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4)
- 2023(10935)
- 2022(9418)
- 2021(8921)
- 2020(7783)
- 2019(18256)
- 2018(18040)
- 2017(35542)
- 2016(19044)
- 2015(21674)
- 2014(21825)
- 2013(21591)
- 2012(19768)
- 2011(17821)
- 2010(17565)
- 2009(16372)
- 2008(16192)
- 2007(14380)
- 2006(11949)
- 2005(10705)
- 学科
- 济(82661)
- 经济(82584)
- 管理(54380)
- 业(53068)
- 方法(44676)
- 企(44499)
- 企业(44499)
- 数学(39749)
- 数学方法(39302)
- 财(21562)
- 农(19451)
- 中国(18846)
- 贸(17997)
- 贸易(17990)
- 易(17526)
- 业经(16486)
- 制(14798)
- 学(14440)
- 融(14144)
- 金融(14140)
- 务(13967)
- 财务(13918)
- 财务管理(13887)
- 银(13595)
- 银行(13572)
- 地方(13422)
- 企业财务(13157)
- 行(12916)
- 理论(12752)
- 农业(12368)
- 机构
- 大学(275064)
- 学院(272912)
- 济(118717)
- 经济(116476)
- 管理(110375)
- 理学(95258)
- 理学院(94346)
- 管理学(92786)
- 管理学院(92279)
- 研究(87074)
- 中国(69959)
- 京(56363)
- 财(54520)
- 科学(50368)
- 财经(44255)
- 所(42719)
- 中心(42669)
- 农(41848)
- 经(40292)
- 江(39241)
- 业大(38940)
- 研究所(38650)
- 经济学(37483)
- 北京(35036)
- 经济学院(34154)
- 财经大学(33250)
- 农业(33065)
- 范(32318)
- 师范(31985)
- 州(31305)
- 基金
- 项目(182813)
- 科学(144700)
- 基金(135498)
- 研究(132198)
- 家(117115)
- 国家(116240)
- 科学基金(100979)
- 社会(84675)
- 社会科(80630)
- 社会科学(80605)
- 基金项目(71600)
- 省(69652)
- 自然(66133)
- 自然科(64689)
- 自然科学(64670)
- 自然科学基金(63508)
- 教育(61626)
- 划(59261)
- 资助(56925)
- 编号(53559)
- 成果(42849)
- 部(41805)
- 重点(40758)
- 创(38037)
- 发(37959)
- 教育部(36445)
- 科研(35974)
- 创新(35618)
- 国家社会(35493)
- 课题(35383)
共检索到394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曹勇
当今世界,被称为国际货币的币种大约有十几个,而由各国货币当局持有的所谓储备货币则更少,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为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这也是构成特别提款权的四种货币。国际储备货币的竞争,是发行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综合实力的较量,储备货币地位的变化,基本反映了这些国家或集团实力的消长。从表1可以看出,美元是世界顶级储备货币,欧元自1999年诞生后地位虽有所上升,但排除汇率因素后,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近几年大致稳定,并未如期望的那样对美元地位形成有力挑战,长期排名第三的日元,地位则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石凯
所谓希腊债务危机和由此引发的欧元危机,实际上反映的是新形势下的国际储备货币竞争,美国趁机打压欧元,目的在于维护美元的全球霸权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军林 胡树光 王瑛龙
本文构建了基于随机交易需求的国际货币需求模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一国货币储备总规模受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的影响;一国对某国际货币的需求存在一定门槛,该需求仅当交易需求、收益率、转换成本、货币储备总规模等在某一范围内存在;在越过门槛后,对该国际货币的需求随交易需求、收益率的提高而提高,但与转换成本的关系分不同情况,对于比竞争货币收益率低的货币,转换成本越高,货币需求越高,而对于比竞争货币收益率高的货币,转换成本越高,货币需求越低。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国际货币储备的惯性来源和国际储备货币竞争路径,并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雷
进入新世纪全球国际储备规模快速扩张,结构显著变化,进一步凸显了当代国际货币体系固有的体制性缺陷。研究表明,主导新世纪国际储备的主权信用货币实际上只有主权而没有信用。因此,当代国际储备体系必须改革,中国的国际储备也应该调整。
关键词:
国际储备 储备货币 主权信用货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勤习
本文从央行储备资产管理的角度出发,采用国别的视角,对人民币如果成为国际货币将会在各国央行的储备池中的占比进行分析。假设存在一个代表性的中央银行,如果储备池中存在的主要资产除了现有的美元、欧元、英镑、瑞士法郎和日元等五种资产外,也将人民币纳入其中,来研究每一种资产在其中占有的份额。我们发现,人民币纳入其中后稀释了其他几种储备货币的份额,美元的份额稳定在60%左右,而其他几种资产的份额变化较大。人民币加入后,份额减少比较大的是瑞士法郎和日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昊虹
欧元问世以来,国际储备货币竞争格局由美元垄断已经演化成美元与欧元的双头竞争。研究显示,造成欧元危机的真正原因是全球欧元储备份额的持续上升,它严重削弱了美元的全球霸权和美国的国家利益,欧元危机不是由债务国违约引发,而是由美国的评级机构调降这些国家的主权债务评级引发。本文认为,只要现存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仍然得以维持,欧元危机就不会导致欧元崩溃和欧元终结。
关键词:
欧元 国际储备货币 欧元危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晶晶 孙科
本文基于主要国家1980-2012年截面数据,使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DPD)实证检验了经济规模、经常账户差额、财政稳健度、使用惯性等因素对储备货币选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币种成为储备货币除与宏观经济基础因素相关外,使用惯性及网络外部性也是关键影响因素。人民币要走出去,除要夯实内部宏观基础外,还需把握外部契机。
关键词:
国际储备 惯性 离岸市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海霞 谢露露
