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6)
2023(16200)
2022(13924)
2021(12976)
2020(10742)
2019(24544)
2018(24647)
2017(46612)
2016(25961)
2015(29269)
2014(29576)
2013(28790)
2012(26728)
2011(24157)
2010(24278)
2009(22808)
2008(22373)
2007(19936)
2006(17720)
2005(15880)
作者
(75461)
(62792)
(62383)
(59529)
(39897)
(30078)
(28441)
(24697)
(23844)
(22504)
(21520)
(21204)
(20071)
(20036)
(19583)
(19204)
(18751)
(18705)
(17970)
(17844)
(15723)
(15586)
(15194)
(14398)
(14069)
(13983)
(13923)
(13773)
(12698)
(12427)
学科
(100351)
经济(100202)
管理(76266)
(69275)
(57796)
企业(57796)
方法(42174)
数学(35320)
数学方法(34820)
中国(27944)
(27216)
(26995)
(24066)
(23011)
业经(22753)
地方(21888)
理论(19391)
农业(18128)
(18065)
贸易(18056)
(17506)
(17451)
金融(17442)
(17033)
(17012)
银行(16962)
(16510)
(16376)
财务(16293)
财务管理(16255)
机构
大学(370770)
学院(367072)
(141343)
管理(139831)
经济(137964)
研究(126387)
理学(120008)
理学院(118547)
管理学(116336)
管理学院(115669)
中国(94649)
(80522)
科学(79060)
(68287)
(64458)
(59736)
研究所(58449)
中心(56672)
(55315)
业大(54409)
财经(53514)
北京(51182)
(50979)
师范(50464)
(48406)
农业(46828)
(46113)
(44586)
经济学(42154)
师范大学(40943)
基金
项目(246601)
科学(192933)
研究(181693)
基金(176915)
(154517)
国家(153219)
科学基金(130444)
社会(112829)
社会科(106631)
社会科学(106604)
(96170)
基金项目(93249)
自然(84194)
教育(83982)
自然科(82178)
自然科学(82157)
(81570)
自然科学基金(80631)
编号(74970)
资助(72651)
成果(63103)
重点(55507)
(54089)
课题(52763)
(52297)
(50591)
创新(47218)
科研(46629)
(46402)
项目编号(46227)
期刊
(161469)
经济(161469)
研究(111457)
中国(76434)
学报(61167)
(55017)
科学(54784)
管理(52968)
(52733)
教育(48706)
大学(46356)
学学(43164)
农业(37938)
(32379)
金融(32379)
技术(32006)
财经(26261)
业经(25126)
经济研究(24623)
(22440)
问题(20584)
图书(20173)
(19528)
(18272)
理论(17873)
科技(17647)
(16695)
技术经济(16543)
实践(16291)
(16291)
共检索到554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邵培仁  周颖  
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和论述,不仅体现了一种世界主义的视野,而且也会触动和感动世界,进而会推动世界发展。特别是随着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台,其惊世骇俗的言行,已让整个世界惶恐不安。中国挺身而出,适时提出构建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世界主义观念,体现了大国的担当与责任,也让世界刮目相看。中国是由内到外、由近及远看待和论述世界的。本文统计分析了2012—2016年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和国内场合关于"命运共同体"的发言,结合中国文化内核与伦理价值、领导人传播风格、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以及地缘政治状况,考察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袁靖华  
当前,全球化危机重重,世界正面临重要历史关口。中国提出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的中国方案。抓住机遇,向全球清晰阐明中国智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在当前全球危机时代的特定价值,是中国传媒在国际传播中应重点破题的方向。传媒人应主动融通中外思想资源中的世界主义话语,将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中国的新世界主义,作为国家战略议题,进行价值传播的顶层规划,增强国际传播的道义感召力,引领全球治理理念创新的话语权与主导权,推进中国价值理念的全球认同。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廖卫民  
学界有关新世界主义与中国传媒发展问题的探讨,启发人们认识到中国提出新世界主义的理念与话语其实是中国崛起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国运的外在呈现。基于一种"传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框架进行检视,对外传播位于系统中的高端位置,具有引领性作用。在新世界主义理念之下的对外传播,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出发点,以寻求更丰盛的信息交换、价值包容和文明理解,需要面对不同文化,主动学习、对话和调整,并互相影响,形成一种共商共建的行动态势,才能达成一种共赢共享的格局结果。为此,中国对外传播战略需要扩充传播的主体、拓展传播的场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袁斯洋  闻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于对其理念及价值观的传播。面对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威胁论"大肆煽动的局势,我国话语权在国际舞台上仍具有局限性的现状,以及东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方面仍存在差异的情况,该理念在国际上传播仍存在重重困境。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我们需要通过持续深化理论、实践,以"共同利益"突破西方大国"个人利益"的固有印象;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体系,逐步建成基础牢固、前景光明的理论体系;加速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的传播能力,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利用国际平台形成传播矩阵。通过调整和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实践、表达方式和传播方法,提升该理念的国际传播能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晓蓉  谢非  
"人类命运共同体"由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发展实践提出,凝聚着中国人的古今智慧。其追寻公平正义、协同发展、文化多元和责任共担的价值取向很好地体现于反贫困实践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审视教育反贫困,可以发现,受教育是贫困者追求公平正义的起点和提升促进协同发展的基础;教育是贫困地区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媒介,也是贫困者实现分享社会繁荣和共担发展责任的手段。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审视教育反贫困,建议从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三个方面,构建教育反贫困的多维共同体,从宏观上把握教育反贫困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旻   王慧泽   陈晓煜  
