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02)
- 2023(15686)
- 2022(13267)
- 2021(12151)
- 2020(10232)
- 2019(23764)
- 2018(23377)
- 2017(45127)
- 2016(24499)
- 2015(28048)
- 2014(28179)
- 2013(28045)
- 2012(26800)
- 2011(24619)
- 2010(24812)
- 2009(23502)
- 2008(23192)
- 2007(20984)
- 2006(18747)
- 2005(17396)
- 学科
- 济(119684)
- 经济(119551)
- 管理(74034)
- 业(66560)
- 企(53566)
- 企业(53566)
- 方法(45298)
- 数学(39909)
- 数学方法(39507)
- 中国(32335)
- 财(29563)
- 农(29413)
- 制(25461)
- 地方(25046)
- 贸(23555)
- 贸易(23544)
- 业经(23330)
- 易(22910)
- 学(22872)
- 融(19663)
- 金融(19659)
- 银(19634)
- 银行(19602)
- 环境(19500)
- 农业(18957)
- 行(18885)
- 体(17878)
- 和(16663)
- 务(16442)
- 财务(16397)
- 机构
- 大学(364190)
- 学院(362430)
- 济(168091)
- 经济(164837)
- 管理(135579)
- 研究(132881)
- 理学(114885)
- 理学院(113595)
- 管理学(111928)
- 管理学院(111239)
- 中国(103486)
- 财(78869)
- 京(76797)
- 科学(75048)
- 所(67633)
- 财经(61056)
- 研究所(60645)
- 中心(59456)
- 农(58001)
- 江(55674)
- 经(55314)
- 经济学(53394)
- 北京(49448)
- 业大(48589)
- 经济学院(47800)
- 院(47327)
- 范(46121)
- 师范(45736)
- 农业(45165)
- 财经大学(44887)
- 基金
- 项目(228233)
- 科学(180750)
- 研究(169858)
- 基金(167891)
- 家(145412)
- 国家(144252)
- 科学基金(122821)
- 社会(110823)
- 社会科(105247)
- 社会科学(105220)
- 基金项目(87189)
- 省(86185)
- 教育(77319)
- 自然(76054)
- 自然科(74232)
- 自然科学(74210)
- 划(73300)
- 自然科学基金(72919)
- 资助(69813)
- 编号(67412)
- 成果(57028)
- 部(52795)
- 重点(51986)
- 发(50747)
- 课题(47753)
- 国家社会(46902)
- 创(46776)
- 制(45830)
- 教育部(45674)
- 性(44110)
- 期刊
- 济(194927)
- 经济(194927)
- 研究(117603)
- 中国(75021)
- 财(61192)
- 农(53507)
- 学报(51720)
- 管理(51563)
- 科学(49763)
- 融(40573)
- 金融(40573)
- 大学(39912)
- 学学(37597)
- 农业(35622)
- 教育(35304)
- 经济研究(32010)
- 财经(31605)
- 技术(30885)
- 业经(27995)
- 经(27323)
- 问题(25643)
- 贸(24343)
- 国际(23157)
- 世界(20444)
- 技术经济(19445)
- 业(19322)
- 统计(17941)
- 理论(16711)
- 现代(16136)
- 策(15961)
共检索到571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学慧 李程宇 谷继建
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由于气候变化而促成全球一致行动以构建国际低碳经济合作体系的尝试,肯定了制度因素对缓解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但也指出这种趋同化的倾向有可能会落入制度陷阱。面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外部性,以及西方国家所规划的国际低碳体系倡议,中国如何根据本国的现实情况,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积极参与国际低碳经济体系的规则制定,增加自身的话语权,需要有相关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工具的分析。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国际合作 制度陷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虎平,李景平,杜晓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慧君
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了无效制度安排长期存在的制度陷阱,从而使许多转型国家陷入一种持续的秩序分裂与经济衰退状态。能否成功跨越制度陷阱将直接影响到转型国家能否建立起一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制度陷阱的形成与转型国家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社会利益结构、转型战略选择以及政府行为具有密切关联。经验表明,转型国家需要在一个有能力的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审慎的转型战略选择来循序渐进地推动制度改革,从而成功跨越制度陷阱,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词:
制度陷阱 经济转型 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旭 尚文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发达国家自不必说,它们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体与首推者,而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多地加入全球化的潮流,希冀以此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但笔者在此所要涉及的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克泉 赵大平 彭飞
研究目标:探讨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学原因。研究方法:在对"中等收入陷阱"进行经济学理论分析基础上,用48个国家面板数据样本,进行经济减速和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消费比重过高,外部负债和资本过度跨国流动不利于经济增长,特别是对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更不利;国民收支内部失衡及其引发的外部失衡,特别是高消费导致内部失衡而引发外贸逆差和外部债务积累,是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研究创新:论述了发展中国家高消费引发"中等收入陷阱"的机理,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价值:有利于客观认识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发展中国家 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克泉 赵大平 彭飞
