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8)
- 2023(10979)
- 2022(9201)
- 2021(8511)
- 2020(6974)
- 2019(16111)
- 2018(15799)
- 2017(31337)
- 2016(16289)
- 2015(18193)
- 2014(17994)
- 2013(18211)
- 2012(17595)
- 2011(16419)
- 2010(16834)
- 2009(15719)
- 2008(15397)
- 2007(13784)
- 2006(12690)
- 2005(11854)
- 学科
- 济(96322)
- 经济(96248)
- 管理(45449)
- 业(43230)
- 企(32853)
- 企业(32853)
- 方法(31874)
- 数学(27980)
- 数学方法(27785)
- 中国(25625)
- 农(24612)
- 地方(23385)
- 贸(19857)
- 贸易(19847)
- 易(19361)
- 业经(18623)
- 财(16908)
- 制(15935)
- 地方经济(15636)
- 农业(14495)
- 策(14226)
- 融(14097)
- 金融(14097)
- 学(14078)
- 银(13532)
- 银行(13532)
- 产业(13401)
- 行(13231)
- 环境(12499)
- 发(11785)
- 机构
- 学院(243986)
- 大学(242991)
- 济(128654)
- 经济(126650)
- 管理(94361)
- 研究(92312)
- 理学(79868)
- 理学院(79041)
- 管理学(78329)
- 管理学院(77822)
- 中国(72421)
- 财(55679)
- 京(51011)
- 科学(46867)
- 所(45185)
- 财经(43424)
- 经济学(42028)
- 研究所(40395)
- 中心(40047)
- 经(39500)
- 经济学院(37623)
- 江(35861)
- 北京(33484)
- 院(32439)
- 财经大学(31951)
- 农(31950)
- 范(30497)
- 师范(30342)
- 州(28331)
- 科学院(27508)
- 基金
- 项目(149199)
- 科学(120080)
- 研究(115756)
- 基金(111412)
- 家(94465)
- 国家(93769)
- 科学基金(80724)
- 社会(79381)
- 社会科(75691)
- 社会科学(75677)
- 基金项目(56488)
- 省(54119)
- 教育(50419)
- 资助(46791)
- 自然(46220)
- 划(45510)
- 编号(45190)
- 自然科(45126)
- 自然科学(45116)
- 自然科学基金(44375)
- 成果(37864)
- 发(35806)
- 部(35230)
- 国家社会(34525)
- 重点(33204)
- 课题(31718)
- 中国(31445)
- 教育部(31189)
- 发展(31067)
- 创(30782)
- 期刊
- 济(152003)
- 经济(152003)
- 研究(85257)
- 中国(47265)
- 财(39707)
- 管理(37965)
- 农(30429)
- 科学(29539)
- 融(28174)
- 金融(28174)
- 经济研究(26488)
- 学报(26195)
- 财经(23076)
- 业经(22085)
- 大学(21539)
- 农业(21001)
- 技术(20971)
- 问题(20518)
- 贸(20304)
- 经(20276)
- 学学(20257)
- 教育(19764)
- 国际(19663)
- 世界(17446)
- 技术经济(14855)
- 统计(12867)
- 经济问题(12557)
- 现代(11988)
- 商业(11890)
- 经济管理(11787)
共检索到392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宏佳 王宏禹 严展宇
WTO中国稀土案败诉折射出中国稀土贸易恶化的国际环境和稀土产业经济外交策略的不足。WTO框架下的稀土贸易体系实质上是由稀土消费国与供给国共同提供的一种国际公共产品,中国与西方国家分别承担了物质性与规则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然而,中国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过高、收益外流,造成了中国稀土贸易"成本—收益失衡"的困境。虽然我国通过经济外交手段致力于扭转这一失衡局面,但是由于实力与权力转化受阻,中国稀土资源的垄断优势未能转化为贸易优势。中国的稀土产业经济外交策略应当做出相应调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宏佳 王宏禹 严展宇
WTO中国稀土案败诉折射出中国稀土贸易恶化的国际环境和稀土产业经济外交策略的不足。WTO框架下的稀土贸易体系实质上是由稀土消费国与供给国共同提供的一种国际公共产品,中国与西方国家分别承担了物质性与规则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然而,中国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过高、收益外流,造成了中国稀土贸易"成本—收益失衡"的困境。虽然我国通过经济外交手段致力于扭转这一失衡局面,但是由于实力与权力转化受阻,中国稀土资源的垄断优势未能转化为贸易优势。中国的稀土产业经济外交策略应当做出相应调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港
"十三五"时期是稀土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通过分析我国稀土产业供给侧的短板,更加深刻认识到供给侧在产能、消费结构、高新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稀土产业供给侧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
稀土产业 供给侧改革 策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港
"十三五"时期是稀土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通过分析我国稀土产业供给侧的短板,更加深刻认识到供给侧在产能、消费结构、高新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稀土产业供给侧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
稀土产业 供给侧改革 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风平 张璞 刘大成 薛霞
本文重点围绕中国稀土产业外部环境问题及自身发展战略展开。依据权威文献、法律和案例解读及对西方稀土企业股权和战略性长协合约、关联交易情报等的追踪分析,指出美国等西方国家采用完全稀土矿加工进口替代,是基于其国际规则优势地位,以"成本收益分析"原则增加本国"社会福利"为考量。然而,国际稀土新格局已超出"经济收益"范畴,西方国家协同推进替代生产加工国多元化,是降低"中间冶炼环节"对中国依存度的政治考虑;针对全球稀土整条产业链进行布局,全面加强其稀土"上游"资源战略整合和"下游"技术应用控制,形成从稀土资源直接投资到下游技术限制节节围堵局面。为此,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稀土生产、出口和产业链布局的战略选择。关于中美贸易冲突中中国是否应该使用"稀土牌"问题,文章在讨论部分作了回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席艳乐 李新
