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23)
2023(20587)
2022(17759)
2021(16402)
2020(13694)
2019(31391)
2018(30826)
2017(59490)
2016(31959)
2015(35698)
2014(35742)
2013(35481)
2012(33170)
2011(30087)
2010(30627)
2009(28447)
2008(27134)
2007(23978)
2006(21146)
2005(19079)
作者
(93682)
(78283)
(77544)
(73772)
(49995)
(37659)
(35191)
(30406)
(29750)
(27919)
(26650)
(26583)
(25107)
(24891)
(24312)
(24140)
(23048)
(22755)
(22461)
(22367)
(19687)
(19228)
(18933)
(18043)
(17589)
(17395)
(17325)
(17038)
(15958)
(15427)
学科
(144891)
经济(144742)
管理(89306)
(86112)
(69881)
企业(69881)
方法(59997)
数学(52038)
数学方法(51413)
中国(38903)
(36221)
(32968)
地方(32869)
业经(30271)
(29991)
(26442)
(25230)
贸易(25211)
农业(24468)
(24349)
(24017)
金融(24012)
(23036)
银行(22987)
(22062)
理论(21839)
(20575)
环境(20567)
技术(20267)
(19967)
机构
大学(461715)
学院(458354)
(193122)
经济(189055)
管理(176921)
研究(162791)
理学(151844)
理学院(150085)
管理学(147342)
管理学院(146514)
中国(123210)
(99470)
科学(97973)
(88607)
(82459)
(74996)
研究所(74665)
中心(73182)
财经(70201)
(67986)
业大(66841)
(63950)
北京(63554)
(61191)
师范(60586)
经济学(59253)
(58926)
农业(58334)
(54988)
经济学院(53066)
基金
项目(306349)
科学(240901)
基金(222846)
研究(222750)
(195175)
国家(193386)
科学基金(165491)
社会(141368)
社会科(134027)
社会科学(133992)
(117980)
基金项目(116957)
自然(107363)
自然科(104888)
自然科学(104858)
自然科学基金(102978)
教育(102518)
(100046)
资助(92866)
编号(89460)
成果(73385)
重点(68835)
(67987)
(67631)
(62935)
课题(62462)
创新(58799)
国家社会(58630)
科研(58498)
教育部(58485)
期刊
(218818)
经济(218818)
研究(141776)
中国(93615)
学报(73071)
(67959)
科学(67470)
管理(67345)
(66873)
大学(56119)
学学(52778)
教育(51356)
农业(46687)
(46642)
金融(46642)
技术(40783)
经济研究(35571)
财经(35379)
业经(33515)
(30434)
问题(27822)
(24665)
(23272)
技术经济(22925)
图书(22685)
理论(21645)
统计(21457)
国际(21443)
世界(21137)
科技(20902)
共检索到699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艺  陈华  
本文在实证分析国际储备、经济基本面脆弱性与危机发生可能性关系的基础上,主要讨论国际储备能否有效地降低由国内经济基本面恶化导致的危机发生可能性问题。我们认为,国际储备能够将由经济基本面脆弱性因素(国际收支失衡和内部经济失衡)导致的危机发生可能性分别降低4.82%和6.87%。政策建议方面,一国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不应将国际储备增长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负担,应考虑主动增持。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臧旭恒   项泽兵  
我国家庭部门面临来自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导致的经济风险,亟需一个测度指标来对其进行预警。不同于从风险成因出发的测度方法,文章从经济风险产生的结果出发,构建了一个反映异质性家庭生活水平变动的经济脆弱性测度模型,结合CHFS2015―2019年三期调查数据得到我国家庭经济脆弱性状况,最终从地区和家庭层面大致得到防范与化解经济风险的方向。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2015年后,我国家庭具有经济脆弱性的情况较为普遍,其中,贫困脆弱家庭占比逐期下降,高生活水平脆弱家庭占比迅速上升;从地区层面看,2015年地区间在经济脆弱家庭占比方面的横向差距较为明显,随后差距逐期缩小,同时,大部分地区家庭经济脆弱性状况的纵向变动与全国的情况类似。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各地区防范与化解经济风险的方向有所不同;从家庭特征层面看,户主性别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逐渐减小,经济脆弱性会随着户主的受教育水平、金融知识以及健康水平的提高而有所缓解。因此,缩小城乡差异,提高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水平、金融知识,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引导家庭适度投资、适当地维系社会关系等均是家庭层面防范与化解家庭经济风险的方向。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高顺芝  刘澄  
[摘 要]该文通过对俄罗斯经济安全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剖析了俄罗斯经济脆弱的表现、原因和后果,认为金融安全危机是俄罗斯经济安全的最大威胁,政府应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保障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田存志  彭幼霞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脆弱的国内金融体系会波及国际资本市场,导致国际资本流动发生剧烈波动甚至"突然停止"。运用面板Probit模型考察1976-2012年22个新兴市场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一国金融脆弱性对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国的金融脆弱性对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具有显著的负影响;金融开放会放大一国的金融脆弱程度,进一步提高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发生概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立坚  牛晓梦  李安心  
本文从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对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现代金融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通过验证我国金融体系在不完全的市场条件下,能否发挥“投融资、价格发现、风险分散、流动性供给、信息生产和公司治理”这六大基本功能,来揭示当今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从而为现在中国金融的改革方案提供必要的政策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军  保继刚  
文章运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对张家界旅游经济中旅游业与工业、旅游业与农业在突发事件影响下的产业波动特点与联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与工业相比,旅游业具有一定程度的脆弱性,与农业相比,旅游业则没有显著的脆弱性,而是有更多的产业相似性,文章对这一结论作了稳健性检验。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文章认为,旅游业的脆弱性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同时,旅游业与农业还具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作云  