研究目标:探讨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学原因。研究方法:在对"中等收入陷阱"进行经济学理论分析基础上,用48个国家面板数据样本,进行经济减速和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消费比重过高,外部负债和资本过度跨国流动不利于经济增长,特别是对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更不利;国民收支内部失衡及其引发的外部失衡,特别是高消费导致内部失衡而引发外贸逆差和外部债务积累,是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研究创新:论述了发展中国家高消费引发"中等收入陷阱"的机理,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价值:有利于客观认识国内经济减速,把握好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和资本项目开放的"度",避免追求持续高增长而出现宏观政策失误。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发展中国家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付永
区域经济合作本质上是一系列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的统一。我国区域经济合作要重视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的专门性法律的建设,并加强区域合作实施机制的建设,建立有序的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秩序。同时,必须依靠市场机制巩固区域合作的微观基础,降低区域间政府参与区域合作的经营成本和阻滞成本,从而不断拓展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广度和范围,实现国内统一市场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制度安排 利益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格坤
随着中国参与国际碳交易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缺失碳交易价格话语权是中国处在国际碳交易被动地位的主要原因。文章基于防范低碳经济"陷阱"的角度,对此观点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并分析了原因,进而从需求、供给、市场和政府限价因素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我国碳交易价格机制的模型,指出从制度基础、碳价格实现场所、设立碳排放的登记机关、开展碳期货交易和建立碳经纪人制度等方面的运行条件。
关键词:
碳交易价格 话语权 质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圻 陈佳
本文系统地分析我国企业成本外部化现象的四个主要形式,估算其直接间接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析其制度化原因和锁定状态,以及地方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提出解锁的路径。研究表明,四个方面的外部化成本保守估计共占GDP的17.2%,外部化成本接近于全部税收,或各行业总利润的总和。地方政府事实上已成为成本外部化的强势推动者,既得利益和制度使得经济运行锁定在这一状态。本文提出"去外部化"是创新型国家和转型成功的必由之路和关键;逐步"解锁"成本外部化具有可行性;"去外部化"必须进行顶层制度设计;从地方政府考核激励机制、税制、环保部门管辖与运行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四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士斌
户籍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影响,在经济增长的第一个阶段,增长主要靠物质资本推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可以相互替代,户籍制度促进了物质资本积累,促进了经济增长。第二阶段,人力资本逐渐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更多体现了互补性,而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使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
关键词:
户籍制度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贫困陷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韩振国 朱洪宇
在遵循“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可推广可复制为基本要求”的方针指导下,我国在7年内实现了6批自贸区的规划及21个自贸区的试点。本文基于2013—2019年美国VIIRS卫星夜间灯光数据对第二批和第三批自贸区的政策效应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自贸区的建立显著地提高了试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对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无明显促进作用,反而因可能的虹吸效应降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自贸区在经济发展层面的政策效应现阶段表现为显著的“属地性”,但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这反映了自贸区战略中的辐射效应目标并未实现,或许掉入“政策陷阱”。
[期刊] 改革
[作者]
孔泾源
中国已步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困扰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也逐渐凸显。通过深入分析世界各国发展进程中形成"中等收入陷阱"的普遍现象与中国当前出现的一些特殊表象,探究各国不同的发展类型与体制特征,借鉴各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唯有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改善制度供求关系和供给质量,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地跨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燕 万欣荣 李典娜
本文从分析转型社会所面临的"制度陷阱"的表现出发,探讨论述了"制度陷阱"形成与作用的机理,认为社会转型的"路径依赖"效应、"利益集团"的干扰与"政府转换选择偏好"是产生制度混乱的主要原因。文章从中国制度转换与社会变革的"强政府"主导性、制度转换的秩序性、渐进性与稳定性四个方面论证了中国跨越制度陷阱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制度陷阱 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学
我国人均收入已经超过3000美元,不仅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人均收入在3000—10000美元之间),而且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高潮。但在这一关键时期,遇到了中等收入陷阱和内需不足的阻碍和困扰。本文从经济大循环理论出发,提出了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和内需不足的方法和对策,为我国以持续扩大的内需来弥补外需不足、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