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15)
2023(14117)
2022(12288)
2021(11534)
2020(9575)
2019(22083)
2018(22015)
2017(42753)
2016(23057)
2015(26030)
2014(26069)
2013(26001)
2012(24323)
2011(22064)
2010(22196)
2009(20379)
2008(19973)
2007(17764)
2006(15869)
2005(14497)
作者
(67457)
(55486)
(55206)
(52279)
(35527)
(26670)
(25308)
(21861)
(21298)
(20153)
(19082)
(18803)
(17753)
(17576)
(17335)
(17220)
(16572)
(16266)
(15934)
(15893)
(13850)
(13638)
(13564)
(12796)
(12577)
(12440)
(12399)
(12374)
(11215)
(10818)
学科
(94926)
经济(94823)
(63108)
管理(62866)
(50432)
企业(50432)
方法(39962)
数学(33995)
数学方法(33647)
中国(29545)
(24792)
地方(24525)
(23688)
银行(23649)
(23076)
(22392)
(21653)
业经(21536)
(20665)
金融(20664)
(18932)
(18142)
贸易(18127)
(17539)
农业(16800)
理论(15899)
(15183)
环境(14674)
技术(14669)
(14575)
机构
大学(326049)
学院(324131)
(130468)
管理(128483)
经济(127468)
研究(112125)
理学(109022)
理学院(107787)
管理学(106078)
管理学院(105485)
中国(92149)
(71300)
科学(67762)
(63338)
(56769)
(52100)
中心(51521)
研究所(51213)
财经(49337)
(48581)
北京(46278)
业大(46011)
(44774)
(43007)
师范(42626)
农业(40614)
(40598)
(40567)
经济学(38399)
财经大学(36804)
基金
项目(213380)
科学(166977)
研究(158326)
基金(153410)
(132485)
国家(131321)
科学基金(112651)
社会(98263)
社会科(93086)
社会科学(93064)
(82905)
基金项目(81369)
自然(72763)
教育(71915)
自然科(71022)
自然科学(71007)
(70045)
自然科学基金(69711)
编号(65508)
资助(64231)
成果(53837)
(48515)
重点(47310)
(46892)
课题(45226)
(43923)
创新(40934)
项目编号(40419)
科研(40317)
教育部(40301)
期刊
(148966)
经济(148966)
研究(105776)
中国(67068)
学报(48299)
(47865)
管理(47792)
(46384)
金融(46384)
(46314)
科学(45364)
教育(37437)
大学(36614)
学学(34259)
农业(32321)
技术(27621)
业经(24226)
财经(23690)
经济研究(23148)
(19922)
问题(19154)
理论(17852)
图书(17572)
(16633)
实践(16478)
(16478)
技术经济(15589)
(15541)
国际(15396)
科技(15226)
共检索到505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经训  杨惠敏  吴军  
近年来,国际资本市场证券化趋势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际资本市场上国际债券筹资的比重增长很快,而同期国际银团贷款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见表一)。自1983年国际债券筹资达771亿美元,首次超过当年国际银团贷款额672亿美元以来,国际债券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主要的筹资工具。到1991年末,国际债券筹资已经达到3190亿美元,同期国际银团贷款为1132亿美元,债券筹资额为银团贷款额的2.28倍。从1981年到1991年,债券筹资增长了5倍,而同期银团贷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周俊桃  田其锋  
本文对市政债定价影响因素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总结,主要介绍了市政债的发展历程及定价发行机制,分析了税收、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对债券定价水平的影响。同时针对我国自行发债试点以来出现的定价不合理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我国市政债定价合理化及市场的长期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蒋先玲  赵一林  
境内外债券市场传递出的信号预示着美元债券或将出现风险,大多数中资企业发行美元债券的积极性将会被削弱。但同时,发行美元债券仍存在机遇和可行性。中资企业应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发行美元债券,但发行的时间点要尽量前移,并选择固定收益的美元债券,提前锁定发行成本;确定境内外资金分配比例,使发债资金境外使用为主、境内使用为辅,并通过衍生品对冲利率、汇率波动产生的价格杠杆风险;密切关注企业境外发债平台的偿债能力和债务期限,盯紧外汇市场走势,监测境外发债资金及债务人资金回流的汇率风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蒋先玲  赵一林  
境内外债券市场传递出的信号预示着美元债券或将出现风险,大多数中资企业发行美元债券的积极性将会被削弱。但同时,发行美元债券仍存在机遇和可行性。中资企业应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发行美元债券,但发行的时间点要尽量前移,并选择固定收益的美元债券,提前锁定发行成本;确定境内外资金分配比例,使发债资金境外使用为主、境内使用为辅,并通过衍生品对冲利率、汇率波动产生的价格杠杆风险;密切关注企业境外发债平台的偿债能力和债务期限,盯紧外汇市场走势,监测境外发债资金及债务人资金回流的汇率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大楷  王劲松  