自20世纪70年代终身教育理论产生以来,国际终身教育的关注点逐渐从“生存”转向“发展”,从“福利社会”转向“和谐社会”,从“公共利益”转向“共同利益”,构建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旨在实现“利益共同体”,推动个体可持续发展、学习型社会建设以及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终身教育的利益共同体由正规、非正规以及非正式教育组成,涵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构形态;利益共同体的结构化行动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实现方式,是共同体成员共同努力促使共同体要素不断完备、共同体结构趋向合理的动态过程,是共同体成员基于终身教育价值和共同价值认同前提下,围绕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展开的协同行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袁祖社  
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必须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最新思想论述。在前期多学科全面、系统地挖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蕴含的原创性智慧的基础上,遵循唯物史观的理论立场和方法论逻辑,从“百年未有之变局”之宏观的长时段历史变迁视野着眼,立足人类普遍性福祉和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高度,以全球公共治理和善治、全球公共正义宗旨的达成,以及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格局的确立为目标,立足整体性意义上人类文明价值观与新形态创造实践,依照“核心理念重置”、“实践主题自觉”、“叙事逻辑变革”以及“话语表达创新”之思维图式,对其所蕴含的一般世界观意义上,存在论、知识论、实践论以及价值论等多重意蕴,以及所体现、所代表着的具有时代性高度和长远性、根本性、指导性意义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等,做出与其原创性新思想贡献的深度、高度相匹配的学术性诠释。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宫笠俐  叶笑晗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为东亚海洋安全合作指明了方向。目前领土与海洋权益等问题阻碍着东亚区域海洋传统安全合作,域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介入和域内国家海洋能力的差异等因素也影响着东亚海洋安全合作的开展,为此需要引入信任机制。信任是国家间达成合作的基础,长期的利益互惠有助于信任的构建与维系。东亚区域发达的海洋贸易合作、对航道运输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多领域的非传统海洋安全合作为其构建信任机制提供了可能。可以从利益、制度与情感层面入手,构建起海洋安全信任机制框架,深化海洋安全合作,从而维护东亚海洋的和平与稳定。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春根  陈文美  
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在研究生教育过程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教育关系。认为共同需要、平等互信、优势互补、教学相长是导师与研究生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在分析师生关系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制度建设保障师生共同需要,以平等对话实现师生身份平等,以自身发展促进师生共同提高,以合作互动促进师生发展共赢作为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路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宋强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逐渐成为被世界广泛接受和认同的理念,而要将这一理念传播和传递下去需要通过教育。当前需要利用西方广泛接受世界公民教育的时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内涵上有广泛的契合之处。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由西方主导,附带西方价值观的思潮,其本质特征也呈现矛盾性。需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引领与重构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公民资格观、公民教育观、主导主体、理论基础和思潮版图,使其成为中国融入世界、展现开放包容的思想武器。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侯剑华  杨秀财  
[目的/意义]揭示图书情报学研究中非正式学术共同体对知识传播的作用过程,探测这一领域中知识传播的结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者提供辅助参考。[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收录的1996-2016年7月的图书情报领域12本核心期刊的文献为数据分析对象,基于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Ⅲ软件工具,对图书情报学中的非正式学术共同体、研究主题、学科领域等的演化过程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并且绘制了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知识传播速度曲线。[结果/结论]1996年以来,图书情报学领域中非正式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毕四通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各国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不断加深,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国内国际重大局势,充分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阐释,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文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统摄理念,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引领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职业教育国际化着力点主要包括:理念更生,实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统领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意识形态"的转化;制度环境设计,构建激励兼容的体制机制;抓住关键路径,致力于打造"职业教育共同体"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新时代全球化理念的高度凝练,也是中国推进引领全球化实践的具体体现。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化时代的命题,是应对全球治理的课题,是开展全球外交的主题,是凝聚全球共识的议题,反映了时代变局下中国站在历史正确一边顺应、支持、推进、引领全球化的理念及思路;另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中国引导全球化进程、治理全球化弊端、创新全球化实践、匡正全球化目标的重要实践。“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抓手和平台,中国的全球化理念贯穿其中并得以落实体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阎维洁  冯新舟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同体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真正的共同体"是人类获得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现阶段,资本主义全球化中的共同体本质上是"虚假的共同体",这也是当前出现逆全球化浪潮的根本原因。为此,中国坚持理想和现实的统一,以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坚持人民主体性,扬弃资本逻辑,创新全球治理体系,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引领全球化不断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