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7)
- 2023(14939)
- 2022(12221)
- 2021(11265)
- 2020(9338)
- 2019(21136)
- 2018(20939)
- 2017(39224)
- 2016(21330)
- 2015(23952)
- 2014(23957)
- 2013(23532)
- 2012(22147)
- 2011(20113)
- 2010(20574)
- 2009(19255)
- 2008(19254)
- 2007(17303)
- 2006(15825)
- 2005(14960)
- 学科
- 济(98597)
- 经济(98463)
- 业(80291)
- 企(71601)
- 企业(71601)
- 管理(70311)
- 方法(35025)
- 中国(31395)
- 业经(30761)
- 农(30018)
- 财(28677)
- 数学(26187)
- 数学方法(26030)
- 制(23407)
- 地方(22712)
- 农业(20817)
- 贸(20479)
- 贸易(20460)
- 易(19897)
- 技术(18823)
- 务(18741)
- 财务(18708)
- 财务管理(18680)
- 融(18316)
- 金融(18309)
- 银(18299)
- 体(18283)
- 银行(18275)
- 行(17878)
- 企业财务(17644)
- 机构
- 学院(306680)
- 大学(302145)
- 济(137771)
- 经济(135258)
- 管理(115546)
- 研究(113053)
- 理学(96815)
- 理学院(95744)
- 管理学(94637)
- 管理学院(94026)
- 中国(91777)
- 京(66488)
- 财(65818)
- 科学(63446)
- 所(57763)
- 农(51701)
- 研究所(51565)
- 财经(50052)
- 中心(50046)
- 江(48771)
- 经(45510)
- 北京(43329)
- 经济学(42209)
- 院(40778)
- 业大(40147)
- 农业(40027)
- 范(39744)
- 师范(39352)
- 州(38645)
- 经济学院(37846)
- 基金
- 项目(189588)
- 科学(150626)
- 研究(144903)
- 基金(137120)
- 家(118612)
- 国家(117501)
- 科学基金(100713)
- 社会(94017)
- 社会科(89136)
- 社会科学(89118)
- 省(73625)
- 基金项目(70947)
- 教育(65496)
- 划(61457)
- 自然(60912)
- 自然科(59527)
- 自然科学(59509)
- 自然科学基金(58524)
- 编号(58031)
- 资助(55776)
- 成果(48180)
- 发(46501)
- 部(42848)
- 重点(42838)
- 创(42202)
- 课题(41742)
- 业(40157)
- 国家社会(39628)
- 创新(38713)
- 发展(38591)
- 期刊
- 济(167281)
- 经济(167281)
- 研究(103074)
- 中国(71942)
- 财(52818)
- 管理(50184)
- 农(49572)
- 科学(42065)
- 学报(42012)
- 教育(37548)
- 融(37503)
- 金融(37503)
- 农业(33773)
- 大学(32938)
- 学学(30750)
- 技术(28620)
- 业经(28021)
- 经济研究(27133)
- 财经(25912)
- 经(22600)
- 问题(21619)
- 贸(20629)
- 业(20353)
- 国际(19873)
- 世界(18553)
- 技术经济(16871)
- 现代(15070)
- 商业(14360)
- 经济管理(14120)
- 坛(13677)
共检索到503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马素红 申晓旭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凸显出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种种弊端。该文指出,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根本缺陷在于高度垄断,为此应通过加强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推动现有评级行业的改革,并推动国际信用评级行业新秩序的建立。中国应从宏观政策层面出台措施,扶持和推动本国自主信用评级体系的做大做强,并参与到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重建中。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辛华
信用评级是解决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在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运行中起着风险揭示、市场定价、防范信用风险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国际信用评级领域形成了以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为主体的寡头垄断格局。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凸显出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种种弊端。本文分析了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所存在的缺陷,探讨了国际社会及我国政府为进一步完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所采取的措施、信用评级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及应对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 信用评级 评级机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丁波 刘少杰
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完善对于培育成熟的资本市场至关重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评级机构的经验,遵循评级行业的国际惯例,立足中国当前金融市场的实际,在开放环境下运用市场化的力量推进评级行业健康发展,提升中国评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国评级市场的首要议题。本文从中国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级市场、评级监管体系和评级行业自律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海外市场评级体系构建的经验,提出促进中国信用评级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荣恩 丁豪樑 郭继丰
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中国的主体信用评级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使得社会信用体系尚处于不完善阶段,信用评级行业也在扭曲的状态下蹒跚前行。鉴于此,需要通过推动主体信用评级,夯实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确立信用评级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推动中国经济和金融的进一步国际化、全球化,加速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国际化进程,缓减国内外金融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缓减金融产品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中国经济、金融国际化的安全程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沈跃峰
2010年11月26日,标准普尔发布了更新的主权信用评级方法草案,并向市场投资者及各国政府征求意见,这在国际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尚属首次,对国际评级业未来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标准普尔此次更新主权信用评级方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着重加入了2008—2009年全球
[期刊] 征信
[作者]
丁振辉
双轨制信用评级主要强调对小微企业和小微企业主的双重评级,并要求商业银行把握住小微企业核心财务指标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小微企业主的个人情况,在权衡两者比重的基础上得出评级结果。
关键词:
小微企业 信用评级 双轨制 个人评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立新
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可以为商业银行的发展保驾护航。完善和发展商行的信用评价体系应该从坚持“三结合”、提高评级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
评级系统 信用评级体系 发展和完善
[期刊] 征信
[作者]
武逸
分析金融危机前美国评级监管体系、金融危机中美国信用评级及监管存在的问题、金融危机后美国评级监管体系的改革与思路,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加快征信立法以规范促管理、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完善评级机构制度建设、保持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信用评级 评级监管 参考借鉴 征信立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关建中
2008年以来,尽管国际社会对全球信用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救助行动,但其蔓延深化态势前景未卜,世界经济走势难料。探究危机的复杂成因,抉择世界经济的正确复苏之路是当代人类社会最为紧迫的任务。从信用关系入手研究全球信用危机形成、发展和结束的内在规律,发现生产与信用、信用与评级是推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对矛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浩
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市场软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专业性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解决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促进市场公开透明、保护投资人利益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行业规模、员工素质、业务类型以及评级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与国际成熟市场以及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随着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并逐步实现市场规模化、业务国际化、经营规范化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债券市场 改革开放
[期刊] 征信
[作者]
聂正彦 安小雪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现行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广受诟病,凸显出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诸多缺陷。因此,有必要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演变的逻辑、利益冲突进行分析,并审视其变革方向。
关键词:
国际信用评级体系 利益冲突 变革方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清河
信用评级是促进公平竞争和提高市场运作效率的有力保证。借鉴国际信用评级业发展的经验,探索加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评级业,提升我国评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强化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信用评级外部效应的基础上,考察了美国、欧盟等地方信用评级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探讨了我国信用评级业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评级 信用风险 规范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利国 安秀梅
信用评级是由专门的评级机构通过综合考察影响各类经济组织和金融工具的内外部因素,使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被评主体所负各种债务能否如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及可信程度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通过简单的评级符号界定其资信状况,并将评级结果公布于众的一种评价行为。信用评级的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樊哲
目前,中国的保险企业正处在市场培育的初级阶段,存在营销误导和理赔服务不及时等现象。创建保险企业信用体系应从如下方面入手:发展信用中介服务市场、确定对保险企业信用评级的内容。
关键词:
保险企业 信用体系 信用评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