以我国2004~2006年发行的104只企业债券为样本,通过将企业债券发行条件和发行主体的特征以及相关市场、非市场因素进行量化而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假设检验,以验证我国企业债券发行条件的非市场性及其程度。实证研究的结论是:我国企业债券发行条件具有较强的非市场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条件将日趋下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晶  
随着我国跨境资金政策的放宽和国内城投企业融资渠道的收窄,近年来城投企业到境外发债规模持续增长。但是,城投企业境外发债还面临境外债务管理经验缺乏、国内外评级差异较大、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等引发的财务管理风险、成本偏离预期风险和偿债风险。本文介绍了城投企业到境外发债的现状和发行路径,总结了城投企业境外发债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并就城投企业如何降低境外发行风险、汇率风险提出了具体的发行建议,包括根据国际资本市场规则量身定制发行方案、根据境内外监管要求梳理优化发债流程和利用多元化工具对冲汇率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洁  王勇  
债券违约事件连续爆发后如何防范信用风险的传染、保护债权人利益成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重中之重。为此,本文选取2014年至2022年6月发行的信用债,探究债券违约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结果表明,公司发债前,行业爆发违约事件,会显著提高债券的风险溢价并降低债券成功发行率,同时违约规模越大,债券发行定价越高。机制分析显示,债券违约释放的信用风险降低了机构投资者情绪,进而影响了债券的发行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传染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最强烈,其次是地方国有企业,最后是中央国有企业。研究结果还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弱、没有上市、资产规模小以及信用评级低,同行业债券违约越能显著提高公司债券的发行定价。在房地产业高杠杆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相比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在房地产行业中风险的传染效应更强烈。本文为债券违约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并阐明了违约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机理,对当前我国出台债务风险防控政策、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冬雨  
本文首先分析了市政债券在解决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了目前在我国发行市政债券存在的若干风险,并结合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在我国发行市政债券的过程中如何有效规避风险,达到预期的融资目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辉  
与国债相比,地方债券具有自身的特征,其中包括信用风险、外债特性以及政策冲突等,因此其发行将受到制度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这就要求构造地方债券发行的制度框架和遵循市场化发行规则,渐进、稳妥地发展地方债券。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跃  
汇率如何影响债券发行是国际债券市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近代中国政府在伦敦发行的黄金债券和工部局在上海发行的黄金债券、白银债券为例,分析了汇率波动对债券发行条件和债券参与者的影响,以及汇丰银行和工部局规避汇率风险的各项措施。研究表明,汇率波动对上述两种债券的收益率具有显著性影响,白银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黄金债券的票面利率,这种利差一定程度上是用来补偿投资者因白银贬值引致的损失。作为中国债券的服务商、承销商、债权人代表和投资者,汇丰银行通过调低白银汇率、争取有利的借款条件、组织债券承销团和同时持有黄金债券和白银债券进行风险对冲等措施来规避汇率风险。工部局依据汇率预期,选择发行黄金债券还是白银债券来规避融资成本增高的风险。本研究可丰富汇率波动与国际债券发行的相关理论,有助于丰富近代中国外债史和工部局发债史的相关研究,有利于深化汇丰银行在近代中国金融活动中的代表性和独特性问题的研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石建民  
我国国际债券发行中存在的问题石建民发行国际债券是我国对外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从1992年以来,我国曾一度中断的国际债券发方有了新的进展,仅1992年一年公募债券发行八次,总金额中美元为3.7亿,日元为900亿,1993年增势更为迅猛,仅八、九两月,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吕福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碧秀  
一、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因(一)基于代理成本下可转换债券融资的选择1.债权性代理成本与可转换债券融资。企业通过负债方式融资后,由于股权和债权在证券利益和优先性方面存在差异,债权人只能获得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