
- 社会科(97114)
- 社会科学(97086)
- 省(88122)
- 基金项目(86067)
- 自然(77234)
- 教育(76571)
- 自然科(75409)
- 自然科学(75392)
- 划(74419)
- 自然科学基金(73994)
- 编号(70238)
- 资助(66206)
- 成果(57768)
- 重点(50111)
- 部(49285)
- 课题(48263)
- 发(47856)
- 创(46370)
- 创新(43196)
- 项目编号(42957)
- 科研(42712)
- 教育部(42017)
共检索到487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大庆 孙艳琳
针对国内学术界存在泛化理解国际公共产品(IPG)概念的倾向,文章分析了这种倾向产生的根源和造成的问题,提出正确使用IPG概念所应注意的几个要点,并以国际货币体系为例讨论如何对IPG做出正确的细化分类。文章认为,国际货币体系中包含各种不同类型的IPG,不加以细致的分析,笼统地用一个IPG概念予以涵盖并进行研究,这不仅在理论上不适当,而且在实践中可能造成相关政策的混乱。文章分析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其中,自然力型IPG的作用显著上升,社会演化型IPG的演化速度加快,由国内公共产品发展而来的IPG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在国际协定和国际组织类IPG大量出现的同时,由一国提供的IPG也快速发展,而理念目标型IPG将成为各国间新的竞争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杜朝运 叶芳
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全球公共产品的特征,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相当于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在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过程中,存在着各个利益集团集体行动的困境。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历次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或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最重要的原因是存在着英国、美国这样的"领袖"或"霸权国",以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在危机后表现出明显的负外部性,但由于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集体行动的困境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因此短期内无法进行颠覆性的改革,只能进行局部的调整和完善,需要各国的合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
关键词:
全球公共产品 国际货币体系 集体行动困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爱宗 黄梅波
当前,国际货币无约束的供给已经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约束现行体系下国际货币的供给行为便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考察了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供给行为的约束机制,认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提高,但是这依赖于国际货币地位的对称性。结合欧元发行之后的情形,本文认为欧元相比美元实力仍有差距,同时二者还没有展开实质意义上的竞争,这使得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效应的发挥受到制约。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多元化 稳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兰
本文从国际货币契约视角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发展。文章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最根本属性在于无约束的纯信用本位货币特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正是在这种信用货币本位下的储备国道德风险作用的集中表现。本文对关于国际货币地位形成的"抵押资产契约"说进行评析,并认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通过货币竞争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来克服无约束的信用本位的弊端。
关键词:
国际货币契约 抵押资产契约 国际货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葛兆强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此起彼伏,相关改革方案也层出不穷。从国际货币体系由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黄金—美元本位制→美元本位制的历史演变轨迹可以看出,国际货币形态的更替首先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汇率制度的变革决定于大国之间的长期博弈。尽管目前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有多种选择,但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将是由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等多种货币相互制衡的国际货币格局。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无疑是关键的推动力。从目前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看,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应当是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三步走"的战略。决定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能否成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津含 陈建
本文系统梳理了数字货币的发展过程,电子支付的便利、密码技术的发展使数字货币大量涌现。从货币学派基本理论:货币本质论、货币数量论、购买力平价理论三方面来探讨数字货币与各国主权货币、黄金货币的差异,发现数字货币独特的比较优势,因此判断未来法定数字货币会以主权货币的补充货币、替代现有主权货币、成为国际本位三步走的方式最终成为新的国际本位。在数字货币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行繁荣发展的同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需要相关领域的重点关注。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卢露
90年代,国际著名观察家断言,鉴于发达工业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经济态势更加明朗化,从而决定了国际货币结构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元、德国马克、日元三足鼎立之势也将日渐明朗。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削弱,美元一统天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将被三元货币体系所代替,美元在投资货币、国际储备以及国际清偿等方面的地位将有所下降。由于德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前列,促进了德国马克流通性迅速提高,随着欧共体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威廉·R.怀特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使经常账户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还会形成资本从大国向小国大规模溢出的效应,是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根源。若不消除,全球经济失衡在未来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债权国和债务国都应该对此有充分的认识,采取共同行动完善国际货币体系,降低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全球经济失衡 调节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述仁
欧洲货币联盟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单一货币的进程已不可逆转,欧元呼之欲出。欧元的诞生是世界经济中的一件大事,必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刻的影响:21世纪初叶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欧元将到处排挤美元,国际货币格局将出现两极化态势;欧元在国际汇率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将日益重要;国际汇率在经历一段剧烈动荡之后有可能走向相对稳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扬
由于美国和欧洲的经济规模和政治实力依然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架构,包括美元和欧元联合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变化。在这一既定前提下,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应当是现实的选择,而汇率问题则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汇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翁东玲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所面临的"新特里芬难题"促使人们意识到必须对这一体系加以改革。而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提升,必然要求人民币跻身于主要国际货币之列。推动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货币不仅能使国际货币体系保持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新特里芬难题",还能很好地维护中国的利益,有效规避中国企业的汇率风险,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呈现波浪式向前发展的态势,可从夯实金融基础、加强对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发挥货币互换在贸易投资中的功能、构建人民币"体外循环"、加强国际货币合作等六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变革 人民币国际化 策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晓芳 鲁科技
本文基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化视角,分析了主权信用货币与超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稳定性,以论证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必要性。本文还试图给出一种未来可能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化路径。现阶段,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发展,将有助于缓解“新特里芬难题”,增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与公平性,并为创建超主权货币奠定基础。为此,首先应持续保持中国经济相对增长优势,不断增强自身在政治、经济与军事等方面的国际影响力,稳步有序开放国内资本市场,打通人民币国际循环渠道,并进一步获取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权;其次应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亚欧非大陆经济一体化发展,并加强与欧洲的货币政策协调;最后应坚定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并呼吁各国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与单边霸权主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庄太量 许愫珊
从美国债务上限调整的议案及美国信贷主权评级的下调,可见现行由美元和欧元所组成的二元国际货币体系并不稳定。为测度出人民币的引入能否增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本文先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因素,并在模型的基础上,测度出人民币在可自由兑换后将成为一个能与欧元相互抗衡的国际货币。通过方差比较,本文论证了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种货币所组成的外汇储备组合较二元体系下的稳定,说明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改革现行的二元体系,使国际货币体系发展成为更稳定的三元体系,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稳定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戴相龙
一、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二十国集团(G20)应该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作为一项迫切的历史使命。跟40年前相比较,除了欧元问世以外,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国主权货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国际资本流动难以监控,汇率大幅度波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伏安 林杉
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对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及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历史演变;同时考察了日元的国际化进程无起色的原因以及日本进行的战略调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设性方案。
关键词:
国际货币 美元 人民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