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是一种复杂的政治经济学。从需求层面来看,国际间偏好的巨大差异性,使得聚集甚至是解释偏好较之于国家层面更加困难。从供给层面来看,全球治理模式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结构亦增加了谈判的复杂性,合理的制度设计是促进他们之间合作的必要保障。在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选择上,中国应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充分保证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积极融入并努力推进现有国际机制的调整。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志 刘峰
稀土资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关系到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全世界稀土需求不断扩大、产业和创新活动日益活跃的情况下,对比美、日、中三国稀土产业的资源战略表明,中国应建立稳定的管理和政策框架,继续把资源适度留在地下;构建系统、稳定的产业政策体系;立足资源和技术基础,不断推动技术创新。
关键词:
稀土 新兴产业 发展战略 技术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正明 赵玉珍
生态效率是评价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稀土资源是我国具有战略价值的资源,研究稀土产业的生态效率对我国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参考相关研究将环境效率分解为源头循环效率、清洁生产效率、末端治理效率,从3个生产环节的生态效率协同发展角度度量稀土产业的生态效率,并对我国稀土产业2001~2012年间的生态效率作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稀土产业的生态效率提高空间仍然很大,生态效率的提高需要生态效率发展水平和生态效率发展质量的同时提高;我国稀土产业的生态效率提高仍然依赖生态效率发展水平的提高,应更加注重生态效率发展质量;在生态化改革过程中,3个环节的效率具有明显的次序性。
关键词:
稀土产业 生态效率 发展水平 发展质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志军
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稀土调控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我国稀土产业的良性调整和快速发展,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问题。通过对我国稀土产业政策的现状和初步取得的成效进行整理,同时对当前政策所引发的新问题以及尚存的潜在风险进行反思,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并结合稀土产业的发展趋势探讨未来政策的完善方向。
关键词:
稀土产业政策 潜在风险 完善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港
经济新常态给我国稀土产业带来机遇与挑战。顺应新常态的要求,按照调结构、转方式、靠创新的逻辑思路,从产能、产业集中度、开采方式、行业秩序、技术与专利水平的角度,探究影响稀土产业安全的关键问题。通过推进稀土产业供给侧改革、推进稀土大型企业集团实质性重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稀土行业监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等措施破解影响稀土产业安全的关键问题,为我国稀土产业安全保驾护航。
关键词:
新常态 稀土产业 产业安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婷婷
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我国以及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将其列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元素和国家的战略元素,被称为不可或缺的"工业维生素"。作为高科技的重要基础资源,稀土在国家安全和战略中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一丁 毛克贞
中国稀土供给成本的明显比较优势,使中国稀土占据了世界市场的绝大部分;稀土的应用价值、稀缺性、环境代价和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使国家对稀土进行控制成为必然;稀土的各方利益博弈,使国家对稀土控制遇到了重重阻力。面对"稀土问题",国家应采取包括大幅提高稀土供给成本、稀土分类管理、提高行业集中度、以出口换技术、重点发展稀土应用产业、对受损地区进行利益补偿、鼓励企业走出去等政策措施,实现稀土产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
稀土问题 供给成本 政策取向 利益补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玉婷 刘丹 张忠榕
从科技安全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稀土产业,发现当前发展处境与风险主要包括国际环境欠佳、竞争优势接续不畅、生态治理任重道远、磁材风险陡增、高端功能材料薄弱、专技人才不足等。为保障我国稀土安全、促进产业发展,应在稀土管理调控、资源利用和扩大、绿色提取应用和绿色矿山建设、磁材开发和维权、高端功能材料平衡充分发展,以及人才引培用等方面加以强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正明 胡兆文
稀土作为我国在世界上最具资源优势的战略性资源,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稀土产品出口贸易以来,我国稀土产品出口发展迅速,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稀土储量、生产量、出口量和消费量第一的稀土大国,在国际稀土产品市场上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但我国稀土产品出口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出口产品结构层次低、丧失出口定价权、走私严重等。我国作为稀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斌 林枫 王志明
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家战略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我国虽然是稀土资源大国,但稀土产业发展却存在稀土定价权缺失、环境污染严重、稀土储量加速递减等重大问题。本文从分析这些问题出发,深入剖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