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0)
- 2023(9853)
- 2022(8278)
- 2021(7778)
- 2020(6404)
- 2019(14732)
- 2018(14438)
- 2017(28274)
- 2016(14731)
- 2015(16671)
- 2014(16336)
- 2013(16425)
- 2012(15880)
- 2011(14975)
- 2010(15230)
- 2009(14355)
- 2008(14154)
- 2007(12725)
- 2006(11821)
- 2005(11165)
- 学科
- 济(86055)
- 经济(85988)
- 管理(41117)
- 业(37891)
- 企(29806)
- 企业(29806)
- 方法(29210)
- 数学(25044)
- 数学方法(24896)
- 中国(23339)
- 农(20378)
- 地方(19201)
- 贸(18189)
- 贸易(18176)
- 易(17761)
- 学(16191)
- 业经(15905)
- 财(14804)
- 制(14514)
- 地方经济(13362)
- 融(13077)
- 金融(13076)
- 银(12346)
- 银行(12339)
- 行(12058)
- 农业(11653)
- 策(11040)
- 环境(10993)
- 理论(10879)
- 和(10841)
- 机构
- 大学(229263)
- 学院(225434)
- 济(113676)
- 经济(111916)
- 研究(85144)
- 管理(83324)
- 理学(70130)
- 理学院(69329)
- 管理学(68640)
- 管理学院(68158)
- 中国(65983)
- 财(50258)
- 京(48386)
- 科学(44393)
- 所(42143)
- 财经(39841)
- 研究所(37768)
- 经济学(37675)
- 经(36222)
- 中心(35948)
- 经济学院(33565)
- 江(32655)
- 北京(31693)
- 范(31018)
- 师范(30851)
- 院(29493)
- 财经大学(29476)
- 农(29199)
- 州(26204)
- 师范大学(25192)
- 基金
- 项目(135305)
- 科学(108118)
- 研究(104421)
- 基金(101394)
- 家(86670)
- 国家(85998)
- 科学基金(73176)
- 社会(71760)
- 社会科(68249)
- 社会科学(68232)
- 基金项目(51057)
- 省(47643)
- 教育(47251)
- 资助(42655)
- 自然(41669)
- 划(41093)
- 编号(40751)
- 自然科(40713)
- 自然科学(40705)
- 自然科学基金(40045)
- 成果(35568)
- 部(32681)
- 国家社会(31547)
- 发(30837)
- 重点(30594)
- 中国(29294)
- 教育部(29122)
- 课题(28735)
- 人文(27832)
- 性(27311)
- 期刊
- 济(134436)
- 经济(134436)
- 研究(80502)
- 中国(43693)
- 财(37330)
- 管理(33419)
- 科学(29538)
- 学报(29221)
- 农(27522)
- 教育(23532)
- 融(23484)
- 金融(23484)
- 经济研究(23352)
- 大学(23210)
- 财经(22689)
- 学学(21449)
- 经(19888)
- 贸(18935)
- 农业(18887)
- 技术(18542)
- 问题(18465)
- 国际(18226)
- 业经(18141)
- 世界(16220)
- 技术经济(12993)
- 图书(12668)
- 统计(11062)
- 经济问题(10958)
- 业(10604)
- 坛(10601)
共检索到363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席艳乐 李新
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是一种复杂的政治经济学。从需求层面来看,国际间偏好的巨大差异性,使得聚集甚至是解释偏好较之于国家层面更加困难。从供给层面来看,全球治理模式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结构亦增加了谈判的复杂性,合理的制度设计是促进他们之间合作的必要保障。在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选择上,中国应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充分保证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积极融入并努力推进现有国际机制的调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严宏 田红宇 祝志勇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转型期完善农村治理的核心,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基础,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该通过"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基础、第三方推动、农户参与"的多主体参与机制,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制度供给,协调农村公共产品各供给主体之间的利益,优化激励机制设计,促进激励相容,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严宏 田红宇 祝志勇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转型期完善农村治理的核心,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理论逻辑和现实基础,认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该通过"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基础、第三方推动、农户参与"的多主体参与机制,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制度供给,协调农村公共产品各供给主体之间的利益,优化激励机制设计,促进激励相容,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宏佳 王宏禹 严展宇
WTO中国稀土案败诉折射出中国稀土贸易恶化的国际环境和稀土产业经济外交策略的不足。WTO框架下的稀土贸易体系实质上是由稀土消费国与供给国共同提供的一种国际公共产品,中国与西方国家分别承担了物质性与规则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然而,中国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过高、收益外流,造成了中国稀土贸易"成本—收益失衡"的困境。虽然我国通过经济外交手段致力于扭转这一失衡局面,但是由于实力与权力转化受阻,中国稀土资源的垄断优势未能转化为贸易优势。中国的稀土产业经济外交策略应当做出相应调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宏佳 王宏禹 严展宇
WTO中国稀土案败诉折射出中国稀土贸易恶化的国际环境和稀土产业经济外交策略的不足。WTO框架下的稀土贸易体系实质上是由稀土消费国与供给国共同提供的一种国际公共产品,中国与西方国家分别承担了物质性与规则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然而,中国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过高、收益外流,造成了中国稀土贸易"成本—收益失衡"的困境。虽然我国通过经济外交手段致力于扭转这一失衡局面,但是由于实力与权力转化受阻,中国稀土资源的垄断优势未能转化为贸易优势。中国的稀土产业经济外交策略应当做出相应调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潘国俊
