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4)
2023(11365)
2022(10154)
2021(9412)
2020(7959)
2019(18589)
2018(18388)
2017(36859)
2016(19694)
2015(22408)
2014(22180)
2013(22312)
2012(20546)
2011(18577)
2010(18284)
2009(16662)
2008(16127)
2007(13856)
2006(12046)
2005(10498)
作者
(55559)
(45923)
(45618)
(43605)
(29580)
(22026)
(20921)
(18072)
(17520)
(16353)
(15928)
(15330)
(14476)
(14316)
(14240)
(14162)
(13644)
(13541)
(13212)
(13117)
(11302)
(11244)
(11090)
(10381)
(10336)
(10175)
(10151)
(10039)
(9130)
(8937)
学科
(81831)
经济(81740)
管理(57354)
(55345)
(46496)
企业(46496)
方法(43051)
数学(37932)
数学方法(37609)
(21972)
(19589)
中国(19502)
业经(16740)
(16612)
贸易(16606)
(16144)
地方(15488)
(15445)
(14486)
财务(14426)
财务管理(14397)
企业财务(13744)
(13718)
金融(13716)
(13693)
理论(13566)
农业(13149)
(12931)
银行(12898)
(12464)
机构
大学(282715)
学院(278870)
(115901)
管理(115641)
经济(113537)
理学(100931)
理学院(99935)
管理学(98448)
管理学院(97957)
研究(89764)
中国(69282)
(58844)
(54240)
科学(53003)
财经(44239)
(43648)
中心(41240)
(40449)
研究所(39701)
业大(39561)
(39351)
(37843)
北京(37320)
经济学(35457)
(34926)
师范(34643)
财经大学(33422)
(32408)
经济学院(32283)
(31697)
基金
项目(193011)
科学(152366)
研究(142580)
基金(142055)
(122139)
国家(121160)
科学基金(105294)
社会(90493)
社会科(85975)
社会科学(85953)
基金项目(75734)
(73220)
自然(68507)
自然科(66904)
自然科学(66891)
自然科学基金(65719)
教育(65442)
(61962)
资助(59976)
编号(57877)
成果(46996)
(43914)
重点(42292)
(39892)
(39807)
课题(38944)
教育部(38411)
人文(37602)
创新(37119)
国家社会(36997)
期刊
(118276)
经济(118276)
研究(84445)
中国(46403)
学报(40881)
管理(40354)
(39723)
科学(37648)
(34322)
大学(31452)
(30198)
金融(30198)
学学(29567)
教育(27937)
农业(23976)
技术(22791)
财经(21605)
经济研究(19396)
(18212)
业经(18025)
问题(15795)
理论(15243)
图书(14345)
实践(13993)
(13993)
(13925)
技术经济(13424)
国际(12918)
科技(12531)
现代(12246)
共检索到398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平  钟红  王达  
本文从货币职能的角度出发,借鉴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研究方法,对国际债券计价货币币种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国际货币交易支付职能密切相关的惯性效应和网络效应对国际债券计价货币币种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与国际货币价值储藏职能密切相关的、以汇率表示的货币外部币值稳定性和国际债券计价货币币种构成密切相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币值稳定性对国际债券计价货币的影响更加重要,惯性效应则在危机的冲击下消失,网络效应的作用也明显下降。目前人民币的价值储藏这一国际货币职能发展相对滞后,应加快发展在岸外汇市场,进一步放开外汇市场准入和产品交易限制,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此促进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交易投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平  钟红  王达  
本文从货币职能的角度出发,借鉴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研究方法,对国际债券计价货币币种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国际货币交易支付职能密切相关的惯性效应和网络效应对国际债券计价货币币种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与国际货币价值储藏职能密切相关的、以汇率表示的货币外部币值稳定性和国际债券计价货币币种构成密切相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币值稳定性对国际债券计价货币的影响更加重要,惯性效应则在危机的冲击下消失,网络效应的作用也明显下降。目前人民币的价值储藏这一国际货币职能发展相对滞后,应加快发展在岸外汇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荣海  王洁  
文章基于2000Q1~2020Q2国际债券计价货币和2012.08~2020.08国际支付计价货币数据,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分析了美元、欧元、日元、英镑计价策略阶段性变化,并对人民币的选择展开了思考。研究表明:首先,国际债券计价货币比国际支付计价货币具有更为明显的区制转换特征,国际债券计价货币对于货币计价职能推进更多体现为一种长期策略,而国际支付计价货币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更多体现为一种短期策略。其次,从推进货币计价职能策略来看,要把握国际债券计价货币、国际支付计价货币二者在实际应用中的侧重,不要由于短期内目标而影响了货币国际化进程。最后,人民币计价策略选择要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国际债券和国际支付方面各有侧重。当前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计价的国际债券已经转向了衰退期,这是人民币国际债券发展的机遇;但当前同样也是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国际支付的扩张期,这则是人民币国际支付的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项卫星  钟红  李宏瑾  
文章从货币功能的角度出发,利用1999~2015年国际债券发行总额流量数据,对影响国际债券币种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惯性效应、网络效应和外部币值稳定性对国际债券发行货币币种结构具有显著影响,这体现了货币的支付媒介功能和价值储藏功能对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债券发行币种构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惯性效应消失,网络效应的作用也明显下降,但币值稳定性的作用始终显著。目前,人民币在价值储藏这一国际货币功能方面的欠缺制约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文章建议应进一步放开外汇市场准入和产品交易限制,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以市场供求的力量为人民币汇率提供坚实可靠的支撑,以此促进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交易和投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项卫星  钟红  李宏瑾  
文章从货币功能的角度出发,利用19992015年国际债券发行总额流量数据,对影响国际债券币种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惯性效应、网络效应和外部币值稳定性对国际债券发行货币币种结构具有显著影响,这体现了货币的支付媒介功能和价值储藏功能对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债券发行币种构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惯性效应消失,网络效应的作用也明显下降,但币值稳定性的作用始终显著。目前,人民币在价值储藏这一国际货币功能方面的欠缺制约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文章建议应进一步放开外汇市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钟红  李宏瑾  王达  