我国现阶段多元化的生产关系结构和经济制度结构,为"短缺"性危机和"过剩"性危机,尤其是"过剩"危机在我国的发生提供了制度前提。多元化的经济主体结构孕育和放大了危机的可能性。"过度市场化"的体制机制增大和强化了危机的风险性。对此,我们必须百倍警惕,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金融和经济危机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制定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积极应对,防患于未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余湄  张堃  汪寿阳  高洁  
外汇储备通过传导机制对国内金融部门产生影响,研究外汇储备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是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五个"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典型代表,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Bayesian向量自回归建模方法,实证研究外汇储备变化与金融脆弱性的关系。研究表明,不管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外汇储备变化量增加会提高金融脆弱性指数,帮助国家应对短期经济波动,因此,增加外汇储备有助于国内金融部门稳定,抵御经济危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杜佳  
近年新兴市场国家虽然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对金融业进行了系列改革,但就整个经济结构而言,金融体系仍然是较为脆弱的一个环节。本论文旨在通过分析这种脆弱性,阐明它的危害,即是如何从微观角度促成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不稳定性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尹志超  李青蔚  张诚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家庭财务脆弱问题不断凸显,居民如何利用金融知识应对财务脆弱性,改善家庭财务状况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务脆弱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为了克服内生性带来的偏误,本文采用“金融知识社区均值”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估计,结果依然显著。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知识可以通过数字经济参与、商业保险参与和家庭创业三个渠道降低家庭财务脆弱性。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地区、城镇家庭和缴纳社会保险的家庭中,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为探寻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全面理解金融知识的作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洁  李树茁  吴正  刘伟  
文章采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15年"安徽省老年人福利状况"调查数据,基于IPCC"暴露-敏感性-适应能力"分析框架和综合指数评估模型,构建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分别从农村老年人家庭暴露水平、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出发,探讨不同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脆弱性指数及其维度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脆弱性保持在较高水平,高、中等养老脆弱性家庭所占比例为51.81%。高养老脆弱性农村老年人家庭具有高龄、低教育水平、低生活自理能力、低收入的特征,而中等脆弱性农村老年人家庭的各项特征均与高脆弱性家庭相差甚微,并且丧偶、子女中只有女儿或不与子女、孙子女同住的农村老年人家庭暴露水平与敏感性较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民  
20世纪90年代新兴市场国家相继爆发一系列的经济危机。严重失衡的经济结构、脆弱的金融体系相互影响,风险在多个环节传导和聚集,迫使新兴市场国家在汇率制度、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结构性改革。后危机时代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得到极大改善,新兴市场经济在近十年保持高速增长,并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表现优异。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日趋完善的金融体系、经济的结构性优势使新兴市场国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冀  祝伟  王亚柯  
家庭经济脆弱性不仅能有效度量风险冲击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也能衡量家庭应对风险的能力,因此成为西方理论界近年来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内涵和测度、家庭经济脆弱性与居民消费、家庭应对经济脆弱性的能力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以厘清家庭经济脆弱性研究的发展脉络。通过研究发现:虽然家庭经济脆弱性的界定和测度还没有形成共识,且缺乏完整的理论和经验分析框架,但从家庭经济脆弱性的视角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清晰认识风险冲击对家庭消费和福利的影响及家庭应对能力,这不仅拓展了我国居民消费的研究视角,更能为我国政府制定、评估和改进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士君  王永超  冯章献  
石油城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的一种,具有许多有别并严重于其它综合性城市的脆弱性问题。其中,石油资源主导下的经济系统脆弱性尤为突出并亟待调整规避。以石油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经济系统脆弱性发生的过程、机理和特征。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四方面分析了石油城市经济系统的特殊发展条件;指出石油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发生的四个过程,即:城市形成期——脆弱性产生、城市成长期——脆弱性增强但具有隐蔽性、城市成熟期——潜在脆弱性巨大、城市转型期——脆弱性接近最大化。认为"刚性的产业结构、接续产业发展不完善、替代产业不发达、产业转型困难、石油资源日益枯竭"是石油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发生的主要因素。构建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并以大庆市为例进行脆弱性程度评估,进而得出大庆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呈逐步降低趋势,但是仍处在中等脆弱水平的结论。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守东  田艳芬  邵志高  杨东亮  
从流动性风险、信贷风险和汇率风险视角构建的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指数更具时效性;建立时变参数模型,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冲击,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明显的负向冲击。为避免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加剧,应从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汇率风险三个角度来控制银行风险的积累;特别是在制定实施刺激经济的措施时,要避免其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