20世纪后半叶开始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越来越多的国家走上市场经济道路,国内经济体制机制逐步与国际接轨,并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国际贸易加速发展,商品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默如 李平
全球经济治理中,国际公共产品(含公共服务,下同)供给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讨论国际公共产品的概念和理论文献,其次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据此提出"一带一路"下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公共产品供给 全球经济治理 一带一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磊
本文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解释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选择标准,在威廉姆森范式扩展的基础上得出了各个供给主体的边界,认为最优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的选择和主体边界的确定,取决于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对中国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发生的绝对交易费用进行了测算,并以教育为例测算了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发生的平均交易费用和边际交易费用,发现就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而言,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公共产品由政府部门交由私人部门与第三部门供给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关键词:
公共产品 供给主体 交易费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汉波 黄瑞新 李凌
一、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进程与 公共产品市场化的条件 公共产品市场供给扩大化是一种趋势,我们可以将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进程区别为不同的阶段,并对公共产品按市场化的不同可能性将其进行分类。 从公共产品市场化的进程而言:(1)在传统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对社会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进行计划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新 席艳乐
虽然国际公共问题历来有之,但是关于国际公共产品问题的研究却由来未久。目前关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主要有两大分支,即国际政治经济学和财政学。本文从国际公共产品的定义与分类、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难题的原因研究、霸权稳定论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来源四个方面进行了文献述评,文章最后探讨了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后续研究所需要关注的一些方面。
关键词:
国际公共产品 集体行动 援助融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元聪
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西方经济学、政治学思想强调政府的重要性与强调市场的重要性此消彼涨,并交替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公共产品失灵既因为市场失灵而存在,又可能基于政府失灵而产生。而经济法对公共产品供给的规制既要体现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功能,又要体现对国家经济权力的必要限制和矫正,正好契合了市场需要国家进行适度干预的经济法理念。
关键词:
公共产品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经济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志冲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民私人产品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 ,认为机 制失衡是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主要症结 ,必须从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公退 民进等方面创造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并对如何创造新机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汪慧玲 温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基本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措施就是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内涵的界定及其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指出加强政府供给的重要作用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公共产品 供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海涛 乔路
本文以联合国会费分摊比额为例研究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以理清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逻辑与脉络,其中提出三个问题并运用VAR模型进行解释。结合中国对联合国会费负担的态度变化及其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中国的联合国会费分摊比额随国际地位及实力的变化情况和中国的联合国会费分摊比额是否应该上升三个问题,对中国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原因、变化、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海涛 乔路
本文以联合国会费分摊比额为例研究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以理清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逻辑与脉络,其中提出三个问题并运用VAR模型进行解释。结合中国对联合国会费负担的态度变化及其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中国的联合国会费分摊比额随国际地位及实力的变化情况和中国的联合国会费分摊比额是否应该上升三个问题,对中国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原因、变化、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