本文从国际货币功能的角度出发,借鉴外汇储备币种构成的相关研究方法,对本国居民以本币发行的国际债券占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跨国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惯性效应和网络效应对本币发行的国际债券占比具有显著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债券币种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危机前后币值对外稳定性都具有显著影响。尽管惯性效应、网络效应以及币值稳定性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显著性依次递减,但控制金融结构后各变量的结果仍较为显著且稳健。由此表明发展中国家并不必然受到货币错配"原罪"的困扰。目前,过于依赖贸易结算和离岸中心的人民币国际化模式制约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钟红  李宏瑾  王达  
本文从国际货币功能的角度出发,借鉴外汇储备币种构成的相关研究方法,对本国居民以本币发行的国际债券占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跨国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惯性效应和网络效应对本币发行的国际债券占比具有显著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债券币种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危机前后币值对外稳定性都具有显著影响。尽管惯性效应、网络效应以及币值稳定性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显著性依次递减,但控制金融结构后各变量的结果仍较为显著且稳健。由此表明发展中国家并不必然受到货币错配"原罪"的困扰。目前,过于依赖贸易结算和离岸中心的人民币国际化模式制约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钟红  李宏瑾  王达  
本文从国际货币功能的角度出发,借鉴外汇储备币种构成的相关研究方法,对本国居民以本币发行的国际债券占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跨国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惯性效应和网络效应对本币发行的国际债券占比具有显著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债券币种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危机前后币值对外稳定性都具有显著影响。尽管惯性效应、网络效应以及币值稳定性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显著性依次递减,但控制金融结构后各变量的结果仍较为显著且稳健。由此表明发展中国家并不必然受到货币错配"原罪"的困扰。目前,过于依赖贸易结算和离岸中心的人民币国际化模式制约了人民币价值储藏职能的发挥。应大力发展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以丰富人民币回流机制,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曹红辉  胡志浩  
为减少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性,消除货币错配,发展债券市场成为东亚地区改善金融结构的主要途径。而选择何种货币充当计值货币,不仅是债券计值的技术性因素,而且是消除美元化影响,为过多的外贸盈余提供储备资产的选择。这已成为东亚地区发展债券市场的动因之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金融发展使得人民币不可避免地面临国际化的战略选择。发行以人民币计值的债券,培育开放式、区域性债券市场,可为人民币成为区域内关键储备货币创造金融市场方面的条件,逐步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基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琼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环节。影响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因素有哪些?本文借鉴Bacchetta与Wincoop(2005)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利用我国2010年1月到2014年1月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商品的差异性、汇率的波动特别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及外汇市场人民币交易的活跃程度对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影响比较显著。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本文提出了增强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建立等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成夫  
金融危机给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带来压力和动力,近期IMF批准了发行债券的框架,并与我国签订了首个债券购买协议,我国将以人民币购买不超过500亿美元的IMF债券。IMF发行债券以及我国以人民币购买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以及人民币国际化都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应抓住这个机会,"借道"IMF债券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翁洪服  
本文针对人民币跨境流通使用后出现的结算货币与计价货币分离、人民币计价职能难以发挥等问题,从驻锚货币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和研究,认为成为货币锚是货币广泛发挥国际计价功能的集中体现和关键基础,也是一国货币国际化成败的最终标志。为此,本文构建了货币替代模型,研究人民币形成货币锚的初始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纪显  张宗益  陈建梁  
本文将汇率定价问题纳入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框架进行了一般均衡研究,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并开发建立了它的人民币兑美元模型。对1992至2000年的人民币粘性均衡汇率进行了定价,并对2001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对1992至2001年的人民币汇率偏离与经常性项目的关系,进行了弹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定价及其预测是合理和有效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兴  
本文梳理了国际债券的基本理论和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的现实进展,并在借鉴香港点心债券和日本武士债券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发展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的对策建议,包括扩大人民币国际债券发行主体和投资者范围、建立和扩大上海人民币市场资金池、完善离岸人民币回流机制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荣海  
笔者认为: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债券市场的发展与美元、欧元和日元的国际化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欧元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提升欧元的国际化程度,而欧元的国际化程度也显著地提升了其区域内债券市场的发展;而美元、日元与其债券市场发展的关系却并不明显。进而认为中国需要优先发展人民币的离岸金融市场,在离岸金融市场中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的建设,这样,可以带来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态势,促进中国国内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以达到人民币成为国际经济往来中投资货币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