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和贸易大国,如何在世界货币游戏规则中谋求与经济和贸易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货币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国际货币职能之一外汇储备职能出发,选用1965~2008年间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货币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国际货币占世界外汇储备的比重作为因变量,建立实证模型以证实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本文结论显示,除传统的基本因素外,强化因素由于包含了更多的未来信息,有助于解释国际货币的长期和结构性趋势。进一步地,我们根据选择的回归方程和未来经济情形的假设,对四大货币在1965~2020年间占世界外汇储备的比重进行了拟合与预测,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人民币尚无法挑战美元和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但...
关键词:
货币国际化 外汇储备职能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春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缺乏对国际储备货币供给的约束,储备货币发行国具有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而承担的成本却很小。主要储备货币国具有发行货币的内在冲动,形成国际储备货币的竞争性供给,国际储备货币总是处于过量供给状态,从而引发世界性的流动性过剩。实体经济增长有限,货币向虚拟经济转移势所必然,最终导致了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突显了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必要,也促成了变革机会。着力推进以区域货币为基础的变革、适当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是保障中国国家利益的可行选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天倩 朱小梅
借助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现状,并指出现行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最大问题在于制度失衡导致的国际公共产品供需总量、结构及期限的错配,这种制度的失衡使得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呈现出不公平、不稳定、效率低下、抗风险能力差的特点。而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包括: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产权界定不清导致高额的交易成本、中心国家对于国际公共产品的过度使用产生了国际货币领域的"公地悲剧"、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长期普遍存在从而导致危机频发。因此,未来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或将历经短期的诱发性变迁和长期的强制性变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丽
本文对超主权储备货币从理论和实践上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展开了相关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无论是对特别提款权进行改造,还是重新创设一种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在近期内都不具备可行性;对中国来说,更现实的选择是把握好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契机,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
国际储备货币 特别提款权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从单极走向双极的国际储备货币格局———欧元的产生对国际储备货币格局的影响李羽中如果进展正常,1999年1月1日,欧洲联盟关于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第三阶段计划将实施,欧洲货币联盟的单一货币欧元将登上历史舞台。欧元的出现将对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产生一系列深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瑞怀
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可以优化全球货币体系,避免类似于"美元危机"现象的发生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是货币国际化的最高阶段和终极目标。近年来,我国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艳靖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及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引起了世人对国际货币体系前景的重新构思,该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对目前国际储备币种构成的历史演变(1980-2008年)进行了计量分析,尝试从更加规范的角度探讨货币国际化的内在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大小。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国的经济总量、进出口总量、金融市场是影响该国货币在国际储备中占比的基础性因素,同时还受到通货膨胀率、汇率水平等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进一步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将中国与国际货币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得出人民币已经初步具备国际化条件的结论。
关键词:
国际储备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货币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姗姗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然不如从前稳定,金融危机的爆发触动了美元的霸主地位,欧元的崛起似乎对其地位产生了更大威胁。作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欧元虽然已经具备一些优势,然而要撼动美元的霸主地位,其实力还显得不足。不过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成为必然,改变美元独大的外汇储备格局已成为必然,欧元的出现将加快全球外汇资产继续向其他货币分散部署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元的单极储备格局。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储备货币 欧元 美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